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概論(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生物技術概論(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物技術概論》是199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思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技術概論
  • 作者:宋思揚
  • 出版時間:1999年8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7030074181 
圖書目錄,

圖書目錄

《廈門大學面向21世紀系統教材》出版說明
前言
目錄
1 生物技術總論
1.1 生物技術的含義
1.1.1 生物技術的定義
1.1.2 生物技術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
1.1.3 生物技術涉及的學科
1.2 生物技術發展簡史
1.2.1 傳統生物技術的發展
1.2.2 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
1.3 生物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1.3.1 改善農業生產、解決食品短缺
1.3.2 提高生命質量、延長人類壽命
1.3.3 解決能源危機、治理環境污染
1.3.4 製造工業原料、生產貴重金屬
2 基因工程
2.1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2.1.1 核酸的結構
2.1.2 核酸的功能
2.2 基因工程工具酶和DNA加工
2.2.1 限制性內切酶
2.2.2 DNA連線酶
2.2.3 DNA片段末端修飾酶
2.3 基因克隆載體
2.3.1 質粒載體
2.3.2 噬菌體和病毒克隆載體
2.4 目的基因
2.4.1 結構基因組成
2.4.2 分離目的基因的途徑
2.5 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2.5.1 受體細胞
2.5.2 目的基因組入克隆載體
2.5.3 重組 DNA分子導入原核生物細胞
2.5.4 重組DNA分子導入真核生物細胞
2.6 克隆子的篩選和鑑定
2.6.1 利用克隆載體攜帶的選擇標記基因篩選克隆子
2.6.2 利用雙酶切片段重組法初篩克隆子
2.6.3 利用報告基因篩選克隆子
2.6.4 克隆子的進一步鑑定
2.7 基因工程研究進展
2.7.1 基礎研究
2.7.2 套用研究
3 細胞工程
3.1 細胞工程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術
3.1.1 基礎知識
3.1.2 基本操作
3.2 植物細胞工程
3.2.1 植物組織培養
3.2.2 植物細胞培養和次生代謝物的生產
3.2.3 植物細胞原生質體製備與融合
3.2.4 單倍體植物的誘發與利用
3.2.5 人工種子的研製
3.3 動物細胞工程
3.3.1 細胞組織培養
3.3.2 動物細胞融合
3.3.3 淋巴細胞雜交瘤產生單克隆抗體技術
3.3.4 細胞拆合
3.4 微生物細胞工程
3.4.1 原核細胞的原生質體融合
3.4.2 真菌的原生質體融合
4 發酵工程
4.1 發酵工程概況
4.1.1 發酵工程的內容
4.1.2 發酵技術的特點及套用
4.2 微生物發酵過程
4.2.1 工業生產常用微生物
4.2.2 培養基
4.2.3 發酵的一般過程
4.3 發酵操作方式及工藝控制
4.3.1 發酵的操作方式
4.3.2 發酵工藝控制
4.4 發酵設備
4.4.1 機械攪拌式發酵罐
4.4.2 通風攪拌式發酵罐
4.4.3 厭氧發酵設備
4.5 下游加工過程
4.5.1 發酵液預處理和固液分離
4.5.2 提取
4.5.3 精製
4.5.4 成品加工
4.6 固體發酵
4.7 典型產品的發酵生產
4.7.1 抗生素髮酵生產
4.7.2 胺基酸發酵生產
4.7.3 維生素髮酵生產
5 酶工程
5.1 酶的發酵生產
5.1.1 優良產酶菌種的篩選
5.1.2 微生物酶的發酵生產
5.2 酶的分離純化
5.2.1 酶製劑的製備
5.2.2 酶的純化與精製
5.2.3 酶的純度與酶活力
5.2.4 酶製劑的保存
5.3 酶分子的改造
5.3.1 酶分子修飾
5.3.2 生物酶工程
5.4 生物催化劑的固定化
5.4.1 酶的固定化方法
5.4.2 細胞的固定化方法
5.4.3 固定化酶(細胞)的性質
5.4.4 固定化酶(細胞)的指標
5.5 酶反應器
5.5.1 酶反應器的基本類型
5.5.2 酶反應器的設計原則
5.5.3 酶反應器的性能評價
5.5.4 酶反應器的操作
5.6 生物感測器
5.6.1 生物感測器的原理
5.6.2 生物感測器的分類
5.6.3 生物感測器的發展前景
5.7 酶的套用
6 生物技術與農業
6.1 植物生物技術
6.1.1 植物雄性不育及雜種優勢利用
6.1.2 植物抗逆性研究
6.1.3 生物農藥及生物控制
6.1.4 植物生物技術的其他套用
6.2 動物生物技術
6.2.1 動物轉基因技術
6.2.2 胚胎工程——家畜繁殖的新技術
6.2.3 生物反應器
7 生物技術與食品
7.1 生物技術與食品加工
7.1.1 單細胞蛋白
7.1.2 發酵生產食品和飲料
7.1.3 酶與食品加工
7.1.4 新型甜味劑
7.1.5 其他食品添加劑
7.2 生物技術與食品檢測
7.2.1 免疫學技術的套用
7.2.2 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套用
7.3 遺傳工程食品
8 生物技術與人類健康
8.1 生物技術與疫苗
8.1.1 疫苗概說
8.1.2 病毒性疾病的疫苗
8.1.3 細菌性疾病的疫苗
8.1.4 寄生蟲病疫苗
8.1.5 避孕疫苗
8.2 生物技術與疾病診斷
8.2.1 ELISA技術與單克隆抗體
8.2.2 DNA診斷技術
8.3 生物技術與生物製藥
8.3.1 抗生素及其他天然藥物
8.3.2 基因工程藥物
8.4 疾病的基因治療
8.4.1 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
8.4.2 瘤苗與腫瘤的基因治療
8.5 人類基因組計畫
8.5.1 HGP產生的背景
8.5.2 HGP的任務
8.5.3 HGP對醫學發展的影響
8.5.4 基因資源的保護
8.5.5 我國的HGP計畫
9 生物技術與能源
9.1 微生物與石油開採
9.1.1 微生物勘探石油
9.1.2 微生物二次採油
9.1.3 微生物三次採油
9.2 未來石油的替代物——乙醇
9.2.1 生產乙醇燃料的意義及生化機理
9.2.2 乙醇替代石油的典例
9.2.3 乙醇代替石油所用的原材料和所面臨的困難
9.2.4 纖維素髮酵生產乙醇
9.3 植物“石油”
9.3.1 能產“石油”的灌術樹
9.3.2 油料植物
9.3.3 藻類產油
9.4 甲烷與燃料源
9.4.1 生產甲烷的生化機理
9.4.2 套用舉例
9.5 未來新能源
9.5.1 氫能
9.5.2 生物燃料電池
10 生物技術與環境
10.1 水污染處理
10.1.1 穩定塘法
10.1.2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法
10.1.3 污水處理土地系統
10.1.4 活性污泥處理法
10.1.5 生物膜處理法
10.2 大氣淨化生物技術
10.2.1 生物淨氣塔
10.2.2 滲濾器
10.2.3 生物濾池
10.3 固體垃圾的處理
10.3.1 填埋技術
10.3.2 堆肥法
10.4 生物恢復和生物淋溶技術
10.4.1 生物恢復技術
10.4.2 生物淋溶技術
10.5 基因工程與污染治理
10.5.1 降解鹵代芳烴的基因工程菌
10.5.2 降解除草劑的基因工程菌
10.5.3 防治殺蟲劑的基因工程菌
10.5.4 分解尼龍寡聚物的基因工程菌
10.5.5 防治重金屬污染的基因工程菌
10.5.6 清除石油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
10.6 環境污染監測與評價的生物技術
10.6.1 指示生物
10.6.2 核酸探針和PCR技術
10.6.3 生物感測器及其他
11 對生物技術發明的保護
11.1 專利保護
11.2 商業秘密
11.3 植物育種者的權益
11.4 對生物技術發明實施保護的緊迫性
12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及其影響
12.1 微生物技術
12.2 基因作物及食品
12.3 動物克隆
12.4 生物武器
12.5 人類基因的研究、套用與影響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