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4—2020年)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甘肅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4—202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5年1月8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食物與營養發展實施計畫(2014—2020年)的通知
  • 外文名:Gansu Provincial People's Government Office of the Gansu Provi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and nutrition development plan
為保障全省食物有效供給,最佳化食物結構,強化居民營養改善,根據《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本實施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發展方式,保障食物有效供給,促進營養均衡發展,不斷改善生產與消費結構,著力營造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切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為全面促進與改善居民營養健康水平提供物質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數量與質量並重。加強優質新品種研發與推廣,加快食品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建立健全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實現食物數量與結構、質量與效益相協調。
——堅持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現代營養理念與健康營養需求引導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和合理消費,逐步形成以營養需求為導向的農產品生產格局,促進生產、消費協調發展。
——堅持優勢與特色相統一。根據不同地理氣候條件,宜糧則糧,宜畜則畜,宜菜則菜,宜果則果,突出重點,合理補充。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豐富全省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為全省居民提供充足的優質特色農產品。
(三)發展目標。
1.食物生產量目標。不斷最佳化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穩步增強食物供給能力。到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油料總產量達到75萬噸,蔬菜總產量達到1700萬噸,水果總產量達到750萬噸,肉蛋奶總產量達到1805萬噸,水產品產量達到5萬噸。
2.食物消費量目標。推廣膳食結構多樣化的健康消費模式,控制食用油和鹽的消費量。到2020年,全省年人均消費口糧145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肉類35公斤、蛋類6公斤、奶類25公斤、水產品2公斤、蔬菜200公斤、水果80公斤。
3.營養素攝入量目標。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控制脂肪攝入量,保持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計畫到2020年,我省人均每日攝入能量2250千卡左右,其中,穀類食物供能比不低於50%,脂肪供能比不高於30%;人均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約78克,其中,優質蛋白質比例在45%以上;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攝入量基本達到我省居民健康需求。
4.營養性疾病控制目標。到2020年基本消除我省營養不良現象,控制營養性疾病的增長。我省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降低到7%以下;降低孕產婦中重度貧血患病率。全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產婦貧血率控制在17%以下,老年人貧血率控制在15%以下,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異常率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
二、主要任務
(一)穩步提高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按照穩面積、提單產、保總產的思路,繼續大力推廣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實施糧油作物高產創建。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探索有效的種糧補貼方式,擴大補貼規模,提高補貼標準,扶持發展一批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圍繞菜果生產,積極推廣組裝式全鋼架日光溫室和全鋼架大棚建造技術、設施蔬菜輕簡化栽培技術、蘋果園矮砧密植支架栽培技術,實施園藝作物標準化創建。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降低農藥使用量,提高防控效果。圍繞規模養殖發展,重點推廣完善“康美”肉牛生產模式,“前進”奶牛生產模式、“隴原中天”肉羊生產模式、“正大”生豬家禽現代畜牧業生產模式及“五良”(良種、良舍、良料、良醫、良法)配套技術,提高現代畜牧業發展水平,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加大對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的投入力度,重點加強鄉鎮等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配齊必要的檢驗檢測、執法取證、質量追溯等設施設備,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向村社和生產基地延伸,確保生產一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落實到位。大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創建,每年創建5個以上的國家級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到2020年,建立比較完備的省、市、縣、鄉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和應急體系,市級質檢中心和80%以上的縣級農產品質檢站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機構考核和省級實驗室資質認定,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全部達到“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經費”的要求,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全面提升,監管能力能夠完全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有機質提升等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加快非耕地設施農業建設和老劣果園更新改造步伐。全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企業、合作社和家庭牧場的建設,加快傳統養殖小區和低層次的規模化改造。加強老舊池塘標準化改造。
三、發展重點
(一)重點產品。
1.優質糧油作物。隴東南重點發展優質冬小麥,河西和沿黃重點發展優質春小麥,中東部重點發展優質小雜糧,中東部旱作區重點發展優質旱地玉米,中部重點發展優質澱粉型和菜用型馬鈴薯,河西重點發展全粉及薯片薯條型馬鈴薯。在隴東南重點發展雙低油菜和胡麻等油料作物,河西重點發展春油菜和油葵,將武都區油橄欖作為木本油料作物加大扶持力度。
2.優質蔬菜水果。在全省範圍內發展露地蔬菜(高原夏菜),隴南部分市縣發展菜用型冬播馬鈴薯。河西及沿黃地區發展以土牆全鋼架組裝式日光溫室為主、鋼架大棚為輔的設施蔬菜,尤其在河西地區大力推廣非耕地設施蔬菜和有機無土栽培等無公害生產技術。中東部地區以全鋼架大棚和中小拱棚為主,適當發展全鋼架組裝式日光溫室。大力發展水果業,在隴東南重點發展蘋果產業,白銀、蘭州、武威等市以梨為主,天水、蘭州以桃為主,天水、武威、張掖、酒泉以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為主。
3.肉蛋奶產品。河西、中部和南部以發展肉羊產業為主,隴東、河西及甘南牧區以發展肉牛產業為主,臨夏縣、臨澤縣、涼州區等重點發展奶牛養殖。在沿江、沿湖和沿河建設一批漁業區、漁業帶。
(二)重點區域。
1.貧困地區。採取扶持與開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貧困地區居民的食物消費水平。創新營養改善方式,合理開發利用當地食物資源。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採取營養干預措施,實現貧困人口食物與營養的基本保障和逐步改善。
2.農村地區。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商貿與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城鎮現代物流業向廣大農村地區延伸,開拓農村食物市場,方便農村居民購買。
3.流動人口集中及新型城鎮化地區。改善外來務工人員的飲食條件,加強對在外就餐人員及新興城鎮化地區居名膳食指導,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模式,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鹽飲食,降低營養性疾病發病率。
(三)重點人群。
1.孕產婦與嬰幼兒。做好孕產婦營養均衡調配,重點改善低收入人群孕婦膳食中鈣、鐵、鋅和維生素A攝入不足的狀況,預防中高收入人群孕婦因膳食不合理而導致的肥胖、巨大兒等營養性疾病。大力倡導母乳餵養,重視農村地區6個月齡至24個月齡嬰幼兒的輔食餵養與營養補充,加強母乳代用品和嬰幼兒食品質量監管。
2.兒童青少年。著力降低農村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缺鐵性貧血的發生率,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營養保障工作。遏制城鎮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長態勢。在中國小開展食物與營養知識專題專題教育,加強對教師、家長的營養教育和對學生食堂及學生營養配餐單位的指導,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強化營養干預,加大蛋奶供應,保障食物與營養需求。
3.老年人。研究開發適合老年人身體健康需要的食物產品,重點發展營養強化食品和低鹽、低脂食物。開展老年人營養監測與膳食引導,科學指導老年人補充營養、合理飲食,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4.少數民族民眾。在尊重各少數民族飲食習慣基礎上,著力做好少數民族民眾的食物與營養發展工作,開展營養監測與膳食指導。
四、政策措施
(一)全面普及膳食營養和健康知識。在深入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以及“甘肅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工程行動”的基礎上,科學、規範、有效開展健康促進工作,大力開展營養與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加強合理膳食指導,提高全民營養意識,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樹立科學飲食理念。研究設立公眾“營養日”。開展食物與營養知識進村(社區)入戶活動,加強營養和健康教育。根據國家發布的膳食指南,結合不同人群特點,定期在商場、超市、車站、機場等人流集中地發放。發揮主要媒體對食物與營養知識進行公益宣傳的主渠道作用,增強營養知識傳播的科學性。加大對食物與營養事業發展的投入,加強流通、餐飲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
(二)加大營養監測與干預。在目前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的基礎上,開展全省居民營養與基本健康監測工作,進行食物消費調查,定期發布甘肅省居民食物消費與營養健康狀況報告,引導居民改善食物與營養狀況。同時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老少邊窮地區的中國小校和幼稚園就餐環境。
(三)加快食物與營養科技創新。針對食物、營養和健康領域的重大需求,引導企業加大食物與營養科技投入,加強對食物與營養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研究。加強對新食物資源開發和食物安全風險分析技術的研究,通過科技創新提高食物安全水平。加強食物安全監測預警技術研究,促進食物安全信息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深入研究食物、營養和健康的關係,及時修訂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標準,推動食物營養水平持續提升。
(四)加強部門協調配合。針對制約食物生產、食品加工、食物消費和營養改善四個關鍵環節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逐步建立由省農牧廳、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協商解決食物與營養發展的重大問題。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也要根據本實施計畫確定的目標、任務和發展重點,抓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將工作分解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