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五。主治氣虛頭痛。
基本介紹
- 名稱:黃芪益氣湯
- 出處:《萬病回春》卷五
- 組成:黃芪、人參、白朮、陳皮、半夏、當歸、川芎、藁本、甘草、升麻、黃柏、細辛
- 主治:氣虛頭痛
黃芪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五。主治氣虛頭痛。
黃芪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五。主治氣虛頭痛。組成黃芪一錢(蜜炒),人參、白朮、陳皮、半夏(薑汁炒)、當歸(酒炒)、川芎、藁本、甘草(炙)各五分,升麻、黃柏(酒炒)、細辛各三分。用法用量上銼一劑。加生薑三片...
補氣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八十六。具有養血補氣,培元固本之功效。主治肺勞飲食減少,氣虛無力,手足顫掉,面浮喘嗽。組成 黃芪(銼)、人參、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白朮、五味子、桂(去粗皮)、熟乾...
補氣黃耆湯是一道以黃耆(銼)、人參、茯神(去木)、麥門冬(去心,焙)、白朮、五味子、桂(去粗皮)、熟乾地黃(焙)、陳橘皮(去白,焙)、阿膠(炙燥)、當歸(切,焙)、白芍藥、牛膝(酒浸,切,焙)、甘草(炙,銼)...
組成 人參、黃芪、炙甘草、升麻、白朮。功用 益氣升提。主治 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證。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以上三方與補中益氣湯立意有相同之處,即重用補脾益氣藥物,配伍舉陷升提之品。其中昇陽益胃湯重用黃芪,並配伍人參、...
補血益氣食療湯是以雞肉、黃芪為主要食材的菜品,味道鮮美,能夠補血益氣。用途 糖尿病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材料 雞肉250克,黃芪30克,龍眼肉15克。做法 將雞肉洗淨,去髒、皮,斬塊,把雞肉、黃芪、龍眼肉全部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
生芪赤芍丹皮桔,大黃瓜蔞魚腥草。氣虛便秘亦可用,補氣健脾潤腸通。臨床套用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氣托膿,瀉火解毒。主治肺膿瘍。[處方組成] 生黃芪15克、魚腥草30克、赤芍9克、丹皮6克、桔梗6克、瓜蔞9克、生大黃(後下)9克,水煎...
參芪補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杏苑》卷六。主治氣虛耳鳴。組成 黃芪、茯苓、人參各一錢,石菖蒲、黃柏(酒制)、甘草(炙)各五分,知母、白朮、當歸、橘皮各八分,升麻、柴胡各四分。用法用量 上?咀。水煎八分,食遠熱服。主治 氣...
補肝益氣湯用生黃芪、黨參、山萸肉、杜仲溫補肝氣,桑枝、桂枝、生薑祛風散寒,兼補肝陽,白芍、當歸補肝養陰,川芎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活血祛瘀止痛。以翼肝之陽氣得補,肝之陰精充足,風寒祛除,肩關節得養,則疼痛自愈,活動自如...
健脾益氣湯是一劑中藥方劑,配方主要有人參、黃芪、炙甘草。【組成】人參9~12克,黃芪20~30克,炙甘草10~12克,白朮12克,山藥15克,大棗10枚,生薑9克,桂枝、五味子、砂仁(後下)各6~9克。【製法】上諸藥水煎取藥汁。【...
補氣養胃湯是由黃芪、炙黃精等組成的藥湯,具有補氣養胃,健脾溫陽的功效。黃芪20克,炙黃精15克,制何首烏15克,黨參15克,焦白朮15克,當歸10克,佛手10克,木香10克,甘草克,炙升麻6克。胃脹者,加玫瑰花6克(後下),綠梅花9...
養血益氣湯,藥品,主治產後血塊,痛止而厥。藥物組成 川芎1錢,白朮1錢,黃耆1錢,人參2錢,當歸2錢,熟地2錢,炙草4分,麥冬1錢,五味子10粒,川附子1錢。加減 汗多,用麻黃根、棗仁各1錢;大便難,用肉蓯蓉2錢。用法用量 ...
參七益氣湯,藥物組成:炙黃芪、黨參各20克,白朮、當歸、陳皮、三七粉、砂仁、炙升麻各10克,丹參15克。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症見形體消瘦,食慾減退,飯後飽脹,上腹部鈍痛,體弱疲倦,腹瀉,面色萎黃,舌質淡體胖,苔薄白,脈沉...
附方1 補氣養血湯 組成:生黃芪、丹參、板藍根各20g,炙甘草25g,丹參、麥冬、黨對、白芍各10g,五味子、阿膠(烊化)、生薑各5g、生地、茯苓、苦參各15g,桂枝2.5g,大棗5枚 功用:益心氣,養心血,化瘀滯,通血脈,解熱毒,扶正...
補氣健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不知醫必要》卷三。主治漏痘上有孔者。組成 高麗參(去蘆,米炒)八分,黃芪耆(酒炒)八分,川芎、白芷各五分,白扁豆(炒,杵)一錢,丁香二分,肉桂(去皮另燉)三分,淮山(炒)七分,炙甘草四分,...
黃芪束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兒科方要》,具有益氣升提,溫陽固腎之功效。歌訣 黃芪束氣用人參,升麻白芍肉桂群;補骨脂配五味子,益氣固腎此方斟。組成 黃芪24克、人參12克、升麻8克、白芍16克、補骨脂12克、五味子8克、肉桂4克。...
溫陽益氣湯是一種藥品,主要用於溫陽益氣,活血化淤。溫陽益氣湯 【方藥】丹參I5g,桃仁9g,赤芍藥12g,當歸15g,桂枝6g,吳茱萸9g,黃芪24g,黨參15 g,陳皮12g,炙甘草6g。【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功效】溫陽益氣,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