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銀屑病(牛皮蘚)

尋常型銀屑病

牛皮蘚一般指本詞條

尋常型銀屑病,別名牛皮癬或乾癬,是一種免疫相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常發生核心症狀為具有鱗屑的紅色斑塊,通常發生在頭皮、手肘、膝蓋、手足和軀幹。疾病無傳染性,表現為慢性和容易復發的特性。其與個體的自身免疫情況和家族遺傳有關,其中外傷、感染和藥物等因素可誘發疾病發作。在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中,患病比例有所不同。這一疾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從嬰兒到80歲的老人,但約75%的患者在40歲前初次發病,大多數在15到35歲之間。

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症狀主要為邊界清楚的斑塊型紅斑、丘疹鱗屑等。皮疹的範圍可以大也可以小,重症的可能全身泛發。這些臨床症狀可能伴隨各種程度的瘙癢。對於皮膚受到外傷等損傷後容易出現新的銀屑病皮疹,成為同形反應。

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於藥物控制和頻繁的家庭護理,其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減輕症狀和皮疹程度、保持病情穩定、預防復發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糖皮質激素維生素D3衍生物和他扎羅汀等藥物外用,也能夠試驗性地套用生物製劑等。

尋常型銀屑病雖然是慢性疾病,可以通過治療對病情進行一定控制,但仍然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質量。銀屑病患者需注意其他與銀屑病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關節炎、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並及時就醫。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尋常型銀屑病
  • 別名:牛皮癬、乾癬、松皮癬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嬰兒到80歲的老人,尤其易發於15-35歲
  • 常見發病部位:頭皮、手肘、膝蓋、手足、軀幹
  • 常見病因:外傷、感染、藥物
  • 常見症狀: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表面有鱗屑
  • 傳染性:否
  • 是否遺傳:是
  • 相關藥物:維A酸類藥物、免疫抑制藥物、阿維A甲氨蝶呤環孢素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司庫奇尤單抗等
病因,發病原因,誘發因素,症狀,典型症狀,伴隨症狀,就醫,就診科室,相關檢查,鑑別診斷,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中醫治療,其他治療,預後,

病因

銀屑病是免疫相關的多基因遺傳性皮膚病。目前認為銀屑病是系統性疾病,可伴發多種全身疾病。

發病原因

銀屑病的具體病因尚不清楚,但多與機體免疫相關。目前認為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最終導致疾病發生或加重。
銀屑病具有遺傳易感性,基因相關研究證實存在銀屑病相關的易感基因。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銀屑病,那么他們的孩子出現銀屑病的風險是 41%,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有,那么孩子出現此病的風險是 14%。
目前認為細胞炎性因子 IL-23/IL-17A 在銀屑病發生過程中起主要作用。針對銀屑病發生過程中的關鍵細胞、細胞因子和信號通路的生物製劑主要有T細胞活化抑制劑、TNF-α 拮抗劑、IL-23 拮抗劑、IL-17 拮抗劑等,這些生物製劑在銀屑病的試驗和實際套用中都有不錯的療效。

誘發因素

無論是外界的還是身體本身的誘發因素,都可能引起銀屑病突然出現或現有的症狀加重。
  • 體外誘發因素可能有外傷、曬傷、接觸性皮炎藥疹病毒疹等。
  • 體內誘發因素可能有感染(尤其是細菌感染)、HIV 感染、內分泌因素(如低鈣血症)、精神壓力、藥物(尤其是鋰劑、干擾素、β-阻滯劑和抗瘧藥)、吸菸和肥胖等。

症狀

尋常型銀屑病皮疹的典型表現是有鱗屑的紅斑或斑塊,皮疹邊界清楚,分布可局限、可廣泛。銀屑病往往是慢性病,容易復發,並且不少患者可能會在冬季復發或加重,夏季緩解。

典型症狀

  • 皮疹形態
早期的皮疹是紅色丘疹,逐漸擴展成為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形態有多種,如點滴狀、斑塊狀、錢幣狀、地圖狀或蠣殼狀。
  • 典型徵象
蠟滴現象:紅斑、斑塊上方覆蓋多層銀白色的鱗屑,如果刮除最上層的鱗屑,可以見到鱗屑多個分層,就像在刮蠟滴一樣。
薄膜現象:颳去銀白色鱗屑後可以見到淡紅色、反光、半透明的“薄膜”。
Auspitz 征:剝去薄膜可以見到點狀出血,這是皮疹內部擴張的毛細血管被刮破引起的。
蠟滴現象、薄膜現象與點狀出血現象對銀屑病都有診斷價值。
  • 分布
皮疹可發生在全身各處,一般呈對稱分布,最常見的是四肢的伸側(特別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
不同部位的皮疹可能會有所差異:
  • 面部皮疹一般為點滴狀有浸潤感的丘疹、紅斑或脂溢性皮炎樣的改變;
  • 頭皮皮疹的鱗屑較厚,範圍經常超出髮際線,頭髮呈束狀,因此被稱為束狀發;
  • 腋窩、乳房和腹股溝等褶皺部位常因多汗和摩擦使得皮疹鱗屑減少,並且可能出現糜爛、滲液和皸裂。
  • 特殊表現
少部分病變會發生在唇部、頰黏膜和龜頭,頰黏膜的病變是灰白色環狀斑,龜頭病變是邊界清楚的暗紅色斑。如果甲受影響,可以表現為頂針樣凹陷、甲分離、甲下角化過度、甲板無光澤、裂片狀出血等。
  • 同形反應
皮膚受損傷(外傷、燒傷或陽光曬傷等)後可能出現新的銀屑病皮疹,稱為同形反應或 Koebner 現象。這種表現很常見,銀屑病患者日常需要避免皮膚刺激或受傷。

伴隨症狀

一般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很少有疼痛等其他特殊的伴隨症狀。

就醫

尋常型銀屑病往往是慢性的,病情需要長期管理和控制。患者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時建議及時就醫:
  • 感到瘙癢或者其他不舒服。
  • 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 皮疹影響美觀。
  • 出現發燒、皮膚膿皰、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或者活動障礙。
  • 皮疹長滿全身、病情加重或者治療後沒有改善。

就診科室

尋常型銀屑病一般在皮膚科就診,醫生主要根據實際表現進行診斷、分型和嚴重程度的評估。

相關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有一定的診斷價值。檢查需要做小手術(皮膚活檢),皮膚科醫生會選擇典型的皮疹,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後,用手術刀切取豌豆大小的皮膚組織,然後製成病理切片。
尋常型銀屑病的組織病理學報告單中經常會提及一些其病理特徵: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區有時見 Munro 微膿腫,顆粒層明顯減少或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整齊向下延伸。真皮乳頭上方棘層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延伸並迂曲,周圍可見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浸潤。

鑑別診斷

尋常型銀屑病需要與其他類型的銀屑病進行區分,包括關節病性銀屑病、膿皰性銀屑病和紅皮病性銀屑病。
  • 關節病性銀屑病:有銀屑病皮疹和相關的炎性關節病,例如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疼痛、腫脹、壓痛、僵硬和運動障礙。
  • 膿皰性銀屑病:分為泛發性和局限性,都有明顯的膿皰。
  • 紅皮病性銀屑病:全身皮膚瀰漫性發紅、浸潤腫脹和大量細小鱗屑,正常皮膚很少,這個病可由尋常型銀屑病轉化而來。
同時還需要與其他表現相似的皮膚病進行區分,包括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蘚、慢性濕疹、毛髮紅糠疹、副銀屑病、頭癬和二期梅毒等。
  •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主要表現是陣發性瘙癢和皮膚增厚粗糙,多見於成年人。
  •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頭面部和上半身),慢性,皮疹為伴有油膩性鱗屑的紅斑。
  • 扁平苔蘚:多見於中年人。皮疹主要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和斑塊,好發於手腕、前臂、下肢遠端和骶骨前區。
  • 慢性濕疹:一般位置局限,皮疹肥厚,沒有大量銀白色鱗屑,瘙癢劇烈,容易復發。
  • 毛髮紅糠疹:皮疹主要是毛囊性堅硬的尖形小丘疹,常成片分布,表面有細小鱗屑。
  • 副銀屑病:原因不明,有急性和慢性,皮疹主要為紅斑、丘疹,一般無瘙癢或輕度瘙癢,多見於青壯年。
  • 頭癬:多見於兒童,影響頭皮和頭髮,表現為頭髮斷裂、頭皮紅斑/鱗屑/膿皰等。
  • 二期梅毒:表現複雜多變,可以出現皮膚、黏膜損害和淋巴結腫大等。最常見的皮疹是斑丘疹和丘疹,常見特點是症狀輕微、分布廣、對稱、數目多。

治療

銀屑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的治療措施較多,包括局部治療、光療和系統治療。國內外常用的有效系統治療藥物是維A酸類藥物和免疫抑制藥物,例如阿維A、甲氨蝶呤、環孢素、生物製劑等。
銀屑病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病情、減緩向全身發展的過程、減輕症狀和皮疹程度、穩定病情、儘量避免復發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銀屑病治療原則
  • 正規:使用目前學術界公認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
  • 安全:各種治療的前提是確保患者的安全,不能為了療效而忽視安全性。
  • 個體化:需要全面考慮患者的病情、需求、經濟承受能力、治療歷史和藥物副作用等,綜合且合理地制定治療方案。
不同銀屑病的治療原則
  • 輕度銀屑病:外用藥治療為主,可以考慮光療,必要時系統用藥,但需要考慮到可能的藥物副作用。
  • 中重度銀屑病:光療、甲氨蝶呤環孢素、維A酸類藥物、生物製劑或者聯合治療

一般治療

使用保濕霜對銀屑病的治療有益,有助於緩解瘙癢等症狀。適當的皮膚水合作用有助於減少和避免皮膚刺激,降低出現銀屑病同形反應的風險。其中,最有效的是保濕類產品是軟膏(例如凡士林)和霜劑。
除了用藥和保濕霜,患者的依從性也是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患者教育、早期和定期隨訪可能有助於改善依從性。

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
糖皮質激素、維生素D3衍生物和他扎羅汀往往是首選的局部治療,它們的作用都是通過不同機制控制銀屑病。
目前國際指南更推薦聯合治療,例如,與單藥治療相比,鈣泊三醇等維生素D3衍生物與強效糖皮質激素聯合外用的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可能降低副作用)。
其他可以選擇的外用藥物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等。蒽林、焦油和水楊酸等是國內外的經典外用藥物,不過現階段很少使用。
  • 系統治療
最常選擇的藥物包括甲氨蝶呤、環孢素和阿維A。備選的藥物(使用更要慎重)包括硫唑嘌呤、麥考酚酯和糖皮質激素等。其他很少使用的藥物有:柳氮磺胺吡啶、他克莫司、氨苯碸、甲碸黴素和秋水仙鹼等。
  • 生物製劑
隨著對銀屑病認識的加深,針對炎症發生環節中關鍵細胞因子的生物製劑也不斷問世。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可分為拮抗關鍵細胞因子和針對 T 細胞或抗原提呈細胞兩大類。生物製劑目前是治療銀屑病療效較好的藥物之一,副反應較少,但價格昂貴。
目前國內獲批具有銀屑病治療適應證的生物製劑包括:英夫利昔單抗、阿達木單抗以及司庫奇尤單抗等。以後還會研製出針對性更強、療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生物製劑。

物理治療

窄譜 UVB 是治療銀屑病的主要物理療法,它的療效與光化學療法(PUVA)的早期階段相同,但緩解期較短。窄譜 UVB 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外用藥物或系統藥物聯合使用。PUVA 主要用於治療中重度銀屑病,包括泛發的斑塊型銀屑病。另外還有 308 nm 準分子雷射等物理治療。

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稱銀屑病為“白疕”,中醫治療銀屑病有較長歷史。採取中醫治療需要辨證施治,故採取中醫藥治療時需詳細諮詢中醫師或中藥師。因大部分中藥尚缺乏大規模臨床研究證明其用藥安全性,切忌自行服用中藥治療。

其他治療

有研究表明,心理治療可以改善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可以採用個別治療、集體治療、家庭治療和社會治療的方式。

預後

尋常型銀屑病可能一直存在,也可能好轉和復發交替出現。通常能夠通過治療控制病情,合適的治療可以儘量使患者的整體健康不受影響。需要監測的是其他與銀屑病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關節炎、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併發症
銀屑病與其他多種疾病有一定的關係,因此可能出現併發症,包括:
  • 銀屑病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損傷和關節功能受損。
  • 眼睛異常:可能出現結膜炎、眼瞼炎和葡萄膜炎。
  • 肥胖:病情較重的銀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現肥胖。
  • 2型糖尿病:銀屑病患者出現 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並且病情越重,糖尿病出現的可能性越大。
  • 高血壓:銀屑病患者患高血壓的風險更高。
  • 心血管疾病:銀屑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 2 倍。
  • 代謝綜合徵:其中包括高血壓、胰島素水平升高和膽固醇異常等。
  •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銀屑病患者更容易出現乳糜瀉、硬皮病和克羅恩病等疾病。
  • 帕金森病:這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更容易發生在銀屑病患者身上。
  • 腎臟病:中度到重度銀屑病出現腎臟病的風險更高。
  • 情緒問題:銀屑病容易影響生活和社交質量,與低自尊和抑鬱等負面情緒有關。
參考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