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設計原因,百姓感受物價變化與CPI的偏差較大,為經濟生活提供除專業指標外的其他參考,意義,專家點評,
簡介
這個“親民”指數更容易被人們理解和套用,無論於政策制定還是百姓生活都將產生一定的現實意義。。
設計原因
百姓感受物價變化與CPI的偏差較大
百姓總是感覺物價的變化與官方公布的CPI有偏差,比如CPI上升兩三個百分點的時候,人們感覺到的衣食住行消費價格漲幅遠遠超過這個指數,除了CPI的構成隨著時代變化需要有所調整之外,更多的原因,恐怕就是這種專業指數與百姓生活直感太遠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在專業的CPI指數之外引入百姓體感指數。
為經濟生活提供除專業指標外的其他參考
普通民眾,雖沒有經濟學和統計學的知識背景,也不是很懂深奧的經濟運行原理,但他們的經濟生活卻更需要清晰明確的參考指標。這就好比氣象預報中大談高低氣壓、冷暖氣流,百姓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具體含義,相比之下,人們更喜歡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氣象體感指數,諸如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等等。百姓體感指數能更直接地反映普通民眾對於經濟變化的直觀感受,因此能成為經濟方面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數。
意義
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參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等巨觀數據來制定調控政策,如果有“百姓體感指數”告訴他們,現在老百姓感覺物價貴了,工作難找了等等,再依據這些直觀指數制定民生政策,就能更好地服務民眾。可見,“百姓體感指數”對政府部門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參考價值,可以作為其他專業指數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