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稟賦

要素稟賦(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國所擁有的並能用於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家才能)的數量。

概念解釋,理論觀點,赫--俄模式,新古典貿易理論,要素稟賦論,假定內容,相互關係,決定因素,理論的補充,剛性及其突破,變化對國際產業轉移的影響,與國際產業轉移剛性、機遇與趨勢,主要原因,結 語,

概念解釋

資源稟賦又稱為要素稟賦,指一國擁有各種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 、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的豐歉。一國要素稟賦中某種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大於別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而價格相對低於別國同種要素的價格,則該國的這種要素相對豐裕;反之,如果在一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中某種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小於別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而價格相對高於別國 同種要素的價格,則該國的這種要素相對稀缺。
要素稟賦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理論觀點

赫--俄模式

要素稟賦學說的理論背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為了解釋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在20世紀早期,提出了資源稟賦學說,用來說明各國生產參與國際貿易交換的商品具有比較成本優勢原因。俄林批判地繼承了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他認為,李嘉圖只用勞動支出這一因素的差異來解釋國際貿易是片面的,在生產活動中,除了勞動起作用外,還有資本、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各國產品成本的不同,必須同時考慮到各個生產要素。為此,他向英國古典經濟學派提出了挑戰。他在1933年出版的《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一書中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貿易學說,標誌著要素稟賦說的誕生。俄林早期師承瑞典著名經濟學家赫克歇爾而深受啟發,故他的要素稟賦說也被稱為赫--俄模式。
要素稟賦理論圖要素稟賦理論圖

新古典貿易理論

該模式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新開端,與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模式並列為國際貿易理論的兩大基本模式。赫克歇爾-俄林的資源稟賦理論又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其理論模型即H-O模型。 俄林以要素稟賦代替大衛·李嘉圖的勞動成本,用生產要素的豐缺來解釋國際貿易的產生和一國的進出口貿易類型。根據資源稟賦學說,在各國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價格差別來自於產品的成本差別,這種成本差別來自於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差別則取決於各國各種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即相對稟賦差異,由此產生的價格差異導致了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要素稟賦學說的理論背景由此,俄林得出結論:“一國的比較優勢產品,也因而應出口的產品,是他需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相對充裕而便宜的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一國的比較劣勢產品,也因而應進口的產品,是它需在生產上密集使用該國相對稀缺而昂貴的生產要素生產的產品。”比如,勞動力豐裕的國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相反,資本豐裕的國家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而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
李嘉圖李嘉圖

要素稟賦論

這種理論觀點也被稱為狹義的要素稟賦論。而廣義的要素稟賦理論指出,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在商品的市場價格、生產商品的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以及在生產要素價格均等的前提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等(或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密集度相同)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取決於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各國的生產結構表現為,每個國家專門生產密集使用本國具有相對稟賦優勢的生產要素的商品。要素稟賦論假定,生產要素在各部門轉移時,增加生產的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保持不變。 新古典的要素稟賦理論,從要素稟賦結構差異以及由這種差異所導致的要素相對價格在國際間的差異方面來尋找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圖模型中關於一種生產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當的成功。新古典的H-O定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條件之上。

假定內容

這種假定主要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1. 假定只有兩個國家、兩種商品、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和資本)。這一假設目的是為了便於用平面圖說明理論。
2. 假定兩國的技術水平相同;即同種產品的生產函式相同。這一假設主要是為了便於考察要素稟賦,從而考察要素價格在兩國相對商品價格決定中的作用。
3. 假定X產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Y產品是資本密集型產品。
4. 假定兩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規模經濟利益不變。即增加某商品的資本和勞動使用量,將會使該產品產量以相同比例增加,意即單位生產成本不隨著生產的增減而變化,因而沒有規模經濟利益。
5. 假定兩國進行的是不完全專業化生產,即儘管是自由貿易,兩國仍然繼續生產兩種產品,亦即無一國是小國。
6. 假定兩國的消費偏好相同,若用社會無差異曲線反映,則兩國的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位置和形狀相同。
7. 在兩國的兩種商品、兩種生產要素市場上,競爭是完全的。這是指市場上無人能夠購買或出售大量商品或生產要素而影響市場價格。也指買賣雙方都能掌握相等的交易資料。
8. 假定在各國內部,生產諸要素是能夠自由轉移的,但在各國間生產要素是不能自由轉移的。這是指在一國內部,勞動和資本能夠自由地從某些低收入地區、行業流向高收入地區、行業,直至各地區、各行業的同種要素報酬相同,這種流動才會停止。而在國際間,卻缺乏這種流動性。所以,在沒有貿易時,國際間的要素報酬差異始終存在。
9. 假定沒有運輸費用,沒有關稅或其他貿易限制。這意味著生產專業化過程可持續到兩國商品相對價格相等為止。

相互關係

與產業結構關係產業結構這一經濟學概念一般定義為產業總體中各產業的比重及產業間的相互關係。要素稟賦結構指的是資本、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相對豐裕程度。

決定因素

經濟中,要素結構的升級主要取決於資本積累。最優產業結構是由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繼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 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一國應依據本國的生產要素稟賦制定產業結構政策,因為比較優勢的根源在於該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一國應充分利用其所擁有的相對充裕的生產要素,生產此種要素密集型產品,增加本國優勢和福利。”的要素稟賦學說之後,波蘭經濟學家萊布辛斯基(Rybczynski) 又對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做了補充。
要素稟賦 相關書籍1要素稟賦 相關書籍1

理論的補充

他認為,一種生產要素的增加將會減少另一種要素密集型產品的生產。由此推出:“資本要素存量相對增加的國家應預期其勞動密集型產業(L I) 將趨於萎縮,試圖保護勞動密集型產業是不行的,而對於勞動力要素供給趨於增加的開發中國家,不適時宜地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CI) 、技術密集型產業( TI) 則可能導致比較優勢喪失,致使經濟成長欲速則不達。” 要素稟賦與產業結構關係按照要素稟賦結構發展的產業具有比較優勢,而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最有競爭力,其利潤率也會最高,資本積累最快。追求利潤的極大化為目標的企業必然會按照其所處環境中的要素稟賦結構安排生產的產品。
從右圖可看出:B點為已開發國家,A點為開發中國家,其要素稟賦結構的不同決定了等成本線斜率不同,也使其取得相同產量時總產業中各行業的比例不同。若開發中國家不顧自身的要素稟賦結構,看到已開發國家採用資本密集型技術,機械的模仿照搬其產業結構,發展資本密集型行業就會使等成本線上移,那么它所獲得的利潤就比社會可接受的利潤少了CD段,失去自生能力而需要外界的補貼。 產業鏈解析在一個產業中生產什麼產品同樣由要素稟賦結構來決定。
要素稟賦 相關圖示要素稟賦 相關圖示
如右圖,1、2、3、是要素稟賦結構不同的三個國家,1資本較密集,3勞動力密集,2介於兩者之間,三個國家對應三條等成本線,其與等產值線切點處的產品選擇也不同。1國選擇資本密集的新產品新技術研發,2國進行晶片生產,3選擇勞動力密集的組裝、製造業,這樣雖然各國的要素稟賦不同,卻可以取得同樣的產值,分別取得利潤最大。綜上,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一國或者一個區域的比較優勢,從而決定了該國地區的最優產業結構甚至同一產業中應選擇的最優商品。

剛性及其突破

變化對國際產業轉移的影響

(一)生產要素稟賦論與國際產業轉移的內在機理 最早的生產要素論是從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的相對比較優勢論說起,其理論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勞動是惟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數,生產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但是,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更著重於分析國際分工,很少或者沒有涉及國際產業轉移。
20世紀30年代,瑞典經濟學家伯爾蒂爾·俄林在《地區間貿易和國際貿易》中,提出了生產要素稟賦理論,用在相互依賴的生產結構中的多種生產要素理論,代替李嘉圖的單一生產要素理論,生產要素理論也被稱為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所謂生產要素稟賦,指的是各國生產要素(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的擁有狀況。一般而言,一個國家較富裕的生產要素的相關價格就較便宜,反之,一個國家稀缺的生產要素其相對價格就會較高。各國生產要素稟賦比率不同,是產生比較成本差異的重要決定因素。俄林論述生產要素稟賦理論的目的是為了說明生產要素比率不同是產生國際貿易的重要基礎,如al/bl1、b1、a2、b2分別表示國家l和國家2不同要素密集行業的生產成本),國家l出口的應是在生產上大量使用該國比較充裕的生產要素bl的產品,而進口的是他在生產上大量使用該國比較稀缺的生產要素al的產品。“簡言之,進口那些含有較大比例生產要素昂貴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較大比率生產要素便宜的商品。”
具有不同生產要素稟賦的兩國開展貿易後的短時期內,由於只發生商品價格的變動而沒有發生生產要素在進出口部門的流動,各國生產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開展貿易後的長時間內,貿易自由化使國內具有比較優勢產品的生產因獲得穩定的出口市場和出口市場的擴大而獲得更大的發展,有助於該產業實現規模經濟,同時,鼓勵國內其他資源從其他部門流向出口擴張部門,從而承接了國際分工和國際產業的轉移。生產要素的國內流動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原因,資本總是趨利的,總會流動到能夠帶來最大收益的地方,要素總會轉移到能夠給一國帶來最大收益的產業,也就是一國最有比較優勢的行業。
(二)動態比較優勢論與國際產業轉移之間的關係如果說傳統的生產要素稟賦論是從短期的靜態的角度來評述要素稟賦對國際分工的影響的話,動態比較優勢理論則從長期內研究國際分工格局與演進。從動態比較優勢闡述國際產業轉移理論的主要是新古典學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克魯格(Krueger,1977)、迪爾多夫(Deardorff,1980)和伯拉沙(Balassa,1979)等三人。他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國際分工和國際產業轉移。
克魯格在生產要素理論的基礎上,擴展了兩種生產要素,n種產品,m個國家的模型。他的模型不再假定各國僅擁有積累下來的要素稟賦,而是強調要素比例的變化和國際分工的動態化。克魯格對傳統要素稟賦論的突破是在要素稟賦中強調了技術創新的作用,他認為,技術創新提高了某一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促進了生產要素的積累,進而引發產業鏈性的轉移。
迪爾多夫也認為國際間的分工和比較優勢是呈鏈形分布的。正常情況下,一國的生產要素豐富及含量高的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各國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形成國際分工鏈形。在自由競爭的條件下,國際生產要素的比價決定國際間產業和貿易分工的類型,並實現國際產業競爭力的動態變換。
伯拉沙提出階梯比較優勢論,認為各國在生產要素積累上的差異,導致了國際間產業和貿易分工的動態變化。國際分工的類型和經濟發展階段之間排列著許多階梯,更新發展階梯的過程是連續而非中斷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階梯比較優勢呈現出動態演變的過程。在階梯式發展格局中,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將分別發展起各自的新興產業,同時將失去優勢的產業轉移給較低發展階段的國家。執行出口導向戰略的落後國家能夠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進入更高的經濟和貿易發展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技術創新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伯拉沙的思路相似,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通過解釋“東亞奇蹟”提出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假說。他認為,從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經驗來看,他們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實行趕超戰略的結果,他們在經濟發展的每個階段上,都能夠發揮當時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而不是脫離比較優勢而進行趕超。這些國家在其20世紀以來發展的不同階段上,由於要素稟賦所決定的優勢不同,因而形成的主導產業也是不一樣的。其中的主導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轉變到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乃至信息密集型產業,這裡的每一階段都遵循了經濟學中所說的比較優勢原則。違背比較優勢或者是要素稟賦結構的產業趕超戰略,會造成沉重的代價。
不管是傳統的生產要素稟賦論還是以後的動態比較優勢論,都認為由要素稟賦狀況構成的各國的比較優勢決定了國際產業結構,國際產業轉移是各國比較優勢變動的結果,唯一不同的是,傳統生產要素稟賦論認為一國的比較優勢在於靜態的先天的自然稟賦(如勞動、土地、資本以及地理位置等等),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向是各國自然稟賦衡量的結果。而作為動態比較優勢論的鏈形比較論和階梯比較優勢論,都強調科技創新是各國比較優勢變動的根本動力。在他們的理論中,一般都承認各國比較優勢變動的根本動力不再是傳統的生產要素變化,而是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新型生產要素或由此帶來的傳統生產要素效率的提高,科技進步通過改變各國的比較優勢,進而推動國際產業的升級和轉移,而科技進步或者說技術創新能力,應該取決於各國人力資本存量和質量以及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的高低。
(三)新要素稟賦論與國際產業轉移之間的關係
國際貿易新要素理論認為,應賦予生產要素以新的含義,擴展生產要素的範圍。生產要素不僅僅是比較成本所說的勞動,也不僅僅是生產要素稟賦理論所說的勞動、資本和土地,技術、人力資本、研究與開發、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產要素,這些“新”要素對於說明國際貿易和分工格局,都有重要作用。新要素稟賦論下,國際產業轉移有了新的趨勢。知識經濟的興起,國際產業轉移結構日益高度化,服務業投資成為國際產業轉移中新的熱點,且出現組團化、產業鏈整體轉移趨勢,跨國公司成為產業國際轉移的主體趨勢也更加明顯。

與國際產業轉移剛性、機遇與趨勢

(一)要素稟賦與國際產業轉移的剛性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素稟賦決定了各國的比較優勢,由此也決定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向,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但是在實際的經濟運行中,國際產業的轉移是存在剛性的,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要素的異質性。在舊的貿易理論和“要素稟賦論”中,都假定要素是同質的,沒有任何差異,可以轉移的(儘管土地不會搬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氣候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旦一個國家之間的要素稟賦發生變化,國際產業結構也隨之轉移。然而每種要素實際上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著許多小類和亞種,他們的組合千差萬別,因此,各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不僅有數量上的差異,還有質量上的差異。忽略生產要素稟賦質的差異,就難以對貿易格局做出合理的解釋。也就是說,因為要素質的差異,國際產業的轉移具有一定的剛性。
2.產業集聚特性。就是在“新要素稟賦論”看來,信息能力的轉移也是有著極大困難的。IT產業的軟、硬體生產領域,都存在很高的進入壁壘。並且最領先的信息技術,越來越與整個社會環境有關,至少與風險資本的形成能力和人才環境有關。另外新的產業(如信息產業)具有極強的外部性,產業集聚效應將會強化某一地區的產業能力,而不是產業外移。這就促使新興產業趨於集中在世界上的一些“智慧中心”(如矽谷),而不是隨市場而轉移。
3.完全專業化本身的剛性。如果要素稟賦論要求的前提條件不能滿足,如一國生產完全專業化,就不可能實現產業的國際轉移。假如,在有限的時期內,兩國生產兩種商品X和Y,其中,X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商品,Y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產品,使用和兩種生產要素K(資本)和L(勞動),K/L為一國要素的擁有比率,KX/LX,KY/LY為X和Y兩種產品的要素密集度,如果一國KLKY/LY,則其勞動將全部是用於Y的生產,因此,一國若完全實行專業化生產,就談不上要素在不同部門間的流動,也就談不上產業的跨國界轉移了。因此,一國在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的情況下完全實行非專業化生產的制約條件是KX/LX。
4.貿易障礙。要素稟賦決定了各國的比較優勢,實行自由貿易、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必然使本國具有現實的或潛在的比較優勢的產業得到發展或者承受國際產業轉移,使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在競爭中淘汰,貿易結構和產業結構因而不斷得到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最佳化。但是如果不能自由貿易,國內價格不能正確反映要素稟賦的豐缺與否,則國際產業轉移就失去了平台。另外,它也沒有考慮國際生產關係和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在國際貿易中普遍存在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保護的情況下,極易導致國際產業分工失真,比較優勢動態調整出現障礙,國際產業轉移不能正常進行。
5.轉出國內部的就業和政治壓力,每個國家的國際產業轉移都是有臨界點的。按照要素稟賦理論,美國和歐洲應該放棄他們在紡織品行業的生產能力,並將其讓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以充分發揮後者勞動力廉價的優勢。但是如果歐美放棄紡織品行業,不僅歐美國家面臨著極大的、特別是來自失業上的政治壓力,而且讓這部分工人從紡織業轉移到高技術行業或是其他歐美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其中的培訓和遷移成本遠遠高於這些產業工人的年薪收入。
6.國際市場容量限制下對招商引資的國際競爭不斷加劇。根據要素稟賦的發展戰略原理,中國這樣的勞動力富裕國家自然應當生產和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當一大批開發中國家普遍起步發展,並根據這一原理決定發展戰略時,世界市場的有限容量便對這一戰略提出了疑問。所以,一個國家能夠接受國際產業轉移,世界市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要素稟賦 相關圖表要素稟賦 相關圖表
(二)國際產業轉移的趨勢與機遇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際產業轉移由於生產要素的異質性、產業集聚特性等各種原因存在著剛性,但是不管過去還是未來,特別是像開篇所提出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產業轉移已經歷過兩次最明顯的轉移,而且近些年,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生產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初步統計顯示,由於已開發國家生產能力轉移,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產的規模幾年前已經達到8000億美元,這大體相當於世界製造業貿易的30%。主要已開發國家中,生產能力轉移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例如,日本的出口額中,出口給海外製造業子公司的中間產品所占比例,已經從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美國跨國公司的出口中,出口給國外子公司以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所占比例,也從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90%的美國公司中,其公司內部業務中至少有一項被外包。在美國企業中,業務外包到海外的比例2003年為5%,2007年將提高到23%。同時,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之間的出口比例也在上升。由此可見,國際產業轉移雖存在剛性,但是國際產業轉移趨勢不可逆轉,並在當前存在極大機遇。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如下:
1.產品和技術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從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來看,新技術、新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新興產業將在世界範圍內尋找合適的產業基地,尋找最合適的要素資源配置。隨著研發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大大提前和加快。這打破了傳統的產品周期論,即高技術產業只有到了成熟階段、失去競爭優勢時才向低成本國家轉移。
2.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產業的國際間梯度推移。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的各個國家都面臨著產業升級的重要任務。梯度轉移理論是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看國際產業轉移的。其大體意思是,隨著先富起來的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結構升級,某些勞動密集型、消耗大量自然資源的、生產傳統產品的產業按梯級順序轉移到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的全球化無疑加速了這一過程。經濟全球化的一個主要特徵是生產要素國際流動的增強。跨國公司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導力量。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有優勢的生產資源進行生產,全球生產和經營網路的一體化,自然就縮短了國際產業轉移的時間。
3.全球分工格局和亞洲“雁形分工模式”有利於國際產業轉移。從雁形模式來講,日本處於東亞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核心,將帶領整個東亞“雁群”比翼齊飛。在日本不斷向高級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總是把成熟產業拋給第一梯隊的國家,第一梯隊的國家有了新發展之後,再將這些產業拋給第二梯隊的國家。和梯級轉移理論比較起來,日本的“雁形模式”可以看作為梯級轉移理論的實證。不管是梯級轉移理論還是日本“雁形模式”理論,其產業的國際轉移或者是地區轉移,都是隨著產業的要素密集度不同而演化的。產業的要素密集度或者說比較優勢是可以轉化的,一個國家只有遵循動態的比較優勢原則來發展貿易和經濟,利用國際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實現梯度轉移或者說按照“雁形模式”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迅速實現本國的產業發展和升級。以韓國為例,韓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是遵循比較優勢原則的。它首先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然後隨著條件的成熟,逐步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演進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了已開發國家,成為“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的一員,並且在汽車、半導體、信息處理、電信和核能等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
4.中國改革開放推動的市場化有利於國際產業轉移。從國家現代化類別來講,近年來學術界有人根據現代化啟動時間和原因將社會發展模式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早發內生型”,這一類型是指現代化起步較早,並靠自身內部社會經濟要素髮育而成的歐美已開發國家,英國屬於典型的“早發內生型”,這一類型的國家是國際產業轉移的領頭人,充分利用國內要素資源稟賦,最先實現現代化;第二類是“晚發外生型”,這一類型是指現代化起步較晚,主要由外來文明因素的滲透而實現現代化的國家。如中國、日本、俄國就屬於這一類型。這種類型的國家往往採取自上而下的推進過程,通常以改革的方式來面對國家外部的文化制度、觀念、規則的巨大衝突。在外來暴力的入侵與高水平的經濟技術水平面前,這些國家又形成強烈對抗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他們主要靠國家政府的強力來推動經濟發展,總的來說,他們屬於國際產業轉移的受益者,其國內要素資源稟賦是靠外部的強力來發掘而凸現其比較優勢的;第三類是“後發內生型”,這種類型的國家現代化發展較遲,是未受外部因素影響而自發走向現代化道路的,他們遠離國際產業轉移,但是現代化的步伐較慢。前兩種模式在現代化實踐過程中是主要類型,說明了開發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難免不受國際產業轉移的影響。這幾種國家類型驗證了國際產業轉移存在剛性,但可以通過制度變遷(內生制度和外生制度)、政策來培育環境,促進產業轉移以利於本國更好的發展。
三、突破國際產業轉移障礙,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
在新要素稟賦論及其面臨國際產業轉移新形勢下,國際產業轉移承接國企業與政府如何降低產業轉移剛性,突破國際產業障礙,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也就是說,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吸引或者誘導對本國發展極其有利的產業轉移或者發展。
(一)要為新舊要素產業的轉移培育合適的制度,這需要企業和政府乃至個人的共同努力 最基本的一點是各種生產要素和產品的價格基本上由市場的供給和需求決定,能夠比較好地反映各種要素的相對稀缺性。政府要進一步推動市場化進程,培育合適的制度支持新要素產業的形成和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創造良好的環境。企業要依市場需求行事,根據市場供求調整企業規劃和產業方向。這是為突破國際產業轉移剛性,順利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國際市場容量限制下,對招商引資的國際競爭不斷加劇,國際產業轉移要“承接”有方 在所有開發中國家都按照要素稟賦比較優勢接受國際產業轉移發展以後,當代世界市場的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供求會明顯失衡,故承接與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不能局限於一個行業,應著力發展一類產業,盡力避開各自國家生產產品的雷同,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同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市場需求的不同產品。這裡由要素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的形成,可能存在很多的偶然因素,如歷史上的分工因素、資源因素、地理因素和氣候因素等等。
(三)生產要素質量差異的剛性障礙要求進行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進行人力資本的投資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對勞動力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不管會對經濟產生“溢出效應”或者“內生效應”,都有助於消除生產要素質量差異引起的國際產業轉移剛性。
(四)產業集聚特性要求通過培育融入全球化供應鏈中的產業集群來吸納國際投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在這一點上,麥可·波特給了我們啟示。他認為,在地理區域中,對外導向的產業簇群是引導該地長期經濟成長與繁榮的主要來源。這類產業簇群的成長遠超過本地市場的規模,也會吸引生產力比較低的企業和產業的分工。產業簇群的形成是產業集群的基礎。而要培育融入全球化供應鏈中的產業集群,必須建立鑽石般堅固的國家競爭優勢體系。這種鑽石體系包括生產要素條件,需求條件,支援產業與相關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狀態。在組成鑽石體系的各領域中,國家可據以建立其產業,並加以經營以形成自己的國家競爭優勢。

結 語

從生產要素稟賦論的變化可以看出,國際產業轉移的要素稟賦論的內容不斷的趨向於資本、科學技術、人力資本、管理等方面,而生產要素稟賦論本身的內在假設、產業集聚、市場本身的不完善性等其他方面形成了國際產業轉移本身的剛性,而且特別是一些新要素在當今的經濟發展的傳播與移植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壁壘。但國際產業轉移的剛性不但沒被證明是產業轉移趨勢的阿基里斯之踵,而且正如開篇所提出的,國際產業迄今已經經歷過幾次轉移而且正有新的發展趨向,那就是知識化、科技化、高度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就意味著國際產業轉移剛性並非不可突破,對國際產業承接國而言,就要不斷進行市場化改革,使經濟趨向良性循環,國際產業轉移要承接有“方”,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培養新要素產業的競爭力,進行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著力培育自己的動態比較優勢,建立鑽石般堅固的國家競爭優勢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