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俊

王兆俊

王兆俊,寄生蟲病學家。在寄生蟲病防治研究工作中,堅持以科研指導防治、以防治促進科研的指導思想,通過大量調查證明了黃淮平原黑熱病的流行與犬關係不大,屬人源型,並與吳征鑒協作證實了中華白蛉是其傳播媒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兆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蘇州
  • 出生日期:1911年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上海醫學院
  • 代表作品:《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生平,成就,黑熱病簡介,掌握了黑熱病的流行情況與規律,研究成功可供推廣套用的黑熱病防治方法,寄生蟲病簡介,使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實現消滅黑熱病,使山東率先實現基本消滅絲蟲病和瘧疾,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

王兆俊原名朝濬,於1911年9月29日出生於江蘇省縣(今蘇州)。他生長在一個中醫家庭。其父常以宋代文學家范仲淹“不為良相即為良醫”的名言教誨晚輩,所以他自童年便有學醫之願。1925年他於吳縣第二國小畢業後,本擬學習中醫,繼承父業,但因當時社會上的一股否定中醫之風日緊,其父遂改變初衷,令其學習西醫。他在家用一年的時間自修了中學階段的必修課程,於1926年考取了江蘇醫科大學。1927年該校併入中央大學,他隨校由蘇州遷往南京,繼續讀預科。在蔡堡曾昭倫張江樹等教授教導下,他在生物學化學英語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29年,他轉入中央大學醫學院(後改名上海醫學院)讀本科,1934年畢業,並以全班總平均第一名的成績獲醫學士和醫學博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他留校工作,在附屬醫院——上海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小兒科主任高鏡朗教授名下任住院醫師,1936年調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傳染病醫院任醫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進占上海租界,他不願為敵偽做事,毅然辭職,回蘇州老家開設診所謀生。抗日戰爭勝利後,受聘到安徽省立醫院任院長,直到1947年底。在這13年的臨床實踐中,他看到蘇、皖一帶各種寄生蟲病流行,尤以血吸蟲病黑熱病的危害更為嚴重,每年有許多患者得不到治療而死亡。他記起父親經常提到的《黃帝內經素問》上的一段話:“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因此,立志於預防醫學,進行寄生蟲病的防治研究,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上工”之路。
1948年春,王兆俊獲得世界衛生組織的獎學金,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校,專門攻讀寄生蟲病學,在著名寄生蟲病專家布朗教授指導下,於1949年4月完成全部學業,被授予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為了進一步掌握國際上寄生蟲病防治研究的新技術,他又到美國中央衛生研究院和疾病控制中心進修。當時他的老師和同學勸他留在美國工作,但他心在祖國,均予婉言謝絕,並再次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資助,在歸國途中取道義大利希臘以色列埃及印度等國進行考察學習。當時義大利正在羅馬衛生研究院米西勞里教授的指導下,使用DDT殺滅蚊蟲和白蛉,藉以控制瘧疾和利什曼病。希臘的赫金尼古拉也在進行同樣的實驗研究,這在世界上是首次套用DDT於預防醫學的大規模實驗。王兆俊聽取了有關專家的學術報告和情況介紹,並參觀了實驗現場,學習了DDT的使用技術和推廣方法。以色列希伯萊大學的艾德勒西奧多是國際聞名的利什曼病和白蛉專家。王兆俊在他們的實驗室里學習了較長一段時間,閱讀了他們所有的著作和論文,查看了各種白蛉標本,並在該校附屬醫院利什曼病門診部進行臨床實習。他在印度加爾各答全印公共衛生研究院和熱帶病院,由申偈多和史密斯教授指導,進一步學習黑熱病的免疫診斷、治療及醫學昆蟲學,並深入疫區對白蛉生態習性進行觀察。這一年多的深造,為他在黑熱病和瘧疾等寄生蟲病的基礎理論和防治研究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49年10月底,王兆俊衝破各種阻撓,經香港回到北京。衛生部原擬讓他到醫學院校任教,京、津、滬、穗任他選擇。但他執意要到黑熱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進行防治研究,於是便受聘到山東省。他最初在衛生廳任技正,制定了防治黑熱病的初步規劃,首先培養人員,並帶隊到黑熱病發病最高的臨朐縣進行防治試點,為專業機構的建立做好準備。1950年5月,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黑熱病防治總所(1953年改稱山東省黑熱病防治所)在山東省泰安縣建立,他被任命為所長,1956年,衛生部指定這個所為全國黑熱病防治研究指導中心。從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山東、蘇北、皖北和各黑熱病流行省區的防治研究事業中。1959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山東省黑熱病防治所與山東省絲蟲病防治所在濟寧合併為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他繼續任所長,除負責黑熱病防治工作外,還領導全省的絲蟲病瘧病華枝睪吸蟲病等寄生蟲病的防治研究。這個所於198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為“淋巴絲蟲病合作中心”,他擔任主任。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熱帶病科研、培訓特別規劃處決定對該中心給予資助加強,雙方圍繞絲蟲病和瘧疾進行了一系列的科技合作、人員培訓與學術交流。
王兆俊還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政權建設,對寄生蟲病防治科學技術的策劃與實施。他先後被選為山東省第二屆人大代表、第一屆政協委員、第五屆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第三、四、五、六屆委員,並擔任衛生部血吸蟲病學術委員會和寄生蟲病研究委員會委員,北方瘧疾技術指導組組長,山東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副會長等職,為中國預防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成就

黑熱病簡介

黑熱病為中國五大寄生蟲病之一。它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通過白蛉傳播的一種疾病,廣泛流行於長江以北的16個省、市、自治區的廣大農村中。據考證,在黃淮地區流行此病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此病傳播快、死亡率高,給病區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中國關於黑熱病的研究始自本世紀20年代,最初多由外國學者進行。從30年代開始,中國少數學者從事調查和實驗,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由於人、財、物方面的限制,此項工作難以得到順利發展。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很多問題,諸如:疾病的分布與發病情況與犬的關係,傳播媒介的生態習性和防治方法等,都還沒有解決,更談不上有可供推廣套用的防治措施和經驗。從而主持這一工作以來,堅持科研與防治相結合、為防治服務的指導思想,根據防治工作的急需,對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實驗研究。
利什曼原蟲利什曼原蟲

掌握了黑熱病的流行情況與規律

山東、蘇北和皖北向來是中國黑熱病流行地區,但過去缺乏全面系統的調查,在流行病學上幾乎是一片空白。王兆俊自1950年開始,帶領防治人員,多年生活在農村,深入病區,調查研究。當時農村的條件很差,他與大家一起住農民的茅屋,用廟宇作實驗室和病房,夜晚在油燈下整理資料,白天外出靠步行趕路。在大河上下、泰山南北、膠東半島、淮海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從而查明當時山東省所有的135個縣(市)均有黑熱病流行,黃河以南、京杭運河以東和半島地區流行最重,患病率平均為350/10萬,有的縣達100/10萬。山東全省約有20多萬病人,占全國總病人數的1/3強。蘇北、皖北的黑熱病流行於淮河以北各縣、市,患者共有15萬人。關於黑熱病的保蟲宿主問題,曾有學者於30—40年代在遼寧、北京、甘肅陝西等黑熱病流行區,查到了患有黑熱病的病犬,因此有些學者認為中國的黑熱病與地中海地區的黑熱病同屬一個類型,即人的黑熱病主要由病犬傳播而來。而王兆俊則認為以往的調查範圍和檢查犬數有限,尚不能遽下此結論。他與同事在山東、蘇北和皖北病區共檢查家犬46000多隻,結果僅在山東個別山區查見少數病犬,而絕大多數村莊雖然人的發病率很高,卻無病犬存在,顯示在黃淮平原黑熱病的流行與犬的關係不大,而病人則是主要傳播來源。他又綜合中國其他流行地區的大量調查資料,提出了中國黑熱病在流行病學上存有人源型和犬源型兩種不同類型的論斷,為因地制宜制訂不同防治對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白蛉白蛉
過去曾有人通過實驗觀察和在部分地區的調查,證明中華白蛉為中國黑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但對它的分布和生態習性缺乏了解。王兆俊與中央衛生研究院華東分院的吳征鑒等協作,在山東和蘇北、皖北對白蛉進行了長達5年的調查,先後共發現6種白蛉,證實中華白蛉分布最廣,凡有黑熱病的村莊都有它的存在,且數量的多寡與當地黑熱病的流行程度成正比。該蛉種於5月中下旬出現,8月絕跡,僅於6月有一高峰,顯示每年只有一個世代繁殖。成蛉白天在室內棲息,夜晚的活動範圍多局限在住屋、畜舍和廁所。其吸血習性因地而異,在魯南蘇北皖北地區喜吸人血,在魯北和魯中地區兼吸牲畜血。其幼蟲孳生在各種縫隙和洞穴的泥土中。以上研究成果進一步證實了中華白蛉為華東地區黑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從而為研究制定滅蛉對策與具體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成功可供推廣套用的黑熱病防治方法

王兆俊對黑熱病防治方法的研究是從診斷、治療和滅蛉三個方面進行的。關於黑熱病的病原診斷,過去一般都採用胸骨穿刺法。但此法可因操作不慎傷及患者大血管而造成死亡事故,因此不適合於推廣套用。他於1950年首先套用髂骨穿刺法於黑熱病的診斷,檢出的原蟲陽性率不低於胸骨穿刺,且安全可靠,經在全國推廣使用,從未發生意外。在血清學診斷方面,過去多用球蛋白試驗和醛試驗等方法,因常有假陽性或假陰性,對黑熱病僅有輔助診斷價值。他於50年代套用補體結合試驗,又因黑熱病人的血清常有抗補體作用,而且操作繁瑣,不便於推廣。從70年代後期開始,他採用間接螢光抗體試驗診斷黑熱病,證實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黑熱病的診斷和監測提供了新的手段。 過去中國治療黑熱病多用三價銻製劑,但其毒性大,療程長,治癒率低。使用五價銻製劑治療的效果雖好,但此劑全賴進口,價格昂貴,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1950年,中國製藥工業有了很大發展,已能合成五價銻製劑。王兆俊與山東新華藥廠合作,在試製葡萄糖酸銻鈉的過程中,他承擔臨床試驗工作,不斷提出改進意見,逐步增加銻的含量,終於製成每毫升含銻100毫克的濃縮水溶劑,商名斯銻黑克。他使用此劑試治1500餘病人,證明其作用快、療效高、毒性小。他採用6天6針療法作靜脈肌肉注射。一個療程或至多三個療程,治癒率高達99%,效果不亞於英國產的苯妥斯登,且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為在農村開展治療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衛生部決定在全國推廣套用這種藥劑,從而結束了中國治療黑熱病藥物依靠進口的歷史,同時也加速了中國黑熱病防治工作的進程。對於少數治後復發的抗銻病人,他通過動物實驗,證明並非是原蟲抗藥所致,而與患者的機體功能異常有關。他用各種芳香雙脒劑治療有效,採用針灸合併銻劑療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為肅清傳染源提供了保證。
撲滅白蛉媒介是預防黑熱病的根本措施,但過去國內從未有人對此進行研究。王兆俊在掌握中華白蛉生態習性的基礎上,自1952年開始,與中央衛生研究院華東分院合作,先後在泰安淮陰懷遠等地進行現場滅蛉實驗,證明在5月中下旬用DDT或六六六對全村作室內滯留噴灑一次,即可使白蛉消滅殆盡,且數年不復升。進一步的觀察證明,在對病人治療並同時進行滅蛉的村莊,4年內患病率可降為零,而在僅治療病人、不滅蛉的村莊,同期患病人數只減少61%,可見滅蛉對黑熱病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寄生蟲病簡介

防治寄生蟲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一項新興事業。50年代初,國家制定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繼而在《1956到1967年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中,對黑熱病、絲蟲病、瘧疾等疾病提出了限期消滅的要求。山東省是開展寄生蟲病防治最早的省份之一。省人民政府在國民經濟還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撥出專款,購買藥品器械,組織力量,免費開展防治工作。王兆俊與廣大防治人員一起,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絲蟲絲蟲

使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實現消滅黑熱病

王兆俊在對黑熱病取得可供推廣套用的防治方法的基礎上,制訂了全省近期和遠期防治規劃,決定採取查治病人和藥物滅蛉的防治措施。在防治過程中,他十分重視組織建設和防治人員的培訓工作。當時山東省的衛生力量還比較薄弱,他通過各級政府,從醫療單位抽調醫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並親自編寫各種講義,登台授課,指導學員技術操作和臨床實習。他以這批人員為骨幹,在各地、市、縣設定黑熱病防治站或組,負責當地技術指導和基層防治人員組訓,並對各鄉鎮聯合診所的醫務人員和開業醫生給予短期訓練,就地成立鄉鎮防治小組,在廣大農村普遍建立了防治網,保證了防治措施的全面落實。1954年以後,隨著各級防疫站的建立和基層衛生組織的健全,黑熱病防治任務便由這些單位承擔。他們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取得了民眾的積極配合,使各地病人得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病村也得到及時噴灑滅蛉。其間,王兆俊經常帶領人員深入現場,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由於他長期深入基層走村串戶,查訪病人,與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民眾都親切地喊他“老王”。尤其是他多次獻血使嚴重貧血的病人轉危為安的事跡更被傳為佳話。一位來自膠東地區的黑熱病女孩已瀕於死亡,因輸了他的血而得救,患兒的父親將其名字改為“黨生”,以示不忘共產黨的恩情。在他精心策劃與指導下,山東省自1950—1958年共治療患者245043人,1956年後又普遍推行滅蛉措施,使黑熱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已降為3/10萬,於國內首先實現了基本消滅黑熱病,在全國樹立了典範,也為其他寄生蟲病防治提供了經驗。
山東省在黑熱病基本消滅後,王兆俊對防治研究工作依然沒有放鬆,每年擬訂監測計畫,要求各級醫療單位特別是基層衛生組織繼續注意發現病人,對疑似患者都要作病原檢查,或採血兩滴於濾紙上,送交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作螢光抗體試驗,確定是否黑熱病。此外,每年派出人員進行白蛉密度調查,以便隨時掌握傳染源和媒介動態。根據長期監測,1972年以後山東省未再出現新發病人,85%的村莊內白蛉已告絕跡。1978《消滅黑熱病的研究》論文獲全國和山東省科學大會獎勵。1987年,他又採用利什曼素皮內試驗,在13個市、地,24個縣、市,78個鄉鎮檢查1萬多不同年齡的居民,在30歲以下的人群中無一例呈陽性反應,進一步證實黑熱病的傳播早在60年代即已得到有效控制。70年代以來,山東省已由原來的黑熱病重流行區轉化為非流行區。

使山東率先實現基本消滅絲蟲病和瘧疾

王兆俊是從1960年開始領導山東全省絲蟲病和瘧疾防治研究工作的。班氏絲蟲病在山東省流行於74個縣、市,原有微絲蚴陽性者和各種症狀的病人500多萬,流行範圍、感染人數和危害程度均居全國之首。50年代末,曾在魯南進行一次查治,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從70年代開始,他與有關防治研究人員在全省範圍內普遍開展防治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類型地區,分別提出反覆查治、全民間歇服藥和普及服海群生藥鹽等針對傳染源的防治措施,並組織專業隊協助各地、市、縣,進行反覆查治考核,使居民的微絲蚴率由70年代的4.62%降至1982年的0.19%,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的部頒標準。1983年經衛生部組織考核驗收,確認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的要求。 《山東省基本消滅絲蟲病的研究》論文獲1983年衛生部甲級成果獎、山東省科委科技成果一等獎和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瘧疾是山東省的常見病、多發病,60年代和70年代初曾先後兩次爆發流行,年發病人數最高達600多萬,對人民的健康和生產建設造成嚴重危害。衛生部組織蘇、魯、豫、皖、鄂五省聯防。王兆俊參加了防治規劃的制訂和聯防計畫的實施。他與有關科技人員一起,根據山東省瘧疾的流行病學特點,提出了以消滅傳染源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加強對現症病人的管理,開展休止期治療和預防服藥,實行群防群治,在不同階段實行分類指導,堅持長期反覆鬥爭,使瘧疾發病率連年穩步下降。至70年代後期,在瘧疾發病不多的情況下,在魯南重流行區普遍設定鏡檢站和監測站,實行病例偵察和動態監測,並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使瘧疾的發病率於1986—1988年連續三年保持在1/萬以下,達到基本消滅瘧疾的部頒標準。經衛生部組織覆核,宣布山東省又在全國率先在一個省的範圍內基本消滅瘧疾。《山東省基本消滅瘧疾的研究》論文獲1989年山東省科委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中國病原生物學雜誌》
40年來,王兆俊在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對全國寄生蟲病防治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為國內各黑熱病流行省區培養了一大批防治骨幹。這些人員參照山東省的經驗,在控制消滅黑熱病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山東省防治絲蟲病的經驗,對其他省區的絲蟲病防治工作具有參考套用價值,為加速中國絲蟲病的消滅提供了條件。
山東省在寄生蟲病防治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也引起國際的重視,世界著名利什曼病專家艾德勒薩蒂於1964和1966年來華訪問,對山東省黑熱病防治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79年以後,王兆俊先後接待了20多個國家70多位來訪的專家學者,他們都認為,山東省在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經驗,值得第三世界國家學習參考。王兆俊積多年對黑熱病防治研究的經驗,在國內外先後發表30多篇論文。1954年,在蘇聯地方病學術會議上,他宣讀了《新中國黑熱病防治研究的成就》一文。他與吳征鑒合著的《黑熱病學》為其代表作,這部50多萬字的巨著是他們總結科研成果和防治實踐,並參考800多篇文獻寫成的,是國內僅有的一部黑熱病學專著。他為《寄生蟲病學》 、《人體寄生蟲學》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學》 、 《實用流行病學》等參考書和工具書編寫了黑熱病的章節。他還在《當代中國衛生事業》 、 《中國預防醫學歷史經驗》 、 《山東省預防醫學歷史經驗》等書中,對中國黑熱病防治研究事業作了全面總結,從一個側面闡述了中國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預防醫學的過程和所取得的經驗。讀者可從中得到許多領悟和啟迪。1985年,他又應邀為美國和英國布雷主編的《利什曼病》一書撰寫了“中國黑熱病流行病學與防治”一章,全面系統地將中國在黑熱病防治研究方面的成就向國外作了介紹。 王兆俊很重視對年輕一代的培養,要求他們樹立專業思想,並經常鼓勵和教育他們到基層和現場去開展工作。他指導的研究生在研究課題的設計和實驗過程中,總是兼有實驗室和現場研究的內容,因而在論文答辯時常受到專家們的稱讚。他治學嚴謹,對所內同事送來審閱的稿件都是字斟句酌地進行修改。他講求科學道德,有的稿件經他改寫,作者要他署名,他從不答應。他樂於搞協作,50年代與吳征鑒合作進行白蛉研究,他們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彼此關心,建立了深厚友誼。中國醫學科學院曾把他們樹為楷模,號召學習他們不爭名,不爭利,一心一意團結搞協作的優秀品德。他還非常謙虛謹慎,雖然在寄生蟲病防治研究上成績卓著,但總是把成績歸功於黨的領導,歸功於優越的社會制度,歸功於集體的群策群力。
《人體寄生蟲學》《人體寄生蟲學》
王兆俊現已年過古稀,多年來身患類風濕關節炎行動不便,雖於1984年退居二線,但他精神䦆鑠,仍為寄生蟲病防治研究事業勤奮地工作著。

人物簡歷

1911年9月29日 生於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
1934 年於上海醫學院畢業,獲醫學士和醫學博士學位。
1934—1935年 任上海中國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1935—1942年 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傳染病醫院醫師。
1942—1946年 在蘇州開設診所行醫。
1946—1948年 任安徽省立醫院院長。
1948—1949年 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專攻寄生蟲病學,獲公共衛生學碩士學位。
1949年 赴義大利、希臘、以色列、埃及、印度,對黑熱病、瘧疾等寄生蟲病防治研究工作進行考察學習。
1949—1950年 任山東省衛生廳技正。
1950—1953年 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黑熱病防治總所(1951年改稱華東區黑熱病防治總所)所長。
1953—1960年 任山東省黑熱病防治所所長。
1958年 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和山東醫學院寄生蟲學教授。
1959年 兼任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1960—1984年 任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所長,衛生部血吸蟲病學術委員會和寄生蟲病研究委員會委員,全國瘧疾專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方瘧疾技術指導組組長,山東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傳染病寄生蟲病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和山東省紅十字會副會長。
1979年 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80年 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被指定為“世界衛生組織淋巴絲蟲病合作中心”,他擔任該中心主任。
1984年 任山東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名譽所長。

主要論著

1 王兆俊.1161例黑熱病病案分析.山東衛生,1950,1(2):36—40.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2 王兆俊.套用髂骨穿刺法來診斷黑熱病.山東衛生,1950,1(2):54—56.
3 王兆俊.華東區犬利什曼病的流行情況及與黑熱病的關係.中華衛生雜誌。1953,1(3):114—120.
4 吳征鑒,王兆俊,何凱增.華東地區白蛉生態的調查研究.昆蟲學報,1955,5(4):393—413.
5 山東省黑熱病防治所(王兆俊,孟憲誥整理).葡萄糖酸銻鈉在黑熱病治療上的實用與療效.中華醫學雜誌,1956,42(8):708—716.
6 吳征鑒,王兆俊.用二二三與六六六殺滅白蛉成蛉及其推廣方法.中華醫學雜誌,1956,42(8):717—733.
7 王兆俊,吳征鑒.黑熱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6.
8 王兆俊.黑熱病抗銻原因的初步探討.中華醫學雜誌,1958,44(2):126—129.
9 王兆俊.山東省黑熱病防治研究上主要成就.山東醫刊,1959,(10):8—13.
10 王兆俊.何凱增,吳征鑒.黑熱病.見:馮蘭洲、毛守白主編.寄生蟲病學.上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383—460.
11 王兆俊.黑熱病實驗診斷和黑熱病流行病學、防治措施及防治成就.見:趙慰先主編·人體寄生蟲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77—85.
12 王兆俊,吳征鑒,何凱增.1960年來中國黑熱病防治研究上的進展.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1983,1(1):65—72.
13 王兆俊,邵其峰.皮膚黑熱病31例分析.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1983,1(4):10.
14 王兆俊,吳征鑒主編.杜氏利什曼原蟲與黑熱病和皮膚利什曼病.見: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14—22.
15 王兆俊.黑熱病.見:黃樹則,林士笑主編.當代中國的衛生事業(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268—278.
16 王兆俊.黑熱病.見:鄭崗主編.中國預防醫學的歷史經驗.第3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308—331.
17 王兆俊.黑熱病.見:張植萍主編.山東省預防醫學的歷史經驗.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432—441.
18 王兆俊,邵其峰.中國皮膚黑熱病綜述.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1988,1(1):48—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