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
農業物流(Agriculture Logistics)是在分析、研究現代農業的涵義、特點、特徵與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是指從農業
生產資料的採購、農業生產的組織到農產品加工、儲運、分銷等,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生產者到消費者過程中所形成的物質產品流動。發展
現代農業物流,加強對農業物流的管理就是要提高農業產品商品生產的市場反應速度,節約
交易成本,降低庫存數量,縮短
生產周期,提高服務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增加
產品銷售利潤,最大限度滿足客戶要求和社會需要。
分類
根據物流形式不同,站在現代供應鏈管理角度看,現代農業物流管理(MALM)是對農業產業產前、產中、產後即上游、中游、下游三段過程的科學管理:
上游,即產前,是處在供應(採購)階段的物流形式,叫農業供應物流;
中游,即產中,是處在生產階段的物流形式,叫農業生產物流;
下游,即產後,是處在銷售(加工)階段的物流形式,叫農業銷售物流。
農業供應物流(ASL)
農業供應物流是為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運行,供給和補充生產所需生產資料的物流。它主要是指農業生產資料的採購,包括種子、肥料、農藥、地膜、農機具以及農業生產需要消費的其它原料、材料、燃料等,其中還應包括電力資源和水利資源。目前,農業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大致如下:種子、種苗、農藥、肥料、飼料等大多由農業類公司提供;大型設備,如
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插秧機、動力提水設備、以及大型運輸機械等,一般由國有大中型企業提供,小部分進口,中型農機具、部分化肥、農藥、地膜等由地方工業企業提供;有機肥、土農藥、土飼料等一般由村辦
經濟組織提供或農戶的小作坊自辦。
農業供應物流的主要特徵:
①物流方向。是由生產廠家經市場向廣大農村消費市場的流動。它的組織過程一般是從一級批發市場逐步向二、三級市場轉移,通過
幹線運輸到
支線運輸來實現,其流通形式呈擴散形態。
②
物流組織。一般在農用物資交易過程中或交易後確定,凡是確定直銷直供的,生產廠家或供貨人是物流具體組織者;凡實行轉銷直供的,則最後供貨人是
倉儲部門作為物流的組織人或代理組織人;凡是執行配送制的供銷部門或倉庫,則供銷部門或倉庫是物流的組織者;凡是向多個廠家或多個供貨商同時購買一定數量商品的用戶,則物流的組織者是消費者自己。
③物流方式。一般由外地大批量購入生產資料,由經銷商分銷到站、店、場、戶,終端消費者是農民或農業生產經營企業。
農業生產物流(APL)
農業生產物流是指從農作物耕種(動物飼養、微生物培養)、管理,到收穫整個過程所形成的物流。在我國,農業生產物流一部分由農業生產企業運作,絕大多數由個體農戶形成。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農戶承包土地不多,物流量不大,一般由個體農戶自己策劃安排,多數以不誤農時、提高產出率為追求目標,實行企業式運作、追求質量效益的較少。
農業生產物流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耕種、養殖物流,即為了耕種、養殖配置生產要素的物流,包括農業機械設備及工具的調配和運作,種子、種苗、化肥、地膜等的調運和使用;二是管理物流,即為了培育動植物茁壯成長的
物流活動,包括農作物的播種、育苗、移栽、鋤耙、除草、除蟲、除病、整枝、追肥、澆水等作業所形成的物流,和動物餵養、微生物培育所形成的物流;三是收穫物流,即為了收穫農產品而形成的物流,包括收割、捕捉、挑運、脫粒、晾曬、篩選、包裝、入庫等作業所形成的物流。
農業銷售物流(ASL)
農業銷售物流是指由農產品的銷售、加工行為而產生的一系列物流活動,包括農產品的保鮮、運輸、儲存、初深精加工、銷售等作業,由經銷商的
收購、儲存、加工、包裝、運輸、分銷等環節組成。農業銷售物流的方向、方式與農業供應物流的恰好相反,是從農村到城鎮,從農戶(農業生產企業)到農產品初、深、精加工企業,其流通形式呈集中狀態;銷售物流環節、物流組織、物流載體與農業供應(採購)物流基本相同。
區別
1、內涵和外延不同。現代農業物流管理指農產品全壽命周期內的一體化集成管理,即農業供應鏈管理;而傳統農業物流管理一般指農產品的儲運管理。
2、
管理理念不同。現代農業物流管理的理念是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增強農業產業鏈整體效益;而傳統農業物流管理追求個體成本的降低,沒有考慮整個農業供應鏈績效和
客戶滿意度水平。
3、
管理手段不同。現代農業物流管理採用了現代化的
物流技術、
信息技術等,能實現物流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和信息化等;而傳統物流管理的手段非常落後。
4、管理效果不同。現代農業物流管理是一種快捷、準時、透明、準確的精細物流管理型式,能提高
物流效率,降低
物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提高
物流活動的附加值;而傳統物流管理是一種粗放型的
管理方式,其
物流服務的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