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克宗古城(歷史文化名城)

獨克宗古城(歷史文化名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獨克宗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事業的發展,香格里拉市加強對獨克宗古城的保護和修繕工作,重現古城的歷史風采。 唐儀鳳、調露年間(公元676-679年),土蕃在這裡的大龜山頂設立寨堡,名“獨克宗”,一個藏語發音包含了兩層意思,一為“建在石頭上的城堡”,另為“月光城”。後來的古城就是環繞山頂上的寨堡建成的。與此呼應的是在奶子河邊的一座山頂上建立的“尼旺宗”,為“日光城”,其寨堡已經沒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獨克宗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著自然地勢鋪成的,至2021年,石板路上還留著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了。對於穿越茶馬古道的馬幫來說,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站,這算是相當舒服的一段路。2001年,獨克宗古城被批准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克宗古城
  • 地理位置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康珠大道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 占地面積:1.6 km
  • 著名景點:龜山公園+月光廣場+小白塔+四方街
  • 所屬國家中國
古城介紹,歷史沿革,歷史發展,所獲榮譽,交通信息,起火事件,景區熱度指數,

古城介紹

獨克宗古城作為茶馬古道上最古老的城堡,就這樣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座古城所歷經的滄桑滿懷,仁慈地迎候茶馬古道史跡中漫漫不斷的商旅們。與此同時,商業的發展也培養了從獨克宗古城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巨商,馬鑄材就是其中之一,以“鑄記”商號的藏族同人馬鑄材,就這樣沿著獨克宗古城漫長的歷史足跡,探索著外面的世界。
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

歷史沿革

傳說當時的建城理念是緣於有活佛在古城對面山頭遙望古城,發現大龜山猶如蓮花生大師坐在蓮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設布局形似八瓣蓮花,形成因自然變化的空間。在古城的興建中,建築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們發現當地出產的一種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牆的塗料,於是古城民居外牆皆塗成白色,這種風格一直沿用至2021年。月夜,銀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嬈,於是,當地人就把古城稱做“獨克宗”。“獨克宗”藏語意為白色石頭城,寓意月光城。
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
俄國人顧彼得先生在他那著名的著作《被遺忘的王國》中這樣敘述到:據估計,戰爭期間所有進入中國的路線被阻時,這場“馬幫運輸”曾使用了八千匹子和兩萬頭氂牛。

歷史發展

唐代,滇西北(包括迪慶地區)為吐蕃王朝所屬之地。唐676——679年,吐蕃在維西其宗設神川都督府,在今大龜山建立官寨,壘石為城,城名“獨克宗”,即歷史上著名的“鐵橋東城”。
明代,中甸兩次被麗江木氏土司占領,木氏土司在大龜山建“香各瓦”寨,藏語石山寨,其地即是原來的大龜山“獨克宗”。後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語名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兩寨遙相呼應,構成中甸歷史上著名的“香各尼窪”,即藏區有名的“日月城”。
獨克宗古城歷來為滇、川、藏茶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達 賴喇嘛請求互市於金沙江,清廷允準在中甸立市,獨克宗成為滇藏貿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時,境內礦業興旺,四方商賈雲集。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占領緬甸,切斷滇緬交通,大批援華物資只能越過喜馬拉雅山拉薩經滇西北運抵昆明,縣城又成為滇、藏、印貿易的中轉站
另外,1936年,賀龍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中甸,在獨克宗古城藏經堂兩廂房設指揮部,在此召開了重要會議。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恢復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已於2016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所獲榮譽

2022年8月16日,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

交通信息

縣城內步行可達獨克宗古城。

起火事件

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香格里拉縣的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迪慶州消防支隊119火險急救中心接報,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發生火災。隨後香格里拉縣第一時間啟動火災應急救援預案,消防、駐地武警和解放軍、當地民兵及幹部民眾等2000多人及時投入民眾疏散和抗災救災中。
截至2014年1月11日17時46分,古城內明火已經被撲滅,消防官兵還在搜尋是否有人員被困,但起火原因不明。
據初步統計火災燒毀房屋100多棟,初步測算已造成經濟損失達1億多元人民幣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797.49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797.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