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九。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補血活血,除煩止咳,溫中散寒,益氣補中,健脾養胃之功效。主治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基本介紹
- 名稱:白朮黃芪湯
- 出處:《宣明論方》卷九
白朮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九。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補血活血,除煩止咳,溫中散寒,益氣補中,健脾養胃之功效。主治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白朮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九。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補血活血,除煩止咳,溫中散寒,益氣補中,健脾養胃之功效。主治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組成白朮、黃芪、當歸、黃芩(去皮)、芍藥各半...
黃芪白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中。主治婦人四肢沉重,自汗,上至頭,際頭而還,惡風,頭痛躁熱。組成 細辛三分,吳茱萸、川芎各五分,柴胡、升麻各一錢,當歸身一錢五分,黃柏(酒洗)、炙甘草、羌活各二錢,五味子三錢...
芪術湯是中醫方劑,由黃芪、白朮、防風等組成。注意事項 1.本詞條中治療鼻炎的方法在醫生的參考下可服用。 2.由於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東西過敏,所以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僅供參考。在使用過程中如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概不負責 方劑簡介 組...
白朮黃耆湯用於傷寒後胃氣虛乏,不思飲食,日漸羸瘦。出處一 【處方】白朮1兩,黃耆7錢,甘草3錢。【功能主治】服芍藥湯,痢雖已除,猶宜此藥和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均作3服,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溫清服之。...
補中益氣、升提舉陷,用於子宮脫垂。症見子宮脫出,小腹下墜,精神疲倦,面色不華,心悸氣短,尿多或失禁,白帶多,舌質淡,脈細無力等。基本材料 豬瘦肉100克,人參10克,黃芪15克,白朮12克,紅棗8粒 製作方法 1.豬瘦肉洗淨、切件...
參芪白朮瘦湯,菜品,原料是豬瘦肉250克,黃芪15克,黨參12克,白朮12克,炙甘草6克,陳皮3克,升麻4克,當歸6克,紫胡4克。原料 豬瘦肉250克,黃芪15克,黨參12克,白朮12克,炙甘草6克,陳皮3克,升麻4克,當歸6克,紫胡4克...
參芪白朮山藥湯是一道菜品,主料為黃芪、人參等,經過煎煮而成。組成 黃芪30克,人參5克,白朮9克,山藥37克,白芍15克,熟地20克,當歸11克,赤芍12克,急性子6克,白花蛇舌草40克,焦三仙各9克,生甘草6克。用法 每天1劑,分2...
黃芪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五。主治氣虛頭痛。組成 黃芪一錢(蜜炒),人參、白朮、陳皮、半夏(薑汁炒)、當歸(酒炒)、川芎、藁本、甘草(炙)各五分,升麻、黃柏(酒炒)、細辛各三分。用法用量 上銼一劑。加生薑三...
黃芪、炒白朮各9g,黨參、陳皮各1.5g,蔓荊子3g,甘草6g。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補中益氣,健脾除濕。主治 胞虛如球。初起不痛不癢,不熱不紅,胞瞼浮腫如懸球狀,舉瞼無力,稍有下垂,按之綿軟,沒有硬結之處,有的可兼發癢...
白朮黃芪湯 組成:白朮、黃芪(銼)各30g,山茱萸、五味子、人參、茯神(去木)各22.5g,半夏(湯洗,炒),前胡(去蘆頭)、山藥、桔梗(炒)各15g。功用:補氣健脾,益腎寧嗽。主治:傷寒後胃氣虛乏,不思飲食,咳嗽,日漸羸瘦...
方中用桂枝湯調和營衛,燮理陰陽;黨參、黃芪、白朮、白芍、大棗大補氣血,衛陽固表;杜伸、狗脊補腎益精助陽;羌活、薑黃止痛祛風通絡;五倍子斂汗。故藥後陰陽調和,衛外已固,精充血足,筋脈得養,汗止,肢痛減。
加味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明·《醫學入門》卷四。主治陽虛背惡寒。組成 黃芪、人參、甘草各一錢,白朮五分,肉桂五分。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陽虛背惡寒。加減化裁 甚者,加附子。附註 本方能益氣補中,補氣昇陽,溫中補陽,散...
黃芪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發明》卷一。具有健脾、補中之功效。主治①《醫學發明》:一切心下痞悶,及積年久不愈者。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滲濕,內痞外浮。組成 黃芪一錢,人參八分,炙甘草、白朮、蒼朮、橘皮各半兩...
大補黃芪湯 組成:黃芪(蜜炙)、防風(去蘆)、山茱萸(去核)、當歸(去蘆,酒浸)、白朮(炒)、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甘草(炙)、人參(去蘆)、五味子各30g,白茯苓(去皮)45g,川芎、熟地黃(洗)60g,肉蓯蓉(酒...
黃芪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濟陰綱目》卷十四。具有補氣益血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膀胱損傷,小便不禁,面目浮腫,午後微熱。組成 黃芪、當歸身、當歸尾、芍藥各4.5克,白朮3克,人參、陳皮各1.5克,炙甘草少許。用法用量 水煎...
黃芪九物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醇剩義》卷一。主治半身不遂,手足弛縱,食少神疲,不能步履,屬氣虛者。組成 黃芪、茯苓、牛膝各二錢,防風、獨活(酒炒)、白朮各一錢,黨參五錢,鹿角膠(炒)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大棗二...
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補中益氣;當歸、白芍藥養陰生血,氣血互生,可助參、芪之益氣。肉桂溫元陽,散寒溫,通經脈,與白芍藥相伍,緩急止痛。諸藥相伍,以益氣溫陽為主,主治中焦虛寒腹痛諸症。運用 治脾胃氣虛,心腹脹滿,面色...
複方黃芪湯合方主要藥物組成為生黃芪等。出自《抗癌中草藥製劑》。方藥組成 ①生黃芪12g,當歸15g,黨參9g,白朮9g,天冬9g,茯苓9g,山藥30g,白芍6g,川芎6g,甘草4.5g。②生黃芪9g,當歸9g,黨參9g,山豆根30g,山藥30g,紫草根30g,白茅根...
白砂黃芪建中湯,組成: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白朮12克,大棗7枚,川厚朴10克,地榆24克,白及24克,砂仁6克,炙甘草克。用法 每日1劑,水煎服。功效 溫陽化氣,收斂生肌。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之品,戒菸酒...
【處方組成】黃芪、麻仁、白蜜、陳皮 【主治】氣虛性便秘,大便並不硬,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便後乏力,面白神疲,脈弱。【方義】黃芪補脾肺之氣,麻仁,白蜜潤腸通便,陳皮理氣。若氣虛較甚,可加人參、白朮。【出處】《金匱翼》...
補氣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八十六。具有養血補氣,培元固本之功效。主治肺勞飲食減少,氣虛無力,手足顫掉,面浮喘嗽。組成 黃芪(銼)、人參、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白朮、五味子、桂(去粗皮)、熟乾...
扶正升白湯是一劑中藥,主要原料有太子參、白朮、黃芪等。[藥物]太子參,白朮,黃芪,茯苓,雞血藤,阿膠(烊化),當歸, 丹參,穿山甲,煅皂礬,枸杞,菟絲子,紫河車,黃精,熟地。(原方未列 劑量)[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