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競爭

特色競爭

特色競爭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時,從設計、製造、行銷售後服務附加價值活動,提高產品價值,給予顧客一種高價值的感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特色競爭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在要求
(一)以特色形成現實的比較優勢
特色競爭最終歸結為以特色形成現實的產業優勢,這個優勢首先就是相對低價格或低成本優勢。這裡可以把低價格和低成本看作同義語。因為成本是價格的主要構成部份。追求相對的低價格就必然追求相對的低成本。各個不同地區如何選擇(這一選擇由統一開放的市場下廠商群體的自主決策行為集合而成)最適合於自己的產業?這裡無所謂合理與否,公平與否,只有適合與否,最適合的就是最優。而這個最優的標準就是相對的低價格(成本)。各個地區按照這個標準選擇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的結果,便是分享地區分工和貿易所帶來的額外收益比較利益。因為分工基礎上的貿易能給雙方帶來效用,改進社會福利。所以特色競爭首先要求以特色形成在地區要素稟賦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相對低價格優勢,它表現為在區外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條件下,區域產業競爭力的提升仍然有賴於這種比較優勢的發揮。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最基本特徵是各種要素可以在更大的空間範圍內自由流動。只不過是單一要素決定區域比較優勢的作用在減少,多要素的綜合作用在擴大。僅有一種密集要素的優勢難以持久維持某一特定產品低價格(成本)的比較優勢,需要各種要素相互融合。但這種融合的實質仍然是追求某些特定產品在特定區域的綜合成本最小化。即以本地區相對過剩和低廉的要素吸引相對稀缺和昂貴的地區外要素,兩者結合以實現本地區某些特定產品綜合成本最小化。如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與跨國公司資本技術品牌等要素相結合,便製造出了全世界最價廉物美的紡織服裝、玩具、鞋類等特定產品。這就是成功運用了特色競爭戰略,培育、提升勞動力資源豐富這個特色,將其轉化為現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從而創造出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奇蹟。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從發揮以追求低價格(成本)為取向的比較優勢到現在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研發核心技術,自創著名品牌來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並不意味著是後者對前者的否定。恰恰相反,後者是對前者的延續和發展,即立足於創造新一輪的低價格(成本)優勢。因為經過27年的改革和發展,以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突破口形成新一輪比較優勢的現實條件已具備。一是大規模製造能力的形成將使巨額研發費用有可能被分攤;二是配套產業群的形成,使一些技術複雜、零部件較多的產品在核心技術突破後能迅速產業化,達到合理的經濟規模。由此可以將單一由勞動要素決定的低價格(成本)優勢改變為由勞動要素、技術要素和規模經濟共同決定的低價格(成本)優勢,因為前一種優勢不可能持久維持,而後一種優勢則是能在國際分工和貿易中獲取更大比較利益而且更持久的比較優勢。因此,無論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兩優相較擇其優”即優中選優,還是欠發達地區的“兩劣相較擇其輕”即劣中選優,都必須立足特色,利用好本地區最豐裕的生產要素,生產出具有相對低價格(成本)的特定產品,培育特色產業,形成現實的比較優勢,才能找到適合本地發展的道路,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以特色營造競爭優勢
以特色形成現實的產業優勢,首先應當體現為價格優勢。而這種價格優勢又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一是產品的成本因素。成本愈低,盈利空間愈大,價格優勢愈明顯。二是產品的壟斷因素。壟斷程度愈高,操縱價格(盈利水平)的能力愈強,也會愈具有產業優勢。而壟斷程度又決定於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即異質性(不可替代性)。產品的異質性強,差異化程度高,就會形成一定時期或局部的壟斷性,這就是所謂的競爭優勢。可以說競爭優勢就是追求產品的差異化進而實現一定時期或局部的壟斷性。
相對於比較優勢,競爭優勢更注重追求差異化優勢。強調具有比其對手更能提供差異價值的能力。如果說前者帶來相對較低的的投入,那么後者帶來的則是更高的產出。
特色競爭要求以特色、個性來形成差異化的產業優勢即競爭優勢,要培育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和較高穩定性的區域核心競爭力,使競爭對手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難以模仿和超越,這將是一個地區參與競爭,促進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特色產業所體現的差異化優勢,可以形象地表述為是一種“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的特殊資源。所謂“偷不去”,比如擁有某些特定產業(品)的著名品牌、技術專利專有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別的地區很難無償模仿。所謂“買不來”,是指這種資源不能從市場上獲得。比如某些區域特色製造業承擔和完成了相關專業人才群體的集聚。量集聚的人才群體為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提供了使其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大平台。一旦離開這個大平台,個體人力資本難以保值增值,因而即便是別的地區競爭對手出相對更高的價格也難以挖走。至於這個大量集聚的人才群體則更是無法買走,而只能由當地特色產業滋養、哺育出來。一旦形成,便深深植根於本土。所謂“拆不開”是指這種特殊資源具有互補性。組合起來才值錢,分開了就不值錢。就象一雙鞋子的左鞋與右鞋一樣,別人拿走一隻沒有用。比如某些特色產業具有的極強的產業配套能力就是這樣一種特殊資源。
(三)以各具特色來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一五規劃綱要”對於區域協調發展的論述,除了過去強調的對欠地達地區的各種資金、技術、人才、項目政策扶持外,還有一個新的亮點,這就是要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限制,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來實現東中部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這就是說要通過擴大地區同市場交易,促進地區分工深化,形成各地區具有差異化的特色產業體系,從而最大限度地獲取地區間分工和貿易所帶來的比較利益,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
根據著名的斯密楊格定理,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而市場範圍的擴大又依賴於分工的水平。首先,正如亞當·斯密所說:“分工起因於交換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總要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也就是說,市場範圍擴大會促進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反之市場範圍的縮小又將會阻礙分工的細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分工的細化又會進一步促進貿易和市場範圍的擴大;反之分工水平的低下又會進一步阻礙貿易和市場範圍的擴大。由此使得分工和市場之間會分別形成一種正反饋的良性互動機制或負反饋的惡性互動機制。我認為這其中正反饋的良性互動機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本質特徵,一是分工的深化細化,各地區產業體系的特色化差異化;二是要素在地區間充分自由流動,市場的統一開放,交易的擴大。通過這種良性互動,使得參與地區分工和貿易的面越來越大,參與的各方實現多贏博奕,獲取最大的比較利益,從而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
綜觀現實,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相伴生的恰恰是另一種負反饋的惡性互動機制。即地區間產業的同構化和市場的分割。由於市場的分割,市場範圍縮小,制約了地區分工和專業化水平,導致了產業同構化和重複建設;由此又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分割,因為地方政府不得不保護競爭力不強的同質化的、重複建設的產業,維持其生存。這又使得各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難以最佳化,產業競爭力低下,如此循環往復。這種分工和市場間負反饋的惡性互動,使地區分工和貿易的範圍、規模和水平日益趨小和降低,以至於有中國的對內開放程度大大低於對外開放程度之說。國內各地區間不能有效分享分工和貿易帶來的比較利益,進一步加劇了區域發展的不協調。
因而區域一體化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而特色競爭戰略正是順應了加快區域一體化,推動區域分工和貿易發展的要求。沒有地區間各具優勢、差異化的區域特色產業體系的形成,就不可能促進區域一體化進程,也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