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地理環境,水文條件,氣候特徵,地形地貌,經濟發展,農業,工業,建築業,服務業,貿易,固定資產,對外經濟,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交通,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遷都建城於此而得名越城。
越城古為
越國國都,治所,並一度是夏禹帝朝會萬國之都,春秋五霸越國都城,魏晉第一大都市、隋唐東南沿海中心、五代吳越東都、宋朝都城、南明都城。宋紹興
府城置5廂、96坊;元代改廂為隅,設4隅、137坊,置錄事司掌之;明廢錄事司,4隅劃歸山陰、會稽兩縣分掌之;清襲明制,仍設4隅,坊里數時有變化。
城內置昌福、湯公、長安、蕺望、
孝義、南大、鹹歡、辛植、美政、大善、
秋瑾、水澄、
越王、大雲、錫麟、上大16鎮。後並為秋瑾、元培、湯公、成章、魯迅、錫麟6鎮。35年10月,合6鎮稱越王鎮,設90保、1228甲、21382戶、92455人(1948年1月統計資料)。49年5月 ,紹興全境解放。10月,以紹興縣越王鎮,置紹興市,隸
紹興專區。1950年5月,合紹興縣、市,稱紹興縣,置
城關區。9月,城關區復改紹興市,隸紹興專區。1952年撤銷紹興專區,紹興市改為省轄。時全市置府山、塔山、蕺山、
北海4區。1958年2月,劃歸
寧波專區。1960年8月,改置紹興市人民公社,轄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大隊,隸紹興縣。1962年1月,復置紹興市,廢市人民公社。1962年12月廢市,置
城關鎮,隸紹興縣。1964年,為紹興專區區治。
1983年7月紹興撤地建市,置越城區(縣級),轄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禹陵、城東、梅山、靈芝、亭山5鄉和
東湖鎮。1990年,越城區下轄4街道、1鎮、5鄉,有居民委員會84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112個。89759戶293404人,非農業人口180086人,耕地65086畝,按農業人口平均為0.57畝。
2000年12月16日,浙政發[2000]281號批覆同意越城區禹陵鄉2行政村劃歸稽山街道管轄:越城區禹陵鄉大眾、新港2行政村劃歸稽山街道管轄。
2001年1月13日,國務院批准,將紹興縣的斗門鎮(不含新馬山村、新合作村、新黃甫村、新孫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門村)、東浦鎮、鑑湖鎮、皋埠鎮和馬山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越城區面積由原來的101平方千米擴大到336平方千米。
2001年7月23日,浙政函〔2001〕140號批覆同意紹興市越城區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城東鄉建制,大部併入東湖鎮,轄32村、4居,駐會龍村(原城東鄉址)。撤銷靈芝鄉、梅山鄉建制,原靈芝鄉大部和原梅山鄉合併設靈芝鎮,轄26村,駐曲屯村(原梅山鄉址)。撤銷亭山鄉、禹陵鄉建制,與原城東鄉、原靈芝鄉其餘部分及鑑湖鎮部分改由越城區政府直轄並調整設立若干街道。鑑湖鎮調整後轄30村,暫駐朝陽路(原址)。調整後,越城區轄鑑湖鎮、東湖鎮、東浦鎮、皋埠鎮、斗門鎮、馬山鎮、靈芝鎮7鎮和若干街道。
2001年7月26日,紹政發〔2001〕94號批覆:擴大府山街道,原亭山鄉併入,辦事處設鑑湖后街(原亭山鄉址)。擴大北海街道,原靈芝鄉部分併入,辦事處設霞西路139號(原靈芝鄉址)。擴大蕺山街道,原城東鄉部分和昌安街道併入,辦事處設鞋子畈16幢(原昌安街道址)。擴大稽山街道,原禹陵鄉併入,辦事處設延安東路480號(原址)。設立城南街道,管理原鑑湖鎮部分(18村、8居),辦事處設朝陽路(原鑑湖鎮址)。塔山街道不變。調整後,越城區轄7鎮、6街道。
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號批覆,同意紹興縣齊賢鎮七里江等15個村劃歸越城區靈芝鎮管轄:將紹興縣齊賢鎮七里江、莊頭、林頭、五峰、前王、潞陽、潞莊、後諸、
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頭、青雲、立岱、大慶寺、嘉會15個村劃歸越城區靈芝鎮管轄。調整以後,紹興縣齊賢鎮轄33個村、6個居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前進村);越城區靈芝鎮轄41個村,鎮政府駐地不變(
曲屯村)。
2007年3月15日,《關於設立迪盪街道辦事處的通告》:經研究,同意設立紹興市越城區迪盪街道辦事處,由浙江紹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代管。調整後,越城區轄7個街道、7個鎮:塔山街道、府山街道、蕺山街道、北海街道、城南街道、稽山街道、迪盪街道、東湖鎮、靈芝鎮、東浦鎮、鑑湖鎮、皋埠鎮、馬山鎮、斗門鎮。其中,稽山街道、迪盪街道由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馬山鎮、斗門鎮由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東浦鎮、靈芝鎮由鏡湖新區託管。
2008年1月15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8]9號)批覆同意紹興市越城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皋埠鎮五和村、後堡村、大皋埠村、小皋埠村、高平村、楊浜村、岑前村、仁瀆村等8個行政村劃歸東湖鎮管轄;將東湖鎮壩口村、壩內村、獨樹村、東湖村、東龍山村、鳳鳴村、笄山村、薛家埭村、香山村、白蓮岙村、塘下趙村、大湖頭村等12個行政村和東湖居民區劃歸皋埠鎮管轄。調整後,皋埠鎮轄38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集體村);東湖鎮轄18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鎮政府駐地不變(則水牌村)。
2013年,將原紹興縣的孫端鎮、陶堰鎮、富盛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國函[2013]112號,浙政發[2013]52號)。根據紹興市委、市政府《關於調整越城區行政區域內各功能區管理體制的通知》:將鏡湖新區併入越城區,東湖鎮、皋埠鎮、陶堰鎮、富盛鎮由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孫端鎮由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
2013年10月,國務院2013年112號檔案已對浙江省調整紹興市部分行政區域進行了批覆,將原紹興縣孫端鎮、陶堰鎮、富盛鎮劃歸紹興市越城區管轄。
行政區劃
管轄區域:
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
城南街道、稽山街道、迪盪街道、靈芝鎮、東湖鎮、皋埠鎮、馬山鎮、
斗門鎮、鑑湖鎮、東浦鎮、孫端鎮、陶堰鎮、富盛鎮,越城區區政府在延安路18號。
現現越城區共轄5個鎮、12個街道,共有297個村、100個社區,面積498平方公里,總人口76萬人。
人口
2012年末全區戶籍人口411582人,其中男性202374人,女性209208人,分別占總人口的49.2%和50.8%;非農業人口326327人,占總人口的79.3%。據區人口計畫生育和衛生局統計,全年全區人口出生率6.87‰、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長率0.13‰。
地理環境
越城區位於會稽山北麓。北緯 30°00′,東經 120°35′ 。四周與紹興縣接壤,地勢
南高北低,南多丘陵,地面高程 5.1 米至 6.2 米間。
水文條件
越城區境地處平原水網地帶,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經區內;浙東運河,以東西向分別貫穿區境南北部。境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區境南部,有零星土丘分布。
氣候特徵
全區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東北風為多,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6.4 ℃,年平均
日照1996.4 小時,無霜期 240 天,年平均降水量 1461 毫米。夏秋間颱風暴雨時有侵襲,有時造成較大損失。
地形地貌
會稽山地位於紹興縣南部、
諸暨東部、嵊州西北部,為浦陽江和
曹娥江的分水嶺。山地呈南西—北東走向,境內長約90公里,寬約30公里,是全市地形骨架的脊樑。組成山體的岩石主要是中生界火山熔岩與碎屑岩,山地內部也有粉砂岩、泥岩等分布。《史記·夏本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 ”。故山曰會稽,禹陵則位於會稽山脈北麓。幾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都在山脈南部,如主峰東白山(1194.6米)在諸暨、嵊州、東陽三市(縣級市)交界處,為全市最高峰;西白山(1095.7米),棕櫚尖(1028米)在嵊州西部,這些都是會稽山山頂夷平面保存最好的地方。山上緩坡寬谷,土層深厚,適宜建立茶、林場。山體兩側邊緣山坡變陡,向西盡於諸暨盆地,向東陡落至新嵊盆地。從東白山沿主脈向東北延伸,山勢漸低,最後沒入紹虞水網平原,出露的山峰成為平原上的孤丘。主脈依諸暨、嵊州界北行山峰有:螺螄屁股(即美女尖,990米)、鷹子岩嶺(848.7米)、白玉尖(990米)、湖塘崗(861米)、霧露尖(848.5米)、硤石山(706米)、龍頭崗(808米)、砂石崗(729米)、上谷嶺(542米),至諸暨、嵊州、紹興三縣(市)交界處龍頭頂(737米);向北入紹興縣境,經秦望山(543.6米),盡於香爐峰(354.7米)一帶。
經濟發展
2012年,越城區實現生產總值271.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增幅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達66155元。從三大產業看:一產增加值5.89億元,下降4.5%,二產增加值70.05億元,增長5.7%,三產增加值195.74億元,增長11.4%;三次產業結構為2.2:25.8:72.0。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6.8億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長7.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2億元、體制結算收入15.5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4.3倍、1.6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7.1億元,年均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010年的124.4億元增加到211.9億元,年均增長11.2%。三次產業比重由2010年的2.5∶28.3∶69.2調整為1∶20.5∶78.5,服務業比重年均增加1.9個百分點,城市經濟特色更趨明顯。累計完成自營出口98.5億美元,年均增長5.3%。創新實力不斷增強,累計建成區級以上研發中心16家,獲批國家火炬計畫項目3項、星火計畫項目3項、創新基金項目2項,開發省級新產品57項,培育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74家。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4.5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985.2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28.3億元,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1.4億元,自營出口387.8億元。擁有科技孵化器10個(國家級3個),市級以上眾創空間9家,研發中心262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631家。擁有主機板上市企業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5家。累計入選(引進)國家“千人計畫”15人、省“千人計畫”18人、“紹興海外英才”126人。
農業
2012年越城區完成農業總產值9.1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下降4.7%,其中,種植業產值4.60億元,下降2.9%;畜牧業產值3.19億元,下降3.6%;林業產值0.31億元,下降1.4%;漁業產值0.85億元,下降19.6%;農業服務業產值0.18億元,增長5.3%。農業增加值5.88億元,按可比價比上年下降4.5%。
工業
2012年越城區1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3.57億元、同比下降2.6%,主營業務收入123.38億元,同比下降3.2%,利潤3.62億元,同比下降13.0%,產銷率為97.71%,同比下降0.81個百分點。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得分207.77分,比上年提高6.83分。新產品產值28.84億元,同比增長30.0%,新產品產值率23.3%,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7家,比上年增加6家,新興產業產值37.51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0.4%,比上年提高5.8個百分點。
建築業
2012年末共有建築業資質等級企業102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14.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利潤9.73億元,比上年下降1.9%,稅金13.79億元,比上年下降2.9%。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3.53億元,扣除價格指數後比上年增長20.8%,增幅同比提高18.6個百分點。
服務業
2012年越城區第三產業增加值195.74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三產對全區GDP增長貢獻率高達99.8%,強勢拉動越城區GDP穩步增長。全年實現批發零售業增加值37.72億元,比上年增長16.3%,住宿餐飲業增加值11.26億元,比上年增長24.7%。
貿易
2012年越城區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57個,全年共實現成交額20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實現利潤5.77億元,比上年增長12.7%,上繳稅金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8.2%。超億元市場13家,比上年新增3家,全年實現成交額163.71億元。
固定資產
2012年越城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67億元,比上年增長29.1%。完成房地產投入65.73億元、服務業投入(除房地產)26.43億元、工業投入11.56億元、農業投入778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4.1%、39.7%、5.4%和73%。
對外經濟
2012年越城區進出口總額18.02億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自營出口17.36億美元,下降3.4%。從下半年開始,全區進出口總額開始持續負增長,且下降幅度呈擴大趨勢,7至12月進出口總額累計比2011年同期分別下降0.3%、3.0%、2.8%、3.3%、3.5%和3.8%。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越城區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零擇校、零收費”政策,修訂《招生工作實施意見》,平穩有序調整部分學校施教區範圍,全面做到“陽光招生”,實現“零投訴”。義務教育段流動人口子女在校數為18848人,占學生總數的29.6%。全面完成162家幼托園所的園舍安全排查鑑定工作,按期完成部分公辦幼稚園改造工程。浙江省等級幼稚園占總園所數的89.4%,在其中就讀的幼兒數占總在園幼兒數的91.2%。全年有27所學校接受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省級覆核,省標準化學校數達47所,占全區義務教育段學校總數的85%。
科技
2012年越城區科創中心晉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越城科技創業園完成工程建設,首家工業企業院士站建成運作。農業科創中心新引進入駐單位5家,出租孵化場地3000多平方米,並組織中心內農業企業申報10餘只市級以上科技項目。全區新認定市級企業研究開發中心5家,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省農業科技企業3家,市創新型企業4家、市高新技術企業5家。全區共有15隻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立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隻。新增浙江省名牌2隻。全年專利申請量1888件,專利授權量1302件,其中發明專利533件,創出新高。
文化
2012年越城區成功舉辦市區第三屆千人排舞大賽、“體彩杯”越城區首屆家庭趣味運動會,越城區第六屆文化體育節桌球、籃球等民眾體育比賽、全民健身進社區、國民體質監測等活動、越城區第三屆社區元宵燈會和“弘揚民族文化,品閱古越風韻”為宣傳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演等活動。成功創建3個省級小康體育村,8個省級社區農村體育俱樂部、11個省級體育俱樂先進社區、16個市級社區農村體育俱樂部和1個市級體育特色村。出台《越城區體育健身設施管理辦法》,新建了7個健身示範點。出台《關於加強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文化興區”戰略,設立了越城區文化事業發展基金,用於越城區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全區人均體育文化活動場所面積1.4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率43%,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為14.3%,與上年持平。新增上報8個鎮街的15個鎮街、村(社區)活動中心列入市級文化惠民工程項目。東湖鎮、鑑湖鎮成功創建萬冊農家書屋各一家,其中鑑湖鎮玉屏村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示範農家書屋稱號。全區共有老年體育協會、西洋棋協會、圍棋協會、桌球協會、橋牌協會等18個單項體育協會。2011年成功創建省級體育強區。
衛生
2012年越城區有4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全部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完成率達100%。成功創建市級衛生村(社區、單位)20個、區級衛生單位(社區)29個,省級五星級預防接種門診1個,省級規範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2個,6家村衛生室均納入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第四輪農民健康體檢有序進行,全年完成參合農民健康體檢96839人,體檢率75.65%,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率89.14%。開展“校園衛生安全健康專項1、2、3號行動”和托幼機構衛生監督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食品質量“百日大檢查”、“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動”。全年完成200批次食品抽檢任務,其中抽檢大米20批次,鮮蛋20批次,茶葉10批次,醬菜類20批次,鮮、凍禽產品20批次,鮮、凍動物性水產品20批次,食用菌10批次,蔬菜20批次,食用植物油20批次,醬油20批次,米醋20批次。經市質量檢測院檢測,結果199批次合格,1批次醬菜不合格,合格率99.5%。強化醫技隊伍建設,向社會公開招錄醫技人員102名,全區衛生系統已有副高以上技術職稱人員27名。
交通
越城境內高等級公路平坦空闊,四通八達,連線各地。浙贛、杭甬兩條骨幹鐵路和滬杭甬等二條高速公路縱橫貫通。浙東運河穿境而過,東達
寧波港,西連大運河,內河航運發達。
城市榮譽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聯合國人居獎城市
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科院中國最幸福城市
中國最佳商業城市
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中國民營經濟活力第一城
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城市
近代金融業的領航者
中國品牌之都
中國創業之都
中國第二大戲曲越劇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生物醫藥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