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學,也是香港著名的男子中學,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中文校訓是“勤有功”,而拉丁文校訓則是"Labor Omnia Vinci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皇仁書院
  • 外文名:Queen's College
  • 前身:中央書院
  • 性質:官立中學
書院歷史,辦學宗旨,學校特色,校舍設施,編制,收費情況,學生組織,學生會,八大學社,課外活動,交通,課外活動,成就,校刊,辦學政策,著名校友,軍政界,商界,學術界,思想文化傳媒界,校歌,歷任校長,

書院歷史

皇仁書院前身是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The Central School),孫中山曾於此上課。校
舍坐落於中環歌賦街,史釗域博士擔任首任校長。當時他還兼任學校督察一職,直至1879年3月香港政府另行設立教育部門管理香港學校為止。有別於現時絕大部份學生來自本地,當時中央書院的學生來自世界不同各地,主要研究中國經典。
皇仁書院皇仁書院
1884年4月26日,當時港督寶雲主持了中央書院新校舍的奠基儀式,孫中山先生也有出席。到了1889年,位於中環鴨巴甸街荷李活道交界的新校舍啟用,校名更改為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新校舍是當時香港最大的校舍。1894年,校名再更改為皇仁書院,一直沿用至今。當時該校主要教授算術、文法及常識等科目,為19世紀末的香港所罕見。由1920年代起,該校開始展現其優秀的學術及體育成就,廣為公眾認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攻占香港。皇仁書院於1941年底被逼停辦。校舍初時成為日軍總部,其後完全毀於戰火,僅留下兩支大炮和中央書院第二任校長胡禮的雕像上半身。
戰事完結後,皇仁書院在1947年起曾于堅尼地道的臨時校舍重開。1950年9月22日,位於銅鑼灣鄰近維多利亞公園的現址的校舍,由當時港督葛量洪揭幕,並於同日正式啟用,沿用至今。
2012年為皇仁書院建校150周年慶。

辦學宗旨

皇仁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學生提供各方面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均有卓越的發展,藉此讓他們在人生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能成為明日的領袖。

學校特色

管理與組織: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鼓勵家長、舊生、教師代表及社會人士參與決策及管理,藉以提高教育質素和效能。
學與教:透過課堂及課外的多元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意思維和語文運用能力。舉行各級“家長日”,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內的情況,及就大家關注事宜交換意見。
校風及給予學生的支援:校風開放自由,師生和諧融洽,學生勤奮純樸。校方特為每位中一學生編配中六及中四領袖生,在學業、品德修養及參與活動方面加以輔導,以發揮皇仁的長幼互助精神.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2007年中學會考成績(合格率):
五科:96.3%;中國語文:97.4%、英國語文:100%、數學:99.5%。
2007年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合格率):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100%、英語運用:100%。
學生組織包括學生會,41個學會,各級學生被編入八社,進行多項社際文娛及體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及加強對學校的歸屬感.
課程政策:國中課程除一般科目外,兼設國語及電腦科。高中分文、理兩組,中四、中五選讀八至九科;中六、中七則選讀五至六科。
學業評估政策:全學年有兩次考試:上學期期考及年終試。全年總成績以上學期期考總分的一半及年終試的總分合總計算,評估學生的成績。成績表上“平日成績”考查,主要是基於學生平時測驗成績;個別科目的老師亦會考慮學生在平時功課及上課時的表現而作出調整。
拔尖保底措施:為使學生的多元智慧型得到充分發揮,校方鼓勵學生多參加聯校活動、境外交流和考察活動。就極具潛質的學生,校方會安排語文、數學及電腦科的特別培訓,讓學生髮展才華。為協助成績稍遜學生鞏固基礎,新生入學時會安排英語銜接課程;校方又運用額外資源,聘請教學助理,在放學後及假期內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額外輔導,以提高水平。
升留班政策:每年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升班標準。但校方會預留少量學位讓有需要的學生留班。
資訊科技教學:該校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學校設有2間電腦室,1間多媒體學習中心及電腦多達120部。近年校方更不斷投入資源,務使老師能運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現時差不多每一位老師已獲分配一部手提電腦,以方便上網,提升教學效益和增強在課餘後與學生溝通。內聯網軟體的購置,亦提供更多機會給同學在網上學習、與老師溝通及自我評估。 全校參與及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運用額外資源,聘請老師及教學助理,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輔導。
教師發展及培訓:該校對老師的專業發展最為重視,鼓勵老師時常參與專業交流,擴闊視野及汲取成功經驗。每年老師均熱心參與教育局及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研討會,進修的內容包括資訊科技、學校行政、課程發展及評估方法等,以求達致終身學習及專業發展的目標。
本學年發展重點及未來發展項目:該校每學年均據實際需要訂定全年發展重點,本學年度的關注項目為:
1. 為新高中課程作準備:
1.1 領導課程發展–教師專業發展
1.2 學生學習概覽。
2. 提升校風:
2.1 透過其他學習經驗提升校風:
(a) 中一、中二“共創成長路”青少年培育計畫;
(b) 透過學校主要活動認識學校核心價值;
(c) 加強學生對社會及文化的認識;
2.2 慶祝145周年校慶活動。

校舍設施

皇仁書院校舍坐落香港島中部的灣仔區,實際位置位於銅鑼灣天后,高士威道銅鑼灣道之交界,毗鄰維多利亞公園香港中央圖書館。校園的面積達16766平方米,較香港一般中學為大,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學習。
27個課室 6個實驗室 2個生物實驗室 2個物理實驗室 2個化學實驗室 2個演講室 2個電腦室 8個教員室
2個操場 3個籃球場
多媒體學習中心
地理室 歷史室 音樂室 美術室 攝影室 健身室童軍室 (為一座獨立建築物)
食物部 飯堂 (由學生會管理)
學生會辦事處 學生活動中心 校務處
多用途禮堂 (雙層) 圖書館
接待室 教員休息室
大草坪 花園 (名為曉陽角)

編制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編制內教學人員人數:60
編制外教學人員人數:5
學歷(占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率)
持有認可教育文憑的非學位教師:6.2% 學士:69.2% 碩士:20% 博士:4.6%
語文能力要求(達到語文能力要求的常額語文教師的百分率) 英文科:100% 國語科:80%
年資(占全校教師人數)
0-4年:7人 5-9年:4人 10年或以上:54人外籍教師:2人已接受師資培訓教師:62人

收費情況

中一至中三:免收學費
中四至中五$6020
中六至中七:$9870
家長教師會費:$100
學生會費:$35
認可收費作特定用途:$200

學生組織

學生組織包括學生會,41個學會,類型分別有體育、康樂、宗教、社會服務及學術範疇。多元化的學會選擇,令學生有更多機會參加課外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和技能。不少學會會聯同其他學校舉辦聯校活動,擴闊學生視野。部份更積極投入公益慈善,幫助社會有需要的一群。各級學生被編入八社,進行多項社際文娛及體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及加強對學校的歸屬感.
1897年的皇仁書院校舍1897年的皇仁書院校舍

學生會

皇仁書院學生會成立於1984年,根據會章,學生會雖要協調各學會並舉辦一些活動,包含一年一度的開放日也是學生會全權負責的。學生會的幹事會由同學組織候選政黨,並在10月份全體學生普選產生。 2005-2006年度的學生會主席為6S班的梁文-{傑}-,副主席為6S班的林成豐。學生會的刊物為《匯聲》,總編輯為6M班的蔡志揚。

八大學社

學社制度於1950年代由威廉臣校長所創立,分別為Dealy、Steward、Wright、Kay、Crook、Tanner、De Rome和School,其後School House在威廉臣校長離任後改為Williamson House。各社以皇仁書院最早和有貢獻的8名校長命名。學社於水運會、陸運\會和其他社際比賽中互相競爭,鼓勵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也使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夠融洽共處。此外,皇仁書院各個校隊經常參予校際比賽,而且屢獲殊榮。

課外活動

學習生活中一迎新/ 新生暑期活動 :由老師及中六輔導領袖生帶領中一學生認識學校生活。暑假期間,安排“中一新生家長講座”,使家長了解學校情況;另舉辦“中一迎新日”,使學生能適應新的學校生活。此外該校特設中一英文銜接班及中文補習班供新生參加,好讓他們能更易適應國中的課程。
學習策略的推廣 : 藉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親子閱讀、長假期閱讀計畫、“每日一篇”網上閱讀、書樂會、名師好書等,鼓勵學生閱讀各類中英文書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自學精神。
課外活動/ 聯課活動
該校課外活動的目的是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得到均衡發展,並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責任感、體育精神和創意思維。該校課外活動主要由41個學會和8個社及學生會籌辦,其中以天文學會及童軍的歷史最悠久。

交通

直達學校的公共運輸工具
捷運:天后站
電車及各途經維多利亞公園巴士線。

課外活動

A.
Sport Union
Basketball Section
Football Section
Volleyball Section
Aquatic Section
Athletic Association & Jogging Section
Handball Section
Badminton Section
Squash Section
Table-tennis Section
Tennis Section
B.
Social Services
Community Youth Club
The HK Award for the Young People
Junior Police Call
Road Safety Patrol
Social Service Club
Youth Red Cross Unit
HK Sea Cadet Corps
Scout
C.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imation Comic and Game Society
Art Club
Aviation Club
Bridge Club
Chess Club
Chinese Martial Art Club
Gardening Society
Magic Club
Music Society
Orienteering Club
Philately and Collectors' Association
Photography and Multimedia Production Club
Socie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
Religious Activities
Catholic Society
Christian Fellowship
E. (i) Academic Activities - Science
Astronomers' Club
Biology Society
Electronic & Engineering Society
Science Association
Society of Computer Studies
Society of Mathematical Studies
(ii) Academic Activities - Arts
Chinese Debate Club
Chinese History Club
Chinese Literary Association
Current Affairs & EPA Club
Drama Society
English Association
English Debate Club
Geography Society
History Club
Putonghua Club

成就

所有學生均被分配至8個學社中的其中一個。學社制度於1950年代由威廉臣校長所創立,分別為Dealy、Steward、Wright、Kay、Crook、Tanner、De Rome和School,其後School House在威廉臣校長離任後改為Williamson House。各社以皇仁書院最早和有貢獻的8名校長命名。學社於水運會、陸運會和其他社際比賽中互相競爭,鼓勵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也使不同年級的學生能夠融洽共處。此外,皇仁書院各個校隊經常參予校際比賽,而且屢獲殊榮。
皇仁書院正門皇仁書院正門
皇仁書院設有38個不同類型的學會,類型分別有體育、康樂、宗教、社會服務及學術範疇。多元化的學會選擇,令學生有更多機會參加課外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和技能。不少學會會聯同其他學校舉辦聯校活動,擴闊學生視野。部份更積極投入公益慈善,幫助社會有需要的一群。
皇仁書院學生於學術上的成就備受不少香港人認同。在香港會考,皇仁書院是香港產生最多“十優狀元”(應考的10科全部取得A等成績)的學校。由1990年至2005年期間,皇仁書院已累積產生了42個“十優狀元”。單2003年一屆,少於200個皇仁書院中五學生中,已合共取得455個A等成績,人均取A數目是全香港最高。

校刊

皇仁書院的校刊名為《黃龍報》,創刊於1899年6月,每年出版一期至今,為全球第二本創刊的中國學校校刊。黃龍報擁有很多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對研究香港以至於亞太區的早期教育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黃龍報》在2005年出版第100期,校方特別把此期以全彩色印刷,並附送一隻DVD光碟,內有過去百期的封面和精選內容,以及第100期全本的PDF版本。

辦學政策

管理與組織: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鼓勵家長、舊生、教師代表及社會人士參與決策及管理,藉以提高教育質素和效能。
學與教:透過課堂及課外的多元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意思維和語文運用能力。舉行各級“家長日”,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內的情況,及就大家關注事宜交換意見。
校風及給予學生的支援:校風開放自由,師生和諧融洽,學生勤奮純樸。校方特為每位中一學生編配中六及中四領袖生,在學業、品德修養及參與活動方面加以輔導,以發揮皇仁的長幼互助精神.
課程政策:國中課程除一般科目外,兼設國語及電腦科。高中分文、理兩組,中四、中五選讀八至九科;中六、中七則選讀五至六科。
學業評估政策:全學年有兩次考試:上學期期考及年終試。全年總成績以上學期期考總分的一半及年終試的總分合總計算,評估學生的成績。成績表上“平日成績”考查,主要是基於學生平時測驗成績;個別科目的老師亦會考慮學生在平時功課及上課時的表現而作出調整。
拔尖保底措施:為使學生的多元智慧型得到充分發揮,校方鼓勵學生多參加聯校活動、境外交流和考察活動。就極具潛質的學生,校方會安排語文、數學及電腦科的特別培訓,讓學生髮展才華。為協助成績稍遜學生鞏固基礎,新生入學時會安排英語銜接課程;校方又運用額外資源,聘請教學助理,在放學後及假期內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額外輔導,以提高水平。
升留班政策:每年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升班標準。但校方會預留少量學位讓有需要的學生留班。
資訊科技教學:該校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學校設有2間電腦室,1間多媒體學習中心及電腦多達120部。近年校方更不斷投入資源,務使老師能運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現時差不多每一位老師已獲分配一部手提電腦,以方便上網,提升教學效益和增強在課餘後與學生溝通。內聯網軟體的購置,亦提供更多機會給同學在網上學習、與老師溝通及自我評估。全校參與及照顧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運用額外資源,聘請老師及教學助理,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輔導。
教師發展及培訓:該校對老師的專業發展最為重視,鼓勵老師時常參與專業交流,擴闊視野及汲取成功經驗。每年老師均熱心參與教育局及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研討會,進修的內容包括資訊科技、學校行政、課程發展及評估方法等,以求達致終身學習及專業發展的目標。

著名校友

軍政界

·孫中山:辛亥革命重要領袖,滿清皇朝推翻者,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稱“國父”、“革命先行者”。
·廖仲凱(廖仲愷):革命領袖,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歷任外交部長、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勞工部長。何香凝之夫。
·唐紹儀:早期留美幼童,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外交部長,山東大學校長。
·周壽臣:早期留美幼童,在朝鮮任袁世凱幕僚。天津招商局總辦、京奉鐵路總辦及清外交部大臣,官至二品。後任立法局議員、首位華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並獲授封為爵士。
·王寵惠:法學家,民國時期政治家、外交家、法學家。國際聯盟海牙常設國際法庭正法官,《聯合國憲章》起草人之一,歷任外交總長、司法總長、國務總理、代理行政院長、第一任司法院院長。
·陳錦濤:民國財政部長、孫中山先生廣州政府第一屆內閣成員。
·溫宗堯:孫中山先生廣州政府行政院長。
·陸敬科:孫中山先生廣州政府外交部長。
·何世禮∶國民政府陸軍二級上將,早年留學英、法炮兵學校,歷任國防部常務次長、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兼盟軍對日理事會台灣代表、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委員會首席代表、總統府國策顧問等。
·羅旭和:前香港立法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華人太平紳士。
·黃作梅:新華社香港分社第二任社長,倫敦分社創辦人,抗日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國際小組負責人。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公開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身份獲得英國MBE勳章的人士。
·霍英東:前全國政協副主席。
·許仕仁: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行政會議成員。
·林煥光: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奧運馬術公司行政總裁。
·黎慶寧:前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全局局長。
·鄺其志: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庫務局局長、前信息科技及廣播局局長、前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
·許淇安:前香港警務處處長。
·黃仁龍: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英國倫敦中殿學院委員。
·郭國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顧問,前渣打銀行東亞區首席經濟師。
·周一岳: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司徒華: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支聯會主席。
·梁智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
·梁家騮:香港立法會議員,前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
·胡志偉:香港黃大仙瓊富區區議員、前市政局議員。
·湯家驊:香港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黨員,前大律師公會主席。
·陳德霖: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現任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候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商界

·何鴻燊:港澳知名商人,澳門首富,有“澳門賭王”之稱,信德集團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兼執行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長。
·何東:香港望族,太平紳士,怡和洋行華籍總經理,企業家,慈善家。
·何啟:律師,第一位獲港英政府封為爵士的華人,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及雅麗氏醫院創辦人,實業家,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何福:商人、慈善家。
·何甘棠:何東之弟,商人及慈善家
·利希慎:著名利氏家族的創始人,向英資怡和洋行買得渣甸山,發展成為利園,為利氏家族奠下了“地產王國”的基礎。
·簡東浦:銀行家,香港東亞銀行創辦人。
·律敦治:律敦治醫院創辦人,有“防癆先生”之稱,曾投資啤酒廠,立法局議員。
·謝纘泰:香港南華早報創辦人。
·周壽臣:太平紳士,企業家,創立安全保火險公司、泰新銀號,其後獲為香港定例局(立法局前身)議員。
·劉鑄伯:香港中華總商會創辦人。
·馮柏燎:利豐創辦人。
· 馮漢柱:利豐第二代接班人,知名商人馮國經馮國綸之父。
· 羅文錦:曾留學英國攻讀法律,1915年畢業返港當律師。1935年任立法局議員,並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參事、華商總會和東華醫院顧問、保良局永遠議員、華人體育協進會主席等。曾任中華電力公司、香港大酒店、省港澳輪船公司的董事等。太平紳士。
·韋寶珊:韋玉是另一個為後人熟識的名稱,香港銀行家、商人及政治家,曾參與創立保良局。
·鄧肇堅:香港著名企業家及慈善家。
· 莫乾生:太古洋行買辦
·黃宜弘: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員
·聶錦勛:前工程拓展署署長
·鄒燦基:全國政協委員

學術界

· 王寵益:香港大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香港病理研究的先驅,貢獻良多,後因工作感染肺結核去世。
· 黃繼持:中文作家、翻譯家、中國文學批評家,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系主任。
·張五常:經濟學家,自稱師從“芝加哥學派”米爾頓佛利民教授,前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
·張佑啟:香港大學校長顧問及工程學院榮譽教授
·陳坤耀:經濟學家,前香港嶺南大學校長。
·楊汝萬: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
· 關子尹:哲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
·黃國彬:詩人、作家,前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教授,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
·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中文大學逸夫書院院長,在領導醫護人員應付2003年“非典型肺炎”一役中表現廣受好評。
·袁國勇: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學系系主任,2003年“非典型肺炎”危機中另一有卓越貢獻的人物。
· 高永文:前醫院管理局專業事務及人力資源總監兼署理行政總裁,香港醫務委員會委員。
· 蔣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
·杜若鴻:香港大學中文系副研究總監。
·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Roundtable召集人。
· 陳士齊:人稱“齋Sir”、“阿齋”、“齋哥”,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
·陳繁昌:候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思想文化傳媒界

·黃文山(黃凌霜):民初社會學家、無政府主義者,1919年“五四運動”北京大學學生領袖,與共產黨關係密切,曾赴莫斯科會見革命領袖列寧
·吳漢源(畢華流):著名作家、遊戲家
· 胡國賢(羈魂): 詩人
·鄧樹榮:劇場人
· 陳炳釗:劇場人,前進進劇團藝術總監、導演《飛吧!臨流鳥,飛吧!》(1997)及《飛吧!臨流鳥,飛吧!消失的翅膀》(2007)
· 莫昭如:香港無政府主義者及左翼戲劇工作者。
·陳鈞潤:翻譯及填詞人
·袁立勛:舞台導演
· 關品方:小說《對決》作者
· 譚棨禧:詩人
· 徐沛之:書法家
· 許作權:有線電視新聞部記者
· 馮善基:ESPN主持
·鮑漢琳:人稱“鮑叔”,香港電視、電影演員,戲劇節目製作人,早期身分為廣播劇演員。
· 陳葒:匯知中學(QualiEd College)校長。個人作品有《青春出於藍》、《校園風雲》和《校園情思》而其中《青春出於藍》獲第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少年及兒童文學組別冠軍。
·熊秉文:電影藝術團體總監、註冊社工、專業影評人、專欄作家

校歌

Hail Alma Mater! Long life to Queen's College,
Kindly instructor and guide of our youth.
Lighting the land with the bright beams of knowledge,
Teaching thy children to reverence truth!
Bound in close brotherhood all thy collegians,
Cherishing memories tender and strong.
Scattered asunder in various regions,
Q.C.'s and O.Q.C.'s join in the song.
Q.C.! Q.C.! Q.C.! Q.C.! Q.C.!
In that cry what a magic is found.
Let us roll out the glorious sound:
Q.C.! Q.C.!
敬禮我母校!歡呼祝福千歲,教誨少壯勤勉自持。
增輝香江,點起知識的光柱,同學共勉尊師的真理!
校內共硯、日日共聚像兄弟,存皇仁精神長懷念你。
他方高飛即使分開千千里,同學校友相知歌聲里。
Q.C. Q.C. Q.C. Q.C. Q.C.!
這句歡呼聲充滿傳奇。
願同儕高唱光輝之句:Q.C.! Q.C.!

歷任校長

史釗域(Dr. Frederick Stewart, 1862年 - 1881年)
胡禮(Dr. G.H. Bateson Wright, 1881年 - 1909年)
狄烈(Mr. T.K. Dealy, 1909年 - 1918年)
丹拿(Mr. Bartram Tanner, 1918年 - 1925年)
Crook(Mr. A.H. Crook, 1925年 - 1930年)
狄隆(Mr. F.J. de Rome, 1930年 - 1939年)
Mr. M.G. O'Connor(1939年 - 1941年)
Mr. L.G. Morgan(1947年)
Mr. J.J. Ferguson(1947年)
威廉臣(Mr. H.N. Williamson, 1947年 - 1961年)
Mr. K.P. Cheung(1961年 - 1964年)
Mr. F.C. Gamble(1964年 - 1965年)
Mr. J. Stokes(1965年 - 1970年)
Mr. R. Huang(1970年 - 1973年)
Mr. W.Y.L. Cheng(1973年 - 1976年)
Mr. T. Yung(1976年 - 1982年)
趙東成(1982年 - 1987年)
江紹忠(1987年 - 1994年)
李家鴻(1994年 - 2000年)
張林麗瓊(2000年 - 2003年)
李樂然(2003年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