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傳統榜樣教育理論及其實踐進行研究,揭示榜樣教育的本質、特徵和規律,分析榜樣教育的得失、問題及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探尋榜樣教育新的實現途徑,創新榜樣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構建科學有效的榜樣教育機制,提出了促進榜樣教育科學化、長效化的基本對策。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榜樣教育的學理解讀 第二章 榜樣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借鑑 第三章 榜樣教育的學習機制 第四章 榜樣教育實踐的省思 第五章 榜樣教育的對策思考 |
創作背景
榜樣教育是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共同研究探討的重要理論問題,也是重大的德育實踐問題。榜樣教育在當代中國不同時期有成功的經驗,也有亟待改進的問題。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社會轉型不斷深入,各種利益關係、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多元交織,人們的思想意識、發展要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些都對榜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新時代的榜樣教育如何改變現實困境,如何改革創新,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是德育理論與實踐亟需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課題。基於此,《當代中國榜樣教育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的主要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如下:第一,根據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創新,增強榜樣教育的時代性。榜樣教育的理念、模式、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不斷改進和完善的。榜樣教育問題不僅是榜樣教育自身理論與方法的問題,也不完全是德育體制機制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由社會變革所引起的。人們不應僅從德育的角度來研究榜樣教育,而應站在歷史的、全局的高度,以辯證的、發展的觀點來考察分析,將其放在中國特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制度的大環境中,放在改革開放40多年來社會變遷、轉型的大格局中來審視,根據發生變革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教育對象的需要,革新榜樣教育理念,創新榜樣教育理論與實踐模式,使之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
第二,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作用,增強榜樣教育的共生性。從主體性教育理論來看,榜樣教育的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自主性的人,是有需要、有思想、有情感的獨立個體,榜樣教育只有在受教育者、榜樣和教育者的互動過程中才會實現。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與榜樣、教育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下建構生成的。榜樣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作用,調動受教育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受教育者、榜樣和教育者的互動,在互動中實現共融共生。互動性越好,共生性就越好;共生性越好,榜樣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第三,要能夠觸及靈魂,增強榜樣教育的感染力。“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德育有效的方法在於直抵人心、觸及靈魂,即調動人的情感反應、激發人的情感體驗。實踐證明,只有觸發人的情感、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德育才會真正有效果。榜樣教育的接受機制和思想品德形成規律決定了榜樣教育必須激發學習主體的主動認知,喚起學習主體的積極情感,才能促使其內化榜樣的精神品質並外化為行為。榜樣教育是有形的教育,更是無形的教育。它是教育者通過榜樣這一價值載體的人格形象,激勵和引導學習主體主動內化榜樣的精神品質,生成自我價值觀念、道德人格和創新行為方式的一種教育形式。榜樣教育作為一種社會價值導向機制,體現了德育正面引導的原則。榜樣教育是形象化、生動化、人文化的德育,其實質就是理想道德人格(榜樣)對潛力道德人格(受教育主體)的同化,是受教育主體自我人格的榜樣化。因此,在榜樣教育過程中,要注意激發受教育者的積極情感,觸及其靈魂,使榜樣教育成為受教育者樂於參與、積極仿效、自覺進行的一種自我學習活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袁文斌,北京大學法學碩士,河北師範大學法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套用經濟學博士後。撰寫、發表《河北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思考》《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影響》《榜樣教育的理論依據與心理機制》等多篇經濟類、教育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