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濟陰,以其地在濟水之南而得名,地名從漢至明沿用1500多年。
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
曹國,都
陶丘(今菏澤市定陶區北)。《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居之。
自春秋至西漢800多年間,陶丘“扼菏、濟之要,據淮、徐、寧、衛、燕、趙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區著名的水陸交通中心、經濟都會和軍事戰略要地,享有“
天下之中”的美譽。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國為濟陰郡。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更名為
定陶國,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改為濟陰郡,屬兗州。
東漢時期,初為定陶國,不久,改為濟陰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劉長被封為濟陰王,立十二年,元和元年卒,因無後,國除,復為濟陰郡。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漢安帝太子劉保被廢為濟陰王,延光四年劉保即皇帝位,濟陰復為郡。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濟陰復為國。
三國,據《補三國疆域志》載:濟陰郡,領縣九:定陶、
冤句、
成陽、
乘氏、句陽、單父、成武、己氏、離狐。仍治定陶。
晉,《晉書·地理志》載:兗州,濟陰郡,統縣九:定陶、乘氏、句陽、
離狐、宛句、己氏、成武、單父、成陽。”仍治定陶。
南北朝,先屬劉宋,南朝
劉宋時期,濟陰與湖陸等地合併劃分為高平郡、兗州郡、濟陰郡三部分。元嘉末年(453年),濟陰郡的一部分陷於北魏,泰始四年(469年)宋失山東,濟陰郡全面歸屬北魏勢力範圍。《魏書·地形志》載: “西兗州,濟陰郡,領縣四:定陶、離狐、冤句、乘氏。”仍治定陶,後遷左城(今菏澤市定陶區西北)。
隋,《隋書·地理志》:“濟陰郡,統縣九:濟陰縣、外黃、濟陽、成武、冤句、乘氏、定陶、
單父、金鄉。”隋置濟陰縣為濟陰郡附郭,同治左城,隋末動亂,郡、縣治所西南移五里,仍稱左城(今菏澤市曹縣西北),舊左城稱左崗。《太平寰宇記·濟陰》謂:“左崗在濟陰縣東北五里,岡阜連屬,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以名焉。”
唐,《舊唐書·地理志》:隋濟陰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為曹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領縣六:濟陰、冤句、乘氏、
南華、成武、考城。仍治濟陰(今菏澤市曹縣西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曹州。
宋,據《宋史·地理志》載:濟陰郡,縣四:濟陰、宛亭、乘氏、南華。仍治濟陰。
金,天會七年(1129年),改
興仁府濟陰郡為曹州,從此無濟陰郡。大定六年(1166年)省乘氏縣入濟陰縣。八年左城為河所沒,遷州、縣治於乘氏縣故城(今菏澤城區),濟陰屬曹州。
元,濟陰縣仍屬曹州。據《元史·地理志》載:曹州,領縣五:其中有濟陰。
明,據《明史·地理志》載:洪武元年91368年)省濟陰縣入曹州。
遺址
濟陰堯陵
《漢書》:“昔堯作游成陽,舜漁雷澤,湯止於亳。”《漢書·地理志》:“兗州濟陰郡成陽縣,有堯冢、靈台。” 東漢《風俗通義》:“姚墟在濟陰成陽縣,帝顓頊之墟,閼伯之墟是也。應劭:姚墟與雷澤近,後世稱為姚城。”《鄭玄詩譜》中《詩·曹風集說》:“昔堯嘗游成陽,死而葬焉。舜漁於雷澤,民俗始化,其遺風重厚,多君子,務稼穡,薄衣食以致畜積。”
三國《皇覽》:“堯冢在濟陰成陽。”西晉《帝王世紀》:“堯葬濟陰成陽西北四十里,是為谷林。”“堯冢在濟陰成陽。”堯“葬於濟陰之成陽西北,是為谷林。”“堯葬谷林,谷林即成陽。”“《墨子》以為堯堂三尺,土堦三等,北教八狄。道死,葬蛩山之陰。《山海經》曰:‘堯葬狄山之陽,一名崇山。’二說各殊,以為成陽近是堯冢也。” 《晉書·地理志》:“成陽縣有堯陵、靈台,舜漁雷澤在西北。”
北魏《水經注》:“成陽有堯冢、靈台,今成陽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於城為西南,稱日靈台,鄉日崇仁,邑號修義,皆立廟。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澤(指雷澤湖)通泉,泉不耗竭,至豐魚筍,不敢采捕。前並列數碑。栝柏數株,檀馬成林。二陵南北列,馳道逕通,皆以磚砌之,尚修整。堯陵東城西五十餘步中山夫人祠,堯妃也。”
唐《括地誌》:“堯陵在濮州雷澤縣西三里,陵南一里為靈台。” 唐《括地誌》:“姚城在雷澤東十三里,即姚墟。” 唐《十道志》:“堯冢在曹州界。”唐《元和郡縣圖志》,宋《太平寰宇記》,同《括地誌》記載。 唐《通典》:“堯冢在曹州界。” 元《文獻通考》:“堯冢在曹州界。”
濟陰湯陵
三國《皇覽》記曰:“湯冢在濟陰亳縣北東郭,去縣三里。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處平地。
漢建平元年大司空御史長卿按行水災,因行湯冢。”梁孝元皇帝《興王篇》有成湯“崩,葬於濟陰薄縣東北郭,去縣三里,冢高七尺,漢哀帝時遣大司空行湯冢。”
劉宋裴駰說:“湯冢在濟陰薄縣北。”(《水經注·汳水》)《水經注》又引杜預曰:“梁國蒙縣西北有薄城,城中有成湯冢。”
晉人伏滔《北征記》曰:“望蒙、亳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為丘墟也。”
《漢書·地理志》晉傅瓚注曰:“湯居亳,今濟陰亳縣是也。今亳有湯冢,己氏有伊尹冢,皆相近也。 ”
《曹州府志·古蹟志》載:“故亳城在縣南20里塗山之陽。其旁為蒙城。”《曹縣誌·疆域志》上又載:“在湯陵東南三里,一曰景薄,一名北亳,即此。”
湯王陵歷代都有重修,明萬曆《曹縣誌》記云:成湯祠在縣南十八里土山集,不祥所始。墓前有石碣刻云:“宋皇佑四年(1052)年重修;元延佑五年(1318)重修;明宣德八年重修;成華丙申(1476)重修,李秉有記;弘治五年(149)年重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萬曆九年(1581)歲次辛巳春三月八日重修。”由此可知,至遲從宋代起,官方便開始對曹縣商湯陵進行重修和祭祀。
轄縣
濟陰郡,故梁,
景帝分置。洛陽東八百里。十一城,戶十三萬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六十五萬七千五百五十四。兩漢曾轄十一縣,治
定陶。
〖
成陽〗有堯冢、靈台,有
雷澤。(今菏澤市鄄城縣南)
〖
乘氏〗侯國。有
泗水。有鹿城鄉。(西漢乘氏縣,今菏澤市巨野縣西南)
〖
廩丘〗故屬東郡。有高魚城。有
鄆城。(今菏澤市鄆城縣西北)
〖己氏〗故屬梁。
已氏縣近薄(亳)縣,湯所都。(今菏澤市曹縣東南)
史書記載
濟陰封域
漢,《漢書·地理志》:“濟陰郡,縣九:定陶、
冤句、 呂都、
葭密、成陽、鄄城、句陽、秸、乘氏。”治定陶。
東漢,《後漢書·郡國志》載:“濟陰郡,十一城:定陶、冤句、成陽、乘氏、句陽、鄄城、離狐、
廩丘、單父、成武、己氏。”仍治定陶。
晉,《晉書·地理志》載:兗州,濟陰郡,統縣九:定陶、乘氏、句陽、離狐、宛句、己氏、成武、單父、成陽。”仍治定陶。
南北朝,屬北魏勢力範圍。《魏書·地形志》載: “西兗州,濟陰郡,領縣四:定陶、離狐、冤句、乘氏。”仍治定陶,後遷左城(定陶西南)。
隋,《隋書·地理志》:“濟陰郡,統縣九:濟陰縣、外黃、濟陽、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單父、金鄉。濟陰郡縣因戰亂皆西南移治五里,仍稱左城(曹縣西北)。
唐,《舊唐書·地理志》:隋濟陰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為曹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領縣六:濟陰、冤句、乘氏、南華、成武、考城。仍治濟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為曹州。
宋,據《宋史·地理志》載:濟陰郡,縣四:濟陰、宛亭、乘氏、南華。仍治濟陰。
金,天會七年(1129年),改興仁府濟陰郡為曹州,從此無濟陰郡。大定六年(1166年)省乘氏縣入濟陰縣。八年左城為河所沒,遷州、縣治於乘氏縣故城(今菏澤城),濟陰屬曹州。
元,濟陰縣仍屬曹州。據《元史·地理志》載:曹州,領縣五:其中有濟陰。
明,據《明史·地理志》載:洪武元年91368年)省濟陰縣入曹州,從此無濟陰縣。
濟陰封王
西漢濟陰王:濟陰哀王劉不識是梁孝王之兒子,孝景帝中元六年受封為濟陰王。死後封國被廢除,封地變為濟陰郡。
東漢濟陰王:濟陰悼王劉長,孝明帝劉莊子,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東郡之離狐、陳留之長垣益濟陰國。立十三年,薨於京師,無子,國除。
東漢濟陰王:東漢順帝劉保,延光三年(124年),劉保被廢為濟陰王。 延光四年,漢安帝去世,因閻皇后無子,便先廢了漢安帝的獨子濟陰王劉保,同年十一歲的劉保擁立為帝,改年號為永建。
東漢濟陰王:劉熙,建安十七年,漢獻帝劉協之子劉熙封為濟陰王,二十五年,劉協退位降為列候。
西晉濟陰王:司馬衍(yǎn),吳孝王司馬晏第五子,晉愍帝司馬鄴的私親弟。司馬衍最初封為新都王,私親弟秦王司馬鄴於313年即位後,改封為濟陰王,官居散騎常侍。317年,晉愍帝出降,長安陷落,司馬衍隨後被偽漢昭武帝劉聰殺害。
北魏濟陰國共歷六王,由小新成和平二年(461)初封,傳至元暉業時北齊禪代而降爵,約歷九十年,濟陰國才告終。
北魏濟陰王:拓跋小新成,和平二年(461),魏文成帝拓跋濬封魏景穆帝子小新成為濟陰王。
北魏濟陰王:元誕,字曇首,濟陰王拓跋小新成孫,襲濟陰王。
北魏濟陰王:元贊,濟陰王元誕之第。
北魏濟陰王:元暉業,北魏第四代濟陰王,北齊建立降封美陽縣公。
唐代濟陰王:李俯,唐玄宗李隆基之孫,靖恭太子李琬之子。天寶年間,李俯被封為濟陰郡王、太僕卿同正員。
唐代濟陰王:濟陰王李嗣莊,字延敬,唐睿宗李旦孫,讓皇帝李憲子。開元五年(717)封濟陰郡王,食邑三千戶。後授太子左諭德。其墓志銘稱其“文章得俊,劍術稱雄。”
唐代濟陰王:李柷,唐昭宗李曄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寧四年(897年),封輝王。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後,李柷即位。李柷在位三年後被廢為濟陰王,次年被朱溫鴆殺,葬於溫陵(菏澤市定陶區)。
濟陰太守
西漢:孟郁、沈靖、胡廣
東漢:鄭袤、袁敘、汜宮、虞昺、沐並、姜洪、杜根、張郃
三國:夏侯惇、程昱、吳質
西晉:祖逖、巴西文、徐敏信
南北朝:李方叔、崔闡、郭沙、蕭錇、何戢
五代十國:孫紹
隋朝:單匡、杜猷、房恭懿
唐朝:張齊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