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虎行》是宋代詩人劉黻的詩詞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畏虎行
- 作者:劉黻
- 創作年代:宋代
- 文學體裁:詩詞
《畏虎行》是宋代詩人劉黻的詩詞之一。
《畏虎行》是宋代詩人劉黻的詩詞之一。詩詞正文於菟伏林薄,樵者遠斤斧。寧甘骨肉飢,毋蹈爪牙苦。山居聚落消,十室九閉戶。形影自相吊,祝神為驅禍。獸毒猶可逃,急征罄罍鬴。...
畏(拼音:wèi),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持棍棒一類器具的鬼怪的形象。“畏”基本義指恐懼、害怕。古書中亦可指使……害怕。由本義又引申指敬服、佩服。文字源流 會意字。“畏”字甲骨文作圖1,右部是“鬼”字,字形像人身大頭的鬼的形象;左部像棍棒的形象。惡...
林飆泠泠山月落,伏虎欲行還躑躅。應愧尋常肆凶虐,深掩雙睛光煜煜。於菟於菟,毋為狂且。聖人寧百姓,汝輩必在驅。烈士不殺汝,民害終未除。彎我烏號重二石,拔我龍泉長三尺。截汝頭骨貫汝胸,汝皮我寢肉我食,汝雖後悔奚所益。不如蓄威武,為帝守九關。見者皆畏愛,文采何斑斑。作者簡介 謝肅,...
《痴虎行》是明末清初詩人錢澄之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南山有猛虎,端坐岩穴間。南山石齒齒,岩穴誰躋攀!世人未睹爪牙利,驚傳猛虎色斑斑。五陵少年素趫捷,見虎不出知虎怯。腰弓插羽鞲蒼鷹,凌冬卻上南山獵。玄猿青兕蹴踏平,虎昔無跡今無穴。蒼蒼落日滿山谷,欲行取虎畏虎伏。牽羊為牲犬豕隨,前往...
西山有虎行¹ 西山人家傍山住²,唱歌採茶山上去。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無虎慮。今年虎多令人憂,繞山搏人茶不收³。牆東小女膏血流⁴,林南老翁空髑髏⁵。官司射虎差弓手⁶,自隱山家索雞酒。明朝入城去報官:“虎畏相公今避走⁷”。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行:古詩的一種體裁。傍:靠著,臨近...
《畏虎》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詞正文 滑路滑如苔,澀路澀若梯。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雲可,委身餓虎蹊。心寒道上跡,魄碎茆葉低。常恐不自免,一死均豬雞。老馬亦甚畏,愶愶不敢嘶。吾聞虎雖暴,未嘗窺汝棲。孤行暮不止,取禍非排擠。彼讒實有心,平地生溝溪。哀哉馬...
《有虎行》是宋代詩人於石創作的一首雜言詩。作品原文 有虎有虎山之巔,怒目炯炯當晝眠。百獸畏伏不敢前,憑林一吼秋風寒。昨日鄰家婦,哀哀哭其子,叩頭叫天天不語。或曰梟食母、犬吠主,含沙射影毒欲死。封豕長蛇肆侵侮,如此紛紛何獨虎。虎哉虎哉爾何知,磨牙搖尾爭賓士。妖狐猶將假爾威,豈知強者易...
畏之如虎,漢語成語,拼音是wèi zhī rú hǔ,意思是像怕老虎那樣畏懼,形容非常害怕。出自宋·龔明之《中吳紀聞·朱氏盛衰》。成語解釋 害怕他像害怕老虎一樣。形容十分害怕。成語出處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則以違上命文致其罪,浙人畏之如虎。”成語用法 作謂語...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俗語,意思是明知有危險,仍然冒險前行。比喻無所畏懼,敢於冒險。解釋 明知有危險,仍然冒險前行。比喻無所畏懼,敢於冒險。出處 明·聿雲氏《量江記》一三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漢子往那裡去?”王少堂《武松》一回:“英雄想到這裡,就認定這條路走,一定要去跟老虎鬥一...
畏蜀如虎,漢語成語,拼音是wèi shu rú hǔ,意思是指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出自《漢晉春秋》。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復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晉習鑿齒《漢晉春秋》:“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司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怯戰。示例 領...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譯文 原文楚宣王問群臣,說:“我聽說北方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這樣嗎?”群臣無人回答。江乙回答說:“老虎...
鸚鵡噪虎是一則寓言,它告訴我們:凡事不要人云亦云(東施效顰),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主見;凡事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對的策略。原文 女幾之山,鵲所巢,有虎出於朴簌①,鵲集而噪之。鸚鵡聞之,亦集而噪。寒鴉見而問之曰:“虎行②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鵲曰:“是嘯而生風,吾畏其顛吾...
邊關是遙遠荒寒的,沙場的搏殺更是出生入死,而主人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為國獻身的精神,和曹植的《白馬篇》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少年英雄是一脈相承的。所不同的是,曹詩通篇是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加以客觀的描述和讚頌,這裡卻借少年自己的口吻直抒胸臆:第三句以自詰的口氣反挑...
’虎以為然⑦,故⑧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出處 《戰國策·楚策》。《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一》)後人據此提煉出“狐藉虎威”這個成語。成語故事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