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介紹
歷史悠久的工程技術是
建築工程技術,它的理論依據是理論力學。隨著國防的需要,出現了軍事工程技術,它綜合了不同行業的工程技術。近年來,隨著科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工程技術的類別也越來越多,如
基因工程技術,信息工程技術,
系統工程技術,衛星工程技術,等等。
與科學技術一詞不同,工程和技術幾乎屬於同一範疇,例如,建築工程與建築技術相差甚少,信息工程與信息技術沒有大的差別。在某些時候,工程可以指某一個項目,而技術則強調該項目的屬性。
涵義
工程技術亦稱生產技術,是在工業生產中實際套用的技術。就是說人們套用科學知識或利用
技術發展的研究成果於工業生產過程,以達到改造自然的預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
工程技術
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界所採用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所達到的目的不同,形成了工程技術的各種形態。例如,研究礦床開採的工具設備和方法的採礦工程;研究金屬冶煉設備和工藝的冶金工程;研究電廠和電力網的設備及運行的電力工程;研究材料的組成、結構、功能的材料工程,等等。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綜合發展,工程技術的概念、手段和方法已滲透到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出現了生物遺傳工程、醫學工程、教育工程、管理工程、
軍事工程、系統工程,等等。工程技術已經突破了
工業生產技術的範圍,而展現出它的廣闊前景。
基本特點
實用性
人們改造客觀自然界的活動,都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需要,所以就要運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
按照人的用途,去選擇、強化和維持客觀物質的運動為人類造福,而要限制、排除那些不利於人類和社會需要的可能性。例如,水有多種利,也有多種害,水利工程建設的任務是興利除害。水利工程技術就是體現了這個實用性。人們創造和使用每一種工具和機器也都有明確的具體用途,而每一種工具和機器也都是以物質形態來體現人的用途。工具、機器等勞動資料已經不是天然形態存在的自然物,而是人造的自然物。它們要按照自然規律而運動,然而這種運動必須符合人的一種特定用途。如果它們的運動不符合人的用途,就會出工程事故;如果完全脫離人的用途,它就成為一堆廢鐵,會慢慢地腐蝕掉。因此,工程技術必須有實用性,離開了實用性,它就沒有生命力。
可行性
任何工程技術項目,都有具體目標,但這個目標的實現,要受許多條件的約束,即受工程技術項目的選擇、規模、發展速度、資金、能源、材料、設備、人力、工藝、環境等條件的約束。某項工程技術在設計的構思階段,都必須考慮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可能,而往往可以形成幾種方案。然後對各種方案要一一進行分析和評價,從中選出既滿足實用性要求,又能滿足上述約束條件的最佳方案,才是可行的。當然,工程技術的可行性,也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某項工程在一個時期是不可行的,到了另一個時期就是可行的。各種約束條件也是可變化的,通過採取各種措施,可以積極創造條件,也可以更改條件另闢蹊徑。因此,一定要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儘量最佳地確定適合經濟、社會的適用技術。
經濟性
工程技術必須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並要有好的
經濟效果,從而達到技術先進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因為工程技術的物化形態既是自然物,又是社會經濟物。它不僅要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而且還要受社會規律,特別是
經濟規律的支配。某項工程技術,儘管它符合
最新科學所闡明的自然規律,如果它不符合社會要求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缺乏競爭力,它就不能存在或發展。例如,機械工業產品是現代化生產的重要物質
技術裝備。近二、三十年來,機械產品也日新月異、國民經濟各部門要求不斷提供效率高、質量好、性能完善、操作方便、經久耐用的新產品,尤其要求產品必須具有特定的功能。所謂功能,是指產品所具有的特定用途和使用價值。設計機械工業產品時,就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周密的、細緻的技術經濟的功能分析。通過功能分析,可以發現哪些功能必要,哪些功能過剩,哪些功能不足。在改進方案中,就可以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削弱過剩的功能,補充不足的功能,使產品有個合理的功能結構。在保證實現產品功能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或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功能,使成本與功能得到最佳結合,這樣才能為社會提供物美價廉、經久耐用的先進技術裝備。
綜合性
工程技術通常是許多學科的綜合運用。它不僅要運用基礎科學、套用科學等知識,同 時也要運用社會科學的理論成果。並根據當前我國的國情,還應採用多種水平的技術同時並舉。隨著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它的綜合性愈來愈顯著。現代工程技術都綜合運用多種學機系統、物料系統(材料、設科,綜合多種技術和技術手段。現代大的工程項目是由人備、資金、能源等)、信息系統(指標、進度、數據、圖紙、方案、
決策等)和控制系統組成的複雜的綜合系統。即使是單項工程技術,不僅它本身往往是綜合的,而且也要著眼在整個系統中進行綜合的考慮和評價。
總之,上述這些特點,反映了工程技術的本質特徵,它體現客觀和主觀、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局部和整體的辯證統一。因而工程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技術發展史
遠古與古代燧石矛頭,約西元前十萬年前技術的歷史和人類一樣久遠。一些主要的工具類型幾乎在每一次舊人類的考古發現中都會被找到,甚至是巧人的時代。不過,其他動物也被發覺可以學習使用及精製工具,所以將人類視為唯一會使用及製作工具的動物是不正確的。技術的歷史依順著由簡單的工具及能源(多為人力)至複雜的高科技工具及能源的過程發展。
最早的技術會單純地轉變現有的天然資源作成簡單的工具,如石頭、樹木和其他草木、骨頭和其他動物副產品。經由如刻、鑿、刮、繞及烤等簡單的方式,將原料轉變為有用的製品。人類學家發現了許多早期人類由天然資源所製造出的住所和工具。此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
約五十萬至一百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火而然後掌握它,這是人類歷史上技術演進的重要轉折點[1],提供了一具有許多深遠用途的簡單能源。或許第一次使用火來供加熱是在食物的準備上。其使得植物及動物等食物來源大大地增加,因為它大大地降低了食物的腐敗速度。
火再來擴展到了天然資料的加工上,且允許利用需用火加工的天然資料。(現今找到最古老的拋射武器為用火燒固的木製長矛,約在二十五萬年前)木材和木炭是第一種被使用來能源的物質。木材、黏土和石頭(如石灰岩)是最早用火來塑形和加工的物質,用來製造如武器、陶器、磚和水泥等加工品。持續地改善,創造出來火爐和風箱,及精煉與鍛造自然金屬的能力。金、銅、銀和鉛為最早可被精煉出的幾種金屬。勝過石、骨及木製工具之銅製工具的優點很快地展現在早期人類身上,而自然銅的使用則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初期(約西元前八千年)。在自然界裡並不存在很大量的自然銅,但銅礦則是很普遍的,且有些可以用木材或木炭很容易地製造出來。
約在西元前四千年,金屬的製作導致青銅和黃銅等合金的發明,因此稱為青銅時代。鋼等鐵合金的第一次使用則在西元前一千四百年,鐵器時代開始。
輪子約在西元前四千年被發明出來。
其間,人類學會到控制其他類型的能量。所知最早風力的使用為帆船。一裝有帆的書於西元前三千兩百年的埃及壁畫中被發現。從史前時代開始,埃及人大約就在使用“尼羅河的力量”一年一次的洪河來灌溉他們的土地,並漸漸學會經由計畫性地建造灌溉渠道和水池來管理田地。類似地,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人民,蘇美人會來了使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來做為相同的用途。但更多風力和水力,甚至人力的使用則需要再另一次的發明。
產生與發展
萌芽和初期
工程技術是原始人從製造工具開始的。當人類的祖先第一次用石頭做成原始的生產工具石器工具時,便實現了從猿到人的轉變,揭開了人類征服自然的歷史序幕。從製造粗笨的石刀到日益精巧的石器加工,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重要創造。製造石器用去了上百萬年的時間,它是人類最初的
機械加工工藝,即工程技術的最初萌芽。大約五十萬年以前,原始人在對雷電和森林火災的長期觀察、實踐過程中,逐步學會利用自然火,並保留火種,用它來取暖、照明、煮熟食物和防禦野獸。以後人們在打制和
磨製石器以及對木材加工的過程中,經常發現有火花、冒煙、發熱等現象。這樣又經過了幾十萬年的摸索,終於用摩擦的方法,實現了人工取火。火的發現和使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此,
恩格斯曾高度評價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約兩萬年前,人們開始使用弓箭,燒制陶器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萌芽狀態的工程技術。石器磨削技術是原始社會
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
大約距今六千年到四千年,人們在制陶的生產實踐中,逐漸掌握了提高爐溫的技術。後來在製造勞動工具的各種石料中又發現天然紅銅,從而人類首先實現了銅的冶煉。
青銅工具的使用所造成的生產力,則最終導致原始社會的解體和
奴隸社會的產生。這一時期的工程技術,除了興修水利,建築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古埃及建造的金字塔,以及中國商周時期的精美青銅器,是標誌著這一時期工程技術水平發展的新高度,在青銅冶煉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由於發明了風箱,冶鐵技術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出現了最初的鐵器。鐵器工具代替石器工具,是工程技術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冶鐵技術的發明和鐵器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最重要的成就,它大大提高了
社會勞動生產率。不僅造成了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重要條件,而且也成為整個封建社會的主要技術基礎。
由此可見,工程技術的初期發展是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歷史階段。這個歷史時期的基本特點是,工程技術主要處在經驗的物化階段,生產技術基本上是手工的。自社會出現階級以來,工程技術就在階級對立的社會中發展著。這時,在生產中創造物質財富、積累生產經驗的是奴隸、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的實踐經驗是技術進步的基礎。然而,主要的生產工具和社會財富卻被奴隸主和地主所占有。這一時期工程技術的進步,一方面得到生產的推動,另一方面又受著社會階級的深刻影響。但是,生產的發展,經驗的積累仍然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根本動力。整個說來,早期工程技術的進步還是相當緩慢的,生產力水平也是低下的。一方面是由於技術基礎薄弱;另一方面奴隸主和地主階級也並不關心技術的改善。在奴隸制社會中,奴隸被當做有生命的工具,他們在生產中則用怠工和破壞勞動工具等手段,來反抗奴隸主的殘酷壓迫。而奴隸主為了防止奴隸的破壞,便只給奴隸使用最粗糙、最笨重而不易損壞的工具。封建地主階級也只想通過地租和各種超經濟剝削手段榨取農民的血汗,而農業生產工具改進與否對他們則是無足輕重的。當奴隸主和地主階級走向沒落時,他們就更是窮奢極欲,用暴力鎮壓人民,使生產遭到破壞,經濟停滯不前,從而嚴重阻礙了工程技術的發展。馬克思指出:“現代工業的技術基礎是革命的,而所有以生產方式的技術基礎本質上是保守的。”奴隸制和
封建制的生產方式,由於其技術基礎的保守性,終究不能長期存在下去,以工程技術不斷革命為特徵的新的生產方式戰勝舊的生產方式將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一次技術革命
(一)工程技術變革的社會條件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使用鐵器之後的第一次
技術革命。它開始於紡織工業的機械化,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為主要標誌,從而促進了近代工程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近代工程技術產生於資本主義革命時代,這個革命主要是以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載入史冊的。在封建社會中工程技術的發展促成了資產階級的產生,並使他成為新社會的統治階級。資產階級在推翻了封建制度以後,也推動了工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需要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決定的。資本主義生產是以追求剩餘價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資本家之間的競爭是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資本家要賺錢,要在競爭中戰勝對方,就必須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地改進生產工具和技術設備,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用新的機器代替舊的機器。英國在十八世紀開始的工業革命,是
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力大發展的開端和準備,從而推動了工程技術的變革。 工程技術的變革最先是從棉紡織業的工作機開始的。由於製造了新的工作機,動力機的革命已成為必要,並使傳動裝置相應也發生了變革。
(二)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
蒸汽機的發明主要是由於英國的紡織業和採礦業的需求,但它的技術的套用則要廣泛得多。原始的蒸汽機,最早是在十八世紀紐柯門的一個雛型技術中誕生的。以後英國工匠
瓦特套用布拉克的“比熱”和“潛熱”理論做指導,改進了紐柯門蒸汽機,解決了汽缸漏水的問題,發明了冷凝器。後來他又發明離心調速器和飛輪,這樣才從理論上和實際上加以完善,提高了蒸汽機的效率,並使蒸汽機成為適用於一切工業部門的原動機,從此工作機便以蒸汽機作為主要動力。恩格斯指出:“蒸汽和新的工具機把
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的大工業,從而把資產階級社會的整個基礎革命化了。”
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是工業革命的決定因素它大大加速了從手工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的工業革命的進程,推動了工業生產技術的全面變革。相繼發明了蒸汽輪船(1807年)和蒸汽機車(1817年),使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革命。同時,冶金業特別是煉鐵、煉鋼技術也得到極大發展。美國機械師亨利
莫茲利(1771年-1831年)把舊式車床全部改為鐵制的,並於1797年製成帶滑動刀架的車床,這是工具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從此以後,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人手可以不直接握持刀具,而只要操縱刀架就行了。車床能夠按指定尺寸自動加工圓柱體或螺絲,這是
機械加工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創造,它標誌著切削加工完成了一個質的飛躍,從此形成了機械操作的
金屬切削工具機,使工具機迅速得到發展,推動了機器的進一步完善。
這一時期的
技術發明儘管是適應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但這些發明這一時期的技術發展基本上是靠工匠或工程師的經驗積累創造的。雖然這些發明符合力學、物理學規律,但卻很少有自然科學家參加和用科學理論的自覺指導,這一點與早期的工程技術性質相似。然而早期工程技術的發展是不被當時的封建統治階級所重視,而資產階級則重視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早些年,英國資本家為獎勵技術上的創造發明,就建立了專利制度。“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的後果,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蒸汽機和工作機為資本主義生產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成了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強大武器。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由於十分重視科學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有力地促進了這個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新實驗、新材料、新定律、新學說如雨後春筍,力學更加成熟,
分子物理學、電磁學、化學、生物學以及數學都在自己的領域內跨入了新階段。從十五世紀下半葉開始的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到十九世紀,已由蒐集材料的階段進入到整理材料的階段,各門科學都接近完善。理論自然科學趨於成熟,為工程技術的理論化、科學化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技術革命
(一)電機的產生和電能的套用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是電力時代的開始。電力的套用是繼蒸汽機的使用之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固然是大工業對動力提出的新的要求,但它的出現不是直接來源於生產,而是來源於
科學實驗,來源於對
電磁現象研究的結果。電和磁是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發現了的自然現象,但在十九世紀以前,人們把它們兩者看做是各不相關的。到了十九世紀,義大利的物理學家伏特(1745年-1827年)首次製成了能運用於實際目的的化學電池(1800年);
丹麥的奧斯特發現了
電流的磁效應(1819年),電和磁的研究得到迅速開展。1831年英國工人出身的科學家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它是發電機的理論基礎。
1832年法國的皮克希按照電磁感應定律,用永久磁鐵做轉子,製成了發電機。後來人們1840年-1865年間,製成了電磁電機,並把它用於電鍍工對轉子和定子作了多次改進,而在1867年德國的西門子首先製成自激式直流發電機,它使用了由發電機本身產生的電流供電的強有力的電磁鐵,效率比早期的電磁機高得多。以後,1870年
格拉姆發明了環狀轉子1872年德國的阿爾特涅克又發明了鼓狀轉子,發電機就進入了實用階段、有實用價值的電動機已經製成,從此開始用電力代替蒸汽動力。八十年代又解決了遠距離輸電的問題,從實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製造,到配電網路和遠距離輸電在技術上的成功,電力工業便開始建立起來,開闢了電氣化的新時代。1844年美國的
莫爾斯(1791年-1872年)發明了電報,1876年美國的貝爾發明了電話。十九世紀末出現的
無線電技術,是在原來已經廣泛使用的有線電報和電話之後,又添加了更為有力的通訊工具。這樣,人類歷史上就出現了以電為基礎的現代物質文明,廣泛套用於動力、照明、通訊等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電力的套用使整個工業生產面貌大為改觀,電力所創造的社會生產力比
蒸汽時代要高得多。
從電磁學的實驗和理論的發展到電力時代的出現,生動地表明了,在科學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後,科學不僅對生產的發展能起直接的推動作用,而且已經走在生產的前面,起著指導作用。使工程技術從主要以勞動者的經驗和技能的階段,發展到了以科學在工業生產中的套用為主要特徵的階段。這是科學與生產之間關係的一個新的開端
(二)內燃機的發明和使用
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蒸汽機已不能滿足動力的需要。通過對提高熱機效率和熱力學的研究,導致內燃機的發明。十九世紀末,在德國科學家奧托製成煤氣機後,又發明了汽油機和重油機。1892年德國的狄塞爾製成了可用低級燃油的高壓縮型自動點火內燃機,使之成為實用的動力機。如果說,發電機首先是有利於城市工業,內燃機的發明和套用則使農業生產技術發生重大革命。拖拉機的使用,促進了農用工作機的大量製造和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內燃機的發明,使汽車製造業也發展起來。汽車的普遍套用,公路網的興建,使生產和社會的聯繫大為增強。大工業和城市的發展,打破了農村的閉塞狀況,汽車成了重要的交通。
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工廠採用專用工具機生產汽車,它在專業化、標準化和流水作運輸工具。使生產過程方面有了重大的工藝改進,它是現代化生產的先驅。內燃機的發明和套用還改變了鐵路運輸狀況,並已成為各種運輸的強大動力。更重要的是,於1903年人類第一架飛機裝上汽油機飛翔於長空,人類幾千年來的幻想終於實現了。
總之,電機、內燃機的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引起了大工業的日益興起,而且大大改變了社會的落後面貌,加速了歷史發展的進程。
第三次技術革命
二十世紀四十到五十年代,出現以原子能工業、
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這次技術革命的內容比前兩次技術革命更為豐富,影響更為深遠。它還包括自動控制、遙感、雷射以及合成材料等技術,同時又產生了新型的綜合性的基礎理論一
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等等。
(一)原子能的開發和利用
原子能的開發和利用,是近三十年來發展很快的技術前沿。因進入三十年代後,由於電力工業和無線電的發展,發明了可產生六十萬伏的高壓倍加器、靜電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使人們在核反應實驗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早在1922年,英國科學家阿斯屯根據同位素的理論明確地預言:原子核中所蘊藏的能量在將來可以作為工廠的動力或用於製造核彈。1932年,利用加速器實現了原子核的蛻變,同年又發現了中子,它立即就被人們用作炮彈以實現核反應。1933年德國的
哈恩、施特拉斯曼等人,發現用中子轟擊鈾原子核,可使鈾核分裂成為兩塊,同時釋放出能量,這種能量稱為原子能。實驗證實了利用原子能的實際可能性,並已估計出一克鈾在裂變中能釋放出多大的能量。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發現,揭開了原子能利用的新時代。
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戰爭和軍事上的迫切需要,刺激了各國立即轉向原子能在軍事上實際利用的研究。美國於1945年用鈾235和鈽239製成了快中子鏈式反應爆炸裝置
核子彈。原子能作為工業動力的能源在五十年代還只是試驗和摸索階段,到七十年代以後,原子能發電技術才得到推廣套用。此外,為適應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核反應堆小型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和發展
電子計算機,通常是指電子數字存儲程式計算機。它是一種能自動、高速地對數據進行計算和對信息進行加工的電子裝置。電子計算機最初是由軍事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高速飛行的噴氣飛機和飛彈。
雷達能發現目標,但如果沒有一種快速的計算工具來進行彈道計算和控制空防火力,那么防空雷達的性能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只能發現卻來不及反擊,電子計算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目前,電子計算機正向巨型、微型、網路、智慧型模擬等方面發展。電子計算機廣泛套用於自動控制,促使工業生產和工程技術迅速實現自動化。五十年代初,電子計算機已開始用於噴氣式飛機,隨後用於飛彈等
戰略武器,以及發射人造衛星。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微型電子計算機大量出現,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也越來越廣泛,在宇宙空間、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商業部門等方面,建立起各種各樣的自動機、自動儀表、自動化工廠、車間,以致大型自動化系統。不僅節省了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工廠企業得到根本的技術改造,而且還創造出具有一定人類智慧型的機器人,可以用它在海底、高山以及其它人類無法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進行自動化生產,收集資料。並利用空間所具有的特殊條件,建立自動化的空間實驗室和空間工廠。電子計算機還廣泛套用於經濟、軍事、交通運輸、科研、文教、醫療、科技情報資料及圖書管理等方面。電子計算機技術是一種在本質上不同於以前的技術,因為它帶來人類智力和思維即腦力勞動的的解放。以電子計算機為基本手段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次重大技術革命,它日益深刻地影響著現代生產、經濟、科學和人類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變革。
(三)空間科學技術的誕生
空間科學技術,是本世紀五十年代逐漸形成的一門獨立的科學技術。它是圍繞人造衛星(包括宇宙飛船)的研製、發射和套用的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目前衛星技術已達到了能實際使用的階段,套用衛星的種類很多,如偵察衛星、地球資源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科學衛星等。空間科學技術已廣泛用於軍事,國民經濟和科學研究的許多方面,並已進入了無限廣闊的宇宙空間,從而擴大了人們的眼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開闢了新的場所。
綜上所述,工程技術誕生以來,已經歷了有劃時代意義的三次技術革命。以蒸汽機的廣泛套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一次技術革命,對發展生產力起了巨大的作用。以電力的廣泛套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使生產領域發生了深刻的革命性變化,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使勞動生產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促進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以原子能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出現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使社會化的大生產與現代科學技術更加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生產規模和
勞動對象發生了更加深刻的變化,社會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有了更快的發展和更大的提高。現在人們正力爭在2000年左右實現第四次技術革命,它將是以電子為中心,以能源、材料、遺傳工程等新的突破為主要標誌。我們可以期望,那時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必將獲得巨大的提高。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將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使人類的體力和智力也將獲得更大的解放。
工程技術發展的歷史表明,它的發展固然受生產、科學、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強烈影響。然而,一旦在工程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就會帶來經濟發展的繁榮。實踐告訴我們,人類只有依靠技術的進步才是促進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根本途徑。在當代,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日益成為衡量這個國家實力(包括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標誌。任何一個國家,不管它的國情如何,也不管它是什麼樣的社會制度,不重視科學技術,不重視
科學研究成果的推廣套用,其經濟就不可能有長足的發展。我國要進行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也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尤其是要重視套用技術和生產技術的研究和套用。因此,我國要實現四化必須發展工程科學技術,因為工程科學技術是發展工業、增加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工業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已證明了這一點,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