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主管

生產主管泛指企業的管理層,其主要職能是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轉換成企業的經營成果。主管在整體上可分為高層、中層、一線等不同層級的主管。所謂一線主管,就是指在企業管理中直接面對員工的那一層的主管。一般情況下,除去高層和中層主管之外,根據企業規模大小的不同,各企業都會有許多一線主管,例如分組長、班組長、櫃組長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主管
  • 外文名: PRODUCE DIRECTOR
管理責任,八大誤區,注意方面,如何問題,考核項目,

管理責任

1.領導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生產質量體系的運行;
2.隨時掌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態,協調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
3.組織落實、監督調控生產過程各項工藝、質量、設備、成本、產量指標等;
4.領導、管理工廠維護部門對工廠基礎設備維護,保證生產現場能夠正常生產,設備處於良好狀態;
5.指導、監督、檢查所屬下級的各項工作,掌握工作情況和有關數據;
6.綜合平衡年度生產任務,制定下達月度生產計畫,做到均衡生產;
7. 熟練ISO-9001與ISO-14001體系要求。

八大誤區

生產主管在進行實際工作時,經常會走進以下的八大誤區:
1:急於行動、疏於計畫
一個不善於做計畫,但能夠認真執行領導所交代任務的員工還可以算是合格的員工;但是不會做計畫,對團隊下一步工作任務心中無數的主管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主管。而主管和一般員工的最大區別正在於:主管需要對團隊的工作、領導所布置的任務進行分析和計畫。
2:目標模糊、計畫不周:
很多主管對於工作的目標往往不是十分明確,或是理解上存在偏差,這種目標的模糊必然會導致計畫的不周,工作實際操作的可行性、針對性、實效性都會相應的大打折扣。
3。只顧做事、不重績效
衡量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並非是工作的努力程度,而在於工作取得的績效究竟有多少,工作沒有取得應有的績效,企業也就無從得以進步和發展。不少主管對這一點往往認識不清,過分依賴勤勞的工作態度,而沒有以獲取更多的績效為目的,合理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採用各種靈活的工作方式。
4:行為過程、控制不力
一些主管在管理工作中,對員工的行為動作和細節作業等工作過程缺乏有力的控制,如制定標準動作、標準工時,進行現場走動管理看板管理等,控制了過程控制了作業標準和行為細節,就控制了品質,控制了結果和績效。品質是控制出來的而非檢驗出來的。
5:缺乏訓練、自然淘汰
不少主管誤認為員工的工作技能是慢慢適應,自然而然就會無師自通的,缺乏必要的職前崗位訓練和在職訓練,所謂輔導也是一通說教。如果員工不能自學成材,主管就採用自然淘汰法進行“洗人”,重新招聘一批人。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技巧是大多數主管的通病。
6:效能低下、急事急辦
有些主管過於追求工作的速度和時效,急於求成,急事急辦,卻沒有輔以科學合理的方法,沒有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重要和有價值的工作任務上,分不清工作的輕重緩急,迷失在雜務和瑣碎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結果造成了工作的效能低下。
7:不善協作、溝通障礙
不少主管個人工作能力很強,但卻不善於與他人分工協作,尤其是與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作,往往困難更大。不少主管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小團體的利益為中心。即使在不得不和別人或別的部門進行交流時,也往往存在著各種溝通的障礙,不能積極主動地展開交流,結果被一些只需要簡單的溝通、協作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捆住了手腳,影響了整體的企業績效
8:歸罪於外、推卸責任
工作進展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很多人都傾向於將責任推諉於他人,卻很少檢討自己。所以很多企業、職能部門在開會釐清問題責任的時候,便很容易出現爭吵,導致內耗。而作為一個卓越或合格的主管應該歸因於內,遇到問題首先反省自身,而不是先找別人的責任。

注意方面

做好一線主管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生產主管的角色定位
主管應明晰自己在企業中所處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具體的職責是什麼,應該努力避免哪些行為。
管理循環和管理職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該遵循哪些步驟去完成工作任務,在這些步驟當中,主管經常會犯的錯誤有哪些,在哪些地方會容易出現管理上的障礙。
時間和效能管理
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努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解開不少主管整天忙忙碌碌,卻始終沒有太多成就感的困惑。
員工激勵技巧
討論如何對員工進行有效的激勵,從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除了加薪、晉升職務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激勵員工的手段。
溝通的障礙無所不在,如何克服溝通障礙,如何與上級下級進行溝通,如何去用同理心的方式與他人做深入的溝通。

如何問題

生產主管解決管理中的問題,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一、做卓越的生產主管
1、生產主管的管理邏輯
2、什麼樣的主管才是優秀的?
ü 是否達成工作目標
ü 下屬職業意識的培養與職業能力的成長
ü 團隊建設與團隊文化的形成
4、問題意識的養成
5、解決生產問題與個人職業成長
二、認識日常管理中的問題
1、問題的定義與界定
2、問題是對具有問題意識的人,才成為問題
3、問題是用來擴大我的能力範圍的
4、主管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和解決問題
5、問題分類:救火類/發現類/預測類
6、問題的層次:業務層次/管理層次/戰略層次
7、發現問題的正確態度
8、生產持續改善從發現問題開始
9、問題解決中的“修路原則”
三、如何發現和解決日常管理中的問題
(一)、目標達成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
1、對目標的理解--績效目標SMART原則
2、生產主管的主要考核指標:
ü 效率類(P)、質量類(Q)、成本類(C)、交期(D)、安全類(S)、員工士氣(M)
3、生產數據收集和分析
ü 數據圖表化-讓數據說話
4、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活用---集思廣義,發揮群體智慧
ü 管理袋鼠、浴室失竊問題處理
5、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具
6、影響生產效率的主要問題與解決:
ü 生產線不平衡、設備故障率高、生產布局不合理、員工熟練度差等及外部其他因素
ü 案例學習:快速換型、零故障
7、影響質量的主要問題因素:4M1E(人、機、料、法、環境)
ü 追求品質的源流預防與管理
ü 案例學習:品質改善
8、影響成本的主要問題因素:設計、材質及消耗、庫存、能耗、效率和品質等
9、影響交期的主要問題因素:生產內部因素、外部因素、跨部門合作等
10、影響安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設計、現場管理缺失、違規操作、疏忽與熟練度差、環境等
ü 安全生產教育
ü 生產安全 = 員工行為安全 + 作業環境安全 + 主管有效管理
ü 危險源排查與改善(防錯防呆法+糾錯法)
ü 危險預知教育訓練
ü 安全管理標準化
ü 安全管理案例學習
11、衡量員工士氣的幾個量化指標
ü 影響員工士氣的主要問題與解決
ü 創造性勞動與有效激勵
ü 企業目標規劃與管理
ü 工作與員工個人發展關聯
ü 經濟危機下對員工的職業教育與競爭力培育
ü 案例學習
12、其他現場管理中的問題
ü 如5S落實效果差、員工參與度差等
(二)、下屬培養與員工管理中的問題解決
1、基本認知
ü 優秀主管下屬培養的三個基本點:育人之心、育人之力、育人之法
ü 認識職場中的三種人:工作的人、職業的人、事業的人
ü 伯樂與千里馬—賽馬與相馬
2、員工職業化培養中的問題與解決
ü 態度決定一切--為誰工作?
ü 幫助員工樹立職業觀
ü 職業規劃與工作願景
ü 經濟危機下的競爭力教育—老虎的故事
ü 新員工培訓中的問題與處理
ü 主管與員工的互信度如何—互信是培訓有效性的基礎
ü OPL 培訓資料的建立與運用
ü 員工知識管理
ü 工作過程中的問題發現—走動管理
ü 在崗培訓與工作指導—OJT方法
ü 工作指導的問題與解決範例
(三)、團隊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解決
1、認識團隊(TEAM)--大雁現象
ü 大雁現象的深度剖析、啟示與團隊建設
ü 團隊的秩序與文化
2、團隊衝突與管理
ü 衝突原因分析
ü 衝突處理--合作,合作,合作
ü 案例學習
3、團隊中必需的有效溝通技巧
ü 面對面溝通
ü 與下屬的績效溝通
ü 對下屬工作匯報的要求
4、有效的會議管理
ü 開會的兩條鐵律與“三不”原則
ü 通過會議解決現場問題
5、跨部門合作解決生產問題
ü 案例學習

考核項目

生產主管崗位考核項目
生產計畫與分工
1、經常遵循公司的方針來擬訂生產方針及作業方針,並且讓部署們徹底了解這一點。
2、基於生產計畫與方針來謹慎擬訂作業計畫。
3、基於作業計畫進行適當的人員配置,並對於各人進行分工。
4、在進行作業的分工時,應先掌握各個部署的能力與適應性。
5、制定適當的作業標準,並且嚴格執行。
作業的進行與環境的管理
1、審核作業的進行狀況並作適當的調整。
2、要經常適當地查核每個部署的作業狀況。
3、要經常檢查作業現場是否整理妥當,整頓得有條不紊。
4、要經常檢查部署們是否做到充分地維護機械設備。
5、要適當地檢查部署們是否做到維護最理想的作業環境。
安全管理方面
1、要經常檢查安全設備是否有效無誤。
2、要定期進行安全作業的指導訓練。
3、事不在大小,責令部署一旦發生情況就要立刻報告。
4、要時時記掛部署們的健康狀態。
質量管理與作業改善
1、對於部署是否徹底實施質量管理教育
2、是否做到經常檢查質量管理,實施體質是否十分適宜
3、是否經常向業務部門聽取用戶的反映意見,以做相應改善
4、是否心裡經常牢記改進作業降低成本的觀念,並且身體力行
5、是否採取經常敦促部署提供改進議案的作法
6、是否採取責令部署遇到困難要立刻呈報,並且迅速加以解決的作業體制
教育訓練方面
1、是否做到謹慎制定技能訓練的計畫,以提高部署的技能
2、是否充分掌握每位部署的能力水準,並且就其資質進行妥當的個別指導
3、是否實施各種研修會,或利用公司外部的進修機會來有計畫地培養技術人才
4、是否實施組長或隊長這樣的幹部訓練
其他方面
1、是否採取努力蒐集其他廠商的產品動向、技術動態等外部的情報,使業務有所提供的作法
2、是否能夠做到積極地創造溝通的機會,塑造出同心協作的工作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