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縣(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

高台縣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一般指本詞條

高台縣,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自古被稱為“河西鎖鑰、五郡咽喉”。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北部為合黎山地,中間為綠洲平原,黑河縱貫縣境。全縣土地總面積4346.61平方千米,下轄9個鎮。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總人口15.8萬人。

高台縣歷史悠久,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表是縣,時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東晉鹹康元年(前335年),前涼張駿在今駱駝城設定建康郡。清雍正三年(1725年),並高台、鎮夷守御千戶所為高台縣。境內有駱駝城古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漢明長城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高台縣實現生產總值55.9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3元,同比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7元,同比增長8.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台縣
  • 外文名稱:Gaotai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西北地區·甘肅省·張掖市
  • 下轄地區:9個鎮
  • 政府駐地:城關鎮
  • 電話區號:0936
  • 郵政區碼:734300
  • 地理位置: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
  • 面積:4346.61平方千米
  • 人口:15.8萬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北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 著名景點大湖灣黑河濕地公園駱駝城遺址梧桐泉寺
  • 火車站高台站高台南站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商、西周時期,高台一帶有羌人部落活動。
從春秋戰國到秦末,烏孫人月氏人逐水草而居。
西漢初年,匈奴崛起北方,占據河西,縣境為匈奴渾邪王屬地。漢武帝時,河西走廊納入漢朝版圖。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設表是縣,屬酒泉郡,為高台一帶最早建置。後漢改表是為表氏。東漢光和三年(180年),表氏地震,縣城易處。
十六國時期,高台一帶先後為前涼、前秦、後涼、北涼、西涼等割據政權統治。東晉鹹康元年(335年),前涼張駿在今駱駝城地置建康郡。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表氏縣、建康郡屬前秦。淝水之戰後,屬後涼。後涼龍飛二年(397年),沮渠男成自樂涫進逼建康,和沮渠蒙遜推建康太守段業為主,稱涼州牧、建康公,建立北涼。北涼天璽二年(400年),敦煌太守李暠建西涼,占據張掖以西。北涼玄始十年(421年),沮渠蒙遜滅西涼,表氏、樂涫屬北涼。隋撤建康郡,表氏縣。
唐武德二年(619年),于樂涫故城置福祿縣隸肅州。轄地包括今駱駝城以西及酒泉縣地,其東屬張掖縣。證聖元年(695年),在建康故城置建康軍,隸屬河西節度使(駐涼州),天寶年間廢。“安史之亂”後河西空虛,吐蕃乘虛而入占領河西。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收復河西四郡,縣境歸唐,後為回鶻所有。
大湖灣大湖灣
宋時為西夏地。
元代屬甘州路總管府。
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副將軍馮勝率軍平定河西,在今縣城地築堡,置高台站,隸屬甘肅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甘肅衛裁革,高台站隸屬甘州中衛。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在今天城村附近設哨馬營。洪武三十年(1397年),哨馬營擴建,置鎮夷守御千戶所,隸屬陝西行都司。建文二年(1400年)裁革,永樂元年(1403年)復置。景泰七年(1456年),改高台站為高台守御千戶所,隸屬陝西行都司。
雍正三年(1725年),高台、鎮夷二所合併為高台縣,隸屬甘州府,治所設在今縣城所在地。雍正七年(1729年),改屬直隸肅州
民國元年(1912年),高台縣隸屬為安肅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隸屬安肅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隸屬甘肅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高台解放,隸屬張掖分區。
1950年5月,張掖分區撤銷,高台縣隸屬酒泉專區。1955年10月隸屬張掖專區。1969年10月隸屬張掖地區。2002年7月起隸屬張掖市
2018年10月10日,甘肅省政府批准高台縣退出貧困縣。
駱駝城遺址駱駝城遺址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10月,高台縣下轄城關鎮、宣化鎮南華鎮巷道鎮合黎鎮駱駝城鎮新壩鎮黑泉鎮羅城鎮等9個鎮,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台縣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下段,張掖市北部。東接臨澤縣,南靠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鄰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及酒泉市肅州區,北依合黎山與酒泉市金塔縣、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接壤。東西長99.13千米,南北寬90.93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98°57′27″-100°06′42″,北緯39°03′50″-39°59′52″,總面積4346.61平方千米。
高台縣

地形地貌

高台縣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形若馬鞍,南部為祁連山北麓,中部為走廊平原,北部為合黎山地,海拔高度介於1260米-3140米之間。

氣候

高台縣屬冷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乾燥,降水稀少,光熱豐富,晝夜溫差大。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高台縣川區年均氣溫8.1℃,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22.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8.9%。春季(3-5月)平均氣溫為10.1℃,夏季(6-8月)21.4℃,秋季(9-11月)7.5℃,冬季(12-2月)-6.6℃。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響,氣溫地域分布由北向南遞減,川區高于山區,東西相差不大,南北相差較大。
高台縣降水稀少,年際變化大,時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112.3毫米,年均蒸發量川區為1923毫米、山區1829毫米。
高台縣年日照時數川區約3088小時,山區約268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川區為71%,山區為60%,太陽年總輻射量川區為148千卡/平方厘米,山區129千卡/平方厘米。

水文

高台縣境內有黑河、擺浪河、大河、水關河、石灰關河、紅沙河、山水河等7條主要河流,中小型水庫19座。
黑河濕地公園黑河濕地公園

土壤

高台縣境內土壤1982年普查分為灌耕土、潮土、草甸土、灰棕漠土、灰鈣土、風沙土、鹽土、沼澤土8個土類、18個亞類、40個土屬、27個土種。

植被

甘肅省植被區劃中,高台縣屬於溫帶荒漠植被帶。黑河沿岸川區和南部沿山地區的新壩、紅崖子一帶為適宜植物生長的綠洲。除正義峽有零星天然胡楊林和黑河兩岸河漫灘有零星天然草原外,均屬於人工栽培的農作物和人工林,自然生態系統已被農業生態系統代替。綠洲外圍多系旱生耐鹽鹼灌木、小灌木和半灌木,植被稀疏,結構簡單,覆蓋度很低,呈現出典型的荒漠植被特徵。最南端祁連山前山分布小面積山地草原植被。

自然災害

高台縣氣象性災害以霜凍、低溫、乾熱風、大風、沙塵暴、冰雹、暴雨(洪澇)、大雪、乾旱為主。地質性災害土石流、地震在沿祁連山局部地區少有發生。生物性病蟲害較為普遍,但因防控、成災不大。
高台縣最為普遍和突出的自然災害是旱災水災風沙災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高台縣水資源總量為15.73億立方米。允許利用的水資源總量為5.3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7億立方米、地下水1.32億立方米。
高台縣地表水主要來自黑河、擺浪河、大河、水關河、石灰關河和紅沙河,均屬黑河內陸水系,多年平均出山總徑流量16.57億立方米/年。入境地表水總徑流量為12.39億立方米/年,大多為過境水流。其中黑河幹流入境水量為11.62億立方米/年。
高台縣境內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581.74億立方米,允許開採量1.32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水位持續下降。1998年地下水提取量為0.5億立方米,2010年為1.32億立方米。根據全縣25眼地下水觀測井31年長期觀測資料對比分析,20世紀70-90年代地下水位基本穩定,呈灌溉型。2000年黑河調水開始後,水位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平均降幅達0.53米。特別是黑河沿岸地區,在大量提取地下水抗旱高峰期水位下降明顯,最大下降幅度為10.6米。駱駝城井灌區已形成地下水區域性降落漏斗,面積約60平方千米。

土地資源

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高台縣土地總面積6637965.3畝,折合4346.61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45275畝,園地59.66萬畝,林地181266.7畝,牧草地1026380.1畝,城鎮用地1957.9畝,農村居民點用地54221.8畝,獨立工礦用地35171.3畝,鹽田12871.5畝,特殊用地4458.2畝,交通用地33991.3畝,水域161317.8畝,未利用土地(荒草地、鹽鹼地、沼澤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礫地、田坎占地)4770891.3畝。

生物資源

  • 植物資源
高台縣草本植物主要有土包頭、馬蓮、白刺、冰草、合頭草、紅砂、芨芨草、沙竹、沙拐棗、蘆葦、針茅、拂子、羅布麻、苔草、珍珠、駱駝刺、麻黃、琵琶頭、酥油草、蒿子、蓬科、鹼毛頭等。
藥用植物有三棱、土木香、大黃、小茴香、小薊、馬勃、丹參、天仙子、木賊、水紅花、車前子、打及、甘草、地膚、紅花、問荊、羌活、蒼耳子、苦參、枸杞、牽牛、茵陳蒿、香蒲、浮萍草、秦艽、麻黃、紫蘇、鎖陽、蒲公英、蒺藜、蓖麻、薄荷等。
糧食作物種類有小麥、玉米、稻穀。
油料作物有胡麻、油菜、大麻、芝麻、油葵等。
經濟作物主要有甜菜、棉花、洋芋、蠶豆、大豆(黃豆)、豌豆、扁豆、青稞、大麥、高粱、加工番茄、茴香(孜然)、紅花等。
瓜菜主要有西瓜、甜瓜、蘿蔔、白菜、胡蘿蔔、芹菜、芫荽、番茄(西紅柿)、茄子、辣椒、菜豆、黃瓜、西葫蘆、南瓜、瓢瓜、韭菜、大蔥、洋蔥、金針菜、菠菜等。
境內黑河沿岸原始林木以胡楊、小白楊、紅柳、沙棗為主,輔以柳、榆。因生態變化和物種退化、引進,當今分布較多的樹種有新疆楊、二白楊、沙棗、小白楊、旱柳、白榆、箭桿楊、鑽天楊、紅柳、毛柳;分布較少的有青楊、小葉楊、銀白楊、胡楊、北京楊、河柳、小河柳等;零星分布的有臭椿、桑樹、圓冠榆、刺槐、國槐、雲杉、側柏、油松、樟子松、複葉槭、火炬、白蠟、紅葉李、大葉榆、紅花槐、丁香、連翹、榆葉梅、碧桃、紅葉小檗、水蠟、月季等。
果樹主要有蘋果、梨、杏、桃、葡萄等。
制種花卉主要有大麗花、菊花、孔雀草、美人蕉、石竹花、松春草、一品紅等。花圃花卉主要有矮牽牛、三葉草、仙客來、月季、迎春花、榆葉梅、爬山虎等。盆栽花卉主要有鐵樹、一品紅、扶桑、石榴、杜鵑花、橡皮樹、山茶花、吊蘭、傘草、天門冬、萬年青、仙人掌、鵝掌柴、發財樹、蘆薈、文竹、君子蘭等。
  • 動物資源
高台縣境內分布有陸脊椎動物105種。其中獸類41種,鳥類54種;兩棲爬行類10種。野生魚類13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鸛普氏原羚;二類保護動物有石貂猞猁兔猻荒漠貓鵝喉羚岩羊隼形目鴞形目鳥類等。

礦產資源

高台縣境內發現的礦產有22種。非金屬礦有芒硝、原鹽、螢石、矽石、蛭石、石膏、凹凸棒土、白雲岩、花崗岩、石灰岩、磚瓦黏土、煤、重晶石、砂石;金屬礦有鐵、錳、鈦、銅、鋅、鉛、金、鈾。有大型礦床1處,位於羅城鄉鹽池村,礦種為芒硝和原鹽,年設計開採規模23萬噸;小型礦床4處,位於合黎山七壩泉(Ⅲ礦帶、Ⅳ礦帶、Ⅴ礦帶、Ⅵ礦帶),礦種為螢石,年設計開採規模3.5萬噸。境內有礦化點8處,位於合黎山土圪旯河、沙山河、榆樹河和苦水口一帶。
高台縣境內已探明儲量和被開發利用礦物有7種,占已發現礦種的33%。芒硝、原鹽、螢石開採利用及綜合加工形成規模和優勢。
高台縣境內發現的煤炭資源有3處:窯泉、山頭窯、紅溝。勘查面積分別為14.54、23.22、19.8平方千米。含煤系地層為下一中侏羅統青土井群,分布在紅溝與窯泉之間,大都被第四系覆蓋,露頭不良,僅在礦區東段有零星出露,據化石鑑定,含煤系地層時代屬早中侏羅世。煤系地層為河床相、河漫灘相、湖沼相及泥炭沼澤相沉積,岩相變化劇烈,但岩性單一。因尚未取得探礦權,勘查精度不夠,儲量不明。

人口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為2010年11月1日零時),高台縣登記戶籍人口158460人。登記常住人口143466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少18713人。登記的常住人口中,男性72610人,女性70836人,男女性別比為102.5:100,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4.27個百分點。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總人口158047人,比2016年減少316人。全年新出生人口1696人,出生率為10.72‰,同比下降0.44個千分點;死亡人口912人,死亡率為5.76‰,同比提高0.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88‰。

經濟

綜合

2017年,高台縣實現生產總值559246萬元,同比下降0.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38357元,比2016年增加932元,同比下降0.99%。
2017年,高台縣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2.1:30.8:37.1調整為36.3:23.5:40.2。第—產業所占比重上升4.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下降7.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提高3.1個百分點。
2017年,高台縣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38724萬元,同比下降32.59%,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015萬元,同比下降23.9%。財政支出177484萬元,同比下降3.51%。稅收收入實現24034萬元,同比下降7.15%,占全縣財政總收入的62.1%。
2017年,高台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7299萬元,同比下降29.49%,其中:項目投資292905萬元,同比下降30.5%;房地產開發投資44394萬元,同比下降21.95%。按產業分,第—產業完成投資91650萬元,同比下降24.9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30959萬元,同比下降15.29%;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14690萬元,同比下降43.12%。
2017年,高台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3元,比2016年增加1735元,同比增長,8.3%;人均消費性支出18662元,同比增長6.7%,恩格爾係數30.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7元,比2016年增加960元,同比增長8.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522元,同比增長8.1%,恩格爾係數38.23%。

第一產業

2017年,高台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02828萬元,同比增長5.7%。
2017年,高台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4082萬元,同比增長5.67%,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67459萬元,同比增長6.24%;林業增加值1189萬元,同比增長8.08%;畜牧業增加值33559萬元,同比增長4.05%;漁業增加值620萬元,同比下降17.78%;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254萬元,同比增長1.56%。
  • 種植業
2017年,高台縣糧食種植面積31.29萬畝,同比下降12.61%,其中小麥6.76萬畝,同比下降23.3%,商品玉米12.27萬畝,同比上升14.5%,制種玉米10.12萬畝,同比下降35.11%;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6.2萬畝,同比上升17.55%,其中棉花0.025萬畝,同比下降449%,蔬菜15.37萬畝,同比增長10.34%,油料0.81萬畝,同比下降28.43%。
2017年,高台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64155噸,同比下降11.86%,夏糧產量37929噸,同比下降22.1%,秋糧總產量126226噸,其中玉米產量118140噸。
  • 林業
2017年,高台縣完成造林面積5.3萬畝,其中:人工造林5.3萬畝,果園種植面積6.3萬畝,水果產量33660噸。
  • 畜牧業
2017年,高台縣新開工建設各類養殖小區(場)19個,建成19個。發展母牛養殖專業村6個,母羊養殖專業村7個,全縣新增各類養殖大戶1088戶;全縣牛飼養量18.15萬頭,同比增長6.61%,生豬飼養量29.99萬頭,同比上升6.76%,羊飼養量60.16萬隻,同比增長6.53%。雞飼養量94萬隻,同比增長1.87%。全縣肉類總產量16362噸,同比下降3.06%,其中豬肉產量8700噸,同比下降5.49%,牛肉產量3802噸,同比增長2.62%,羊肉產量2874噸,同比下降3.04%,禽肉產量480噸,增長7.14%;鮮蛋產量1273噸,同比下降2.08%,奶類產量19103噸,同比減少3.95%。
  • 現代農業
2017年,高台縣累計流轉耕地11.3萬畝,建成萬畝流轉示範區1個,千畝流轉示範點5個。設施農業面積達到4.05萬畝。綠色蔬菜產業囤區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 2億元。全縣累計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17個,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51個,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36.93萬畝,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2.77%。
  • 農業機械化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1.82萬千瓦,農用拖拉機16466台;農村用電量7963.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0.48%。
萬畝葡萄莊園萬畝葡萄莊園

第二產業

2017年,高台縣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31303萬元,同比下降11.1%。
  • 工業
2017年,高台縣實現工業增加值76236萬元,同比下降1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2994萬元,同比下降23.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3242萬元,同比增長3.8%;工業經濟下降影響全縣經濟增逮3.47個百分點。
2017年,高台縣4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89072萬元,同比下降33.8%;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25745萬元,同比下降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148萬元,同比下降55.7%;私營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0846萬元,同比下降19.4%。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9749萬元,同比下降26.3%;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3245萬元,同比下降21.1%。
  • 建築業
2017年,高台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5601萬元,同比下降0.8%。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18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5048萬元,同比下降48%;實現營業利潤5015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0.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2303人,同比下降36%。

第三產業

2017年,高台縣第三產業增加值225114萬元,同比增長3.3%。
  • 貿易
2017年,高台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812萬元,同比增長7.60%。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01180.7萬元,同比增長7.2%,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52631.3萬元,同比增長8.40%。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41023.4萬元,同比增長7.2%;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2788.6萬元,同比增長12.64%。
  • 房地產業
2017年,高台縣房地產開發完成商品住宅投資44394萬元,同比下降21.95%;房屋施工面積2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9.17%;房屋竣工面積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0.83%,商品房銷售面積9.0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69%。
  • 旅遊業
2017年,高台縣接待遊客251.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8%和29.8%;旅遊綜合收入占全縣GDP的比重達到25.5%;新增旅遊直接就業人數1267人,同比增長15%。
  • 金融業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644192萬元,同比增長10%,其中:住房存款達473920萬元,同比增長10.9%。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15856萬元,同比增長6.97%,其中:短期貸款餘額302102萬元,同比增長1.45%,中長期貸款餘額313753萬元,同比增長12.87%。
  • 郵政業
2017年,高台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79萬元,同比增長15.7%,其中報刊收入64萬元,同比增長3.02%;儲蓄收入455萬元,同比增長15.5%。全年訂閱各類報紙220萬份,同比增長1.85%;訂閱各類雜誌4萬份,同比增長5.3%。

交通運輸

高台縣整體處於古絲綢之路和新歐亞大陸橋的咽喉要道,境內交通便利,蘭新鐵路連霍高速312國道蘭新鐵路客運專線貫穿全境,有火車站四個(高台火車站高台南站梧桐泉火車站、石泉子火車站),為甘肅省通驛要道,構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綜合運輸網路。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各類運輸車輛達到2619輛,其中:貨運車輛2350輛,客運車輛122輛,計程車輛147輛。全社會貨運周轉量達到15279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達到4505萬人/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共有各類學校10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職教中專1所,初級中學4所,國小17所,城區獨立幼稚園6所,農村幼稚園41所,教學點37個。全縣在校中國小、幼稚園學生18051人,同比下降,2.63%,在園幼兒3581人,同比下降1.65%;專任教師1740人,其中大學本科1453人,專科239人,中專21人;高級專業職稱262人,中級專業職稱957人。中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升學率97.8%,高中升學率98.21%。2017年,全縣向大專以上院校輸送新生1420人,其中:本科888人,專科517人,大專以上錄取率98.21%。

科學技術

2017年,高台縣受理專利申請352件,授權專利75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契約8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3.09億元,同比增長23%。全年共篩編制選上報科技項目11項:《高台縣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電縣》、《年產1萬噸菌液擴培及生物飼料研發生產項目》、《黑番茄濃縮即食漿的開發及智慧型化生產線建設項目》、《年產10萬立方米保溫裝飾一體板項目》、《一種新型生物質環保節能採暖炊事爐的研製》、《低酸型冷破番茄醬關鍵技術集成與番茄皮籽高效利用》、《黑河流域井灌區節水增收技術集成與示範》、《甜高梁種植青貯養殖示範推廣與產業開發》、《鈣果種植基地建設》、《紅外線控制果蔬施肥機研發》、《新型保溫裝飾材料一體化技術集成與工業示範》。全年評選技術發明獎5項,縣級科技進步獎23項,其中:工業1項,衛生6項,農林牧7項,教育9項。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含紀念館)2個,藝術表演團體11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覆蓋用戶4.3萬戶,有線數位電視用戶2萬戶。
高台博物館高台博物館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7個,其中:綜合醫院1個,中醫醫院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衛生防疫和防治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鎮衛生院11個,村衛生所121個,城區個體診所22個,廠礦、學校醫務室4個。全縣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165張,其中縣屬公立醫院床位數750張;全縣每千人擁有病床位7.35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14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1人,執業護士54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師數2.34人,每千人擁有執業護士3.47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8831人,其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481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9235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28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566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120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0204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8120人。全年征繳基本養老保險費7242萬元,征繳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5566萬元,征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952萬元,征繳失業保險費534萬元,征繳工傷保險費333萬元,征繳生育保險費260萬元。2017年,全縣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19119人,參合率99%,共為19223名參合農民報銷住院費用 6366.15萬元,平均報銷比63.26%。
截至2017年末,高台縣低保戶4508戶、9646人,其中:農村低保戶3026戶、6673人;全縣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8個,集中供養五保對象288人;農村五保戶1049人。全縣共有優扶對象767人,其中烈屬2人,病故軍人家屬6人,革命傷殘軍人51人,參戰退役人員181人。全年共發放城市低保金1416.8萬元、農村低保金1507.7萬元、醫療救助457.4萬元、自然災害生活救助402萬元。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高台縣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5處、縣級100多處。
駱駝城古遺址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漢唐遺址,特大古墓群許三灣古墓群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高台縣博物館至2010年收藏文物4161件,其中一級文物132件、二級文物151件、三級文物292件,時代大多為漢、魏晉時期。主要有魏晉壁畫磚、彩繪木器、木版畫、十六國時期紀年簡牘和漢晉絲綢等,多出土於駱駝城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
根據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高台縣列入保護範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132處增至164處,新增加文物保護點34處。
高台縣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名稱
年代
級別
批次
駱駝城遺址(駱駝城墓群
漢至唐
國家級
第二批(第五批)
漢至唐
國家級
第五批
長城
戰國至明
國家級
第六批
高台紅西路軍烈士陵園
1956年
省級
第一批
漢、明
省級
第五批
明、清
省級
第六批
魏晉
省級
第七批
清代
省級
第八批
參考資料來源:
許三灣城及墓群許三灣城及墓群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11月,高台縣的縣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達66項,市州級名錄30項,省級名錄6項。
高台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名稱
類別
批次
圖片
民間雜技與競技
第二批
高台秦腔獠牙高台秦腔獠牙

民間音樂
第三批
高台民歌高台民歌

民間雜技與競技
第三批
高台通背捶高台通背捶

民俗
第三批
高台黃河燈陣高台黃河燈陣

高台清街習俗
民俗
第四批
高台清街習俗高台清街習俗

高台鐵芯子
民俗
第四批
高台鐵芯子高台鐵芯子

參考資料來源:

風景名勝

大湖灣文化旅遊風景區
大湖灣文化旅遊風景區位於高台縣城以西6公里處,總面積1.6萬畝,其中水域面積7500畝,植被覆蓋率達95%,是一處集水產養殖、農業灌溉、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自然濕地景區。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月牙湖景區
月牙湖景區位於高台縣城西郊1公里處,由月牙湖公園和垂釣園兩部分組成,占地面積560畝,其中水域面積186畝。景區原是一片沼澤葦湖濕地,是野鴨、魚鷹等野生鳥類生長棲息的場所,自古就是“高台十景”之一,素有“湖映月牙”的美譽。
祁連葡萄莊園
祁連葡萄莊園位於高台縣南華鎮,總面積2158.32公頃,由葡萄種植園、園藝科技園、葡萄酒生產工業園三大園區組成,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工業旅遊為一體。
黑河濕地公園
黑河濕地公園依黑河而建,東起黑河大橋,西至大湖灣,總面積1萬畝,公園分東西兩區。東區總面積3000畝,主要由“曲水”湖區、水上休閒區、紅西路軍紀念林區三大景觀組成;西區總面積7000畝,充分發揮水域、草地、林地等資源優勢,分為跑馬區、大眾活動區、高端休閒區三個部分。
正義峽
正義峽又名鎮夷峽,當地人稱石峽,位於羅城鄉天城村,因地處黑河中下游交界處,且分上、中、下三段,故今又稱其為“黑河小三峽”。相傳原來峽口被巨石阻塞,常有水患,大禹治水時用神斧將巨石劈為兩半,山崖上還留有當年的遺蹟“神斧鑿痕”。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前身為高台烈士陵園,始建於1957年。園內掩埋著紅西路軍轉戰河西、血戰高台而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紅西路軍革命烈士,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地方特產

名稱
簡介
圖片
祁連葡萄酒由高台縣栽培種植的蛇龍珠、梅鹿輒、賽美容、貴人香、瓊瑤漿等11種名貴葡萄品種釀造而成,共有乾紅、冰紅、冰白三大系列10餘個品種。
祁連葡萄酒祁連葡萄酒

高台合黎的辣椒肉厚油豐,色澤紅潤鮮艷,辣味純正鮮濃,青果為綠色,老熟後呈紅色,容易曬制,且耐貯藏,生食、炒食或油潑均可。
合黎辣椒合黎辣椒

黑番茄於2008年在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積溫高的高台縣沙嘴墩培育成功,由祁連山雪融水澆灌,有機標準化栽培。
高台黑番茄高台黑番茄

參考資料來源:

著名人物

王銘五(1908-1933),原名王全福,生於高台縣正遠鄉,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政委、團參謀長、軍作戰科長等職。1933年10月在江西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中,不幸犧牲,時年25歲。
朱海南(1891-1950),歷任高台縣農民協會副主席、高台縣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高台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副主席。1950年當選為甘肅省勞動模範,出席全國勞動英雄模範大會,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史寧(?-563),年少即以軍功官拜別將,遷直閣將軍、都督、宿衛禁中。不久,加封持節、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充荊州刺史賀拔勝軍司。

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高台縣入選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2017年12月,高台縣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8年4月,高台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8年10月,高台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8年11月,高台縣入選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