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產學研用”是一種合作系統工程,字面意思就是生產、學習、科學研究、實踐運用的系統合作,從學校方面講,產學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
產學研結合”和“產學研用結合”,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後者進一步強調了套用和用戶,突出了產學研結合必須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用”,主要指“套用”和“用戶”。“用”是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戶直接參與產學研合作,不僅能夠減少技術創新的盲目性,縮短新產品從研究開發到進入市場的周期,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技術創新的風險和成本。產學研結合的本質,是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的結合。中國產學研結合走過的道路表明,要使產學研結合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加強“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我國大型
水輪發電機組和高速鐵路系統的成功開發,都是走的“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路子。
三大突破
為了大力推進“
產學研用”合作的創新國策,必須努力實現體制機制、合作模式、創新人才培養三大突破。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其不僅能夠加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而且將實現我國比較優勢的革命性轉移和升級,即從單純依靠低成本和廉價勞動力,轉向由巨大產學研資源整合、凝鍊而形成的創新力。當前,產業結構轉型面臨缺乏核心技術和創新人才不足兩大困境,關鍵問題是沒有形成產學研用的
合作創新體系。
體制機制
突破產學研用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科技生產力
多年來,大學和科研機構大批的研究成果難以轉移到企業,
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20%,產業化不到5%。產學研用的狀況與產業轉型對自主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迫切需求存在很大反差。以2008年為例,企業在國內
技術市場上達成的技術購買契約成交額為2163.5億,其中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技術僅占1/10左右(263.9億),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撐作用明顯不足。究其原因,嚴重製約產學研用合作的最大障礙是體制機制,包括巨觀管理體制、組織協調機制、利益分配機制等,其中深層次的、根本的原因是理念和價值觀。因此,要把科學發現、
技術發明從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實驗室里解放出來,把科研人員的內在驅動力激發出來,需要在體制機制上實現大的突破,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科技人才,在體制機制改革中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價值理念。
產學研用合作的關鍵在於突破產、學、研、用各自為政的壁壘,立足於社會發展和國家利益,將隸屬於各個不同管理體系的科技人才和資源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實現科研產出的最大效應。因此,推動和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科技人才,改變“先有成果,再找企業”的思維模式,進一步明確套用科研要以市場為導向,緊盯需求,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的機制,實現產學研用的“無縫連結”,在與企業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推動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
例如,在化工領域,離子膜是“新中國幾任化工部長的夢想”,曾三十年攻關沒有突破。離子膜薄如蟬翼,被稱之為“化學工業之母”和“化工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國基礎產業
氯鹼工業和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核心關鍵技術長期為杜邦公司壟斷,市場價每噸高達1000萬。我校
張永明教授團隊,與
山東東嶽集團長期合作,歷經八年科技攻關和產業化工程研究,終於實現了幾代化工人的夙願,從根本上打破國外壟斷,徹底解決我國
氯鹼離子膜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離子膜技術攻關成功,其關鍵在於高校和企業解放思想,敢於冒風險,勇於圍繞國家重大需求突破思想障礙,實現科研與產業的緊密結合。
2.完善法律法規,改變當前產學研用相關法律法規分散凌亂的狀況,及時出台“產學研促進法”。
產學研用合作不僅是圍繞技術創新而展開的一系列經濟行為的總和,也是一系列法律行為的綜合,涉及到多種新的法律關係。這些法律關係或單獨、依次呈現,或交叉錯綜呈現。產學研用合作往往不能通過市場行為自發解決,需要通過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安排,確立必要的準則,規範和約束合作行為,界定各類合作主體的職責和權益,建立共同投入、成果分享,技術、市場、管理等
風險分擔的機制,從而促進和推動產學研用合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而我國現有法律,僅有新修訂的《
科技進步法》第三十條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十二條對產學研合作有直接的規定,其它與產學研用合作相關的法律規範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強,有的法律規定過於原則化,缺乏操作性。因此,對於
技術轉移與科技成果轉化最為有效的產學研用結合創新進行法律規範十分必要。
在這方面,國外很多經驗值得借鑑。如美國1980年出台的“
拜杜法案”,明確政府支持的科研成果歸所在單位所有,獎勵發明人,對中小企業給予支持等,為釋放美國的科技生產力起到里程碑意義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先後制定《大學等技術轉讓促進法》、《產業技術力強化法》、《產學官合作促進稅制》等一系列法律 ,加大產學研用合作力度,推進技術創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產學研用合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同時也顯露出種種缺陷和制度瓶頸,這實際上為促進產學研用合作立法創造了良好條件,“產學研促進法”的出台勢在必行。
3.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逐步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產學研用支撐體系和長效機制。
首先,要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統籌協調機制。要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瞄準需求,注重統籌協調。通過有力有效的溝通協調,消除障礙,理順各個主體關係,調動各方優勢和積極性,實現產學研用的“無縫連結”。
其次,要制定產學研用專項扶持政策。政府應根據產學研用結合中多方參與的特點,在制定政策中應充分考慮各方需求與利益,保證各方利益風險共擔、智慧財產權共享,提高和保護產學研用合作各方的積極性。
第三,要設立產學研用合作專項引導資金。強化政府財政投入的引導和保障機制,積極探索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產學研用結合投入體系,從而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 。
第四,
要大力扶持培養中介服務機構。積極扶持、培養生產力促進中心、評估諮詢機構、科技信息中心、智慧財產權法律中介機構等一批自主創新的知識型的中介服務機構,並依託中介服務機構,建立產學研信息交流服務平台,通過不同類型的中介服務機構,解決
產學研結合中
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最後,要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評價激勵機制。在加快高校改革的同時,進一步完善
科研成果評價與考核體系。積極落實國家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參與產學研結合。
合作模式
突破產學研用合作模式障礙,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多元化合作模式
科學有效的合作模式是推進產學研用結合的基本保障,是各參與主體實現共同發展的載體。從校辦企業到合作開發,到大學科技園,再到興辦各類研究院,可以說,產學研合作的二十年,就是在合作模式上進行不斷創新的二十年。
1.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
一個時期以來,依託傳統合作模式,我國產學研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績,高校在
國家經濟建設中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但不容迴避的是,當前我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還非常少,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的附加值還比較低,包括一批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內的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還處在較低的水平。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一個產業,核心技術即意味著核心競爭力,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反之,不擁有核心技術,規模越大,則風險可能也越大。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在於傳統產學研合作模式未能完全激發出各參與主體的最大活力,高校的科技創新力還沒能與產業界的需求有效對接。
分析傳統產學研合作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在形式上,“年度性”和“單個項目制”的合作方式還比較普遍;在促進合作的驅動力上,短期利益驅動還占據主導地位,面向未來戰略新興產業的合作還比較少;在合作主體上,嫌“貧”愛“富”、抓“大”放“小”的現象頗為多見,大量中小型企業還沒有從產學研合作中受益,政府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推動作用也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關鍵時期,轉變
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探索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的產學研合作模式,推進高校科技創新與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這一重大需求的有效對接,成為擺在高校,尤其是
研究型大學面前的緊迫任務。
2.將國家重大需求作為推進產學研用結合的源動力
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業為主體,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從“
產學研結合”到“產學研用結合”,一字之差,從根本上明晰了產學研合作的本質,為破解科技與經濟脫節這一長期困擾我國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問題指明了方向。事實上,回顧我國產學研合作的成功案例,從
中南大學的“高性能航空制動材料製備技術”,到華中科技大學的“數控技術”,到上海交通大學的“離子膜技術”,其成功之因,無不在於瞄準了國家的重大需求,將國家重大需求作為推進產學研用結合的源動力,將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不同需求作為創新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的基本依據。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提出,我國中長期科技工作的指導方針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其中“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分別對應了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類科技需求。對於
研究型大學而言,重點跨越,就是指要基於自身學科特點,在追蹤國際學術前沿的同時,善於面向核心產業、重點企業的現實需求,實現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必須要系統集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發展產學研戰略聯盟,實現“抱團創新”。支撐發展,就是指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面向中小型企業,著力突破重大
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引領未來,就是著眼長遠,搶占未來科技創新制高點,通過新技術的關鍵性突破,催生新的產品,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3.傾力打造多元化產學研用合作模式
上海交通大學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通過體制創新,積極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
一是發揮多學科優勢,與大型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這一合作模式是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等在內的全方位合作。目前,學校已經與
寶鋼、
中海油、
中廣核、中海運、中航商發、
中國電信等20多家國有大企業集團建立了全面
戰略合作關係,在關鍵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培養等各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二是依託學校優勢學科,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聯合研發實體。由合作企業提出問題,並提供研發資金,與學校聯合成立研發平台,共同組建研發團隊。目前,已經與國家電網、上海電氣、
新奧集團、華銳風電等多家大型企業分別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技術的聯合研發中心,與中國商飛建立了面向大飛機工程研發的聯合研發中心,與中海油建立了面向深水工程技術和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發的技術研究中心等。
三是面向未來新興技術,成立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經過歷時五年的調研論證,學校與上海市、
閔行區合作共建
上海紫竹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產研院)。上海產研院獨立事業法人的屬性便於整合政府、大學、產業界以及金融界等多個方面的資源,實現產學研用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上海產研院致力於“企業想做而做不成、風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乾而沒法乾”的技術研發與服務,通過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發,引領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建成集知識、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台”。
四是面向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建立共性技術研發平台。中小企業具有旺盛的創新動力和活力,但是普遍缺乏
創新資源和配套能力。學校整合校內相關學科力量,成立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引入市場機制,突破傳統的
技術轉讓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定向的針對性的服務。學校的“
技術轉移服務中心”受到中小企業的普遍歡迎,同時也確保了科研工作的市場價值。
人才培養
突破創新人才培養的障礙,對接國家戰略,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創新人才,基礎在教育創新。正如
胡錦濤同志所指出的“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關係到我國科技事業的前途,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增長較快,但適應科學前沿和產業高端創新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尤其是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嚴重不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根據《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09-2020)》,到2015年,我國僅在裝備製造、信息等八大戰略新興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就需要新增100多萬人。
突出的供需矛盾,使我國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問題日益凸顯。在產學研用結合中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國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重要戰略選擇。
1.改革評價機制,激發產學研用主體的深層內驅力
在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高校、企業的內驅力不足是一個重要的障礙。高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的內驅力不足根源於辦學思想、科研工作評價體系。一些教師只看重科研論文、專著和獲獎,並不關心科研成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套用價值一些高校只關注政府
縱向課題項目及經費、學術理論水平,並不關心企業市場需求、橫向課題研究。這種評價體系必須改變,要像重視科研的學術含量一樣,提高科研成果的實際套用價值、產業化前景、畢業生市場競爭力在評價高校及教師中的地位和考量。具體說來,就是將科研成果市場套用效益納入高校科技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將科技成果的經濟性、市場適用性及發展前景作為成果審定的重要指標,將產出成果的市場轉化水平作為高校教師職務評聘的重要指標,將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作為評價高校特別是以工科為特色和優勢的高校的重要指標。從高校、教師的自身發展需求和社會責任上,提高主動開展產學研用結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基本
內驅力和社會內驅力。
企業的內驅力不足主要是因為追求經濟效益“短平快”,對人才培養的長期性缺乏耐心,對依靠科技人才和技術進步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缺乏緊迫感。對此, 一方面要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淘汰產能落後、科技創新差的企業,使企業對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渴求成為其主動參加產學研用合作的深層內驅力。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宣傳產學研用結合培養工程科技人才的意義,通過政策支持,氛圍營造引導促進企業積極主動地與高校、科研院合作致力於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如
寶鋼成立“產學研合作推進會”,將長期規劃分解到產學研合作項目中去,先後在國內幾十所高校“巡遊”,他們帶去的“寶鋼十五科技發展規劃”和“寶鋼研究院
科技發展規劃”,以及IF汽車鋼板、
管線鋼等項目,都是長期戰略性產品。2008年29個重大產業化科技攻關項目啟動,在未來3年內將獲總經費超過100億元。在這些項目中,寶鋼吸引和培養了大批創新型科技人才。
2.面向新興產業需求,推進學科交叉集成
當前,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正在加快推進,與此同時,裝備製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環保等戰略新興產業急需大批人才,這既是高校學科發展和專業調整的強大動力,也是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契機。
一是要最佳化基礎學科與套用學科的結構,將學科群與產業進行對接,既要服務產業,又要帶動產業發展,努力使高校若干優勢學科能夠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戰略新興產業真正發揮引領作用。比如,上海交大抓住學科交叉和集成的發展趨勢,相繼成立
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MED-X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面向區域產業特色和需求,建立了信息學部、工程學部、生命科學學部、物流與管理學部、文理學部五大學科群。通過構建緊密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的學科布局,促使學校在產學研用合作中始終能把握主流方向,產業鏈前端的位置上,把握人才培養的先機。
二是要面向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和重點領域、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實際、面向企業實際,完善人才培養環節,突出針對性。比如,2005年以來,上海交大和
寶鋼在
產學研結合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方面進行了深層次的探索,一些研究生在課程學習結束後輸送到寶鋼的研究生基地進行實踐培養。他們從事的課題和論文都是企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收穫了科研的果實,學生經受了實踐的鍛鍊,學校和企業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雙贏。
總之,突破產學研難題,觀念理念是先導,體制機制是核心、合作模式是關鍵,創新人才是基礎。面對挑戰與責任,我們一定要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