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是2016年1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蔚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
- 作者:張蔚偉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頁數:260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047296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是2016年1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蔚偉。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是2016年1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蔚偉。內容簡介長期以來,以意志本位與結果本位為核心的我國刑法故意理論對認識因素研究影響頗深。對認識因素的研究尚未引起刑法學界應有的重...
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的主觀心理狀態。由此可見,認識因素是事實性認識與違法性認識的統一。1.事實性認識 事實性認識是指對於構成事實的認識,這就為事實性認識限定了範圍。事實性認識包括對以下客體要素的認識:(1)行為的性質。對於行為性質的認識,是指對於行為的自然性質或者...
犯罪原因研究方法是指對犯罪原因進行探求的方式、手段和基本途徑。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唯物辯證法是指導犯罪原因研究的最科學方法。其具體方法體現為:(1)犯罪原因研究應跳出法學框框範圍,從更深層、更廣泛、更實際、更直接的犯罪學範圍去研究犯罪原因,只有這樣,犯罪學才能為制定同犯罪作鬥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令等...
我國刑法上的犯罪故意是指行為人在實施犯罪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1、犯罪故意的認識因素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這是行為人在實施行為時,根據當時的主客觀條件,對自己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因果規律的認識。因果規律不等於因果事實。這裡僅要求...
《犯罪故意研究》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1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芳。內容簡介 《犯罪故意研究》在寫作過程中,筆者力求既具有較高的理論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這是此次研究的現實意義。《犯罪故意研究》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用足法理學的方法論。方法論是人類智力活動的產物,是關於...
《犯罪故意研究》是202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宇。內容簡介 刑法學是以研究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為對象的科學。而犯罪是人的有意識、有意志的行為,古今中外的刑法,歷來以懲罰故意犯罪為本體,以懲罰過失犯罪為例外,所以犯罪論的一切問題,幾乎都無法拋開犯罪故意的存否而展開,刑罰論的一切問題,也幾乎都不...
犯罪思維模式的研究以美國精神病學家約奇遜和薩米諾為典型代表(《犯罪人格》,1976).該項研究表明,這種思維模式具有一下特徵:1.孤立與極端化的認識。思維缺乏內在邏輯性和一致性,孤立地看問題,尋求感官上的強烈刺激,思維關閉,容易對挫折、失敗產生“災難化”的看法。2.極端的支配慾與領袖慾。有一種對他人不...
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直接故意是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統一。1、認識因素: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必然會、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即認識到行為的危害性。第一,成立犯罪故意,只要求認識到犯罪事實(構成要件的客觀事實)即可。例如,成立猥褻...
《犯罪故意概念與內容體系研究》是一本2022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健一。內容簡介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刑法機能視角下的故意概念與內容研究”相關成果。第一章 故意責任的本質及其基本構造;第二章 故意的事實性認識要素;第三章 故意與違法性認識;第四章 故意與消極的...
二、預見可能性的範圍與故意的認識範圍具有共通性 三、預見可能性影響過失犯行為規範的判斷 四、預見可能性判斷中的“事前判斷和事後判斷的對應原則”第三節我國刑法理論預見可能性的理論研究現狀述評 一、從犯罪論的發展審視預見可能性的內涵 二、預見可能性的法理基礎:自我答責 三、預見可能性與注意義務的類型判斷...
顯然,這種觀點強調的是知的因素在故意犯罪心理構成中的重要性。“明知故犯”就是這種認識主義的絕佳注釋。我們認為,認知是反映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這種認識本身尚不足以體現人的主觀惡性。因此,脫離意志因素而將故意犯罪心理的構成局限在認識因素之內,顯然有失偏頗。(2)希望主義又稱為意欲主義,認為犯罪故意的...
三、 加速犯罪論體系由入罪向出罪的功能轉化/ 第二節故意雙重體系地位對我國司法實踐的 借鑑意義/ 一、 明確違法性認識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 二、 重構錯誤論的適用效果/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山東大學法學博士,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刑法及國際刑法研究所訪問學者。現為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講師,華東...
《英國刑法犯意研究》是2006年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雨田。編輯推薦 該書以英國刑法為視野,全面而深入考察了英美刑法中“犯意”這個基石性概念,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刑法犯罪故意之理論構造進行了細緻的比較與認真的思考。全書共分六章,共27萬餘字,重點剖析了“犯意”三大核心概念“故意”(...
西方一些學者認為,犯罪人犯罪的根本的、主要的、決定的因素是個體本身,因此將年齡、性別、職業、性慾、遺傳、低能等統稱為犯罪人犯罪的個體原因或主觀原因。引用示例 我國的學者則一般認為,犯罪人故意犯罪的個體因素不僅包括犯罪人的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特徵、意識等心理現象,而且也包括犯罪人生理方面的特徵,在這些個體...
我國刑法要求,任何犯罪的主觀方面,都是有著具體內容的意識因素與這四種意志形式之一結合組成的,缺乏意識因素和缺乏意志因素,罪過不能成立。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是我國刑法確定的罪過形式之一,根據刑法第14條的規定,犯罪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態度...
《刑法中的間接故意研究》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下。當時選擇“間接故意”作為研究的主題,除了我個人比較偏愛刑法基礎理論外,還因為,無論在何種理論體系下,犯罪故意都在犯罪的認定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它連線著刑法學、心理學、犯罪學,針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它在內心深處,不甚明了,又不能缺席;它不必然...
第二節 規範構成要件要素的故意規制 一、概述 二、定性層面上規範構成要件要素的故意規制 三、定量層面上規範構成要件要素的故意規制 第四章 規範構成要件要素之司法詮釋 第一節 司法詮釋的理論路徑 一、科學主義的詮釋路徑 二、詮釋學的理論路徑 三、司法詮釋客觀性的追求與反思 第二節 刑事司法詮釋體制的反思與...
《違法性認識研究》是1998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宏傑。作品目錄 一、引言 (一)違法性認識的歷史沿革 (二)違法性認識的界定 二、違法性認識與犯罪主觀方面 (一)關於違法性認識的學說 (二)社會危害性認識不是犯罪故意的 認識要素 (三)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應當是違法 性認識 (四)違法...
《情節加重犯適用研究》立足於刑法解釋論的立場,對情節加重犯的概念及其基本問題、情節加重犯的確認原理與方法、情節加重犯與基本犯的競合關係、加重構成與量刑規則的區分、情節加重犯的故意認識內容、情節加重犯的共同犯罪和抽象加重處罰情節的具體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以情節加重犯為載體,進一步深化了構成要件的...
科學的犯罪心理預測必須是建立在犯罪心理學全部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確鑿的事實和可靠的數據作為預測估計和推斷的依據。必要性與可能性 犯罪行為是在先前形成的犯罪心理結構支配下發生的,一個人若沒有形成犯罪心理結構,就不可能發生故意犯罪行為。因此,要想預測犯罪行為,首先就要力求預測犯罪心理結構的萌發、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