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白帝廟香火一直很旺,從東漢初直到明朝正德七年(公元一五一二年),一千四百餘年都是供祀的公孫述,即使中間有所改變,白帝廟與公孫述都有緊密不可分開的,而沒有出現過白帝廟內無白帝的現象。
南宋詩人
陸游由浙江紹興溯長江,經三峽,到西南
夔州作通判(州副專員),他在《入蜀記》中記道:“……入關,謁
白帝廟,氣象甚古,松析皆數百年物。有數碑,皆為蜀時所立,庭中石筍,有黃魯直建中靖國元年題字。又有越公堂,隋楊素所創,少陵為賦詩者,已毀。今堂所築,亦甚宏壯。”越公堂後來又於戰亂中毀了。
到宋代,
夔州知張航揚公孫述的功臣德,修建“公孫帝之祠”,並且,親自用漢隸書寫了“
白帝廟”三字於廟門楹聯額上。
張舫書寫的“
白帝廟”三字一直保留到現在.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60元
交通提示:從重慶市的朝天門乘船至奉節,也可在菜園壩乘汽車直達奉節.
歷史記載
公元前35年,公孫述為劉秀所滅。後人在白帝城中的白帝山上修築廟宇,供奉公孫述像,稱為“
白帝廟”。從這時起一直到明正德七年(公元1513年)前,
白帝廟一直供奉公孫述。據
白帝廟碑記載,宋代曾有人用漢隸書寫“公孫述帝之祠”懸掛在白帝廟上。到明正德七年,四川巡撫林俊以馬援“子陽井底之蛙耳”為據,毀公孫述像,在
白帝廟內改祀曾入蜀勸阻公孫述稱帝的漢將馬援,並祀土神、江神,改白帝廟為“三功祠”。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巡撫朱延立和按察司副史張儉,鑒於
三國時蜀主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在廟內改祀劉備、諸葛亮,並塑立雕像,改三功祠為“義正祠”。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撫段錦復又在廟內添加關羽、張飛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義正祠為“
明良殿”。從此之後,便奠定了
白帝廟內祀劉先帝的格局。後
白帝廟屢遭兵火,到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川湖總督蔡毓榮重修
明良殿,“仍沿舊額”,曰“漢代明良”。至今,這塊匾額仍然懸掛在
白帝廟內的
明良殿中。清道光、鹹豐、同治年間,
白帝廟均作過維修。1977年,
白帝城文物管理所成立,又進行了大的維修。
白帝古城屬漢代建築。如今漢城城垣遺址大多已不復存在,僅有少數地段還保存有依稀可辨的牆體。白帝古城殘垣就象是一個葫蘆形,前大後小,前低後高,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古城之內,城內建築遺留下來的漢磚、漢瓦,一度遍地皆是。地下埋藏的文物也很豐富,從
白帝城出土的有陶豆、蓮花燈、銅鍋、銅鏡、銅鼎、青瓷虎子、瓷酒壺等。
白帝廟近況
作為4A級風景區的
白帝城,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中外遊人,但在白帝山的半山腰地下,卻隱藏著連奉節本地人都不知道的三座白帝城。昨天,重慶市文物考古所領隊袁東山透露,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發掘,三座不同朝代的
白帝城城牆相繼露出地面,“現在我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白帝城所在,人們如今看到的‘白帝城’,其實只是原本城中的
白帝廟而已。”
城牆非常壯觀
據袁東山介紹,
白帝城所在的白帝山,是溝通江漢平原和四川盆地的通道上的一把巨鎖,也是險要的
瞿塘峽口第一個開闊地所在,因此從古至今白帝山一直是重要的軍事要塞。這次發掘出的三座城池,就是各朝代戰爭的產物,“從真正意義上說,三座
白帝城的軍事地位,遠遠超過它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在這次發掘的5000多平方米範圍內,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三座城池的城牆部分,一座建於
三國至唐代,“當時,人們都是將白色的石灰塗滿整個城牆,因此遠遠看去,全白色的城牆隨山勢起伏,非常壯觀。”
第二段被發現的城牆修建於南宋時期,是南宋
白帝城的內城城牆及馬面,位於白帝山東坡的城牆拐彎處。馬面平面為半圓形,半徑20米左右。為泥土與卵石層層相間,依山就勢,夯築而成。城牆活動面以下部分保存十分完整,僅女牆損毀,現存高度10.4米。加上女牆,當時的高度在12米左右。在南宋
白帝城城牆下,考古隊員們還發現了一段修建於漢代以前的夯土城牆,這些城牆層層疊壓,相互交錯。
隨著城牆一併被發掘出土的,還包括一條通往山頂的石板路和南宋
白帝城內城的一座城門殘跡。
並非只屬三國
劉備臨終前曾在
白帝廟中,將政權和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該廟因此名揚天下,
白帝城也被塗上濃厚的
三國色彩。袁東山表示,事實證明,
白帝城並非專屬
三國。
袁東山說,第一段被發掘出土的城牆,修建於
三國至唐朝之間。隨著歲月的更迭,城牆因為戰事的結束而荒廢,居民們在上面不斷修建其他建築,深挖基腳,反覆破壞這段城牆,再加上白帝山山體災害,如今能留下的城牆,只有很少一部分。
在這段城牆的內部,考古隊員們還發現了一條通往山頂的石板路,“有路通往城外,說明在這段城牆的外面,還應有一道城門,但它具體在哪個位置,只能留待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工作了。”
而第二段被發現的城牆,則修建於南宋時期。倚山而建的城牆上修建著平整的運兵道,“寬闊的兵道上,不僅可以走人,連馬匹也能在上面行進自如。”
據悉,在南宋時,整個白帝城包括了雞公山、
擂鼓台、白帝山三個山頭和其中的凹地。這個為抗元而修建的白帝城,是白帝城最輝煌的時代,而如今所發現的城牆,只是這座城池的內城部分,它保護著白帝城的核心所在。同時,考古隊員們還在附近發現了南宋釣魚城的內城城門,雖然城門已經無存,但門內的抵門石和門下的排水系統卻保留至今。
“這一段段分屬不同時代的城牆充分證明,
白帝城並非只在
三國時期才存在。”因為白帝山的重要
戰略地位,許多朝代的統治者紛紛在這裡修建軍事要塞,抵禦外敵的入侵,而當戰爭結束,這些
白帝城則漸漸荒廢,不斷地新建和拆毀,讓白帝山上的各代城牆相互交錯,層層覆蓋。
有望發掘核心
袁東山表示,種種跡象表明,各朝代
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位於白帝城山頂的
白帝廟到175蓄水線之間,“那段山體下埋藏的文物,將是未來數年的文物保護和發掘重點。”
袁東山說,整個
白帝城的勘探和發掘工作源於1997年。2002年,他們曾在當時白帝山山腳下,發現過一段長7000米的南宋白帝城外城牆遺址,隨著三峽庫區水位的上漲,如今這段外城牆已被江水淹沒。
“當時,我們就意識到,在白帝山上,可能還有其他城牆的存在。”時隔3年後,第二階段的考古發掘工作於今年下半年正式展開,這次的發掘重點,就是175水位下的白帝山,“我們是在和江水賽跑,爭取在175蓄水到來之前,讓更多的城池遺址重見天日。”
在這次發掘中,無論是各個朝代城牆保護的範圍,還是石板路所通向的位置,都向考古隊員們傳遞著一個清晰的思路:
白帝城的核心位置,就在175水位線與山頂
白帝廟中間的地層中,“在那裡,有更重要的建築遺址等待我們去發掘。”
傳說記載
相傳
秦文公所立,《
東周列國志》記載這一傳說:“一日,文公夢鄜邑之野,有黃蛇自天而降,止於
山阪:頭如車輪,下屬於地,其尾連天。
俄頃化為小兒,謂文公曰:‘我上帝之子也。帝命汝為
白帝,以主西方之祀。’言訖不見。明日,召太史敦占之。敦奏曰:‘白者,西方之色。君奄有西方,上帝所命,祠之必當獲福。’乃於鄜邑築高台,立
白帝廟,號曰:鄜畤,用
白牛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