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椋鳥

灰背椋鳥

灰背椋鳥(學名:Sturnus sinensis):為椋鳥科椋鳥屬的鳥類。體長約19厘米,雄鳥與其他椋鳥的區別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通體灰色,頭頂及腹部偏白,飛羽黑,外側尾羽羽端白色。

主要棲息於空曠地樹上以及營巢於天然樹洞、牆洞或裂縫中。吵嚷成群地在曠野及花園食無花果並取食於其他花期和結果期的樹木。繁殖於中國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遷至東南亞、菲律賓及婆羅洲。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雄鳥額和頭頂污白色,整體外型並非顯眼,大致為灰,翅膀黑色、肩羽處有醒目白斑,尾巴黑色但末端為白,嘴、腳亦呈灰色。雄鳥體色較淡,頭部顏色亦較白,翼上白斑範圍較大;雌鳥體色為偏暗之灰褐色,翼上白斑較小。雄鳥與其他椋鳥的區別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通體灰色,頭頂及腹部偏白,飛羽黑,外側尾羽羽端白色。雌鳥翼覆羽的白色較少。亞成鳥多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9-50g,♀37-51g;體長♂171-192mm,♀170-200mm;嘴峰♂16-20mm,♀16-19mm;翅♂95-106mm,♀90-107mm;尾♂53-65mm,♀52-67mm;跗蹠♂24-27mm,♀22-27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平原及丘陵之開闊地帶,尤其喜好附近有樹林之旱田環境,亦出現在農田、村鎮、耕地和住家的周邊活動。

生活習性

多半在地面覓食,也到樹上採食漿果,雜食性。群聚性強,活潑好動,常與其它椋鳥、八哥混群,並在傍晚前聚集於樹枝、屋頂或電線等明顯目標上,然後進入樹林一起夜棲。叫聲沙啞和尖厲。吵嚷成群地在曠野及花園活動,食無花果並取食於其他花期和結果期的樹木。雜食性。
遷移:主要在中國繁殖,部分留存中國香港、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和台灣越冬,部分遷至緬甸、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越科。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汶萊、高棉、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灰背椋鳥分布圖灰背椋鳥分布圖
繁殖於華南及東南、台灣。部分性候鳥,在台灣及海南島有越冬群體。華南地區的夏候鳥;度冬在中南半島、海南島、菲律賓、婆羅洲、日本南西諸島(九州到琉球之間的島群)及台灣等地,於廣東部份地區終年可見。台灣地區每年九月至翌年三、四月間出現。由2005年之前的記錄分析得知,南部屏東、高雄、台東等地數量最大、出現次數也最頻繁,北部的宜蘭、台北次之;其它縣市僅有頻率極低且不穩定的過境族群。鳥群分布集中於台灣島的南北兩側,顯然與從華南繁殖地,往南(東南亞)、往西(日本)的遷徙路線關係密切。每年十月墾丁地區有大量且穩定的過境群。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房屋牆壁或裂縫中營巢。通常成群到達繁殖地,4月末5月初開始分散成對,5月初至5月中旬即開始尋找巢位築巢。有時在繁殖期間亦見有成小群在一起營巢繁殖的。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4-5枚,卵為長卵圓形,藍綠色,光滑無斑,大小為24.2-25mm×17.2-18.8mm。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台灣地區數量可能逐年增加中,以台北關渡為例,2000年之前僅為稀有過境鳥,已有5隻以下的度冬群,對照日本方面資料:該種在南西諸島的度冬數量,亦由以往單只、幾隻,到10隻以上。後續狀況值得持續觀察。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