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這4處地域毗連的古文化遺址,位於
帕米爾高原東麓群山環抱的山前地帶,四處是砂石荒灘;由於高原雪水沖刷,強風侵襲,到處散布著東南、西北向的一道道溝壑和大大小小的黃土包。4處遺址間相隔不到1公里,分列於東西南北四角,其中心位置有一座80米左右見方的古城遺址,據放射性碳素測定,為公元3世紀前後的建築。這是古疏勒國境內的一座城池,有專家認為是東漢西域疏勒國的烏即城。在以上4處古遺址中,所發現的石器工具形體較大,基本都是磨製。在石器工具中,石刀、石鐮所占比例甚高,製作相當精緻。石刀為無孔半月形,石鐮均呈弧背凹刃,與河南
殷墟所見石鐮形制酷似。其他如石斧、石杵、磨盤、礫石、石紡輪、石球等,遺址內均有所見。陶器都是夾砂陶,手制,火候不高;器形有罐、缽、盆、瓮、小杯等;很多器物可以見到在口沿處有一圈小洞或小突釘,其他紋飾較少。遺址內還發現小件紅銅製品,其下限已進入金石並用階段,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
意義
烏帕爾的新石器文物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我國最西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蹟。這表明六七千年前喀什噶爾綠洲上的原始人類,與我國黃河流域存在著某種淵源關係,“這不僅為研究我國新疆地區的原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材料,而且對研究我們整個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原始文化也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