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

《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是2016年1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蔚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犯罪故意認識因素研究
  • 作者:張蔚偉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頁數:260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0472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以意志本位與結果本位為核心的我國刑法故意理論對認識因素研究影響頗深。對認識因素的研究尚未引起刑法學界應有的重視。本書從認識因素的內容、認識因素的程度、認識因素的認定等方面對犯罪故意認識因素予以全方位闡述,對正確理解和界定認識因素,並對確定行為人的罪過形式以及準確追究其刑事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張蔚偉,男,湖南嶽陽人,1984年9月22日出生,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中南大學經濟法學博士後,中南大學法學院刑法所教師。

圖書目錄

導論
一、研究的理論背景及意義
二、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認識因素概述
第一節認識因素的內涵
一、哲學意義上的認識因素
二、心理學意義上的認識因素
三、刑法學意義上的認識因素
第二節認識因素的特徵
一、認識因素是以具有意志自由為前提
二、認識因素是心理事實與規範評價的統一
三、認識因素是主觀心理與客觀事實的統一
第三節認識因素與相關概念的辨析
一、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
二、認識因素與情感因素
三、認識因素與行為意思
第二章事實性認識
第一節事實性認識內容的比較研究
一、德國、日本刑法理論:從構成要件理論展開
二、中國刑法理論:認識內容的法律規定、
理論現狀和判斷標準
三、小結
第二節事實性認識的具體內容
一、對行為事實的認識
二、對行為結果的認識
三、對行為主體的認識
四、對行為客體的認識
五、對“情節嚴重”“情節惡劣”要素的認識
六、對法定刑升格條件的認識
七、對規範性構成要件要素的認識
八、對無違法阻卻事由的認識
第三節事實性認識不需要認識的內容
一、對因果關係不需要認識
二、對結果加重犯的加重結果不需要認識
三、對客觀處罰條件不需要認識
四、對空白刑法之補充法規不需要認識
第四節特殊犯罪類型的事實性認識
一、共同犯罪中共同故意的認識因素
二、不真正不作為犯的認識因素
三、持有型犯罪的認識因素
第三章違法性認識
第一節對有關國家和地區違法性認識立法的考察
一、德國《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二、日本《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三、義大利《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四、俄羅斯《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五、我國台灣地區“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六、我國刑法中有關違法性認識的規定
第二節違法性認識的內涵
一、大陸法系國家有關違法性認識內涵的觀點
二、我國刑法理論對違法性認識內涵的看法
三、本書的觀點
第三節違法性認識與犯罪故意的關係
一、國外的主要學說及其評析
二、我國的主要學說及其評析
三、現實的選擇——違法性認識與社會危害性認識擇一說
第四節違法性認識的理論定位
一、違法性認識與違法性認識可能性
二、違法性認識是責任要素
第四章認識程度
第一節認識程度理論的域外考察
一、德國故意理論中有關認識程度的學說
二、俄羅斯《刑法》中有關認識程度的理論
三、日本《刑法》中有關認識程度的理論
第二節對“明知”的理解
一、“明知”內涵之爭
二、對“明知”內涵的重新詮釋
三、“可能知道”的刑法界說
第三節對“會”的理解
一、“必然會”與“可能會”的辨析
二、對“明知必然(肯定)會發生……而放任發生”的
新詮釋
第四節認識程度的界分
一、預見可能性問題
二、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比較
三、有認識的過失與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比較
第五章認識因素的認定
第一節認識因素的認定概述
一、認識因素認定的概念
二、認定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二節事實性認識的認定
一、證明的明知
二、推定的明知
第三節違法性認識的認定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