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建本》載:師曠勸晉平公學習,並說:“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後以“炳燭”比喻好學不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炳燭
- 拼音:bǐng zhú
- 基本解釋:點燃蠟燭
- 出處:漢·劉向《說苑·建本》
《說苑·建本》載:師曠勸晉平公學習,並說:“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後以“炳燭”比喻好學不倦。
《說苑·建本》載:師曠勸晉平公學習,並說:“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後以“炳燭”比喻好學不倦。...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
炳燭而學一詞為師曠勸諫晉平公不要因為年老而擔心學習太晚所設之比喻。...... 炳燭而學一詞為師曠勸諫晉平公不要因為年老而擔心學習太晚所設之比喻。...
成語“秉燭夜讀”出自《說苑·建本》,原意為黑夜裡點起蠟燭,借著微弱的燭光讀書。現在一般指學習做事認真刻苦,即使到了晚上,也要利用睡覺的時間努力用功。例:...
秉燭夜談:bǐng zhú yè tán解釋:秉:拿著、握著。燭:蠟燭。夜談:深夜交談。指手持點燃的蠟燭深夜交談。比喻談話很投合,很深入。也比喻某人工作很認真,很...
現為中華美學、中華詩詞、安徽詩詞學會會員,太白樓詩詞學會、安徽省炳燭詩書畫聯誼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綠色文化與綠色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綠潮》雜誌主編、編委...
是安徽省炳燭詩書畫聯誼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澄霞詩詞社江淮分社社員、湖南省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他從事教育。中文名 陳一 國籍 中國 職業 安徽省炳燭詩...
晉平公⑴問於師曠⑵曰:“吾年七十,欲⑶學,恐已暮矣⑷。”師曠曰:“何⑸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⑹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⑺安敢(14)戲...
基本字義炳bǐng光明,顯著:彪炳。炳蔚。炳映。炳煥。炳耀。點,燃:炳燭。筆畫數:9;部首:火;筆順編號:433412534...
詞語翻譯註:題目中炳燭:點燭①於:向,對。②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③炳燭,點燃火把、火炬。先秦時期尚無蠟燭,當時稱燭,即是火炬。...
同義詞 炳燭夜遊一般指秉燭夜遊 【秉燭夜遊】:手持蠟燭在夜間行游。意謂人生短暫,應當及時行樂。【解釋 】秉:執持。舊時比喻及時行樂。中文...
猝不及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ù bù jí fáng,意思是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防備。出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既不炳燭,又不揚聲,...
齋天的儀式可分為甘露淨壇、燃香炳燭、香花請聖、宣讀疏文、誦經施食等五個部分進行。齋天甘露淨壇 齋天時辰一到,掌壇師便率領僧眾、齋主進入壇場。...
游壽女士的故居在霞浦縣城東的萬賢后街古善里,門首有游壽女士手書石刻的“炳燭齋舊廬”匾額。 炳燭齋建於清順治年間,建築規模大,雕梁畫柱、曲徑通幽,如今尚...
’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師曠勸學注釋 編輯 1.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2.於:向。3.欲:想。...
清 李賡芸 《炳燭編》卷四:“ 宣宗 為 光王 時,避 武宗 害,薙髮為沙門,更名 瓊俊 。”《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自關 以西,百姓有逃竄山谷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