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濟州市(中國古代城市濟州府))

濟州(中國古代城市濟州府)

濟州市(中國古代城市濟州府)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濟州,古地名。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濟州,治所在碻磝城(今山東茌平西南)。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置濟州,治巨野(今屬山東菏澤)。公元1150年,黃河大決,淹沒巨野,遂移濟州於任城(今屬山東濟寧)。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州府,境內設濟寧路。由於地勢較高不受泛濫之害居其中而獲濟水之寧,故名“濟寧府”。濟寧之名首見。1983年改為地級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濟州
  • 別名:濟州府
  • 行政區類別:府
  •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
簡介,關於濟水,歷史沿革,濟州變遷,遺址發掘,文化保護,

簡介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濟州,治所在碻磝城(今山東茌平西南。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濟州復置。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濟州為濟陽郡。
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置濟州於巨野。轄巨野、鄆城、金鄉等縣。
北宋:濟州治巨野,轄巨野、金鄉、任城、鄆城四縣。
金:天德二年(1150年),黃河大決,淹沒巨野,,遂移濟州於任城(今屬山東濟寧)。
元:至元六年(1269年),恢復巨野縣,濟州還治巨野。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仍治巨野。
至元九年(1272年),移濟寧府治於任城,移州治於巨野。公元1279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轄兗州、濟州、單州。公元1348年,黃河大決,淹沒巨野城,遷濟寧路於濟州(今濟寧任城)。公元1385年,兗州升為府,濟寧降為州,巨野縣屬兗州府濟寧州。

關於濟水

眾所周知,濟寧是以濟水得名的,這得從濟寧的歷史地理演變說起。 在19世紀的中葉,我國的中原地區流淌著一條大河—濟水,是我國史書中記載的四大河流之一,所謂四瀆:(瀆者,水也,河也)江、河、淮、濟,濟即是指的濟水,它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王屋山,流經山東入勃海。濟水這條碧水清波獨流入海的大河,歷史上也有過大紅大紫的輝煌,同五嶽獨尊泰山一樣,曾受到過古代帝王隆重的禪封,河南省濟源縣現存的祭祀濟水的濟瀆廟,仍占地一百多畝,保留著七十多間宋元明清龐大的建築,由此可以想見,它往日的興盛與繁榮以及人們對它的尊敬和崇拜。濟水出王屋,其源來不窮。濮泉數眼沸,平地輕流通。
北宋濟州治巨野北宋濟州治巨野
這是唐代詩人李頎於月夜泛舟濟水時所發出的歌吟。我國唐代的文人,都有著暢遊中國名山大川的豪放之情和秉性,大詩人白居易也曾在濟水河畔遊歷過,望著濟水那川流不息,奔騰向前的滔滔清流,他悟到人生對理想追求也應該像濟水一樣不到大海不停留: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惟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
滄海桑田,歲月變換,濟水—這條曾孕育眾多城鎮、哺育萬千中華兒女的大河,如今已看不到她那川流不息的碧水清波,只能在河南的濟源縣尚可看到它的源頭蹤跡,濟水哪裡去了,—它被桀傲不遜的黃河鵲巢鳩占、無情地淹沒了,當今山東境內的黃河基本上就是濟水的故道。
南宋濟州南宋濟州
黃河就是這么個脾氣,它善徙善淤,咆哮時如同脫韁的野馬。“我的脾氣最暴躁,一不高興就咆哮,無風要起三尺浪,有風浪頭百丈高,都說龍王能治水,它要治我治不了,有時惹得性子起,大水衝倒龍王廟。”這是黃河的自我張揚和狂傲,民諺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碗黃水半碗泥,正是黃河性情的真實寫照,它把大運河攔腰截斷,它奪淮奪泗奪濟,把一條條河流吞進腹中,以致如今我們看不到濟水,甚至人們已不知道濟水這條河流了。但是往昔濟水河畔的城市依舊深情憶念著這條消失的河流,我們大名鼎鼎的山東省府泉城濟南,從前,濟水從泉城北面緩緩流過直奔大海時,水珠中飛濺著一串串王屋山老愚公和道家求仙的故事,並把濟源縣萬泉寨的祝福與問候,帶到大明湖趵突泉
明代濟寧路明代濟寧路
還有濟源(即濟水的發源地,今河南濟源),濟陽(即濟水的北面,今山東濟陽),濟陰(即濟水的南面,今山東菏澤),我國古代地名命名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律:即山南為陽,水北為陽),這些地名都是以濟水而得名的,濟南、濟寧、濟源、濟陽、濟陰,這些地名,別看僅僅兩個字,卻凝聚著濟水的歷史滄桑,是濟水的活化石,是對濟水最好的紀念。
從上述這些已消失和存在的城市的名稱,大體可了解這些城市與濟水的關係和方位。 我們的先民選擇居住地總喜歡臨河高地而居,因為河邊高地便於防水,臨河便於取水,同時水能行舟,河流的交通運輸功能,促使河邊的居民地興旺發達,因此可以說河流孕育了城市。——位於濟水下游的濟州就是在濟水的哺育下,發展壯大起來的。

歷史沿革

濟州,因其地臨汶、泗、沂、洸、濟五水而得名,初設於今茌平西南,後置於巨野,自公元423年始建,至元代終廢(1348年),其900年間,濟州時置時廢,竟達8次之多。說到濟州,不能不說到巨野,因為設在巨野的濟州的發展變化,除因改朝換代,或受社會發展的因素制約外,與濟水、大野澤有密切的關係,大野澤(後名巨野澤、梁山濼,濼是泊的古體)是一個煙波浩淼大水連連的巨大的湖泊,距巨野五里之遙,為黃河沖積濟水所匯而成的湖泊,巨野就是因大野澤而得名的。
京杭運河京杭運河
由於濟水與大野澤相通,地處大野澤的巨野就成了水運交通和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的地區,五代以後,由於黃河屢次潰決,河道南移,大野澤的水域面積不斷增大,到了宋元時代,正如施耐庵水滸傳》上所說的已匯成八百里的梁山泊,現存的東平湖是其中的一部分。
北宋以後,濟水暢通,漕運大興,設在巨野的濟州,就成了京東西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施耐庵《水滸傳》中所說的濟州,港汊縱橫、蓮葦綿蔓、水天一色、地勢險要的大野澤歷來是農民起義聚眾起事的地方,五代後周的統治者,為了鎮壓大野澤的農民起義軍,始將濟州設在巨野,北宋王朝屢次征剿梁山農民起義軍都是經濟州,然後水陸並進直奔梁山的。
金天德二年,也就是1150年,那是巨野人民的災難的時刻,洶湧的黃河潰破決口,滔滔黃水如餓虎撲向人間,無情地淹沒了巨野,巨野之民啼飢號寒、託兒帶女,背井離鄉,四處逃難,遷散於嘉祥、金鄉鄆城,自然濟水也未幸免於難,黃河將濟水水道淤淺,航運停止,從此便將濟州遷往任城,但是,似乎濟州對巨野有些留戀,元朝建都北京後,濟水雖成枯河,但大野澤之水,仍可通舟行船,戰略地位尚在,於是又恢復巨野,復將濟州置巨野,然而好景不長,元末明初,由於黃河多次大決口,濟水、大野澤漸為黃水所淤,水上運輸宣告停止,自此盛極一時的濟州,不得不遷往巨野以東的城市—任城,即如今的濟寧了。
現代的濟寧現代的濟寧
儘管這中間在巨野、任城之間幾次進行濟州、濟寧府濟寧路的設廢回遷,但是,由於黃河泛濫的影響,濟州在巨野最終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濟寧成了濟州、任城縣兩級衙門會同一隅的城市了。可以說,我市西部地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水患的影響,地理地貌變遷波動較大,致使人民生活不安、政區設定變化頻繁、行政區劃紊亂。嚮往安寧,企盼穩定,是人們的美好願望,於是濟寧這個吉祥名稱的出現也就是必然的了。大水漂濟州,濟州移任城,人往高處走,濟州變濟寧。

濟州變遷

“濟寧”一名的出現是元至元八年,即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開始的,濟寧一名的由來,是因“濟水南會泗,北會汶,州居其中,故以濟寧為名”。又因巨野一帶曾被河水淹沒,而任城“地勢高亢,關津險阻”,“可保全寧”,故名濟寧。濟州—濟寧名稱的變換,是濟寧地區歷史地理變遷的見證,雖然一字之差,凝聚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企盼。 自元代途徑濟寧的京杭大運河全面貫通,在全長1800公里的大 運河的滔滔碧水的滋養下,從此,濟寧煥發出勃勃生機與活力。一條大運河,千里碧水流,帆船首尾銜,都過濟寧州
中國濟寧京杭大運河(老運河)中國濟寧京杭大運河(老運河)
元明清三朝都城都在北京,在古代沒有鐵路、公路的情況下,貫通中國南北的京杭大運河交通地位尤為重要,封建王朝視為國家的政治經濟命脈,而濟寧恰恰位於大運河南北之間的中軸線上,是運河的水脊,閘口眾多,過往船隻到濟寧必須落帆停船等候提閘放水方能通過,每天最多時停留上千艘船隻,因此說濟寧是運河的咽喉之地,是江北最大的碼頭和物資集散中心,每日裡河道內帆檣如林,舟船如練,官船商舟,畫舫遊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船工搖漿擊水,拉縴號子響徹雲霄,河兩岸百物堆山,商賈雲集,南船北馬,人煙擁簇,酒樓歌館,笙歌喧嚷,一片熱鬧繁榮景象。
運河流水千古流, 流到濟寧古渡頭,畫裡帆船江南來, 船到碼頭貨到州。運河流水千古流, 流到濟寧古渡頭,畫裡帆船江南來, 青山隱隱水悠悠。這是濟寧碼頭水鄉繽紛圖。十里人家兩岸分,酒樓歌館相映聞,上下樓台火照火,往來車馬人擁人。
明代濟寧州明代濟寧州
這是濟寧運河兩岸如畫的夜景圖。 大運河為濟寧流來了信息、財富、技藝、人才。竹器業、藥材業、銅器業、皮革業、醬菜業、菸草業、點心業等百業並舉,當鋪、錢莊、糧行、茶樓、飯店、戲院、會館、教堂等遍布大街小巷,古運河畔弦歌雜,南門內外燈火明,大街小巷車輻輳,城內城外路縱橫,朝廷命官、販夫走卒、軍閥官吏、貂裘豪客、富商大賈、金釵玉墜、名伶藝女、鶯鶯燕燕、簇簇胭脂、青紅幫、一貫道、拆白黨、白相人、小偷流氓、妓女騙子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濟寧這個水旱碼頭演繹出一幕幕悲歡離合的悲喜劇。 明清時期,大運河把濟寧推向了歷史的顛峰,使濟寧盛況空前,創造了當時全省全國的幾個第一。 濟寧是當時全國33個工商業大城市之一, 濟寧是運河沿線上的對外商貿的7大商埠。 濟寧是全國10大藥材市場之一。 濟寧明清時期為全省三大紡織中心之一。 濟寧的菸草業清代位居全省首位。
濟寧清代人口達14萬之眾,僅次於濟南和青島。濟寧的政治地位明清時期居山東首位,全省兩個直隸州,一個濟寧,一個臨清。
濟寧元代商業之盛,河水一趟,黃金萬兩,年商稅額即達白銀12403錠,濟寧路居北方21路的第4位。清代濟寧聊城臨清濟南的庫銀占全國的75℅。 濟寧明清時期出過333個進士,2名狀元,2名榜眼,全省共出了6名狀元,濟寧占2名,可謂比例之高。 濟寧清代康熙五下江南三次御駕濟寧州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駐蹕濟寧,留下了皇棚灣、皇營、龍行胡同等地名遺蹟和民間傳說。
古城-濟寧古城-濟寧
濟寧轄區的南旺分水龍王廟,是古代水利建設的奇蹟,其價值足可與都江堰相媲美。濟寧有豐富的伊斯蘭文化清真寺之多(7座男寺2座女寺),年代之久位山東之冠,現存的濟寧順河東大寺全國榜上有名。 濟寧達官富商私家園林眾多,清末民初城區計達30餘處。有江北小蘇州之譽。
濟寧有曲鄉藝海之稱,清末民初,濟寧說書棚和撩明地的藝人遍地皆是,與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天津的三不管濟南的大觀園有相似之處的濟寧的土山,說書棚、戲院星羅棋布,30年代魯迅創辦的雜誌有作家曾專門介紹濟寧的土山。
濟寧因居運河的中心地帶,元明清三朝有數百位司運官員,以濟寧為大本營,管理運河事務,因此說,濟寧是運河之都名副其實。
濟寧元代回族居民加工生產的濟寧青猾皮即為名優特產享譽國內外,1928年外商即購去300萬張。 濟寧的小吃享有盛名,民間有“出了南門朝東望,除了吃喝不上當”、“玩在廣州,樂在杭州、穿在蘇州、吃在濟寧州”的民諺。 濟寧玉堂的醬菜曾為皇家貢品,慈禧太后品嘗後讚美京省馳名,味壓江南。
濟寧交通圖濟寧交通圖
濟寧北洋軍閥時期出過兩任國務總理,一個潘復(濟南的大觀園即是潘復投資創建),一個靳雲鵬,並且靳雲鵬的母親曾是潘復的奶母,都說靳母命大福大,一對奶子奶出兩個國務總理。一個濟寧州出了兩個國務總理,位居國家中樞,煊赫一時,加之總統府秘書長、航空署長、造幣廠長等都是濟寧人,構成了權柄網路“濟寧幫”,令濟寧在當時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然而,由於清末民初運河的淤廢,津浦鐵路的暢通,運河的交通地位被取代,濟寧的發展受到了影響。
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濟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濟寧主城區的這段古運河已作為風光旅遊帶納入城市建設規劃,隨著國家南水北調的實施,古老的大運河將重新獲得新生,濟寧這片故土將成為靈光四射的風水寶地。同時,濟寧市作出的建立組群結構大城市(濟、兗、鄒、曲、嘉)的規劃一旦與行政區劃對接與重合,一個大城市將在濟南與徐州之間崛起,屆時,濟寧將跨入大城市的行列,濟寧幸哉,濟寧樂哉 !

遺址發掘

濟寧市文物部門向記者證實:濟州城牆進行修繕保護過程中,意外發現西漢早期的城牆遺址和東周時期的古墓葬。西漢城牆的發現,使濟寧城的始建年代提前了一千多年。
據介紹,為給修繕保護工程提供科學依據,並摸清濟州城牆的始建年代、城牆基礎的深度、寬度及延續年代,濟寧市文物部門近日對濟州城牆(現位於濟寧市區環城西路和環城北路的交會處)的西北角進行解剖發掘與勘查。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夯土城牆遺蹟,在城牆底部發現兩座古墓葬。
現代的濟寧現代的濟寧
參與考古發掘的濟寧市文物局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李德渠介紹,夯土城牆遺蹟為黃土夯築,夯層明顯,夯窩清楚,現存高度3米有餘、寬約16米。根據城牆內出土的文物及夯築方法、層位關係等,經專家論證為西漢早期城牆。
在勘查城牆底部時,考古人員發現兩座古墓葬。李德渠介紹,古墓保存較好,有亞字形木棺。其中一處墓葬呈南北走向,長約2米、寬約0.8米,墓葬內的古屍長約1.7米,屍骨形狀非常清晰,但是頭骨已經基本破碎。兩座古墓出土文物8件,有陶罐3件、陶豆4件、陶鬲1件,經專家鑑定為東周古墓葬。

文化保護

《濟寧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近日通過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文物局等單位的專家舉行的評審會評審。
《濟寧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全面地調查了濟寧城市發展歷史和現狀,深入地研究了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價值和特色,科學地確定了保護與發展的目標和原則。規劃成果在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整合利用濟寧古城五千年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傳承古運河文化內涵,提高城市知名度。依據“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水城風貌、生態宜居”的城市發展定位,將本次規劃的主題確定為 “濟州古城,運河之都”,實現濟寧城市文化的延續與保護,提升城市發展的內在品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