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性口炎

球菌性口炎(coccigenic stomatitis)是由致病性球菌引起的急性球菌性感染性口炎,臨床上以形成均勻緻密的假膜性損害為特徵,故又稱為膜性口炎(membranous stomatitis)。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球菌性口炎
  • 英文名稱:coccigenic stomatitis
  • 其他名稱:膜性口炎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 發病部位:口腔黏膜
  • 主要症狀: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爛,潰瘍
  • 主要病因:致病性球菌感染
發病原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輔助檢查,組織病理,疾病診斷,鑑別診斷,疾病治療,疾病預後,

發病原因

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口腔黏膜的球菌感染可以是幾種球菌同時存在的混合感染。不同的球菌感染所致病變部位有所不同,通常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以牙齦多見,肺炎雙球菌好發於硬齶、舌腹、口底及頰黏膜,而鏈球菌感染多見於唇、頰、軟齶、口底等部位黏膜。

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生於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爛或潰瘍。在潰瘍或糜爛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灰白色或黃褐色假膜,假膜特點是較厚而微突出黏膜表面,緻密而光滑。擦去假膜,可見溢血的糜爛面。周圍黏膜充血水腫。患者唾液增多,疼痛明顯。有炎性口臭。區域淋巴結腫大壓痛。有些患者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診斷鑑別

輔助檢查

塗片鏡檢可見大量球菌;細菌培養可明確診斷;常規血象檢查白細胞數一般增高。

組織病理

黏膜充血水腫,上皮破壞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壞死上皮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及多種細菌和纖維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層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

疾病診斷

球菌性口炎的病損有灰黃色假膜覆蓋,假膜緻密而光滑,不易擦去,如去除假膜可見溢血的糜爛面。病損周圍炎症反應明顯,炎性口臭,淋巴結腫大壓痛,白細胞數增高,體溫升高。必要時,可作塗片檢查或細菌培養,以確定主要的病原菌。
球菌性口炎有原發性球菌性口炎和繼發性球菌性口炎之分。原發性球菌性口炎並不常見,多發生於體弱和抵抗力低下的患者。臨床上多見的是繼發於某種口腔損害之後,在原有糜爛、潰瘍的基礎上發生的的繼發性球菌感染,這種繼發性球菌性口炎通常以原發病作診斷命名,只是在治療原發性病損的同時注意抗感染。

鑑別診斷

1.鵝口瘡(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在口腔黏膜充血的基礎上可見白色凝乳狀斑點或斑片,塗片或培養可見黴菌菌絲和孢子。
2.壞死性齦口炎:受累黏膜可見壞死性潰瘍,自發性出血,疼痛明顯,典型的腐敗性口臭,灰黃色或灰黑色無光澤假膜,壞死區塗片可見到大量梭狀桿菌和螺旋體。

疾病治療

1.控制感染: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選擇相應的抗菌藥物和療程。感染程度較嚴重或伴有全身感染症狀者可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抗菌藥物。
2.支持療法:注意補充維生素、水、電解質和營養。
3.局部對症治療:抗感染、止痛、促癒合。

疾病預後

良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