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生產技術》是2014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燃料乙醇生產技術
- 作者:廖威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頁數:220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199621
《燃料乙醇生產技術》是2014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威。
《燃料乙醇生產技術》是2014年6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威。內容簡介 本書按生產過程的導向來設定學習情景,每個學習情景又以一個完整的、典型的、規範的、通用的工作過程為主線來編寫。本書理論以“夠用”為度,適度介紹...
乙醇在汽油機上的套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巴西和美國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普通汽油車無需任何改動就可以使用添加10%乙醇的汽油。超過15%乙醇的汽油,則必須對汽車發動機進行調整。由於乙醇是一種有機溶劑,在生產、儲存、燃燒過程都會產生有...
正在逐漸開發的以纖維素為基本原料生成生物乙醇以及以海藻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生產技術一般稱為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將纖維素轉化為乙醇要經過兩步: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首先要被分解為糖,然後再將其發酵得到乙醇。第一步在技術上頗具挑戰...
燃料乙醇是通過對乙醇進一步脫水,使其含量達99.6%以上,再加上適量變性劑而製成的。原料 生產燃料乙醇的生物質原料從工藝角度來看,生物質中只要含有可發酵性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和蔗糖等)或可轉變為發酵性糖的原料(如澱粉、...
1.3 燃料乙醇工業的發展 1.3.1 國外發展概況 1.3.2 國內發展概況 1.4 燃料乙醇技術展望 1.4.1 燃料乙醇生產技術 1.4.2 燃料乙醇套用技術 1.4.3 展望 參考文獻 2 合成法生產乙醇 2.1 乙烯直接水合法 2.1.1 乙烯直接...
《燃料乙醇生產技術與工程建設》是2010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明松、王孟傑。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工藝流程、菌種培育、發酵和蒸餾、工程施工以及運行管理的相關內容,並從鼓勵使用非糧原料生產乙醇的產業...
但生產纖維素乙醇的前期投資較大,根據美國一些研究機構的測算,生產規模相同的條件下,纖維素燃料乙醇需要的投資是玉米燃料乙醇的7-8倍。中國在纖維素酶生產技術、戊糖發酵菌株構建等方面還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各單位中試研究的每噸纖維...
目前為促進生物燃料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國研發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木薯、甜高粱等澱粉質或糖質非糧作物以及木質纖維素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技術。概況 生物燃料是指通過生物資源生產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製取的...
《燃料乙醇的製取工藝與實例》是2008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榮厚。該書可供從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農業資源利用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用。內容簡介 套用現狀和燃料...
技術 纖維素原料熱裂解等更有潛力的第二代生物燃料生產技術正取代玉米基乙醇汽油等燃料生產技術。快速熱裂解技術。德國魯奇公司與卡爾斯魯厄研究中心合作建設以纖維素為原料製取生物燃料的中試裝置。技術路線是:先將秸稈、木屑等薄壁植物研磨...
木薯變性燃料乙醇生產技術規程 《木薯變性燃料乙醇生產技術規程》是2018年6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備案號:78612-2020 備案月報: 2020年第12號(總第248號)
已使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了百分之二十;美國於一九九二年開始鼓勵使用乙醇作新配方汽油的充氧劑,大大促進了美國燃料乙醇的生產;日本也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實施燃料乙醇的開發計畫,重點開發用農、林廢物等未利用資源直接發酵生產乙醇的技術。
它可以單獨或與汽油混配製成乙醇汽油作為汽車燃料,在巴西和美國已廣泛使用,在我國逐步開始大規模生產。發展生物燃料乙醇,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是實現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其相關理論知識及關鍵技術是我國生物工程相關專業...
為了滿足競爭的需要,生產每加侖乙醇的纖維素酶的成本應該不超過7 美分。但在當前產酶技術條件下,生產1加侖乙醇需用纖維素酶的生產費用約為30~50 美分。有關部門介紹,國內當前生產乙醇主要是以糧食為原料,但隨著燃料乙醇作為替代能源...
巴西在1975年就制定並開始實施乙醇汽油全國計畫,第一批汽車使用的混合燃料是22%的乙醇和78%的汽油。由於巴西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生產、使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極大地促進了甘蔗生產、蔗糖加工、乙醇生產及乙醇汽車技術科研和生產的發展...
早在20世紀20年代,巴西就開始了乙醇汽油的使用。由於巴西石油資源缺乏,但盛產甘蔗,於是形成了用甘蔗生產蔗糖、醇的成套技術。巴西是世界上最早用乙醇含量已達到20%的乙醇汽油。美國是世界上另一個燃料乙醇的消費大國。20世紀30年代在內...
未來新興生物產業和新經濟對“新工科”人才的定義為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工程教育,急需加強理論與實踐、科學與技術有機結合,著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目前高校的生物工程...
5.1.1 全球液體燃料發展需求 5.1.2 燃料乙醇理化特性 5.1.3 燃料乙醇發展概況 5.2 我國燃料乙醇發展現狀 5.2.1 我國燃料乙醇發展現狀 5.2.2 我國燃料乙醇相關主要技術標準 5.2.3 我國燃料乙醇發展前景 5.3 燃料乙醇生產...
《高底物濃度木質纖維素快速酶解發酵(RaBIT)技術的基礎研究》是依託南京理工大學,由金明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木質纖維素生物煉製生產燃料乙醇在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
就在幾年前,該技術的成本還比較高,這兩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創新,其成本已經下降數倍,從而使第二代生物燃料越來越具有競爭力。新型酶製劑非常適合用秸稈這種大量存在的農業廢棄物來生產乙醇。“生物燃料的使用對改變美國依賴石油...
本書介紹了以農林廢棄物為代表的木質纖維素作為原料,結合生物工程和現代化學工程技術,在工業規模通過一系列加工工藝生產燃料乙醇,提高淨能量的全過程。內容包括纖維素燃料乙醇的原料工程、預處理工程、酶解工程、發酵工程、精製工程、環保工程...
非糧燃料乙醇(non-grain fuel ethanol)是2017年公布的化工名詞。定義 以不宜食用、含澱粉或二聚糖的作物種實和莖稈為原料發酵生產的燃料乙醇。常見的非糧原料有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出處 《《化工名詞》(一)(石油煉製·煤制油及...
保護有關專家指出,以木薯、麥秸、稻稈等為原料的生產技術不是很成熟,以玉米為燃料仍是主流。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政策,絕大多數玉米制乙醇企業也將處於虧損狀態,補貼政策是燃料乙醇企業獲利的主要來源。石油委會長趙友山也向媒體證實了...
日本在1979年政府發表新能源計畫,同時成立的以東京大學為首的醇類套用技術委員會,大力推廣醇類燃料汽車的套用。德國也是在1979年制訂了“用於公路交通運輸的醇類燃料”的研究計畫,1999年乙醇產量達31.2萬噸。法國對乙醇生產也很重視,...
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是通過生物質的厭氧發酵製取甲烷,用熱解法生成燃料氣、生物油和生物炭,用生物質製造乙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能源植物,發展能源農場。利用途徑 生物質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和生物化學轉換等...
燃料乙醇的生產是緩解能源危機、減少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纖維質原料的糖化液中,主要存在己糖(約70%,以葡萄糖為主)和戊糖(約30%,以木糖為主)兩種成分,對戊糖和己糖共酵過程特性進行研究是當前纖維燃料乙醇生產中的熱點眼1...
*美國玉米種植者協會正在組織一個生物煉製項目,將玉米纖維進行分離,生產燃料和化學品。*建立1座新型生物質轉化中試工廠,開發新型澱粉和生物質加工工藝技術,提高乙醇收率。當前歐洲也在開發生物煉製技術,奧地利、丹麥、德國、冰島和瑞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