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條件,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郵電通訊,旅遊景點,概況,主要景點,風俗民情,古爾邦節,開齋節,那達慕大會,巴羅提節,四·一八節,名優特產,清燉羊肉,油饊子,新疆地毯,涼麵,特產玉雕,
建制沿革
烏魯木齊縣始建於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
1996年,烏魯木齊縣轄1個鎮、19個鄉:達板城鎮、七道灣鄉、大灣鄉、安寧渠鄉、水西溝鄉、地窩堡鄉、托里鄉、六十戶鄉、板房溝鄉、乾溝鄉、青格達湖鄉、二工鄉、永豐鄉、東溝鄉、薩爾達坂鄉、柴窩堡鄉、小渠子鄉、西溝鄉、四十戶鄉、阿克蘇鄉。縣域東起喀拉塔格山前以大河沿為界與吐魯番市接壤;南隔天山吐格塔格山與託克遜、和靜兩縣毗鄰;西至頭屯河與昌吉市相依;北與米泉縣相連;東北隔博格達山與吉木薩爾縣、阜康市為鄰。縣、市同城同域,縣治和近郊四鄉與城市建城區插花交錯。縣境東西長190千米,南北寬120千米,面積11300平方千米。
1998年初,烏魯木齊縣政府駐地由建國路遷至南湖。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烏魯木齊縣常住總人口328536人,其中:達坂城鎮5217人、安寧渠鎮11485人、東溝鄉4655人、西溝鄉3356人、阿克蘇鄉2342人、柴窩堡鄉1145人、青圪垯湖鄉5515人、四十戶鄉6040人、六十戶鄉7119人、薩爾達坂鄉3729人、乾溝鄉3495人、小渠子鄉2343人、永豐鄉7273人、水西溝鄉7559人、板房溝鄉12792人、地窩堡鄉16572人、二工鄉85284人、大灣鄉65382人、七道灣鄉66535人、托里鄉3730人、高崖子牧場2539人、薩爾喬克牧場2340人、天山牧場1209人、種羊場880人。
2002年3月9日,國務院(國函[2002]20號批准),將烏魯木齊縣的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柴窩堡鄉歸烏魯木齊市南泉區(更名為達坂城區)管轄。調整後,烏魯木齊縣轄2個鎮、14個鄉,2個國營牧場,80個行政村。
2003年末,烏魯木齊縣總面積4332.16平方千米,總人口82349人。轄2個鎮、8個鄉:水西溝鎮、安寧渠鎮、四十戶鄉、青格達湖鄉、六十戶鄉、板房溝鄉、薩爾達坂鄉、永豐鄉、甘溝鄉、托里鄉,共有59個行政村。
2006年初,撤銷四十戶鄉,併入安寧渠鎮。同年,烏魯木齊縣機關遷至板房溝鄉辦公。
2011年3月,將烏魯木齊縣青格達湖鄉、六十戶鄉和安寧渠鎮成建制移交新市區管理。調整後,烏魯木齊縣轄區總面積4212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轄1個鎮、5個鄉、40個村;現烏魯木齊縣與頭屯河區(北部)的行政區域界線變為新市區與頭屯河區的行政區域界線,現烏魯木齊縣與米東區的行政區域界線變為新市區與米東區的行政區域界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烏魯木齊縣常住總人口83187人,其中:水西溝鎮11208人,安寧渠鎮19237人,青格達湖鄉4314人,六十戶鄉7284人,薩爾達坂鄉9922人,甘溝鄉6030人,永豐鄉7098人,板房溝鄉13657人,托里鄉4437人。
2016年2月26日,烏魯木齊縣板房溝撤鄉建鎮揭牌儀式舉行,自此板房溝鄉行政體製成為了歷史。烏魯木齊縣由原來的一鎮五鄉變為現在的兩鎮四鄉,這也意味著烏魯木齊縣的城鎮化建設步伐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魯木齊縣地處天山北麓,
準噶爾盆地南緣,東經86°37′56〞-88°58′22〞,
北緯43°01′08〞-44°06′11〞。東與
達坂城區接壤,南以天山吐格塔格達坂為界與
託克遜縣、
和靜縣相依,西以頭屯河為界與
昌吉市為鄰,北和米東區毗連。
地形地貌
烏魯木齊縣境南依天山支脈喀拉烏成山,中間為低陷沖積平原,向西北延展與準噶爾盆地相連。喀拉烏成山的天格爾峰海拔4487.4米,為南部最高點;北部青格達湖水面海拔504米,為縣境內最低點。縣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坡降12‰~15‰,由南向北逐漸下傾。
氣候特徵
烏魯木齊縣地處
亞歐大陸腹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差大,寒暑變化劇烈,日照時數長,熱量充足。平原、低山農區年平均氣溫5~7℃,南山前山帶為2~5℃,其他地區隨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原、低山農區最熱月7月極端最高氣溫42℃,最冷月1月極端最低氣溫-41.5℃,年均降水量208.4毫米,年均蒸發量2616.9毫米,年均無霜期179天,年均日照時數2813.5小時。
水文條件
烏魯木齊縣境內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積雪面積164平方公里,固定儲量73.9億立方米,有“天然固體水庫”之稱。發源於天山冰川的
烏魯木齊河(流經
後峽等地帶)、頭屯河兩大水系的多條河流,年徑流量10.81億立方米,水能儲藏量18.5萬千瓦。地下水年補給量2.17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境內地下礦藏富饒,截至2013年,查明的礦種有8種,主要有煤、石灰石、耐火粘土、
熔劑灰岩等。有煤類礦山26個,砂石粉土等非煤類礦山40個。
生物資源
烏魯木齊縣藥用野生植物有雪蓮、
貝母、黨參、麻黃、甘草、紅花、鎖陽、
大黃、益母草、當歸、大薊、小薊等200餘種。野生動物有數10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北山羊、黑鸛、大鴇等4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熊、猞猁、雪雞等20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末全縣總人口94535人,其中鄉村總人口為66 065,占總人口數的85.6%;農村勞動力資源數43 760人,占鄉村總人口的66.2%,鄉村勞動力為43 760人,鄉村從業人員為40 937,男性從業人員為21 871人,女性為19 066人。
民族
2005年,烏魯木齊全縣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46542人,占總人口54.5%。少數民族人口中哈薩克族21684人,占總人口25.4%,占少數民族人口46%;維吾爾族4036人,占總人口4.7%,占少數民族人口8.7%;回族20305人,占總人口23.8%,占少數民族人口43.6%;其他少數民族人口517人,占總人口0.6%,占少數民族人口1.1%。年末,全縣人口出生率12.78‰,死亡率5.87‰,自然增長率6.91‰。
經濟
綜述
2017年,烏魯木齊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12億元,增速5.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61億元,增速2.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92億元,增速9.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59億元,增速5.3%。
2017年,烏魯木齊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44億元,比2016年同期51.03億元增長24.3%。
第一產業
2017年,烏魯木齊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20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農業總產值4.66億元;林業產值331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7.97億元;漁業總產值192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200萬元。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6.04萬畝,同比下降1%。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01萬畝,小麥1(萬畝),油料0.54萬畝,蔬菜播種面積4.79萬畝,小麥3751噸。牲畜出欄540904頭(只),存欄313845頭(只)。肉類總產18019噸,同比增長17%。奶產量12912噸,同比增長8%。禽蛋產量1143噸,同比增長8.7%。蔬菜總產(不含薯類)114806噸,同比下降5%。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83(萬千瓦),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453台,小型拖拉機1897台,總計3350台。
第二產業
2017年,烏魯木齊縣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0.7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32億元增加4.45億元,增長70.4%;全縣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0.67億元,產銷率98%;已實現工業增加值4.6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3.06億元相比增加1.63億元,增長53.1%;主要產品產量:風力發電222245萬千瓦時、炸藥20507噸、天然氣1426立方米、商品混凝土2萬立方米、石料9萬立方米、食用油165噸,造成工業總產值增加較快的原因是今年增加了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17年,烏魯木齊縣建築業總產值4403萬元,同比下降34.5%,施工面積1.03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7年,烏魯木齊縣接待遊客55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191.6萬人次,同比下降26%,實現旅遊收入7.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減少0.85億元,下降10%
2017年,烏魯木齊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8億元,同比增長8.17%。
2017年,烏魯木齊縣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2.21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支出19.35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78.2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7.44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貨款餘額52.62億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05年,烏魯木齊縣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228期,培訓1.95萬人次,舉辦“農家樂”、“牧家樂”旅遊服務上崗培訓班8期,培訓760人次。舉辦大型科普活動6次,參加1.8萬人次,發放科普資料2.3萬份。年末,烏魯木齊縣有19個專業技術協會,擁有會員4128人,農民技術員1752名(其中農民機師43人),及2398戶科技示範戶。
2005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24項,其中農牧業科技示範推廣類項目18項,科技興新項目2項,素質工程類項目1項,衛生類項目1項,其他軟課題科研項目2項。列入自治區級項目2項,市級項目6項。32個項目中大項目投資額占主導地位,其中上2億元項目1項,3000萬元3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07年,烏魯木齊縣有國小22所,在校學生6132人(少數民族3451人);普通中學10所,在校學生3283人(少數民族1910人);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743人。烏魯木齊縣有各類專任教師984人(少數民族593人)。年內,由烏魯木齊市和烏魯木齊縣兩級政府投資6300餘萬元的烏魯木齊縣26所中國小校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總面積達3.8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05年,烏魯木齊縣有醫療衛生機構14個,病床70張,職工208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61人。年內,農牧區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43%,受益農牧民26.1萬人次,醫療補償費用536.4萬元。烏魯木齊縣新型合作醫療管理模式在全疆推廣。經自治區衛生廳推薦,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烏魯木齊縣被確定為全疆唯一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信息化管理試點縣。
2005年,烏魯木齊縣分別與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市
友誼醫院、自治區中醫院簽訂烏魯木齊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單病種核算及住院平均費用控制協定,並已在
安寧渠鎮中心衛生院、永豐中心衛生院、板房溝中心衛生院實行住院預付制試點工作。年內,烏魯木齊縣投入項目資金592萬元,設備資金150萬元新建或改建的安寧渠、青格達湖、六十戶、水西溝、甘溝、小渠子、板房溝、永豐8所鄉鎮衛生院全部竣工,新(改)建面積5900平方米。建成後的衛生院可以為農牧民做闌尾切除、膽囊切除、婦產及外科手術等。同時新(改)建了21所村級衛生室,市衛生局為農牧區衛生技術人員免費進修培訓。
體育事業
2005年年內,烏魯木齊縣代表隊166名運動員,42名工作人員,領隊、教練等208人參加烏魯木齊市首屆城市運動會,獲得23枚獎牌,其中金牌6枚,銀牌10枚,銅牌7枚。7月,烏魯木齊縣組隊參加自治區首屆釣魚比賽,獲得個人金牌1枚,團體第四名成績。組隊參加烏魯木齊市第二十屆釣魚比賽,獲得個人銀牌1枚,團體第六名成績。由烏魯木齊縣承辦在水西溝高山冰場舉辦自治區速滑比賽暨烏魯木齊市首屆城市運動會速滑比賽中,烏魯木齊縣參賽運動員取得第二名、第五名、第八名成績。
社會保障
全年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421人次,發放金額38.65萬元。為842戶2679名災民、困難人員發放救災款45萬元,解決口糧款25萬元,兌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9.86萬元,兌現45人,發放在鄉老復員軍人定補款,傷殘軍人撫恤金18.63萬元。有32位五保老人入住縣中心敬老院。年內,建立了縣地名資料庫,配合市民政局完成了36塊區縣行政界線界樁埋設工作。
郵電通訊
2005年,烏魯木齊縣郵政局共轄有自辦郵政網點12處:分別為安寧渠、永豐渠、後峽、板房溝、水西溝、烏拉泊、
達坂城、南山礦區、艾維爾溝、頭屯街、鹽湖郵政支局和銀河大道郵政局。轄有代辦郵政網點9處:分別為五一農場支局和三坪農場、西山農牧場、甘溝、小東溝、芨芨槽子、
柴窩堡、東溝、六十戶郵政所。另設有郵票代售點20處。縣局機關設有業務室、財務室和行銷室。
2005年,縣郵政局共有郵路8條,單程長度455公里,其中自辦郵路7條,單程長度437公里;委辦郵路1條,單程長度18公里;農村郵路6條,區內二級幹線郵路1條,城市郵路1條。有郵政運輸機動車輛8輛,設有郵件投遞段道27條,單程長度428公里,郵政自辦投遞段道15條,委代辦投遞段道12條,郵政服務面積7370平方公里,
服務人口17萬餘人。
旅遊景點
概況
烏魯木齊縣有甘溝菊花台、“白練懸烏魯木齊縣空”的西白楊溝瀑布、廟爾溝松林湧泉、小渠子、南台子、照壁山等旅遊風景區,還有永豐包家槽子亞州大陸地理中心、水西溝高山滑雪場、滑冰場等景點。縣境內有國家森林公園和自治區級森林公園各1處。
主要景點
白雲國際滑雪場
烏魯木齊縣白雲國際滑雪場,山坡平緩,少陡崖峭壁,落差1000多米。而且還是新疆少有的含索道的滑雪場之一,遊客在這裡既可以乘索道也可以騎馬上山。白雲國際滑雪場在原有的的基礎上又新增了500套雪具,總量達到了1200多套。而且還新添加了雪地機車和雪地降落傘。
南山小渠子風光
烏魯木齊縣南山小渠子風光小渠子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南約50多公里處的乾溝鄉,南山菊花台和謝家溝之間,是著名的風景區,也是空靈小道的起點,平均海撥2200米左右,與南山西白楊溝相鄰。
水西溝
水西溝位於南郊
水西溝鎮,距烏魯木齊市35公里,這裡群峰疊翠、森林茂密的“農家樂”旅遊景觀,自然景觀仿佛一塊巨大的翡翠依山而立,一線綠水繞景而過,銀光閃閃。
妖魔山公園
妖魔山外緣周長約16公里,山體表而積約40平方公里。從地貌及地理位置上看它位於準葛爾盆地南緣,屬於荒漠區。強烈的乾熱氣候給這裡留下深刻烙印,春秋兩季較濕潤,乾旱相對不明顯,夏季乾旱,熱量充足,冬季漫長而寒冷。
天山大峽谷
風俗民情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中國回、維吾爾、
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
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全等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
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也稱“爾德.艾祖哈”。“爾德”的意思是節日,“古爾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獻牲”之意。因此通常把這一節日的名稱漢譯為“宰牲節”,即宰牲獻祭的節日。在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其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定在伊斯蘭教曆的十二月十日。過節前,家家戶戶都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節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參加會禮。新疆的維吾爾族在古爾邦節時,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的廣場上都要舉行盛大的
麥西來甫歌舞集會。廣場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賬、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節日期間還舉行
叼羊、賽馬、
摔跤等比賽活動。
開齋節
開齋節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全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也是中國回族人民的年節。時間伊斯教歷的十月初。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
巴羅提節
巴羅提節,塔吉克族信仰伊斯蘭教,許多民族節日皆與宗教有關,傳統的“巴羅提”節即是其中之一。
四·一八節
是新疆錫伯族的傳統盛大節日,這天家家都要把房子打掃的乾乾淨淨,準備豐盛的食品,人們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奏起
穆爾那琴,跳起歡快的舞,唱起古老的征途歌,開展慶祝活動。此外,還舉行摔跤、射箭、賽馬等傳統體育活動,紀念“四·一八”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節日。
名優特產
清燉羊肉
清燉羊肉是維吾爾族原始風味的傳統飲食之一。將新鮮羊肉剁成大塊,下鍋燉,水沸後去浮沫,一般只放一些鹽和洋蔥,不放其他佐料。為了增加口味,有時也放一些黃蘿蔔、恰
馬古(蔓莆)、西紅柿以及芫荽等,這樣燉的肉,湯更加鮮美,通常
維吾爾族民眾在吃完羊肉後,還要喝上一碗肉湯,以佐消化。
油饊子
油饊子是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的風味名點之一。在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饊子。
油饊子色澤
黃亮,香脆味甘。過春節,有的漢族人家也請少數民族鄰里巧手幫做油饊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見油饊子亦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名點美食了。
新疆地毯
新疆地毯亦稱東方地毯,無論式樣、圖案和色彩均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向以原料上乘、質地細密、絨頭密集、毯面薄平、工藝考究,圖案別致,織工精良,配色美觀,經久耐用,圖案繁謹而著稱。
新疆地毯品種繁多,主要有艾的亞魯式、伊朗式、恰奇瑪式、
阿拉爾式等,就用途而分,有鋪毯、掛毯、座墊毯、拜墊毯,褥毯等。新疆地毯還是精美的藝術品,為不少藝術收藏家們所收藏。
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拉伯特博物館、
美國華盛頓紡織品博物館、德國
法蘭克福手工藝博物館,都收藏著新疆羊毛地毯或絲毯,作為珍品供人欣賞。。
涼麵
涼麵亦稱
黃面,
維吾爾語叫“賽執克阿希”,是頗受人們歡迎的夏令風味小吃。它用土鹼水和蓬灰水和面。這兩者都是新疆特產,其中以託克遜縣蘆葦叢中產的土鹼和以
吐魯番市境內出產的逢灰最為馳名。
特產玉雕
新疆玉雕刻主要採用馳名中外的
和田白玉、
瑪納斯碧石、哈密黃玉料,生產花瓶、烏魯、花卉、人物等仿古器皿及各種首飾佩件等。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及港澳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