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湖蓄洪區

瓦埠湖蓄洪區

瓦埠湖蓄洪區,為淮河治洪工程四大蓄洪區之一。蓄洪水域為安徽省壽縣境內的瓦埠湖。瓦埠湖蓄洪區控制樞紐工程由東淝河閘、攔河壩、壽縣城牆和牛尾崗堤組成。蓄洪區面積約729平方公里(後調整為776平方公里),是淮河流域面積最大的蓄洪區,於1953年春建成後,即遇1954年大水,蓄洪前瓦埠湖內水已超過計畫蓄洪水位。雖然蓄洪已失去控制,但滯洪對削減和延遲正陽關以下洪峰出現,仍起到一些作用,保證了淮北大堤和工礦區的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埠湖蓄洪區
  • 蓄洪水域:瓦埠湖
  • 地理位置:安徽省壽縣
  • 蓄洪區面積:約729平方公里
  • 建成時間:1953年春
水域水文,主要工程,設計建設,工程效益,存在問題,

水域水文

瓦埠湖蓄洪區,為淮河治洪工程四大蓄洪區之一。蓄洪水域為安徽省壽縣境內的瓦埠湖。瓦埠湖處於東淝河的中下游,是正陽關蚌埠間最大的湖泊,位於壽縣城南,集水面積3900平方公里。湖區呈狹長的河道型,湖邊崗窪相間,南北最長51公里,東西最寬6公里,最窄300米,環湖四周,均為平坦坡地,蓄水高程16米時,面積38平方公里,蓄水量0.3億立方米;蓄水高程25米時,面積784平方公里,蓄水量30.3億立方米。
湖區大部分屬壽縣,部分屬長豐縣和淮南市,原為自然滯洪地帶,原與淮河相通,漲落隨淮。1938年(民國27年)黃河泛濫後,淮河淤高,湖水難泄。1951年春,疏浚東淝河東津渡至河口段,湖水始能外排,東淝河閘建成後淮水始不倒灌。

主要工程

瓦埠湖蓄洪區控制樞紐工程由東淝河閘、攔河壩、壽縣城牆和牛尾崗堤組成。主要建設工程:東淝河閘、牛尾崗堤、二里壩攔洪堤。
瓦埠湖蓄洪區工程之一:壽縣城牆瓦埠湖蓄洪區工程之一:壽縣城牆
東淝河閘,位於壽縣城西北五里廟新東淝河上,距入淮口3公里。當正陽關以上各蓄洪區蓄洪後,淮水續漲並危及淮北大堤及淮南礦區安全時,開閘進洪,可削減淮河洪峰500—1500立方米/秒,計畫湖內蓄洪水位22米,蓄洪量為12.9億立方米。閘為5孔,每孔淨寬7.5米,中孔高10.5米,邊孔各高6米,閘底高程14米,設計進洪流量1500立方米/秒,閘上便橋寬1.8米。1981年在閘下游閘牆上增建寬3米便橋1座,以便蓄洪時撤退民眾,閘上下游引河由各寬50米,擴寬至70米。東淝河閘工程,1951年11月始建,1952年7月建成,計完成土方87.4萬立方米,石方0.71萬立方米,混凝土1.05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81萬元。
牛尾崗堤,起自壽縣城西南的牛尾崗,迄於澗溝集,全長19.18公里。利用1951年春挖壽西通水渠的出土壘成,是瓦埠湖蓄洪區與壽西湖行洪區的隔堤。1952年至1953年春培修後,堤頂高程為23—23.5米,頂寬4米。1954年大水,在九里溝附近決口。1955年加固,堤頂高程23.5米,頂寬3米。1956年又將堤頂加高到25米,並從九里溝起,向南退建至三十鋪;1969年至1970年,再次加高,從三十鋪延伸至正陽五里舖與正南淮堤相接,全長增至30.3公里,頂寬增至8米,堤頂高程增至28—28.5米,為蚌(埠)霍(邱)公路,鋪有瀝青路面,沿堤還興建排澇和灌溉涵閘29座。
二里壩攔洪堤,是二里壩和東淝河閘攔洪堤統稱。從壽縣西城牆至八公山腳,全長2.8公里,是瓦埠湖與壽西湖和淮河的隔堤,為瓦埠湖蓄湖區圈堤之一,清道光年間即有。二里壩原系瓦埠湖向淮河排洪的放水口,民國三十五年淮河復堤時,將從馮家圩經黑泥溝、趙台子至壽縣城牆西南角的牛尾崗這段淮河右堤命名為壽西淮堤。1952年東淝河閘興建後,從壽縣城牆至東淝河閘攔洪堤拐這段淮堤復稱二里壩,堤頂高程24米。1954年汛後,在二里壩挖口排壽西湖積水。1955年春堵口復堤,全線堤頂高程加至25米。1969年至1971年,結合牛尾崗堤的加高培厚,二里壩和東淝河攔堤一併加大斷面,堤頂高程加至28米,頂寬8米。二里壩與東淝河閘攔洪堤的斷面標準一致,作用相同,合稱二里壩攔洪堤。

設計建設

淮河水口患是歷代流域內人民面臨的難題。歷代治淮措施主要是疏浚河道以泄水,修築堤壩以御洪。上、中、下游各自為政,勞民傷財,收效甚微,千里長堤,低矮單薄,百孔千瘡,遇洪即潰,淹田禾,毀廬舍,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淮河綜合治理。1950年大水,淮堤決口,洪水橫流。同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確定“上中下游兼顧、局部服從整體、整體照顧局部的豫皖蘇三省共保”原則和“蓄泄兼籌”方針,並作出治淮規劃:在山區建大型水庫攔蓄山洪,減輕淮河幹流負擔;在沿淮開闢蓄洪區,汛期蓄洪,以殺水勢;退建堤防,開闢行洪區,打開排洪通道,使水流暢通;培修沿淮堤防,增強防洪能力。六安地區大部分屬淮河流域,按治淮規劃,除在境內大別山區興建佛子嶺、磨子潭、響洪甸、梅山四座大型水庫,承擔淮河中上游全部山谷蓄水容量的40%以外,還在沿淮開闢四個蓄(滯)洪區,負擔淮河中游全部湖泊蓄水容量的80%;同時開闢姜家湖行洪區,退建臨王段,培修沿淮堤防。
1951年治淮方略的初步報告中,考慮了瓦埠湖的滯洪作用。後規劃當正陽關以上蓄洪區無法控制正陽關安全下泄時,利用瓦埠湖蓄洪以控制淮乾洪水的安全下泄。計畫蓄洪區蓄洪水位22.0米,相應容量12.9億立方米。1951年春開挖了出口段新東淝河,以增大排水流量。瓦埠湖蓄洪區於1953年春建成。
瓦埠湖蓄洪區移民新居瓦埠湖蓄洪區移民新居
為保護洪區人民生命財產,2003年淮河大水以後,國家安排居住在行蓄洪區低洼地的民眾進行移民遷建,長豐縣瓦埠湖蓄洪區低洼地民眾分兩批遷建。第一批計畫工程從2003年10月開始動工,移民新房2004年10月全部完工,移民點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於2005年10月完成。

工程效益

瓦埠湖蓄洪區於1953年春建成後,即遇1954年大水,蓄洪前瓦埠湖內水已超過計畫蓄洪水位。7月20日壽西湖行洪,牛尾崗堤漫溢,瓦埠湖水不斷上漲,東淝河閘和攔河壩於7月26日漫水而失去控制,同時由於正南窪地漫流,淮河洪水也漫入瓦埠湖,使湖水位高達25.92米。雖然蓄洪已失去控制,但滯洪對削減和延遲正陽關以下洪峰出現,仍起到一些作用,保證了淮北大堤和工礦區的安全。

存在問題

瓦埠湖來水面積大,一般洪水年份內水就已超過原設計的蓄洪水位,1954年蓄洪後,未再進洪。東淝河閘建成後,淮河水不再倒灌,民眾在湖區進行了墾殖,共圈圩159處,耕地20.3萬畝。圍墾後,縮小了蓄水區,內水位更高,蓄洪已很困難,湖區的內部安全建設和排澇設施未能進行整體規劃實施,如遇大洪、大澇,民眾的安全和生產問題很多。
1975年前後,壽縣、長豐縣、淮南市謝家集區民眾共圈圩160處,面積19.5萬畝,其中壽縣105處,12萬畝。以至湖區縮小,水位抬高0.52至0.75米,淹沒農田3萬畝。白洋淀以上圍墾,嚴重阻水,新增澇區近萬畝,湖周植被破壞,入湖含沙量達350毫克/公升,湖底淤高,蓄水容量減少。圩堤標準低,決而又圍,圍而複決,勞民傷財。據統計,從1980年至1985年,湖內水位三年達22米,兩年超過22米。1980年,水位達到22.79米,淹沒面積473平方公里,沿湖生產圩漫破148處;1982年水位22.96米,淹沒面積491平方公里。除東津、九里兩圩,余均漫破,湖周因災絕收36萬畝。此後廢了一些小圩,改種蘆葦6萬畝。
湖區圍墾,與水爭地,每逢汛期,淮河水位高,湖內水位亦高,難以承納進湖淮水。湖區計畫蓄洪水位22米,而內澇水位,1968年、1975年、1980年、1982年分別為21.52米、21.77米、22.79米、22.96米,與計畫蓄洪水位相差甚微,甚至超過。承納淮水,勢必抬高蓄洪水位,而又將影響周圍人口的生產和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