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粽子是以粽子為主料製作的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烤粽子
- 分類:粽子,烤箱菜
- 主要食材:粽子,油
用料
材料 | 用量 |
粽子 | 2到3隻 |
油 | 平底鍋 |
做法
1. 放油,熱鍋烤 |
烤粽子是以粽子為主料製作的菜品。
材料 | 用量 |
粽子 | 2到3隻 |
油 | 平底鍋 |
1. 放油,熱鍋烤 |
烤粽子是以粽子為主料製作的菜品。用料材料用量粽子2到3隻油平底鍋做法1. 放油,熱鍋烤1...
作法三 將中筋麵粉與適量的水、20g酥油揉合成油皮,低筋麵粉與50g酥油揉勻成為油心。作法四 將油心包入油皮中壓平,用三折法折桿2次,切成小塊並桿平成麵皮放入竹葉中,依序放入一層薯泥糯米飯、一層香菇餡料,再蓋上薯泥糯米飯。作法五 再將竹葉包成粽子的形狀,放入烤箱中以上下火180度烤20分鐘即可。
脂肪肝、糖尿病、浮腫、習慣性便秘者食用;適宜體虛自汗、多汗、易汗、盜汗者食用;適宜高血壓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者食用。製作步驟 1 粽子去殼切塊備用 2 燕麥入烤箱230度烤3分鐘放涼備用 3 每塊粽子分別均勻地裹上一層燕麥片 4 馬蘇芝士切條鋪在上面入烤箱230度15分鐘左右,烤至芝士表面焦黃即可。
2.然後把粽葉清洗乾淨,入鍋煮,放少許鹽、油,這樣煮後粽葉包時不易破,而且煮好的粽子殼不粘米,水開後再煮十來分鐘。3.煮好的粽葉。4.烤腸香菇都切成小丁。5.糯米浸上一小時左右。(不要太久不然米的口感就渣渣碎碎的,不夠韌) 6 6.浸好的糯米略晾,晾乾的糯米里拌上生抽和老抽,一般糯米先浸一...
粽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於祭祖;又說為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粽子來源三:春秋時期關於粽子的來歷。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稱為廣東...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
並且粽子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
”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演變 粽子,也稱“角黍”、“筒粽”等。“粽”字本作“糉”,歷史上跟粽子沾邊兒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
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這種早黍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鹼水粽。梁吳均的《續齊諧記》開始將角黍與屈原之死相聯繫。也是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
泰國人一般在每年4月潑水節或7-9月雨季時吃粽子。泰國粽子以甜味為主,包粽子前,先將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餡用椰子、 黑豆、芋頭、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緻,泰國粽子有蒸、烤兩種吃法。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 清香。
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粽子來餵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發展進程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
製作材料:糯米(新米最好)、餡料、食鹽、烤過的海苔片(長方形)。準備工作:1.將糯米像平常煮米飯一樣煮熟;粽子餡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一些熟食,需切碎的切碎、並和好。2.將剛煮熟的糯米飯靜置約15分鐘,冷卻後,根據家人的食量將適量的熱糯米飯置於一個稍大容器中用飯匙攪拌·.製作步驟 1.將手洗乾淨濕潤,...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如果不加節制,會過度傷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發展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