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子區(獨山子)

獨山子區

獨山子一般指本詞條

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南屏天山,北隔312國道與奎屯市毗鄰,西鄰烏蘇市,東與沙灣縣接壤。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250千米,距克拉瑪依中心市區150千米。獨山子地名來源於區境內的獨山,獨山呈東西走向“一”字形,因不與其它山體相連,獨立於戈壁中而得名。在維吾爾語哈薩克語中,稱獨山子為“瑪依塔克”和“瑪依套”,意思是“油山”。

2015年,獨山子區總面積44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平方公里,總人口9萬餘人,其中戶籍人口5.7萬餘人,由漢、維吾爾、哈薩克、蒙古、錫伯、滿等31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人口占2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獨山子區
  • 外文名稱:Dushanzi District
  • 別名:瑪依套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新疆克拉瑪依
  • 下轄地區:3個街道
  • 政府駐地:金山路街道
  • 電話區號:0992
  • 郵政區碼:833600
  • 地理位置準噶爾盆地西南緣
  • 面積:448平方公里(2015年)
  • 人口:9萬餘(2015年)
  • 方言北京官話-石克片,維吾爾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獨山子大峽谷,鹿角灣
  • 機場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
  • 火車站奎屯站
  • 車牌代碼:新J
  • 行政代碼:650202
  • 地區生產總值:113.75億元(2013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植被,水文,自然資源,油氣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概況,社會事業,城市建設,教育科技,文體,醫療衛生,民俗民情,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朝設西域都護府,獨山子歸其領屬。自此以來至清朝晚期,獨山子一直都是遊牧民族的牧場。
清朝、民國時期,獨山子屬烏蘇縣管轄。
獨山子區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獨山子石油開始開採。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新疆省政府與蘇聯政府聯合成立獨山子煉油廠。開始引進蘇聯技術裝備,在獨山子(山)北坡形成石油工人聚居的礦區,即獨山子礦區。
1955年2月22日,建立獨山子礦區地方行政工作委員會。
1956年後,改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獨山子鎮人民委員會”(縣級建制),由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58年,克拉瑪依市成立,獨山子劃歸為克拉瑪依市的市轄區(縣級建制)。
1970年,成立政企合一的獨山子礦區革命委員會。
1982年6月,設立獨山子區。
198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決定克拉瑪依市為直轄不設區的市,撤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成立克拉瑪依市獨山子鎮(縣級建制)。
199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恢復克拉瑪依市為設區的市,重新成立獨山子區。

行政區劃

2015年,獨山子區轄3個街道:金山路街道、西寧路街道、新北區街道。
街道名稱行政代碼下轄區域
金山路街道
650202001
一區社區、二區社區、三區社區、四區社區、五區社區、七區社區、八區社區
西寧路街道
650202002
一區社區、二區社區、三區社區、四區社區、五區社區、七區社區、八區社區
新北區街道
650202003
新北村社區

人口民族

2010年,獨山子區總人口69361人(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5年,獨山子區總人口9萬餘。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錫伯族、滿族等31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25.8%。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獨山子區
獨山子區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緣,南屏天山,北與奎屯市毗連,西以奎屯河為界與烏蘇市相接,東與沙灣縣接壤。全區總面積448平方公里。
獨山子區深居亞歐大陸腹地,地理坐標為北緯44°07′至44°23′,東經84°43′至85°06′。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250公里,距克拉瑪依市區150公里。

地貌

獨山子區地形呈斜條狀,南北長,東西窄,西北高,東南低,絕大部分地區為戈壁灘,海拔在500米以下。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低點在艾里克湖,海拔250米左右。市區西部有加依爾山、青克斯山;北邊有阿拉特山;中部、東部地形開闊平坦,向準噶爾盆地中心傾斜;南部獨山子為山名,地處獨山子區中西部,海拔1283米。
艾里克湖艾里克湖

氣候

獨山子區屬典型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春秋多風是其突出的氣候特徵。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季較短,冬夏溫差大。年平均大風日數71.3天,年平均氣溫8.1℃,無霜期225天,平均日照時數2705.6小時。初霜一般在11月上旬出現,終霜一般在3月下旬結束。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為7月,平均氣溫27.6℃,最低月為1月,平均為-16.3℃。年平均降水量108.9毫米,年平均蒸發量達3008.9毫米,為降水量的20.8倍。

植被

獨山子區地處天山北麓,降水較多,氣候較濕潤,從山上到山下,植被呈垂直分布景象。山的最下層為荒漠植被類型,山上生長著闊葉樹,海拔1500米處有高大挺拔的雲杉林

水文

獨山子區境內有奎屯河艾里克湖。獨山子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充足,奎屯河年平均徑流量6.86億立方米,流經獨山子境內31公里。區境南部第二水源地含水層分布面積100平方公里,儲水量69.16億立方米,年均補給量3000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油氣資源

截至2013年,獨山子區原油儲量約1000萬噸,乙烯儲量約122萬噸。

動物資源

截至2013年,獨山子區野生動物有鵝喉羚(黃羊)、野兔、野豬、盤羊、狐狸、蜥蜴、野雞、野鴨、天鵝、麻雀、布穀鳥以及狼、鼠、蛇、蟾蜍、黃鸝、喜鵲、百靈、鷹、烏鴉、斑鳩、蚜蟲、蚧殼蟲、紅蜘蛛、天牛、步甲、蝗蟲、瓢蟲、芽繭蜂、蜜蜂等。
獨山子區(獨山子)
家畜:綿羊、山羊、駱駝、牛、馬、豬、雞等。
魚類:鯽魚、鯉魚、草魚等。

植物資源

截至2013年,獨山子區野生植物主要有胡楊、榆樹、沙拐棗、沙棗、梭梭、鈴鐺刺、枸杞、蘆葦、香蒲、紅柳、白刺、芨芨草、羊茅、賴草、蒼耳、針茅、白茅、蒲公英、羊棲菜、珍珠豬毛菜、假木賊、粉色苣、黃芪、鬱金香、貝母、黨參、烏頭、柴胡、大黃、甘草、肉蓯蓉、鎖陽、地膚、大薊、小薊、苦豆子、牛旁等。

政治

區長:李旭升
副區長:蔡國標
副區長:熱西提·艾力
副區長:呂昭龍
副區長:王珏

經濟

綜述

2013年,獨山子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75億元,增長1.9%,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總產值0.75億元、100.5億元、12.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0%、0.7%和11.5%。實現財政總收入12.9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31%。財政總支出12.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6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2.3%。
獨山子區(獨山子)

第一產業

獨山子區第一產業主要是職工家屬興辦的農副業和商業部門興辦的牧場。2013年,第一產業實現總產值值0.7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0%。

第二產業

獨山子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是集煉油、化工和煉化工程建設、檢維修一體化的中國西部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獨山子石化在全國企業五百強中占第87位、新疆30強占第2位。獨山子石化公司具備1500萬噸/年煉油、12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和45萬千瓦/小時發電能力,資產總額400多億元,年銷售收入600多億元,利稅140億元。

第三產業

獨山子區第三產業主要是為煉油生產和居民生活服務的交通運輸、商業、餐飲、糧油、銀行、郵電和文教衛生業。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9.03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7.7%,各項貸款餘額35.9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6%。

交通概況

獨子山區緊鄰國家高速G30連霍高速公路,國道217線縱貫南北。北疆鐵路緊鄰獨子山區,緊鄰奎屯站。通過連霍高速公路距離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約250公里。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獨山子區城市基礎設施完善,道路交通、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園林綠化、環境保護、金融保險、衛生醫療、商業服務等設施、機構健全,系統完備。截至2012年,城區綠地總面積730餘公頃,城區綠地率40.35%、綠化覆蓋率42.89%,人均公共綠地10.4平方米。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創建活動,順利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檢查驗收。電話裝機總容量達5萬門,家庭電話普及率達100%。移動通訊、網際網路等業務人均擁有量居自治區先進行列,建有區域網路,網際網路進入各企事業單位及千家萬戶,基本實現信息化辦公。獨山子區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單位”、“自治區最佳衛生紅旗單位”、“自治區園林城區”等榮譽稱號,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教育科技

獨山子具有從學前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完整格局。截至2014年,獨山子區有各類學校7所、幼稚園9所;專職教師1200多人,在校學生、幼兒1.36萬人。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是教育部確定的西北地區首家“全國社區教育試驗區”。獨山子產業技術密集,科技進步貢獻率在60%以上,連續通過國家科技進步考核。在全疆率先啟動“數字城市”建設,信息化建設和套用水平居全疆前列。社區教育培訓網路健全,設有老年大學、社區教育學校、少兒文體學校、幼兒早教基地等,建有一家社區數字圖書館,是國家教育部確定的西北地區首家“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文體

獨山子文化體育設施齊全,除各學校、社區的文體場所和設施外,2014年分別投資1.86億元和4.6億元建有綜合性的2.3萬平方米的體育中心和4.8萬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各一座。綜藝晚會、文化藝術節、職工運動會、社區文化廣場、社區運動會等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有覆蓋全區的有線電視網。有自辦的全國公開發行的《獨山子石化報》。

醫療衛生

獨山子醫療衛生機構齊備,截至2014年,有綜合性二甲醫院1所,床位500個;另有設施完備的急救中心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擁有核磁共振、CT、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等大型醫療設備,與上海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實現了遠程網上會診。

民俗民情

地方特產
  • 涼皮子
一斤麵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陸續加水和稀,加鹽,加,稀漿用手勺揚起能拉起筷子粗細的條為宜。籠上鋪白紗布,麵漿倒其上,攤二分厚,薄厚均勻,大火暴蒸,氣圓,約六七分鐘即熟。將麵皮從籠箅上扣在案上,每張麵皮上抹一層菜油,疊堆一起晾涼後用擺刀切成細條。
涼皮子涼皮子
  • 抓飯
中國新疆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穆斯林民族喜食的傳統飯食。因盛入大餐盤中以手抓食而得名。維吾爾語稱泡勞。唐代史籍中譯作“孛鑼”。是款待賓客的上等飯食。每逢古爾邦、肉孜等節日以及其他喜慶日子,幾乎家家都要做抓飯。食堂,餐館多以抓飯配上薄皮包子出售,若再佐以奶茶和烤肉,則更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清代《西疆雜述詩》曾記載與上述大致相同的抓飯做法,稱“若烹稻米,喜將羊肉細切,或加雞蛋與飯交炒,佐以油鹽椒蔥,盛於盤,以手掇食之,謂之抓飯。遇喜慶事,治此待客為敬。”
抓飯是漢語名稱,維吾爾語稱波勞,原為波斯語,意為用(牛)羊肉、大米、黃蘿蔔、植物油混合燜制的米飯,因用手抓食故稱抓飯

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少數民族,尤其是維吾爾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新疆解放以前,烤全羊是達官貴人、地主巴依等上層人士在逢年過節、慶祝壽辰、喜事來臨時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的珍饈佳肴。自新疆解放後,烤全羊已為疆內各民族老百姓所食用,在賽馬節巴扎(新疆民族特色的商品貿易交流會)上以及年節夜市里,常常有巴郎(維吾爾族小伙子)叫賣烤全羊的。
烤全羊烤全羊

風景名勝

  • 泥火山
泥火山位於獨山子北部的一個山峰上,主要有兩個噴出口兩者相距約100餘米,較大的一個噴口直徑約60厘米,高出地面1米餘。噴口內是粘稠的泥漿,泥漿呈灰綠色,略帶油氣味,不停的向外翻泥泡,匯集的泥漿沿西南側的開口外溢。湧出的泥流在地表形成錐型丘,底部直徑在10米以上,表面是乾裂的泥漿塊。泥火山所在的獨山子亦很有特色,該山的南北長約7千米,東西寬約6千米,最高峰1283米,孤立的突兀於傾斜平原之上,西隔奎屯河與烏蘇縣的海烈非山相望。
獨山子區(獨山子)
  • 獨山子大峽谷
大峽谷位於獨山子西南方,距城區30公里。奎屯河流經獨山子大峽谷之中峽谷近南北走向,峽谷古幣懸崖陡峭,谷底流水時分時合,谷肩地面是荒漠草原,站在谷肩處遙望峽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典型的大峽谷景象。從獨山子到大峽谷有公路或便道至峽谷底或谷肩。
  • 鹿角灣
從獨山子出發,卡子左轉往前進牧場方向,經烏拉斯台過安集海村至鹿角灣雷達山莊路口,約83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