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派

疑古派

疑古派,亦稱“古史辨派”。“五四運動”以後史學研究中出現的以疑古辨偽為主旨的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適顧頡剛錢玄同等。因其論文均收集在1926-1940年出版的《古史辨》中,故名。

他們提出要“打破治古史‘考信於六藝’”的傳統見解,主張“離經畔道非聖無法的 《六經》論”,認為對於東周以前的史料“寧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這種疑古精神具有反傳統的意義。但他們只注重研究關於古代歷史傳說的變化,而對歷史文獻持一味懷疑的態度,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疑古派
  • 別稱:古史辯派、疑古派
  • 創始人:顧頡剛、錢玄同
  • 含義史學經學研究的學術流派
基本概述,主要代表作品,淵源,

基本概述

疑古派,又稱古史辯派疑古派,以顧頡剛、錢玄同等為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後出現的一個以“疑古辨偽”為特徵的史學經學研究的學術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冊,包羅了三百五十篇文章,三百二十五萬餘字,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匯集。

主要代表作品

疑古派的主要代表作品受到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倡導的“整理國故”思想的影響。他們主張用歷史演進的觀念和大膽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會學、考古學等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和典籍。
自1923年顧頡剛發表《與錢玄同論古史書》,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冊問世,標誌著該派的正式形成。顧頡剛就特別具有歷史意識,在《古史辨》第一冊寫了一篇長達六萬字的《自序》,強調他倡導、組織古史辨運動的心路歷程,於是他等於開創了古史辨派;第三冊以後,古史辨演化成古書辨,器局日漸促小而瑣碎。
以後,《古史辨》又持續出到七冊,當時有不少知名學者參與了這項活動,在學術界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後來顧頡剛在編《古史辨》時他也承認“我的野心真太高了”,“我真成了誇大狂了”。魯迅曾謂,“其實,他(指顧頡剛)是有破壞而無建設的,只要看他的《古史辨》,已將古史‘辨’成沒有。” 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傳統所謂的“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構成的中國古史系統。
其中,顧頡剛提出了著名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他著重地考察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源頭,認為:“時代愈後,傳說中的古史期愈長”;“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雖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
據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於一統”、“地域向來一統”、“古史為黃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參見《古史辨》第一冊)。

淵源

疑古派對儒家經學的淵源
疑古派對儒家經學涉及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孔子與“六經”的關係。認為“六經”是周代通行的幾部並不相干的書,它們既不是如古文經學家所謂的“六經皆周書之舊典”,也不是如今文經學家所說的“六經皆孔子之作品”,孔子沒有刪述或製作過“六經”,“六經”的配成當在戰國後期(參見《古史辨》第一冊)。
二、關於經今古文學。在《古史辨》中,發表了錢玄同、錢穆周予同、王伯祥等人的論文,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十分熱烈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當推錢玄同的《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參見《古史辨》第五冊)
三、關於專經的研究:
在《周易》方面,顧頡剛的《論<易經>的比較研究及<彖傳>與<象傳>的關係書》錢穆的《論<十翼>非孔子作》、李鏡池的《易傳探源》及《周易築辭考》、余永梁的《易卦、爻辭的時代及其作者》、容肇祖的《占卜的源流》等,屬於有相當影響的作品。 在《尚書》方面,較多地討論了《今文尚書》各篇如《堯典》、《禹貢》、《盤庚》、《金滕》等的時代及其真偽諸問題。
在《詩經》方面,《古史辨》第三冊下比較集中地討論了《詩經》和《毛詩序》的問題,發表了胡適、錢玄同、顧頡剛、劉大白、鄭振鐸、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鐘敬文魏建功等許多學者的文章,他們各抒己見。主調是否認《詩經》即所謂聖賢的“遺教”之說,認為它不過是民歌而已;也否認孔子刪《詩》之說,以為《詩》與孔子無關。 在《春秋》方面,著重討論的是《春秋》的性質、孔子與《春秋》的關係,此外還有關於《左傳》的考辨問題。
在其他諸經方面,有關於今古文《孝經》的真偽、差異及作者的討論;有關於《論語》的考訂;有關於《大學》和《中庸》的年代問題的討論等等。
疑古派對破除長期存在的“唯古是信”的傳統觀念、將經典作為歷史文獻來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疑古派的許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古代史和儒家經典方面很有參考價值的學術文獻。當然不能否認,在疑古派的研究中,也夾雜著一些武斷片面的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