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部尚書,官名。清末理藩部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一人,從一品,以滿人充,特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藩部尚書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清朝
- 品級:從一品
理藩部尚書,官名。清末理藩部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一人,從一品,以滿人充,特簡。
理藩部尚書 理藩部尚書,官名。清末理藩部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一人,從一品,以滿人充,特簡。沿革 官名。清末理藩部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一人,從一品,以滿人充,特簡。綜領本部事務,監督所屬各官。宣統三年(1911)改為大臣。品級 從一品。
理藩部是清代官署的名稱。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的官制改革中,原理藩院改稱理藩部。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理藩部改尚書為大臣,侍郎為副大臣。晚清時期中國邊疆民族中央管理機構的最大變化,是理藩院改稱理藩部。光緒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公元1906年9月1日),在內外交困中,光緒帝奉慈禧懿旨宣示預備立憲...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這是六部之外增設新部之始。二十九年又增設商部。三十一年再增設學部及巡警部。六部之制逐漸變化。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仿行憲政",將戶部改稱度支部,兵部改稱陸軍部,工部與新設之商部合併為農工商部,原來的理藩院改稱理藩部,刑部改稱法部,...
理藩大臣 理藩大臣,清代官名,清末理藩部長官,宣統三年(1911)四月設立。宣統三年(1911)四月成立責任內閣,改理藩部尚書為理藩大臣,為國務大臣之一。
理藩部左侍郎 理藩部左侍郎,官名。清末理藩部副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沿革 官名。清末理藩部副長官。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品級 左、右各一人,正二品,以滿人充,簡任。佐尚書管理部務。宣統三年(1911),左侍郎改為副大臣,右侍郎省。
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仿行憲政”,將戶部改稱度支部,兵部改稱陸軍部,工部與新設之商部合併為農工商部,原來的理藩院改稱理藩部,刑部改稱法部,另增設民政部、郵傳部。將原設之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併入禮部,禮部內部機構中添設承政、參議二廳,儀制、太常、光祿三司及禮器庫、禮學館。至宣統三年(...
阿喇尼 阿喇尼,亦稱阿爾尼,滿洲鑲藍旗人,清朝官員,官至理藩部尚書。人物生平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任理藩院尚書。出使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給噶爾丹頒敕書賞物。次年,破例列議政大臣。噶爾丹以追擊喀爾喀土謝圖汗為名,率軍至內蒙古。阿喇尼在烏爾會河之戰中敗北,以違命輕戰,被革去議政,降四級調用。
宣統三年(1911年),理藩部尚書改名大臣,侍郎改名副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覆滅,理藩部機構也隨之瓦解。 外務部 外務部是清末負責外交事務的最高機構。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六月初九日,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基礎上,改置為外務部,從而在原有六部一院之外,又新添了一個部級機構,並且位列六部一院之前...
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補授鑲紅旗蒙古都統。九月二十日改組官制,隔日由滿左都御史改任命為理藩部尚書,兼參預政務大臣。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處理廓爾喀朝貢貢使歸國事宜。九月,辦理達賴喇嘛入覲陛見事宜,二十日負責帶領達賴謁見太后,二十五日奏報賜宴達賴喇嘛之禮節。十月,代達賴喇嘛奏請叩謁梓宮。十一...
嘉慶帝《理藩院尚書富俊》:中外宣勤歷年所,不偏不倚柔兼剛。道光帝:①勤勞三省,不凋松柏。②清慎公勤,克盡厥職。③立品端方,宅心純樸。肄國書而通籍,陟郎署以超遷。薇垣直躋直閣之班,蔥佩飭理藩之度。壯戎行之純制,孔翠翎飄;寄閫外以將軍,中黃隊肅。略跡嘗原夫一眚,揚威仍領夫三邊。維豳...
疏入報可,並加理藩部尚書銜,節制秦、晉、隴沿邊各廳州縣。旋復授綏遠城將軍,事權始一。貽谷首重官墾。立墾務局,設東路公司,官商合辦。初辦察哈爾右翼,改舊設押荒局為豐寧墾務局,旋分為豐鎮、寧遠兩局。清查舊墾,招辟生荒,派員丈勘繪圖,酌留蒙員隨缺地畝及公共牧廠,其餘乃悉開放之。牛羊群...
商部尚書 商部左侍郎 商部右侍郎 農工商部尚書 農工商部左侍郎 農工商部右侍郎 巡警部尚書 巡警部左侍郎 巡警部右侍郎 學部尚書 學部左侍郎 學部右侍郎 吏部尚書 吏部左侍郎 吏部右侍郎 度支部尚書 度支部左侍郎 度支部右侍郎 禮部尚書 禮部左侍郎 禮部右侍郎 典禮院掌院學土 典禮院副掌院學士 理藩部尚書 理...
並宣布退位,內閣瓦解。張勛內閣成員如下: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張勛 外務大臣 梁敦彥 民政大臣 朱家寶 度支大臣 張鎮芳 學務大臣 唐景崇 陸軍大臣 雷震春 參謀部尚書兼陸軍總長 王士珍 海軍部尚書 薩鎮冰 法部尚書 勞乃宣 郵傳部大臣 詹天佑 理藩大臣 貢桑諾爾布 農工商部尚書 李盛鐸 學部尚書 沈曾植 ...
外務部外務大臣:梁敦彥(原任外務部尚書鄒嘉來署理,六月十五日(1911年7月10日)鄒嘉來改授弼德院副院長)民政部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閏六月廿一日(1911年8月15日)改授理藩大臣)、桂春(倉場侍郎署理,九月九日(1911年10月30日)卸任)、趙秉鈞(九月九日(1911年10月30日)任)度支部度支大臣:...
有資料記載,內蒙古及蒙古國曾經是清朝的藩部地區,當時的理藩部尚書肅親王善耆管理理藩院事務。善耆的五妹善坤就是蒙古喀喇沁親王貢桑諾爾布的福晉。喀喇沁親王府博物館收藏的有關資料和翻譯過來的日文資料中記載著貢桑諾爾布跟隨善耆這位最早率領清朝官員到東部蒙旗進行實地考察的全過程。吳漢勤將沿著100年前善耆到東部...
三十三年任民政部尚書。宣統二年(1910),黃復生、汪精衛等謀刺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他建議取“懷柔”政策,清廷遂將黃、汪改為終身監禁。次年任理藩部尚書。武昌起義後,奏請將黃、汪釋放。南北議和,他與良弼堅決反對溥儀退位。民國建立後,遷居旅順,公開投靠日本。1914年發起組織宗社黨,進行復辟活動。次年,與...
後歷任乾清門頭等侍衛、副都統、統領、民政部尚書、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是中國現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善耆在清末贊成立憲運動,並免除刺殺監國攝政王的汪兆銘死刑。辛亥革命後,為宗社黨骨幹,拒絕在清帝退位詔書上籤字,後逃至日本占領的旅順,兩次發起滿蒙獨立運動,均以失敗告終。民國十一年(1922年)病死於...
同年冬,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由恭親王奕訢領導;司員統稱章京,置滿、漢各八人;當時採用分署治事制:戶部司員核關稅,理藩部司員典文移,兵部司員治台站驛遞,內閣人員主機密,俱隸總辦、幫辦。(後來,光緒三年(1877年),改設英、法、俄、美四股。光緒九年(1883年),增設海防股。後來改設俄、德、...
順治16年(1659年),禮部尚書(今外交部長)兼管理藩院事務,兩年後理藩院官制又與六部同位階。光緒32年(1906年),因清末新政的改革官制,理藩院改為理藩部。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曾短暫續設“理藩部”,但旋即被廢除。1913年,改為北洋政府設在北平的“內務部蒙藏事務處”;隨後曾陸續改為該處陸續改制為...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銘》:“賜進士、通議大夫、協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纂修先朝實錄記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較內書文華殿展書誥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諭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經筵講官、通家鄉眷生王鐸頓首拜書丹”。清代 清因明制,設翰林院。置掌院學士兩人,滿、漢...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認為同外國關係僅是“理藩而已,無所謂外交也”。俄國使臣來華,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國使臣來華則均由禮部主持接待。鴉片戰爭後,情況稍有改變,由兩廣總督特加欽差大臣頭銜,專辦與歐美國家的交涉,稱為“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被迫與列強簽署了鹹豐八年(1858年)的系列《...
這個內閣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內閣,而是中國傳統內閣。內閣名單 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張勛 外務大臣 梁敦彥 民政大臣 朱家寶 度支大臣 張鎮芳 陸軍大臣 雷震春 參謀部尚書兼陸軍總長 王士珍 海軍部尚書 薩鎮冰 法部尚書 勞乃宣 郵傳部大臣 詹天佑 理藩大臣 貢桑諾爾布 農工商部尚書 李盛鐸 學部尚書 沈曾植 ...
祖父:宗室福昌保,存誠第二子,閒散。父:宗室和悅,福昌保第三子,閒散。母:趙佳氏,和悅正室,趙珍之女。姻婭:崇綺。妻妾 正室:巴禹特氏,柏春之女。側室:章氏。子女 長子:宗室壽耆(1859年-?),光緒九年進士,官至理藩部大臣。次子:宗室庚耆(1875年-?),一品蔭生,官至員外郎。
任命張勛、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等為內閣議政大臣,萬繩式、胡嗣瑗為內閣閣丞,梁敦彥、王士珍、張鎮芳、雷震春、薩鎮冰、朱家寶、詹天佑、沈曾植、勞乃宣、李盛鐸、貢桑諾爾布為外務、參謀、度支、陸軍、海軍、民政、郵船、傳、學、法、農工商、理藩等部大臣,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還任命了各部尚書...
舒 明:蒙古自治區正黃旗人,清代將領。乾隆年間歷理藩部侍郎、綏遠城將軍兼領歸化城都統等官。先後駐烏里雅蘇台、綏遠城,撫輯蒙古部落,安置降人,鎮壓叛眾。舒 燾:湖南省漵浦人,清代官吏、詩人。官戶部郎中,工詩文,有《綠綺軒文鈔》等。舒元輿:東陽(今屬浙江省)人,唐代大臣。出身寒微,元和年間舉...
歷史之部:年表、年號、譜牒、歷代(編年、稗史——理藩、史補、史考、史評、史論)、先秦史(尚書、春秋)、先秦(編年、別史、稗史、史考、史論、史評)、先漢(正史、稗史、史補、史考、史評)、漢(編年、別史、稗史、史補、史考、史論、史鈔)、三國史(補、考、論)、晉南北朝(別史、史補、...
追隨慈禧、光緒帝出逃西安。返京後,東交民巷的肅王府已被日本使館和正金銀行所占,暫住門頭溝的顯謹親王丹臻園寢陽宅,直到榮祿贈宅後才有府邸。光緒二十八年(1902),授御前大臣,歷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理藩院事務、兼職籌辦海軍事務、民政大臣、理藩大臣。宣統帝遜位後離職。1922年在撫順去世,謚“忠”。
不久,公布中央官制,最高統治機構軍機處照舊不變,舊的部名稱作了更改並增為11部:外務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禮部、學部、陸軍部、法務部、農工商部、郵傳部、理藩部,工部裁省,陸潤庠署理工部尚書一職撤銷,以尚書銜領順天府尹。翌年,授吏部尚書、參預政務大臣。他上疏說:“捐錢買官,仕途就良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