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團衛村之戰

白團衛村之戰

白團衛村之戰,一般被稱為“陽城之戰”,是指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契丹君主耶律德光親帥舉國兵馬南下入侵後晉,在陽城附近的白團衛村與後晉軍隊爆發的一次關鍵戰役。

該役發生在契丹第二次南伐後晉後,耶律德光率主力北返至古北口時聽聞後晉占領契丹邊城泰州,立刻拋棄輜重輕騎南下追擊後晉軍隊。後晉主帥杜重威怯戰,聽聞訊息後立刻自遂城泰州一路向南急撤,至陽城遭遇契丹軍主力,契丹騎兵遂將結陣南退的後晉軍隊重兵圍困於陽城西南的白團衛村內。後晉軍隊在缺水、缺糧、逆風等諸多不利情況下,步騎齊出,藉助風沙的掩護,出奇制勝,一舉擊潰契丹大軍,耶律德光棄車乘駝狼狽北逃至幽州,史稱“陽城之捷”。

該役後,契丹倉皇退兵,後晉取得第二次後晉與契丹之戰的勝利。此戰失利後,契丹內部出現厭戰情緒,耶律德光有意通過非戰爭手段謀取控制中原的政治訴求。而後晉方面,晉帝石重貴自矜之情日盛,自認為天下無虞。對外拒絕了契丹的議和條件,對內任用外戚出任要職,導致朝政日壞,為此後兵敗亡國埋下伏筆。

基本介紹

  • 名稱:白團衛村之戰
  • 發生時間:945年3月
  • 地點:陽城、白團衛村
  • 參戰方契丹後晉
  • 結果:後晉方獲勝
  • 參戰方兵力:契丹軍八萬(一說為五萬),主要為騎兵  
  • 主要指揮官耶律德光(契丹主帥)、杜重威(後晉軍主帥)、李守貞(後晉軍監軍)、符彥卿(後晉)
  • 別名:陽城之戰
戰爭背景,戰爭起因,戰爭經過,戰爭前期,拉鋸時期,決戰爆發,戰爭結果,戰爭評價,戰爭影響,

戰爭背景

石敬瑭一朝基於南北力量的差異,後晉將向契丹“稱子稱臣”作為立國之初的政策。然而和平局面之下,契丹國主耶律德光對中原的經略政策從軍事轉為外交,他通過干預河北鎮、定二州掌權者人選和聯結南唐來維護契丹的宗主地位和兩國的君臣-父子藩屬體系。然而石重貴在繼位後則完全顛覆了其父的做法,在向宗主國契丹告哀時“致書稱孫而不稱臣”,意圖重塑後晉的法統。石重貴這一舉措無疑挑戰了契丹的宗主地位,破壞了契丹與後晉的關係。耶律德光在多次外交手段無效後,為了懲罰後晉的“負德違盟”之舉,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首次大舉南下。石重貴北上親征,坐鎮澶州。契丹接連在戚城、馬家口和澶州大敗,飲恨北歸。耶律德光在撤退時,對後晉河北城鎮進行大肆破壞,並留下楊光遠據守青州,趙延照留守貝州,自己撤軍至幽州,重新整軍,準備第二次入侵。
後晉分別於開運元年(944年)四月和十二月克復貝、青二州,石重貴任命重臣桑維翰中書令樞密使,總攬朝中大小事務,同時加強河北的戰備,在澶州和鄴都之間設定德清軍城,加強兩州的聯繫,任命河東節度使劉知遠為北面行營都統,順國節度使杜重威為都招討使,統率十三位節度使,加強對契丹的戒備。

戰爭起因

耶律德光南下軍事經略的意圖至少是獲得河北之地,並重塑契丹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係。然而首次南下的軍事失利並沒有打消其繼續經略中原的雄心。遼會同七年(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十月,契丹的天授節(耶律德光的生日),南唐等藩國都遣使進賀,只有後晉沒有派使臣前來賀壽。耶律德光遂以此為由,再次南征。於當年閏十二月初一,將契丹各道兵馬集中於溫榆河,隨後揮師南下進犯後晉。十一日包圍恆州(今河北正定),攻下其下屬九縣。順國節度使(治恆州)杜重威向朝廷告急,後晉被迫應戰。戰爭前期,後晉軍隊消極應戰,到次年石重貴御駕親征後,後晉軍(以下簡稱晉軍)才重新北上收復失地,並攻占契丹邊城泰州等地。耶律德光遂自古北口南下尋找晉軍主力決戰。

戰爭經過

戰爭前期

開運元年(944年)末,契丹主耶律德光親率大軍自幽州,沿易州定州一線大舉入侵後晉河北地區,其前鋒趙延壽部兵鋒已至邢州,耶律德光將牙帳建在元氏。後晉駐守在邢州的張從恩等人執行石重貴暫退的命令,致使河北的晉軍從撤退變成了潰逃,逃至相州(今河南安陽),部隊已混亂到無法整頓的地步。開運二年(945年)正月初,石重貴因病無法親征,命趙在禮回軍進駐澶州(今河南濮陽),馬全節回軍進駐鄴都(今河北大名);派張彥澤進駐黎陽(今河南濬縣)。西京留守景延廣滑州(今河南滑縣)率軍進駐胡梁渡(今河南滑縣東北的古黃河渡口)防守黃河。

拉鋸時期

本月,後晉軍與契丹交戰互有勝負,但晉軍怯戰,主力退守黎陽,契丹前軍殺到鄴都境內,後又圍困魏州,河北地區再次告急。二十三日,振武節度使折從阮從府州(今陝西府谷)出兵,反擊遼軍,包圍勝州(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並乘勢進攻契丹邊城朔州,威脅契丹的退路。月末,石重貴徵發民兵武定軍為天威軍,從東京(今河南開封)北上親征。二月八日,石重貴抵達澶州。二月十二日,馬全節等各路兵馬,依次北上。遼軍自恆州撤退,攻陷祁州(今河北無極縣)後繼續北遁。十九日,石重貴命北面行營都招討使杜重威率恆州兵馬跟北上大軍馬全節等會師北進。
三月九日,後晉杜重威部與馬全節等各路兵馬在定州(今河北定州)匯合後繼續北上,收復祁州後又攻克契丹泰州(今河北保定)、滿城(今河北滿城縣),俘虜契丹酋長沒剌以及他的士卒兩千人。三月十九日,晉軍攻克遂城(今河北徐水縣西),契丹趙延壽麾下降卒報告說:“耶律德光本已北返至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東北),聽聞晉軍攻陷泰州後,立刻揮軍南下,有騎兵八萬餘人,估計明天晚上就到,最好立刻戒備。”
杜重威聽聞契丹騎兵復至,驚恐不止,次日就急退保泰州。二十二日,契丹前鋒抵達泰州。二十三日,杜重威遂率軍棄守泰州,繼續向南撤退,契丹騎兵在晉軍後緊追不捨,在陽城(今河北順平縣東南)下大敗晉軍,晉軍退守到陽城。二十四日,遼軍大軍到來,晉軍以步兵方陣出城迎戰,契丹軍與晉軍在城下交鋒二十多次,各有傷亡。晉軍最終擊退契丹的衝鋒,獲得小勝,契丹軍越過白溝(今河北海河支流)北去。二十六日,由於契丹大軍就在附近,晉軍只能繼續結成軍陣向南撤退,而遼軍騎兵從四面包抄騷擾晉軍步卒,後晉各路兵馬竭力拒戰。當天,晉軍只撤退十餘里,人困馬飢。

決戰爆發

三月二十七日,後晉軍退到白團衛村(今河北順平縣),埋設木柵鹿角,修築營壘。耶律德光立刻派重兵將晉軍包圍在村內,並派騎兵繞到晉軍身後斷其糧道。當天夜晚,忽然颳起很強的東北風,村內房屋倒塌,樹木摧折,雙方視野很差。晉軍在營內挖井取水,好不容易挖到地下水面,井就立刻崩塌,士卒只能取出井中濕泥,用布包起,絞出泥水來稍微緩解一下饑渴,這一情況導致晉軍士卒和軍馬都嚴重缺水。等到天亮,東北風更加強烈。耶律德光坐在奚車里對部下說:“晉軍主力就剩下這么一小撮人,去給我全部生擒活捉,再南下奪取晉都!”
耶律德光遂命契丹軍中的精銳鐵甲騎兵(鐵鷂)下馬,拔除晉軍軍營四面的木柵鹿角,掃平地面,然後引導步戰騎兵主力殺入大營,以刀劍等短兵器格殺後晉士卒。同時契丹軍還占據上風口,順風縱火燒營,助長聲勢。《吳子兵法·治兵第三》言“將戰之時,審候風所從來,風順致呼而從之,風逆堅陳以待之。”後晉軍主帥面對逆風的劣勢選擇紮營固守,雖然木柵鹿角遲滯了契丹騎兵的攻勢,但是晉軍已處於缺水斷糧的危急形勢,勢必無法久守。而耶律德光雖然輕敵,但是白團衛村決戰前夕契丹騎兵在包圍後晉軍後,正處於上風向,其順風縱火已危及晉軍存亡。在這一優勢下,契丹軍隊定然乘勢而進,但因鹿角限制了騎兵衝鋒,根據戰場的形勢契丹騎兵下馬短兵而進並無不妥,且在實際的戰鬥中,亦並未見步戰的契丹騎兵在戰鬥中被後晉步兵擊垮。
白團衛村之戰
契丹“鐵鷂軍”木版畫
晉軍被契丹兵圍困在中心,由於身處逆風位,晉軍對付契丹騎兵的弓弩都無法發揮作用。晉軍面對火勢和契丹大軍的進逼束手無策,憤怒之情已達極點,他們憤怒地對杜重威叫喊:“主帥為什麼還不出戰?這就是讓我們白白送死!”此時,晉軍群情激憤,各將領也要求出戰,主帥杜重威卻希望等風勢稍小一點,查明敵情後再做決定。晉軍監軍李守貞持反對觀點,他認為:戰場形勢是敵眾我寡,依靠風沙的遮蔽,契丹都無法了解晉軍具體參戰人數。晉軍此時借風暴掩護拚死戰鬥,才有獲勝可能。而等風沙停了,雖然晉軍沒有了逆風的劣勢,但契丹軍乘勢進攻,各部溝通沒有阻礙,晉軍必然全軍覆沒。旋即高呼:“各軍共同出擊!”又對杜重威說:“大帥你善於防守,我願意率中軍決一死戰!”
隨後,馬軍左廂都排陣使張彥澤召集各將領商討出兵方案。張彥澤和多數將領認為,契丹軍占據上風位,最好等到風勢迴轉,再出動迎戰。馬軍右廂副排陣使藥元福認為應當趁大風即時出戰。首先,晉軍士卒饑渴交迫,已到極點,無法再一直苦等,空耗士氣。其次,此時出戰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契丹人認為晉軍不能逆風出戰,而此時反其道而行是軍事上的奇計。馬步左右廂都排陣使符彥卿也支持藥元福出戰的策略。
於是,符彥卿會同張彥澤、藥元福以及左廂都排陣使皇甫遇,率麾下精銳騎兵,從營寨西門出發進攻契丹下馬步戰的騎兵,各將領隨後也出動擊賊。當時正刮東北風,出營寨西門繞到契丹後方,也是為了爭取順風之勢,也就是說此刻契丹軍隊從順風變成了逆風。而遼軍鐵甲騎兵既已下馬,倉皇間來不及跳上馬背,契丹亦無兵種優勢,戰場局勢在瞬間轉換。這次出奇不意的進攻使得契丹軍稍退數百步。符彥卿等人問李守貞:“我們是在這裡憑藉堅實的營壘和敵人拉鋸作戰,還是以少擊多追擊敵軍呢?”李守貞說:“情勢如此,怎么能撤退呢?只有長驅直入,一往直前!”符彥卿等人聽令繼續追擊契丹軍。
這時,風沙更勁,白晝如同黑夜,契丹軍指揮受到限制。符彥卿等人抓住機會,聚集出一萬餘名騎兵橫擊契丹軍中段,晉軍呼號聲震天地,契丹軍大敗而逃,丟盔棄甲,兵敗如山倒。李守貞趁勢命步兵全力拔除木柵鹿角出戰,步騎兵同時挺進,向北追殺二十餘里,契丹精騎倉皇逃竄,拋棄的戰馬及鎧甲武器塞滿地面。
契丹散兵敗將逃到陽城東南水邊,稍稍喘一口氣,重整行列。杜重威認為,敵人被嚇破膽了,不能給他們時間重整旗鼓,於是派精騎攻擊,契丹軍全部渡河退走。

戰爭結果

契丹君主耶律德光乘坐奚車逃奔十餘里,晉軍在後緊追不捨,耶律德光狼狽間棄車改騎駱駝向北逃去。杜重威懦弱,阻止晉軍諸將對契丹殘軍的追擊,加之監軍李守貞認為:“兩天以來,人馬乾渴得要死,現在喝了個飽,雙腳都腫,難以追趕,不如全軍平安撤退!”於是晉軍退守定州。耶律德光逃回幽州,才將殘兵敗將稍微聚攏。耶律德光因戰場失利為由,對出征的各部酋長重打數百刑棍,只有趙延壽免受責罰。
開運二年(945年)三月二十九日,後晉各路人馬自定州班師返回各自軍鎮。四月中旬,石重貴從澶州出發返回開封。二十四日,將天雄軍恢復設定在鄴都,加強河北兵力。

戰爭評價

後晉大將劉知遠:“中國疲弊,自守恐不足,乃橫挑強胡,勝之猶有後患,況不勝乎!”(晉軍北伐前)
後晉主帥杜重威:“北主自來,實為勍敵,若不血戰,吾輩何以求免。”(晉軍北伐失利南退至陽城初遇契丹大軍)
後晉大將李守貞:“彼眾我寡,風沙之內,莫測多少,惟力斗者勝,此風乃助我也。”(白團衛村被圍後)
後晉大將藥元福:“今軍中饑渴已甚,若俟風回,吾屬已為虜矣。敵謂我不能逆風以戰,宜出其不意急擊之,此兵之詭道也。”(白團衛村被圍後)
契丹耶律德光:“晉軍止此耳,當盡擒之,然後南取大梁。”(白團衛村被圍後)
百戰奇法》:凡與敵戰,若遇風順,致勢而擊之;若遇風逆,出不意而搗之,則無有不勝。法曰:“風順,致勢而從之;風逆,堅陣以待之。”
胡三省:“夫勝之不可恃也尚矣。紂之百克而卒無後,夫差數戰數勝,終以亡國。桑田之捷,滅虢之兆也;方城之勝,破庸之基也。項梁死於定陶而嬴秦墟,宇文化及摧於黎陽而李密敗,皆恃勝之禍也。陽城之戰,危而後克。契丹折翅北歸,蓄憤愈甚,為謀愈深,晉主乃偃然以為無虞,石氏宗廟,宜其不祀也。”
王夫之:“陽城之戰,符彥卿一呼以起,傾國之眾,潰如山崩,棄其奚車,乘駝亟走。當是時也,中國之勢亦張矣;述律有蹉跌何及之懼,氣亦熸矣。”
呂思勉等:“是役也,契丹以輕敵致敗。然晉師亦僅克自免。少帝於四月還京。襲取幽州之計,遂成畫餅矣。此時即襲得幽州,而不能得北方之險,契丹必大舉攻之,亦不易守也。”
中國歷代戰爭史》編者:“契丹二次南犯時,晉軍部署混亂,缺乏統一指揮,未經解戰即擅自撤退。幸契丹當時不知晉軍實情,否則晉軍必遭慘敗。但晉方對此形勢不加省察,反而認為契丹軍人數無多,不自量力而乘機舉行北伐。在其第一次北伐中,事機湊巧,又幸獲‘陽城之捷’,遂使晉方君臣進一步陶醉於此偶勝之中,而默然當時之實況。”
洪緯:契丹在白團衛村的戰敗並非契丹騎兵戰力或戰術問題,完全是因為契丹騎兵短兵奮擊之時,忽略了側翼安全,致後晉有機可乘,此戰後再未見契丹騎兵下馬攻陣的記載。

戰爭影響

在白團衛村之戰後,石重貴試圖乘勝求和,從石重貴的求和條件來看,僅僅是恢復其父時期對契丹的稱臣之舉,對於其“負德違盟”與屠殺契丹商人等行為,只以“卑辭謝過”,而並無任何實質的求和條件,顯然這一求和條件耶律德光不能接受,畢竟兩次南下已折損數萬將士。
然經歷了兩次南下的失敗,契丹內部已經產生了厭戰情緒,以述律後為首的反戰派抬頭,因而耶律德光還是願意與後晉議和,不過為了挽回契丹尊嚴,維持契丹的宗主國地位,耶律德光提出了自己的議和條件,即派景延廣、桑維翰作為使者和割讓鎮、定兩州。從契丹的角度而言,耶律德光所提的兩項要求並不為過。作為宗主國,契丹要求屬國大臣自來並不違反政治原則,此外契丹與後晉兩國交戰,本就是景延廣挑唆造成的。耶律德光要求割鎮、定兩道是因為控制鎮、定二州是契丹掌控河北的關鍵,“先定河北,則河南拱手自服。”契丹為了保證石重貴求和的誠意,以及契丹與後晉重新建立藩屬關係後後晉不再反覆,要求獲取鎮、定二州確屬合理。可見,此次南伐失敗後耶律德光的確有停止南下與後晉議和的意圖。
然而後晉“以契丹語忿,謂其無和意,乃止。”這顯然是推卸不願議和的責任,因為石重貴“自陽城之捷,謂天下無虞,驕侈益甚。”在此後與契丹的戰爭中更豪言要“蕩平塞北”。但是石重貴忽視了一個事實,契丹南下滅晉雖兩次失利但實力依然強大,後晉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國內天災頻繁再加上戰爭的消耗顯然已無法支撐長久的戰爭消耗。在陽城大捷後,石重貴興建宮室,厚賜優伶,寵信馮玉,排擠猜忌重臣桑維翰,不納忠言,朝政日益崩壞。在軍事上重用外戚杜重威,杜重威懦弱貪婪,放任契丹殘兵劫掠河北之地。隨後杜重威因畏懼契丹游兵無詔回京,石重貴不僅沒有治罪,還授予其天雄軍節度使,令其手握重兵,出鎮重鎮,更是在第三次與契丹決戰時,以杜重威為主帥,將東京大多數禁軍交給他節制,導致京城空虛,隨著杜重威陣前投敵,後晉滅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