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家畜
豬
豬是
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
哺乳動物。分為
家豬和
野豬。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頭長,鼻直,腰背窄為主要形體特徵。毛髮較粗硬,根據品種不同,分為白色、
粉色、黑色、棕色及
花色。家豬是
野豬被
人類馴化後所形成的
亞種,
獠牙較野豬短,是人類的
家畜之一,一般來說,家豬是指人類蓄養多供食用的豬種。
牛
羊
羊又稱為
綿羊或牡羊。有毛的四腿反芻
動物。原為
北半球山地的產物,與山羊有親緣關係;不同之處在於
體形較胖,
身體豐滿,體毛綿密。頭短。雄獸有
螺旋狀的大角,雌獸沒有角或僅有細小的
角。
兔子
主要禽類
雞
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
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
火雞、
烏雞、野雞等
鴨
鴨是
雁形目鴨科(Anatidae)
鴨亞科(Anatinae)
水禽的統稱,或稱真鴨。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一些屬的嘴要大些。腿位於身體後方(如同
天鵝一樣),因而
步態蹣跚。大多數真鴨(包括由於個體大小和體形原因而被不正確地稱為雁的幾種鳥)與天鵝、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徵:雄鳥每年換羽兩次,雌鳥每窩
產卵數亦較多,卵殼光滑;腿上覆蓋著相搭的鱗片;叫聲則顯示出某種程度的性別差異。
鵝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於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
世界各地均有飼養。鵝頭大,喙扁闊,前額有肉瘤。
脖子很長,身體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腳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強。生長快,壽命較其他家禽長。體重4至15公斤。卵化期一個月。棲息於池塘等水域附近,善於游泳。
畜禽管理
春季
一、溫差關
春季是一個天氣多變的季節, 早晚冷, 中午熱。在早晚天氣變冷時, 要堵好通風處, 嚴防“賊風”, 防止冷空氣侵入畜舍, 致使畜禽發生感冒。中午天氣變暖時, 注意畜舍通風, 防止畜舍通風不暢, 空氣不良, 引發疫病發生。同時, 為防止“倒春寒”現象的發生, 應做好畜舍的保溫工作。
二、營養關
春季氣溫回升, 畜禽活力增強, 活動頻繁, 體能消耗也隨之增大, 從而引起畜群對飼料的營養需求提高。因此, 保持飼料的營養成分合理配比, 適當提高維生素、蛋白、能量水平;禁止飼餵變質發霉飼料;在飲水或飼料中適當添加VC、VA、微量礦物質等適宜的營養性添加劑或藥物, 以增加畜禽機體抵抗力;為防止腸道等傳染病發生, 可適量添加抗生素;為了增加畜禽的體質, 增強抗病力, 可在飲水中同時加入水溶性的複合維生素及電解質等, 提高抗應激能力。
三、防病關
春季是疾病多發季節, 越冬後的畜群容易感染疾病, 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消毒、衛生工作。要勤清除糞便、污物等, 保持畜舍乾淨、衛生、空氣良好。同時, 定期做好場地、用具、車輛、糞便、污物、畜舍、環境、種蛋等消毒工作, 消滅傳染源。常用消毒藥物有石灰水、2%火鹼溶液、2%~5%的過氧乙酸溶液、複合酚、百毒殺等。二是做好免疫工作, 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畜禽免疫注射是當前預防動物疫病的重要手段。根據當地畜禽疫病流行、發生特點, 結合畜禽免疫程式, 確定免疫病種, 購買正規廠家疫苗, 按照說明書的劑量和注射部位, 做好免疫工作。一般情況下, 生豬特別是規模養豬場應做好豬口蹄疫病、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仔豬大腸桿菌病、藍耳病、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鏈球菌病、豬水腫等病的防疫;黃牛應做好口蹄疫、炭疽、氣腫疽等病的防疫;綿山羊應進行口蹄疫、羊三聯四防、布魯氏分枝桿菌病的防疫;禽類應進行雞新城疫、法氏囊、禽流感、馬立克氏、鴨瘟、小鵝瘟的防疫。有條件的養殖場應進行免疫抗體監測, 掌握免疫效果, 以便及時補免。三是嚴格門禁制度。對進出場人員、車輛進行消毒工作, 嚴防疫病傳人。
四、補欄關
春季, 養殖戶在補欄時, 應儘量在本地購買具有免疫證健康畜禽。如有必要購買外地畜禽時, 應及時了解該地、該場 (戶) 的疫病發生、流行情況, 在確定無疫病發生、流行時, 臨床查看畜禽是否健康, 是否免疫規定病種、是否具有免疫合格證。在確定無疑後, 在畜禽運輸途中, 應做好畜禽保溫、通風、應激等問題。在購回後, 應將所購畜禽隔離觀察21天后, 臨床檢查健康, 方可同群飼養。
夏季
1 防暑降溫
進入夏季持續高溫時,會引發規模養殖場群體畜禽煩躁不安,表現不一、萎靡、受驚嚇等,顯現出熱應激效應,嚴重時可能造成熱應激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對一般養殖場,採取就地取材的方式搭建遮陽棚,同時開啟多個通風窗,有條件的養殖場,可安裝水空調降溫,或配置風扇、排氣扇等降溫,畜禽舍棚頂覆蓋濕草蓆降溫,在圈舍屋頂噴水或圈舍內細滴噴霧,中午在舍內地面上噴灑清潔涼水等方式降溫。如果在梅雨時期,空氣濕度大時,採取通風乾燥措施,不可再噴水;對於規模較大規範化程度較高的養殖場,可通過安裝和開啟通風濕簾、通風機,建立隔熱層等方式,保持畜禽舍內適宜溫度。
2 減小養殖數量
規模化的養殖場,為了減少熱應激,要根據畜禽群體規模和密度大小,適度減小養殖數量。夏季氣溫高,舍內環境悶熱,特別是梅雨季節,若養殖數量過大,會造成擁擠、堆壓、積溫悶圈,導致畜禽不能正常生長。因此,要適時出欄或調整轉圈,根據畜禽生長階段和環境條件,適當減少圈內的養殖密度,減少畜禽自身產熱,從而降低舍內溫度,減少熱應激。
3 供足飲水
高溫季節畜禽的飲水量是冬季的4倍,是採食量的2~3倍。因此,必須保證畜禽及時喝到清潔甘爽的涼水。為了緩解熱應激,應在飲水中定期放入適量多維素、電解質、抗應激藥物、抗菌素等,增強畜禽體質,減少禽畜熱應激。特別注意的是殺菌消毒藥與其他添加品不可同時放入飲水中,要分2次投入。
4 全面消毒
加強禽畜養殖場的消毒工作,防止高溫高濕環境下養殖場內病原微生物增多、蚊蠅滋生、細菌病毒繁殖、疫病多發。因此,要對養殖場畜禽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場地,包括圈舍、周邊環境、墊料、用具、飼養人員衣物、鞋靴、生活環境、進出車輛等進行徹底消毒。常用消毒藥有:碘類、酸類、鹼類、季銨鹽類、鹵素類、醛類等。消毒程式是:清掃→清洗→乾燥→消毒→清洗→再消毒→再清洗→再乾燥。消毒順序從高到底、從一側到另一側。對這一時期因各種原因死亡的畜禽,切忌屠宰販賣或亂丟棄,嚴格執行病死畜禽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養殖場還要對用具、畜禽、人員等進行嚴格消毒。對疑似傳染病畜禽要進行隔離治療和飼養,防止畜禽疫病的傳播和流行。每天早、晚要進行徹底畜禽糞便清掃,及時對圈舍進行消毒,每周消毒2次以上,並注意選擇高效、無刺激、氣味小、腐蝕性小的消毒劑,以保證圈舍內空氣新鮮。
5 免疫接種
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免疫程式,特別是牲畜口蹄疫、豬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畜禽呼吸道疾病等危害嚴重的疫病,必須做到應免盡免。免疫接種時間選擇在早、晚進行,避開高溫時間段。對已免疫的畜禽,要及時抽撿血清抗體水平,畜禽群內抗體水平較低的要進行補免,確保全群禽畜保持較高的抗體水平。補欄的畜禽,要及時開展補免工作。規模養殖場周邊地區的散養畜禽,也要做好法定的畜禽疫病強制免疫,並加強疫情監測,防止零星散發的疫情波延伸到規模養殖場。
6 改善餵法
堅持“早餐精、中餐少、晚餐飽、保飲水”的飼餵方法。在高溫時段(10:00~14:00)要嚴格控制飼料的餵量或視情況暫時停止餵料。在飼料的質量上,適當降低配料中的能量濃度,提高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適當加餵草、瓜、菜等青綠飼料,有利於改善畜禽的採食量。放養或地面平養的禽畜,餵料時應增加食盆(槽)和飲水器,並間隔一定距離,避免禽畜群體擁擠衝撞。同時要妥善保管好飼料,特別是梅雨或夏季暴雨時,防止飼料受潮變質,嚴禁飼餵霉變飼料,防止畜禽中毒。
7 預防災害
夏季最容易發生颱風、暴雨、火災等災害,特別是很多普通畜禽養殖場,規範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畜禽舍大都是採用木製或竹製結構,持續高熱乾燥,容易發生火災。所以,養殖場一定要加強預防各種災害的發生。
7.1 火災預防措施
(1)開闢宣傳專欄,大力宣傳消防知識、法律、法規;(2)加強警示教育,張貼宣傳標語;(3)制定滅火應急疏散預案,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4)嚴禁亂丟菸頭,嚴禁帶入或存放易燃物品,嚴禁用蠟燭取代照明。
7.2 颱風暴雨預防措施
(1)在畜禽養殖場搭建多個臨時遮雨棚,並且要牢固;(2)颱風暴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手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以備急需;(3)關好養殖場門窗,取下懸掛的東西,檢查電路是否安全;(4)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5)遇到危險時,及時撥打當地政府防災電話求救。
冬季
一、冬季 (氣候及地表植被) 的特點
1.天氣寒冷, 氣溫低, 晝夜溫差大。
2.夜長晝短, 光照時間短, 紫外線強度低。
3飼草停止生長, 供給不足, 營養成分下降。
二、冬季給畜禽健康和生產力造成的影響
1.低溫對畜禽健康的影響
1.1低溫可使畜禽呼吸道甚至於全身的抵抗力降低, 利於病原微生物侵入及生長、繁殖;光照不足, 紫外線強度低, 不利於殺滅外界環境的病原微生物, 以上兩點均會使畜禽發病機會增大。如常見多發病為:氣管炎、感冒等。
1.2低溫對畜禽飼料消化率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 飼料消化率與其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時間成正比。在低溫環境中, 甲狀腺分泌加強, 促進胃腸蠕動, 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時間變短, 影響畜禽全面攝取飼料中的營養物質, 消化率降低20%左右。
1.3低溫對畜禽生長和增重的影響
在低溫環境中, 禽畜機體散熱量增加, 為維持體溫提高產熱而加快代謝, 同時增大採食量, 用於生長的能量減少, 生長增重放緩, 在採食量不能滿足基礎代謝的情況下, 甚至動用體內貯藏的能量以滿足生存需求, 可使生長停止, 體重下降, 對妊娠母畜可造成弱仔、甚至流產。
2.夜長晝短、光照不足對畜禽採食量及營養攝入的影響
2.1影響畜禽全日均衡採食, 降低了採食量及消化能力。
2.2冬季飼草粗纖維含量增加, 維生素減少, 營養成分下降, 致使草食家畜營養攝入嚴重不足。
三、依據以上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在冬季畜禽飼養管理中, 應採取以下措施
1.搞好畜禽舍的保溫與增溫
適宜的環境溫度是保證畜禽正常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首要因素。
1.1保溫:冬季氣候寒冷多變, 保暖是首要工作, 為此, 入冬前要及時對畜禽舍進行全面檢查, 進行維修, 對有損壞的圈舍、牆壁、門窗、頂棚進行修理。入冬後, 堵好各處的孔洞、縫隙, 採用塑膠棚覆蓋運動場保溫採光。
1.2增溫
1.2.1提供熱源
如煤爐、暖氣、電熱板、空調等, 在使用煤爐及地下煙道供暖時, 要嚴防排煙不暢導致畜禽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1.2.2增加飼養密度, 依靠畜禽自身產熱, 提高溫度
2.保持畜禽舍清潔衛生, 通風乾燥
冬季為了保溫, 會降低通風強度, 導致舍內濕度過高, 高濕易使微生物繁殖及有害氣體溶解吸收, 過多有害氣體滯留, 引起舍內空氣品質嚴重下降, 長期刺激畜禽, 會使畜禽抗病力降低, 誘發疾病, 如呼吸道疾病等。所以, 應勤打掃舍內糞便, 降低因糞便存積而產生有害氣體的濃度。保持乾燥, 及時通風, 降低舍內有害氣體濃度, 以人在舍內感覺不憋氣、不刺激、 無惡臭為宜。
3.增加光照
沐浴陽光有殺菌消毒、促進維生素D轉化、抗佝僂病、促進性成熟、提高生產力等作用。冬季光照時間短, 蛋雞早晚應補充光照達14小時以上, 有利於產蛋。後備及經產空懷母豬配種前每天光照增加至16小時, 有利於發情排卵, 提高產仔頭數。
4.驅蟲保健
驅蟲就是殺滅畜禽體內外寄生蟲。寄生蟲病在發展過程中是漸進、緩慢的, 它不像細菌、病毒病那樣來得快速、突然, 但寄生蟲病對養殖業來說危害極大。人們常把寄生蟲病當作畜牧養殖的“隱形殺手”。冬前驅蟲有利於提高畜禽抗病能力, 防止疫病發生, 意義重大。配合環境消毒等措施, 及時清掃糞便, 可以達到較徹底的控制效果。體外寄生蟲, 可在天氣晴朗、 陽光充足時, 中午用0.1%的雙甲咪液等, 對畜體及圈舍環境進行噴灑滅蟲。
在驅蟲藥的選擇上, 要注意: (1) 選驅蟲譜廣、療效高、毒性低的廣譜驅蟲藥。 (2) 要多種藥物交替使用, 防止產生耐藥性。 (3) 也可選用中藥製劑。中藥驅蟲藥, 除具有驅蟲藥的所有特點外, 還具有多方位、多層次的效果, 可以促進生長。
5.消毒就是殺滅病原微生物, 冬季太陽光照弱, 紫外線強度低, 光照時間短, 給病原微生物創造了生存條件, 畜禽易發傳染病, 因此免疫接種、搞好舍內外環境消毒, 是防止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要求每月2~4次。舍內空氣可用過濾消毒或紫外燈消毒。
6.加強運動
運動能增強動物體質, 提高畜禽抗病力。種公豬每天運動3小時, 可提高精液品質;奶牛每天運動1~2小時能防止消化道疾病, 提高產奶量, 舍飼山羊每天活動2~3小時, 可提高羊肉品質。
四、寒冷的冬季, 在畜禽飼養過程中, 管理上採取保溫與增溫、增加光照等措施外還應注意飼養環節
1.改善日糧品質, 增加日糧飼餵量
寒冷的冬季, 因畜禽機體維持需要增加, 要適當增加完善飼料營養。草食動物, 要適當補充精料, 奶牛可增加混合精料10~15%, 外出放牧要遲出早歸, 特別是山羊要放在陽坡上, 夜晚要適當補飼精料及人工牧草。
2.改善飼餵方式
冰冷的飼料在冬季對畜禽影響更大, 儘量飼餵乾粉料, 或採用溫熱水拌料飼餵, 有條件的應供給清潔的溫水。冬季飼餵時間應安排提前早飼或延後晚飼或增加夜飼, 使畜禽採食到足夠的營養全面的日糧, 增加採食量, 縮短飼養周期, 提高養殖效益。
3.重視飼料中無機鹽、維生素補充
冬季飼草維生素減少, 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時間變短, 重視無機鹽維生素的補充, 有利於提高消化率, 增強機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