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假說

林德假說

林德假說(Linder hypothesis)是瑞典經濟學家林德(S.B.Linder)在其1961年的著作《論貿易的轉變》一書中所提出的。林德假說以需求為導向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他認為赫克謝爾——俄林定理只能解釋初級產品的國際貿易,卻無法解釋二戰以後有著相近要素稟賦的已開發國家之間迅猛發展的產業內貿易,從而提出了林德假說,同其他產業內貿易理論相比,林德假說不再從供給角度出發,而是從需求角度解釋一國貿易的構成。

林德假說概述
林德假說分析
林德提出了重疊需求的概念,即兩國的消費者均消費某些特點的商品。他認為影響一國需求結構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一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決定了該國特定的偏好模式,而兩國之間收入水平越相似,兩國偏好模式也越相似,需求結構也越相近,也就是說重疊需求的量越大,從而兩國間貿易量就越大。出口潛力來自於一個國家內部的國內需求,因為國內有需求,企業才會生產該產品,並不斷擴大產量,從而造成產量增加過度,超過了國內需求增長的速度,形成出口潛力。林德假說可以用圖說明:

林德假說(Linder林德假說(Linder
由此可以推出林德假說的結論就是,製成品的國際貿易在人們收入相似的國家之間比在人均收入水平有相當差距的國家之間更為重要。由於廠商的生產存在著規模經濟,那么對一國內的消費者而言,他們的各種消費的滿足固然可以完全在國內實現,但這時消費者必然要付出較高的價格,這不符合經濟學的效益原則,於是國際貿易是最好的選擇。
林德假說在現代貿易理論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從需求的角度解釋了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迅速發展的已開發國家之間製成品相互貿易。對該理論曾經有過大量的實證檢驗。一類檢驗方法是這樣的:考察一個已開發國家與其貿易夥伴國之間的人均收入差距的絕對值和該國與其貿易夥伴國之間的貿易強度這兩個指標。無疑,按照林德假說,這兩個方面應該是負相關關係,即兩國收入水平相差越大,需求結構相差也就越大,從而相互間貿易強度也就越低。1973年薩拉斯(J.Sailoes)等人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有相似人均收入水平的國家通常有著相互靠近的地理位置,所以這時貿易也可能是低運輸成本和文化相似性的產物。在注意到這些因素的前提下,1987年經濟學家在對13個歐洲已開發國家製成品貿易的研究中發現,大量的證據支持了林德假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