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2021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 作者:胡智泉 著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8072663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2021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2版)》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發良、孫成訪、黃秋華。內容簡介 對人類活動引起的各種環境要素(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等)的污染過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進行了比較詳盡的介紹。同時對環境影響與環境評價、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2018年,《Sustainability》刊文,首次繪製了中外綠色發展知識圖譜。內涵與背景 內涵 從內涵看,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要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3版)》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發良、孫成訪、張敏、陳妹瓊、蘇小歡、葉凱貞。圖書簡介 本書比較全面地闡述了有關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同時,對人類活動引起的各種環境要素(包括大氣污染、...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分為上下篇,共10章。上篇包括環境、環境問題及環境科學;能源與環境保護;大氣、水體、固體及其他環境污染與防治;人口、資源與生態。下篇包括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和實施途徑;環境管理、環境保護法、環境規劃、環境監測及環境質量...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曲向榮。內容簡介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系統介紹了環境科學和生態學的基礎知識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論與實踐。全書共分10章,內容包括生態學基礎,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環境污染與防治,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論與實踐,環境倫理...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2版)》是2014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曲向榮。圖書簡介 該書以環境問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主線,全面、系統地闡述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內容包括:緒論、生態學基礎、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大氣污染及其防治、水體污染及其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及其防治、物理性...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2021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第五章 人類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5.1 環境、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5.2 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計畫 ·5.3 人類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環境保護和環境污染的治理,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生態平衡的呵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不僅直接關係到當代人類的生存環境,還涉及我們子孫後代的可持續發展的...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二版)》是2014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京城、繆娟、孟月麗。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十章。其主要內容包括: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人口與資源問題;生態破壞及全球性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清潔生產;綠色經濟與生活;“三廢”污染及其他污染的控制與防治措施。該書淺顯易...
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套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生態環保事業會持續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是2007年9月1日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付修勇、劉連興。本書適應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也適合從事環境保護的科研及社會人士學習參考。內容簡介 全書共九章,從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環境與資源問題入手,針對環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態環境破壞與生態保護,全球化環境問題,...
全面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堅持生態省建設方略、走生態之路,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不斷最佳化生態環境,注重建設生態文化,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打造“富饒秀美、和諧安康”的生態中國,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
可持續發展的可持續性原則 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3.共同性原則 可持續發展關係到全球的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總目標,必須爭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動,這是由地球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所決定的。因此,致力於達成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護全球環境與發展體系的國際協定至關重要。正如《我們共同的...
國際工程教育論壇是由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的系列國際性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2020年12月第二屆教育論壇由清華大學舉辦,來自世界範圍的專家學者圍繞“氣候變化與藍天行動”“水環境與水生態保護”“氣候、環境與健康”“可持續技術及全球協作”“可持續化工與未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
1989年5月舉行的第15屆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期間,經過反覆磋商,通過了《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戰略含義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經濟發展,保護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協調一致,讓子孫後代能夠享受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資源環境。同時包括: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可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
兩位學者都隱含了利用環境生態規律來解決城市環境問題,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經濟角度 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指在全球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系統結構和功能相互協調,具體說是圍繞生產過程這一中心環節,通過均衡地分布農業、工業、交通等城市活動,促使城市新的結構、功能與原有結構、功能及其內部的和諧...
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 2021年7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
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重點論述了環境污染與防治、生態破壞、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人口與可持續發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清潔生產以及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書中客觀地反映了當前世界存在的環境問題著重論述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反映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新成就...
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資源環境基礎,使所有人都能獲得清潔的大氣、衛生的飲水和安全的食品,是政府的基本責任與義務。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曾指出,要順應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
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對於防止和減輕自然災害,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和地區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明確提出,要通過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保護和恢復區域生態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將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作為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十二五”以來,堅決向污染宣戰,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多階段、多領域、多類型生態環境問題交織,生態環境與人民民眾需求和期待差距較大,...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繫,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背景:基於對傳統發展觀下所出現問題的種種反思;環境運動和開展。追求的目標:人口、資源與發展關係的協調;自然、經濟、...
《生態與環境》既可作為環境等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的教學輔導書,又可供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參考。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態與環境問題 一、生態環境的基本概念 二、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第二節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的涵義 二、生態環境保護與...
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為中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生態環境問題,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區推進,加強法治,嚴格監管,堅決打擊人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保護和改善自然恢復...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第11卷):中國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圍繞中國生態建設進程與成就,剖析了中國生態系統特徵及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分析了中國生態敏感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的空間分異規律,提出了中國生態功能區劃方案。系統概述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的進程,論述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天然林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