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犭央)(音“昂”)見於《康熙字典》,釋:獸名,狢也。狢通貉,即成語“一丘之貉”的“貉”。紹興鏡湖有“犭央犭茶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犭央
- 外文名:Ang(音)
- 出處:《康熙字典》、《嘉慶山陰縣誌》
- 字義:獸名,狢也。狢通一丘之貉的貉
基本釋義,文獻記載,趣談,動人傳說,
基本釋義
(犭央)(音“昂”)見於《康熙字典》,釋:獸名,狢也。狢通貉,即成語“一丘之貉”的“貉”。紹興鏡湖有“犭央犭茶湖”
文獻記載
《康熙字典》釋:獸名,狢也。狢通貉《正字通》載:“(犭央)同(豸央),俗省。”《廣韻·唐韻》載:“(豸央),貉屬,(犭央)同(豸央)。”簡而言之,(犭央)即(豸央),(豸央)即貉,貉現作獾。
根據清《嘉慶山陰縣誌》所載:
(犭央)(犭茶)湖在縣北一十里,周回約十餘里,俗呼黃(魚桑)湖,潦則盈,旱則涸。
宋《嘉泰會稽志》所載:
(犭央)(禾荼)湖,鏡湖之別派。字書有(犭央)無(禾荼),或雲(禾荼)本狳字,傳之訛也。
因為犭央犭茶是浙江、特別是紹興一帶的方言土俗字,所以字(詞)典失收。由杭州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的《簡明古今漢語詞典》,收“犭央犭茶”條目,釋為“湖名、地名。在浙江省紹興縣”。並註明讀作“ang sang”即音“昂桑”。
趣談
紹興越文化研究會會員胡文煒推測說,(犭茶)既與(犭央)在一起,(犭茶)與“猹”音又一致,“便可確切無疑地肯定,(犭茶)即猹。”
據說“猹” 字乃魯迅先生首創。魯迅也久仰這小動物的大名,大概是閏土告訴他的,音作“查”。這位大文豪沒有想到有個現成的(犭茶)字,就隨手另造了一個“猹”字。
綜合上文,犭央犭茶共有兩種解釋,一為魚,一為獸。認為犭央犭茶湖因“魚”得名的人們更多一些,有了約定俗成的感覺,導遊解說也多以湖中有黃顙魚為準。
動人傳說
據傳此中還有個感人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