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學概論
- 作者:李堃寶、褚建君、繆曉玲
- ISBN:978-7-04-032450-1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404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26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650千字
成書過程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前輔文緒論 一、 什麼是生物科學 二、 生物學的分科 三、 生物學的歷史和發展 四、 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五、 為什麼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 六、 生物學與人類社會 七、 生命的基本特徵 第一篇 細胞和遺傳 第一章 生物體的物質基礎 第一節 生物體的元素和分子組成 第二節 生物小分子 第三節 生物大分子 第二章 細胞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第二節 細胞代謝 第三節 細胞增殖與周期調控 第四節 細胞的分化、衰老與死亡 第五節 細胞凋亡 第六節 幹細胞與癌細胞 第三章 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 孟德爾遺傳的基本規律 第二節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第三節 基因工程技術和套用 第四節 遺傳疾病 第五節 人類基因組計畫 第六節 蛋白質組學 第二篇 生物的結構與功能 第四章 高等植物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植物的組織 第二節 被子植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第三節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五章 高等動物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動物結構的整體性 第二節 動物體內的物質運轉 第三篇 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六章 植物激素 第一節 植物激素概述 第二節 植物生長調節劑 第七章 動物的調節與控制 第一節 神經系統 第二節 感覺器官 第三節 激素和內分泌系統 第八章 植物的運動 第一節 向性運動 第二節 感性運動 第三節 陽光跟蹤 第九章 動物的行為 第一節 先天性定型行為 第二節 後天性習得行為 第三節 社會行為 第四節 動物的通信 第十章 免疫 第一節 抗原 第二節 有機體的三道防線 第三節 免疫系統 第四節 獲得性免疫的類型 第五節 免疫應答 第六節 獲得性免疫的工作原理 第七節 克隆選擇學說 第八節 免疫學的實際套用 第九節 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 第四篇 生殖與發育 第十一章 生殖 第一節 生殖形式 第二節 高等動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第十二章 動物的發育 第一節 動物的胚胎髮育 第二節 胚後發育 第三節 人類的胚胎髮育 | 第十三章 發育的機制 第一節 發育理論 第二節 胚胎細胞命運的決定 第三節 胚胎誘導 第五篇 生物多樣性 第十四章 生物的分類系統 第一節 生物分類的原則 第二節 分類學的進展 第三節 生物的分界 第十五章 微生物 第一節 微生物的概念和特點 第二節 病毒 第三節 原核生物 第四節 古核生物(古生菌) 第五節 真菌 第十六章 植物 第一節 植物的多樣性及分類的主要依據 第二節 低等植物 第三節 高等植物 第十七章 動物 第一節 動物分類的主要依據 第二節 動物界 第三節 動物種系的進化 第六篇 生命自然史 第十八章 生命的起源 第一節 有關生命起源的假說 第二節 生命起源的研究 第三節 細胞的起源和演化 第十九章 生物的進化 第一節 生物進化的歷程 第二節 生物進化的證據 第三節 鳥類起源與進化 第四節 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第二十章 進化理論 第一節 拉馬克學說 第二節 達爾文學說——自然選擇 第三節 現代達爾文主義——現代綜合進化論 第四節 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非達爾文主義進化學說 第五節 間斷平衡進化論 第六節 系統論觀點 第二十一章 物種和物種的形成與絕滅 第一節 物種的形成方式 第三節 適應和生物進化的形式 第四節 物種絕滅 第七篇 生物與環境 第二十二章 環境分析 第一節 環境的概念 第二節 生態因素及其生態作用 第三節 環境梯度、耐受性和適應性 第二十三章 種群生態學 第一節 種群概念及基本特徵 第二節 種群的動態 第二十四章 群落生態學 第一節 群落的概念 第二節 群落內生物的種間關係 第三節 群落的種類組成 第四節 植物的生活型和群落的結構 第五節 群落的演替 第六節 群落對干擾的反映 第七節 群落的主要類型及其分布規律 第二十五章 生態系統 第一節 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特徵 第二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第三節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第四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流動 第二十六章 保護生物多樣性 第一節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第二節 生物多樣性的丟失及其原因 第三節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參考文獻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數字課程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內容提供者 |
---|---|---|---|
“生物學概論”數字課程(基礎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2011年12月 | 李堃寶、褚建君、繆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