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

皮膚病,多見於青年人的面部及胸、背、肩等部位。通常是圓錐形的小紅疙瘩,有的有黑頭。多由皮脂腺分泌過多、消化不良、便秘等引起。俗稱“粉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痤
  • 拼音:cuó
  • 類型:皮膚病
  • 俗稱:粉刺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cuó
<名>
癰 [carbuncle]
痤,小腫也。從疒,坐聲。——《說文
金星之山多天嬰,可以已痤。——《山海經·中山經》
又如:痤疽(猶癰疽,毒瘡);痤人(患癰瘡的人);痤然(像癰疽似的);痤睢(痤疽)
郁乃痤。——《素問·生氣通天論》。注:“色赤瞋憤,內蘊血膿,形小而大如酸棗,或如氣豆,此皆陽氣內郁所為。”
如:痤贅(小癤。比喻小禍害)
cuóchuāng
[acne]
cuó
ㄘㄨㄛˊ
癰:~疽(即“癰疽”)。
鄭碼:TOOB,U:75E4,GBK:F0EE
筆畫數:12,部首:疒,部首筆畫:5 部外筆畫:7 筆順編號:413413434121 四角號碼:0011
新釋意:形容詞,嘆詞,頓詞。形容詞時為差,令人無語之意,作為南方某些方言,如粵語(白話),客家話等的用法,後來流行進入國語,無對應詞語,最先有人使用“挫”代替,然“挫”無陽平聲,於是有人開始用“痤”代替,且病字頭也正好表達了那層含義。做嘆詞,頓詞用時表達驚嘆,停頓和反對的意思。最先使用者是康旺成,始於2008年,流行於網路中。新釋義由蝶花公子貢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昨禾切《集韻》徂禾切《正韻》才何切,𠀤音矬。《說文》小腫也。一曰族絫。《徐曰》今別作瘯蠡,非是。《玉篇》癤也。《博雅》痤,癰也。《韓非子·六反篇》彈痤者痛,飲藥者苦。《後漢·律曆志》白露晷長六尺二寸八分,當至不至,多病痤疽泄。《山海經》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注》癰,痤也。
人名。《史記·秦本紀》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