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廣東省深圳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頭角魚燈舞是一種以魚燈為道具的廣場男子群舞,流行於廣東省深圳市沙頭角鎮及香港新界沙頭角一帶。它起源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沙頭角魚燈舞表演一般在晚上進行,舞蹈場地不用添加燈光,舞者保持低馬步,巧妙地將身體藏於魚燈背後,舉著魚燈下的短棍俯身曲背穿梭起舞,同時以鑼、鼓、鈸、嗩吶、螺號等從旁伴奏。整個表演主要突出魚燈的形象,以集中體現各種魚類的普遍習性和個性。

2008年6月7日,燈舞(沙頭角魚燈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4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廣東省深圳市
  • 項目編號:Ⅲ-45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表演過程,音樂特點,表演道具,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明末清初沙頭角沙欄嚇村吳氏族人的祖先從廣東博羅遷至海濱新安縣(寶安縣舊稱,即今廣東省深圳市)沙頭角後,結合當地民間元宵張燈作樂的習俗和早期從事海上捕撈的經驗,創造出了獨特的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魚燈舞盛行和定型於清乾隆年間,當時每個村里都有一班人專門從事魚燈舞這項民間藝術活動,隨著吳氏宗祠和天后廟等祠廟的相繼建成,村民便使用魚燈舞這種藝術形式進行祭祀活動。
清同治年間,沙欄嚇村產生了麒麟舞,而且常常與魚燈舞密切結合,魚燈舞的組成添加了麒麟舞的元素。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清光緒至民國初期,魚燈舞由家族式的傳承發展到地域性的傳承(但仍以家族式傳承為主,因吳姓人多)。沙欄嚇村鐘氏家族於清光緒年間遷入,丘氏家族於清鹹豐年間遷入,陶氏家族於民國初年遷入,他們都加入了魚燈舞的行列。沙頭角邊界兩邊從事漁業的村民,他們與沙欄嚇人一起出海捕魚,結下了較深的情義,其中一些人也學會了魚燈舞。
1959年,沙欄嚇村魚燈舞開始走出村莊,經常被邀請到惠陽、廣州等地進行表演。
“文化大革命”期間,魚燈舞活動中斷。
1970年,老藝人吳勝康、鐘保被請到寶安縣文化館製作魚燈,準備恢復魚燈舞,被指責為“復舊”,連做好的魚燈也被燒掉。
深圳特區建立後,沙頭角管理區文化部門於1985年對魚燈舞進行蒐集挖掘、整理,使失傳20多年的民間藝術沙頭角魚燈舞重新搬上舞台,煥發璀璨的光彩,並代表深圳市參加1987年廣東省首屆民間藝術歡樂節。
1998年,鹽田區建立後,沙欄嚇村新的村委成立,他們發揮老藝人作用,大力挖掘傳統的魚燈舞資料,才使沙頭角魚燈舞在較大程度上恢複本來面目。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通過長期的實踐,沙頭角魚燈舞逐漸發展成一種帶有情節性舞蹈,其表演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集體舞,表演各種魚類在海底自由自在生活的場面。通過魚燈表演魚貫穿梭、鏟沙、躥水、飛躍等舞蹈動作,體現魚在悠閒或興奮歡樂時的習性。
第二部分是單人舞或雙人舞。在這一部分中,一種叫黃鱧角的大魚出場,黃鱧角龍頭魚身,十分兇猛,但在現實海里它並不存在,是沙欄嚇人根據龍的傳說幻想出來的一種魚。通過黃鱧角魚燈高高舉起,獨來獨往,體現大魚的強悍;通過其他魚燈急停、急掉頭、急拐彎走等動作,體現魚“受驚”的習性;黃鱧角追趕魚群中的小魚,逐一近身逼幾條單魚離場,象徵小魚與大魚鬥智鬥勇;而小魚與黃鱧角大魚鬥爭多次回合,最後還是被吃掉,演繹大魚吃小魚的習性。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第三部分是集體舞,表演群魚圍攻趕走黃鱧角。群魚輪番蜂擁而上,經過多次聯合攻擊,大魚最後奪路逃跑。海面恢復平靜,各種魚類重新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寓意群魚趕走大魚,象徵團結就是力量。

表演過程

傳統沙頭角魚燈舞一般在元宵節和中秋節的晚上進行表演,表演場地無需燈光。全場共有25條“魚”參加演出。表演之前,在吉祥物“麒麟”引導下,由族中長輩手持黃鱧角帶領著眾魚燈來到吳氏宗祠和天后宮祭拜,也就是進行“開光”儀式。隨後,隊伍來到表演場地,在鑼鼓、嗩吶、笛子、二胡等樂器的伴奏下,首先表演象徵喜慶吉祥之意的“麒麟舞”。接著,進行魚燈舞的正式表演。表演者手持漁燈依次登台,採用民間武打的弓步或馬步,巧妙地藏於魚燈背後,模仿魚躍蝦跳的動作,表演追魚、捕魚、吃魚的行動場面,時而盤旋起舞,時而騰挪跳躍,其舞姿粗獷、優美,曲調悠揚悅耳,並以激昂、高亢和強烈的舞蹈動作表現人類征服大自然、戰勝海盜的決心和鬥志,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音樂特點

沙頭角魚燈舞伴奏樂器較為簡單,一般的配置為:綁鼓一面、鈸1對、大鑼1個、小鑼1個、高音嗩吶1支、低音噴吶1支、海螺號1個。
沙頭角魚燈舞的伴奏樂曲由於年代的久遠和藝人的過世,多數的樂曲都無法記憶。可以收集到的有兩首廣東音樂和一首鑼鼓曲牌,即:舞蹈第一節伴奏曲《大開門》,第二節鑼鼓曲牌《急急鋒》,第三節伴奏曲《得勝令》 。

表演道具

傳統沙頭角魚燈舞表演一共有25條魚,其中主要角色為“黃瀝角”(最大的魚)和沙雞魚(最小的魚),其次為紅鯉魚、青鯉魚、黑鯉魚、海鯽魚、丁公魚、蝦等群魚。
傳統沙頭角魚燈舞魚燈的製作工藝非常考究:根據各種魚類的體型特徵和長短大小的正常比例,先用竹篾紮成魚的形架,糊上紗紙,然後根據各種魚類的顏色,用元粉、牛皮膠和上顏料畫魚,再塗上桐油,桐油既顯得魚的色澤鮮艷,又可以防雨、防潮、防褪色。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魚燈分頭、腹、尾三截,頭部一截較長,占了魚燈的前半部,腹部一截,較短,然後是尾部一截。頭部一截比腹部一截大,腹部一截又比尾部一截大,三截依次套進,用線連線固定各交接處周圍有一指寬的空隙,腹尾兩節既可自由擺動,又可讓魚燈點燃後的熱氣散失,魚燈嘴內用紙封住,預防魚燈舞動時產生的氣流把火吹滅。在魚燈的中間,有一條長1米、直徑1.5厘米的棍柱,作為中軸支撐魚燈,中軸棍柱從魚燈的頂部固定後往燈內腹部底固定再往燈外延伸20厘米,供舞者以此為燈把舉燈起舞。魚燈腹下還留有供點燭和通風透氣的氣孔。魚燈的長短大小不等,一般長1.5米左右,高60厘米左右,最長條2米20厘米,高55厘米,最短的有1米50厘米,高90厘米。一般腹寬40厘米,腹圍150厘米左右。在魚燈腹內接近底部的中軸兩旁,分別裝截2寸長的竹筒,各插一攴20厘米的蠟燭(半小時才燒去6厘米長的蠟燭,20厘米長的蠟燭可燃燒一個小時)。因蠟燭不長,離魚燈頂部30厘米,離魚燈的兩側15厘米左右,又有多處可以散失熱氣,所以點燭舞燈時,魚燈內的溫度提高並不明顯,蠟燭的火不致把魚燈燒著。過去,藝人表演的魚燈都是自己扎的,表演前還要用嘴往魚燈上噴上水,沙紙沾上水,經風一吹,魚燈就特別飽滿、真實。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生動逼真,不僅形似,而且神似,是一項生活化的藝術。從魚燈製作、燈光設定、舞步設計,到處理舞者與道具的關係,都恰到好處,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社會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是深圳與香港地區居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活動之一。魚燈舞成為一根紅線,將內地與香港同胞緊緊聯結在一起,對營造和諧社會、密切深港兩地關係,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歷史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起源於清初,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承載著深圳地區數百年來的民俗、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歷史變遷以及深港兩地的關係等方面的豐富的歷史信息,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精神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是一種寄情於物,托物言志的民間藝術活動,其寓意也歷經了從最初的祈求正義,到後來的聯合反抗,再到今天歡慶物埠民豐、太平盛世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客家人在不斷遷徙過程中形成的的客家精神,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值得傳承和發揚。
經濟價值
沙頭角魚燈舞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內涵、較強觀賞性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遊客在每年的中秋節和元宵節時前來觀賞或參與,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城市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由於商業性文化的衝擊,沙頭角魚燈舞這種傳統民間藝術已經逐步失去展示的平台。城市化建設以後,沙欄嚇人不再從事漁業生產,而從事其他工作或經濟活動,工作生活節奏緊張,再也沒有什麼“漁閒”季節,難以安排時間參加魚燈舞活動;以前魚燈舞需時1個多小時,有每條魚、每對魚的表演,充分表現各種魚的特性,現在舞蹈時間減少至15分鐘左右,一些舞蹈動作已經失傳;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一些健在的老藝人年事已高,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抗日戰爭後至文化大革命時期,沙欄嚇村部分村民以及沙頭角兩邊的部分居民已移民海外,一些關於魚燈舞的歷史資料隨之散失海外,若不及時搶救,將永遠消失。

傳承人物

吳觀球,男,1942年4月出生,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深圳市申報,項目名稱: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傳承譜系

保護措施

1978年,廣東省召開有關保護民間藝術會議後,寶安縣文化館專門派舞蹈、美術專乾到沙頭角調查、挖掘“魚燈舞”。
1986年,沙頭角管理區(鹽田區的前身)文化部門對沙頭角魚燈舞這一傳統民間藝術進行了挖掘。
2003年,鹽田區沙頭角街道出資10萬多元,由沙欄嚇村重組隊伍,發揮老藝人的作用,按照傳統沙頭角魚燈舞的本來面目排練魚燈舞。並成立了沙欄嚇村村史陳列室,收集了一批關於沙頭角魚燈舞的歷史資料。
深圳市組織編撰的《寶安縣誌》《中英街志》《鹽田區志》《廣東省百科全書》等著作中都有沙頭角魚燈舞的記述。
2016年12月,沙頭角魚燈舞民俗博物館開館,館內陳列了上千件藏品,除了魚燈舞雕塑、舊器具、農具、老相片、舊文獻等實體藏品之外,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光電的結合,運用場景復原以及場景模擬等方式,向人們更加具體、形象地展示沙欄嚇村的歷史以及魚燈舞保護與傳承的文化軌跡。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深圳市鹽田區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服務中心獲得“燈舞(沙頭角魚燈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深圳市鹽田區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服務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第三屆深圳市沙頭角燈節在鹽田區市民中心廣場舉辦。
2015年9月26日,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鹽田區委宣傳部(區文體局)共同舉辦了第五屆“深圳市沙頭角魚燈節”,參加展演的有沙頭角魚燈舞表演隊。
2016年9月13日,第六屆“深圳市沙頭角魚燈節”在鹽田區行政文化中心市民廣場開幕。
2016年9月18日,沙頭角魚燈節啟動儀式暨沙頭角魚燈舞進寶安展演展示專場活動在寶安區民眾文化藝術館舉行。
2019年6月24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在廣州舉辦,沙頭角魚燈舞代表深圳參加了展演。
榮譽表彰
2013年7月,沙頭角魚燈舞獲得“熱土風情舞嶺南”廣東省非遺傳統舞蹈匯演決賽成人組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