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豐裕度

要素豐裕度

要素豐裕度是一國的資源擁有狀況,即一國的要素稟賦狀況。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決定該國各產業適宜的或可行的要素使用比例範圍;同樣,也決定著要素價格的適宜的或可行的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要素豐裕度
  • 外文名:Factor abundance
  • 定義:各國全部資本和全部勞動的比率
  • 標準:各國利率與工資率之比
類別,衡量,

類別

分為物質定義的標準和價格定義的標準
①,各國全部資本和全部勞動的比率
②,各國利率(即資本的價格)與工資率(即勞動的價格)之比
H-O理論認為要素豐裕度是國際貿易發生的根源,一國出口該國豐裕要素密集使用的產品,進口稀缺要素密集的產品,這樣各國都可以在國際貿易中獲利。可見H-O定理,除了強調出口外,還重視了進口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衡量

衡量要素豐裕度有兩種方法:一是以生產要素供給總量衡量,若一國某要素的供給比例大於別國的同種要素供給比例,則該國相對於別國而言,該要素豐裕;另一方法是以要素相對價格衡量,若一國某要素的相對價格——某要素的價格和別的要素價格的比率低於別國同種要素相對價格,則該國該要素相對於別國豐裕。以總量法衡量的要素豐裕只考慮要素的供給,而以價格法衡量的要素豐裕考慮了要素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因而較為科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