犭央犭茶湖

犭央犭茶湖

㹧(ang)犭茶(sang),讀作“昂桑湖”,位於紹興市北部靈芝鎮林頭村北首至七里江村平風灣㹧犭茶湖上。始建於明代,是溝通南北兩岸交通和船隻躲避風浪的通道。它南起齊賢鎮林頭村,北至七里江村,呈南北向橫跨於犭央犭茶湖上,全長3.5公里。湖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水面面積2.4平方公里,為紹興平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傍湖20餘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㹧犭茶湖
  • 讀作:昂桑湖
  • 地點紹興市北部靈芝鎮
  • 始建:明代
簡介,傳說,沿革,地圖,

簡介

㹧犭茶湖位於浙江省紹興市鏡湖新區靈芝鎮(原紹興縣犭央犭茶湖鄉)。因古避塘聞名的㹧犭茶湖,曾經是紹興部分鄉鎮的飲用水源。小舜江工程通水後,古老的湖泊歸於沉寂,但其優良的水質一直蕩漾在水鄉人的記憶中。犭央犭茶湖屬於濕地公園範圍,並且設定了遊船碼頭,其已成為其中一個重要景點。犭央犭茶湖位於鏡湖濕地西北,面積2.23平方公里(合3348多畝),容積約635萬立方米(據《紹興縣誌》),被稱為紹興最大的淡水湖泊。
乾隆紹興府志》:“㹧犭茶湖,萬曆志:在府城北十里,周回約廣十餘里,俗又呼為黃湖,為舟楫往來之道。”
《閘務全書》:“犭央犭茶湖屢遭覆舟之患,崇禎十五年,邑人張賢臣捐資六千兩,於湖西一帶建塘六里,舟行塘內,以避風濤。”
嘉慶《山陰縣誌》:“湖周回四十里,傍湖居者二十餘村。湖西尤子午之沖,舟楫往來遇風輒遭覆溺。明天啟中,有石工覆舟,遇救得免。遂為僧,發願誓築石塘。十餘年不成,抑鬱以死。會稽張賢臣聞而憫之,於崇禎十五年建塘六里,為橋者三,名曰天濟,蓋罄資產為之,五年而工始竣。塘內舟行既可避風濤之險,兼以捍衛沿湖田囿。”
“㹧(犭茶)”讀作“昂桑(Ang Sang)”,為一種魚類,黃色無鱗,肉嫩味美。是《辭海》中記載的“黃顙魚”,(黃顙魚,亦稱“(魚央)(魚斯)”、“(魚央)(魚乚)”。魚綱,鱨科(鮠科)。體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長十餘厘米,青黃色,大多具不規則褐色斑紋。口寬,下位,須4對。背鰭、胸鰭各具一硬刺,後緣具鋸齒;刺活動時能發聲)。因此湖多產㹧犭茶,故名。歷來寫成“㹧(犭茶)”的這兩個字,第一次出現是在南宋《嘉泰會稽志》。
當地有一村名:㹧犭茶湖村。村以湖名,湖以魚名。
現為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湖上有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避塘”。現在北面1.5公里段為兩面臨水建築,南面2公里段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於避塘東側圍湖造田,遂呈單面臨水狀。避塘面寬2.3米左右,塘身用條石橫向壘疊,上鋪大塊石板為路面。整條避塘上設有五座石橋,一座石亭,錯落有致,設計科學,雄健粗獷,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石砌構築物。

傳說

曾經有個石匠,不慎落水,被村民所救。後來他出家當了和尚,發願要在㹧犭茶湖中造一條石塘以避風浪,以報答鄉親的救命之恩。但募捐並不容易。附近有個富商,為和尚的心愿感動,出資同周圍民眾用了5年時間,終於建成一條石塘。

沿革

現在犭央犭茶湖的東南邊以前也是湖,在“文革時期”的1969年圍墾起來的。當時齊賢的全部青壯勞力都參加了,那時沒有機械,大家肩挑手提,整整圍了一年。犭央犭茶湖總面積約5000多畝,圍墾的面積約為2000餘畝。這些土地的大部分至今依然是附近村民的糧田,部分用作了農莊、公路等的開發建設。在齊賢自來水廠(實為紹興縣供水有限公司齊賢營業所)建成之前,村民家裡做老酒,都專門來犭央犭茶湖北面湖中取水,“因為這裡湖水最深,水質最好。後來水廠建在這裡,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2003年,鏡湖新區成立之初,新區管委會做了幾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對整個鏡湖濕地的水面進行一次整治,累計投入4600多萬元,先後整治1.4萬多畝,將水面的網箱、珍珠養殖全部清理乾淨。
㹧犭茶湖環湖路於2009年8月動工,2011年8月通過驗收正式通車。該路雙向兩車道,總寬16米,總長9公里,“剛好繞湖一圈”。㹧犭茶湖環湖整治工程的入口公園也已進入工程立項階段。按照規劃,該入口公園將設定在群賢路上環湖路口。

地圖

央茶湖
此處提供地圖位置可供參考,遊客駕車路線參考如下:
1、紹興主城區(越城區)遊客請從解放路由南向北駛至群賢路交叉口左轉後到達環湖路口右轉即可。(可看到某某農莊字樣)
2、紹興柯橋區、上虞區遊客請自行變通,可由金柯橋大道轉入群賢路(柯橋方向),或通過329國道進入(上虞方向)。
3、外地遊客請從杭甬高速紹興收費站、柯橋收費站下高速,並進入金柯橋大道或中興大道,由北向南駛至群賢路口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