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市肆博覽

“王充市肆博覽”的典故出自《後漢書》,創作於東漢光武帝時期,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王充市肆博覽
  • 創作年代:東漢光武帝
  • 作品出處:《後漢書》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作品原文,作品翻譯,作品注釋,相關閱讀,王充簡介,人物簡介,孤門細族,幼讀經史,負笈京師,班彪簡介,作品啟示,

作品原文

王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日久,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

作品翻譯

王充小時候就失去了父親,因在鄉里以孝順母親被稱讚。後來到京城,在太學裡學習,拜扶風人班彪做了他的老師。(王充)喜歡廣泛地閱讀(書籍)卻不死板地拘泥於文章的章句。(由於)家裡窮,沒有書(可讀),他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鋪,看人家賣的書,看過一次後就能記住並背誦。時間久了,他就廣泛地通曉了諸子百家的著作。後來回到鄉里,隱居教學。

作品注釋

1.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東漢著名唯物主義學者。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三年。 (27),約卒於東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輕時到都城洛陽求學,拜班彪為師。後來回鄉教書,曾任過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閉門潛心著書,遷居到這裡。終於完成了不朽之作——《論衡徙焉》
2.京師:首都。
3.太學:東漢時最高學府。
4.班彪:漢代著名學者,史學家,班固的父親。《漢書》是他草創的。
5.不守章句:不死摳經學字句。
6.市:集市。肆:店鋪。
7.稱:稱讚、讚揚。
8.師:拜······為師。
9.輒:就。
10.遂:就。
11.好:喜愛。
12.少孤:少年失去父親。
13.之:代詞,···的。
14.守:守候。
15.市肆:書鋪。
16.屏居:隱居。
17.教授:從事教學。

相關閱讀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日久,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里,屏居教授。仕郡以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
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弔之禮,戶牖 (yǒu) 牆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
京師中的“師”:朝廷
扶風:地名
班彪:西漢末年史學家
好:喜好
肆:書鋪
輒:每每,常常
遂:就
百家:一般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法、名、陰陽、縱橫、雜、農等各種思想流派。
屏:退,隱
去:離職
理實:很有道理
俗儒:目光短淺、志趣不高的讀書人
失其真:與原書的意義或精神不符
絕:謝絕
戶牖:門窗與牆壁

王充簡介

人物簡介

王充,東漢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他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後來回到鄉里,住在家裡教書。會稽郡徵聘他為功曹(官職名),因為多次和上級爭論,和上級不合而辭職離開。
王充擅長辯論,開始的話好像很詭異,最後卻又實在的結論。他認為庸俗的讀書人做學問,大多都失去了儒家的本質,於是閉門思考,謝絕一切慶賀、弔喪等禮節,窗戶、牆壁都放著刀和筆。寫作了《論衡》八十五篇,二十多萬字,解釋萬物的異同,糾正了當時人們疑惑的地方。
刺史(官職名)董勤徵聘他為從事(官職名),改任治中(官職名),自己辭職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謝夷吾上書推薦王充有才學,漢肅宗(漢章帝)特地下詔派遣公車(朝廷徵聘賢人特定的車馬)去徵聘他,因為得病沒有去。當時年近七十,體力和腦力都衰弱了,於是寫作了《養性書》十六篇,倡導節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漢和帝年號)年間,病死在家中。
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整個東漢二百年間,稱得上思想家的,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長統。王符(公元85—162年),位元組信,著有《潛夫論》,對東漢前期各種社會病端進了抨擊,其議論愷切明理,溫柔敦厚;仲長統(公元180年—220年),字公理,著有《昌言》,對東漢後期的社會百病進行了剖析,其見解危言峻發,振聾發聵。王充則著《論衡》一書,對當時社會的許多學術問題,特別是社會的頹風陋俗進行了針砭,許多觀點鞭辟入裡,石破天驚。范曄後漢書》將三人立為合傳,後世學者更譽之為漢世三傑。三家中,王充的年輩最長,著作最早,在許多觀點上,王充對後二家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王充是三家中最傑出,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
但是由於王充在書中對傳統的儒學,特別是漢代經學,進行了論難,有時甚至懷疑古經,上問孔孟,著有《儒增》《書虛》《問孔》《刺孟》等專篇,公然向神聖的經典挑戰,向孔孟聖賢發難,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韙,因而被視為名教之罪人。清乾隆皇帝御批:王充“刺孟而問孔”,“已有非聖無法之誅!”其他學人雖然不能治其“非聖無法”之罪,但也多揮毫濡翰,口誅筆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稱的大史學家劉知幾,因《論衡》書中記載了王充父祖橫行鄉里的不光彩行徑,不合乎子為父隱綱常名教,說王充“實三千之罪人”!章學誠亦對王充非難儒學的作法,對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質疑。
自《隋書·經籍志》以下,歷代目錄書都將王充《論衡》列入無所宗師的“雜家”類。近代經學大師劉師培又說王充是“南方墨者之支派”。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在中國學壇上又曾有人說王充是儒家的反對派,是反孔的急先鋒……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自然我們今天不必為這些帶有濃厚政治偏見的褒貶,去為古人的恩恩怨怨糾纏不休,但是,從學術的角度看,我們認為不能僅憑“問孔、刺孟、非儒”這些表面現象就斷定他的學術派別,而應視其所問、所刺、所非的具體內容。根據王充的整體思想來分析定性,筆者認為:綜觀王充的一生言行,他不僅是一位儒者,而且是一位博學的奇儒。

孤門細族

王充一生業儒,仕路不亨,只作過幾任郡縣僚屬,且多坎坷沮阻,從事跡上看,既無悲歌慷慨之行,也無驚天動地之業。因此無論是他自己寫的長篇自紀,還是范曄為他作的正史傳記,他的事跡都甚寥寥,實在無法引人入勝。
王充自謂出自“孤門細族”,但種種跡象表明,王家祖上還是比較風光的。《論衡·自紀篇》(下引此書,只注篇名)曰: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孫一,幾世嘗從軍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農桑為業。世祖勇任氣,卒鹹不揆(原諒)於人。歲凶,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仇家所擒,祖父汛舉家擔載,就安會稽,留錢唐縣,以商賈為事。
元城,舊縣,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北。充說其先“一姓孫一”,字頗費解,論者疑有脫誤,甚是。根據上下文意,後“一”字下當脫“姓王”二字。王氏意謂其先祖“一姓孫,一姓王”。同祖兩姓,必是一姓之分化。頗疑王充祖先乃王孫氏之族,為先秦某工族之後,後來才分為二姓:一姓王,一姓孫。由此看來,王充的血統曾是很高貴的。
在漢代,王充祖先因功受封會稽陽亭。亭侯是漢代軍功爵之一。漢制,從軍立功者,依軍功大小可食邑於縣、鄉、亭。十里一亭,十亭一鄉,鄉以上則是縣。亭的大小,約相當於後世的堡或村。級別不高,但可坐食其稅,是箇中小地主。可惜好景不長,有一年,王充家在一次突發事變中,失掉了爵命和地位。無爵可繼,有家難歸,王充的祖先們只好就近安置下來,男耕女織,以農桑為業,成了會稽郡人氏。
失掉了封爵的王充列祖列宗,都驍勇使氣,結果結怨甚多,眾人皆怨。一遇天災歲歉,王充的祖先們又幹些攔路搶劫,殺人越貨的勾當,弄得千夫所指。在王充祖父王汛手上,正值西漢末年天下動盪,秩序大亂,王汛擔心亂中被仇家綁票,於是收拾細軟,“舉家擔載”,或肩挑,或車載,離開陽亭,先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最後留居於錢塘縣,以轉手倒賣,賈販經商為業。由此可見,王充的家世,由先秦王孫,而西漢封侯,進而農桑賈販,真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王充的父輩共有二人:王蒙王誦。王誦即是王充的父親。王充祖輩好勇任氣之習,至王蒙、王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終於又與地方豪強丁伯家結下深仇,錢塘也不能呆下去了,遂又舉家遷入上虞。
這真是一個十足的破落之家,到王充出世時,已是“貧無一畝庇身”,“賤無斗石之秩”,再加“宗祖淑懿之德”。確實是一個“孤門細族”之家(《自紀》)。在這個家裡,迎接王充降臨的,不僅沒有任何財產、名譽地位,而且更讓他背上了一個先人無德,祖宗無行的沉重包袱。以致後來王充成名後,還有人以此來譏諷他。王充在《論衡·自紀篇》中詳盡地記載了這些家庭狀況,是比較真實的。對此,劉知幾卻不以為然,認為:“王充之《自紀》也,述其父祖不肖,為州閭所鄙”,“必責之以名教,實三千之罪人也!”(《史通·序傳篇》)實在不是通達之論。

幼讀經史

王氏家族雖然不是地方大戶,但還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田昌五《王充評傳》說“他的家庭是屢受排擠而行將落入貧苦勞動民眾隊伍中的家庭。”(《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二卷)這個估計是合乎實際的。王家祖宗儘管在社會上大耍無賴,好勇鬥氣,但對王充還是十分痛愛的,也十分注意培養。《後漢書》本傳說:“充少孤,鄉里稱孝。”似乎他從小不是失去父愛,就是缺乏母慈。這並不符合實際。王充《自紀》曰:充少“有巨人(大丈夫)之志,父未嘗答,母未嘗非,閻里未嘗讓(譴責)。”可見雙親俱在,且很慈愛,未嘗見背。王充少時,不喜歡押呢戲辱等無聊遊戲。其他小孩喜歡掩雀捕蟬,戲錢爬樹,王充從來不去參與,表現出孤介寡和,端莊嚴整的氣質。這引起王誦的重視,六歲便教他讀書寫字,八歲進他上國小。書館中學童百餘人,都因過失和書法不工遭到先生體罰,唯有王充書法日進,又無過錯,未嘗受責。學會寫字,王充告別了書館,開始了儒家經典的專經學習和儒家道德的修練。
《自紀》說: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經明德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
可見王充接受的正規教育仍然是儒家的倫理,使用的系統教材仍然是儒家的經典《論語》《尚書》,與常人並無兩樣。鄉學既成,王充乃負笈千里,遊學於京都洛陽。在洛陽,王充入太學,訪名儒,閱百家,觀大禮,大開了眼界,大增了學問,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實的學術風格。

負笈京師

東漢的京師在洛陽,當時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陽的一位書生,奪得天下後,特別注重文雅,尤向儒術。史稱他“未及下車,先訪儒雅”,收集典籍,徵招遺隱,“於是四方學士,莫不抱負墳籍雲會京師。”為了安撫這批飽學通經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學,設博士,用他們來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學既是當時全國的最高學府,而且典籍豐富,名流革集,也是全國最權威的學術活動中心。因此四方郡縣都挑選優秀青年進入太學深造,王充亦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太學學習。
《後漢書》《後漢書》
王充到太學的時間,大約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謝承《後漢書》載:“班固年13,王充見之,撫其背謂班彪曰:‘此兒必記漢事。’”謝承書已佚,此文見於范曄《後漢書·班因傳》李賢注。班因生於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歲,班固13歲,王充到京師時,已年滿18,正當漢光武二十年。風華正茂,正是學知識,長見識的大好時機。不過,當時太學受今文經學的影響,盛行章句之學。傳經注重家法師承,先生們將先師的遺教記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稱為“章句”。弟子們反覆記誦,味同嚼蠟;恪守師訓,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緯書讖記,事無巨細,皆決於圖讖,神學迷信,充斥學壇。太學教育,不僅方法僵死,而且內容虛誕。好在這時王充的前輩學者社林、鄭眾桓譚、班彪等人都在京師,他們都是古文經學家,博學淹貫,號稱大儒。在數家之中,王充對桓譚和班彪最為推崇,受他們的影響也最深。

班彪簡介

班彪(公元2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市東)人,東漢有名的古文經學家、歷史學家,史稱“通儒上材”。曾續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後傳》。他為人的特點是:“仕不為祿,所如(往)不合”;治學的特點是:“學不為人,博而不俗”;寫作的特點是:“言不為華,述而不作。”(《漢書·自紀》)其子班因,字孟堅,即《漢書》的作者,亦博學多通。史書說他“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後漢書·班彪列傳》)當時亦在太學肄業。王充對班氏父子十分讚賞,說:“班叔皮續太史書百篇以上,記事詳悉,義理浹備,觀讀之者以為甲,而太史公乙。於男孟堅為尚書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里(小國)也,乃夫周召魯衛(大國)之謂也。”將班氏父子視為超人奇士,比作文華秀美的泱泱大國(《超奇》)。王充以班彪為師,以班因為友,日誦詩書,砥礪德行,在學問文章、立身道德上都大受其影響。

作品啟示

要博覽群書,知識要靈活運用,死守章句、拘泥教條是萬萬不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