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錢

圜錢

圜錢也稱圜金、環錢,是一種中國古代銅幣。主要流通於戰國時的秦國和魏國。圓形,中央有一個圓孔。錢上鑄有文字。一說由紡輪演變而來;一說由璧環演變而來。是方孔錢的前身。

“圜錢”是中國戰國時期鑄行的一類圓形銅質貨幣,又稱“圜化”,簡稱“環錢”,是我國先秦時期銅鑄幣四大系統之一,也主要是秦國的鑄幣形式。圜錢有兩大類:一是圓形圓孔,比較原始;二是圓形方孔(由圓形圓孔逐漸演變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圜錢
  • 所屬年代:周
  • 鑄地:周王畿、魏、秦、趙等地 
  • 幣質:青銅 
  • 所屬博物館: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 所屬地區:上海
銅質,演化,分類,安臧,濟陰,歷史,“藺”字,形狀,質地,

銅質

初期圜錢的穿孔比較狹小,以後逐漸變大。圜錢的正面鑄有銘文,反面則無任何文字。
圜錢

演化

圜錢是由玉璧和古時的紡輪演化而來的。圜錢是沿用璧、環的專稱來稱其形體的。《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好”是指璧、環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環錢的穿孔也稱好,自穿孔至廓之間的實體也稱“肉”,可見圜錢與玉璧之間的關係是有聯繫的。

分類

從圜錢錢體所鑄貨幣單位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三大類:一、以“兩”為單位的秦國圜錢;二、以“釿”為單位的兩周、三晉地區的圜錢;三、以傳統貨幣單位“刀”為名稱的齊、燕圜錢。

安臧

圜錢目前發現的以安臧錢局最早,直徑38毫米,穿孔0.8厘米左右,錢文右列,書法粗壯,古樸淳厚。材質為青銅,泥范不磨邊。安臧二字是地名,不知確切所在,這一城邑曾出過空首布,文字書法都不及這錢工整。因為發現不多,對此古老的圜錢無法詳細研究。這一錢穿孔細小,其流通時間在東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黃河的地區。1976年河南省洛陽市發現戰國糧倉遺址3座,出土47枚安藏環錢,直徑38毫米,13--16克。四川省巴中市出土數枚安藏環錢。
安藏環錢《巴中縣金融志》第九章安藏環錢《巴中縣金融志》第九章

濟陰

還有一種是“濟陰錢”。濟陰是地名,在今山西省榮河縣魏邑。濟陰錢在秦國圜錢中流通最久,變化最多。最初的濟陰錢直徑長37毫米以上,重9克,穿孔較大,約1厘米以上。字型十分工整,瘦勁圓滑。濟陰地處楚、齊、魏、趙、衛等國之間,商業非常發達,是東方經濟的中樞。
共屯赤金”是一種圓孔錢,標鑄造地名,或加標布錢幣值單位,但錢形又為秦制,可分為:一、魏國所鑄,個別為周鑄;二、秦占領布錢地區城邑出現的地方性鑄錢。

歷史

魏國所鑄錢幣的共同特點是穿孔小,一般在0.7厘米左右,形體較大,一般不小於4厘米,無廓,背平素,無文,形制古拙,面文多鑄有一個字,也有四字的,如垣(山西垣曲西,戰國魏邑)、共(河南輝縣,戰國魏邑)、屯赤金(山西鹽池東北,戰國魏邑)等圜錢,都是魏國鑄幣,也是魏受到秦幣影響而出現的新幣。
圓孔圜錢的共同特點是穿孔較大,約0.9-1.4厘米,錢直徑3.2-3.6厘米,鑄造工整,有的有外廓,面文鑄有地名,多是被秦國占領的趙、魏城邑。
藺和離石都是戰國時趙國的屬地。離石即今山西的離石縣,藺在今離石縣西,也稱藺陽邑,兩地相距很近,趙在這兩地都鑄過紀地的圜錢。
圜錢是戰國中晚期的青銅鑄幣,是一種進步的鑄幣形式。最早的圜錢產生在政治經濟制度較為先進的魏國。如面文“垣”、“共”字等。這種形式的錢幣,比起“布幣”、“刀幣”來便於攜帶,也便於互相接受,符合商品交換髮展的需要。它的出現在錢幣興起上就有了一種新的鑄幣體系,在戰國時期為各國先後所仿鑄。先是趙國、秦國仿鑄,後有齊國、燕國仿鑄。圜錢迄今發現有十餘種,藺、離石圜錢屬趙。藺和離石地區是秦國、趙國、魏國爭奪之地。戰國大部分時期內,這兩地都屬趙,但也一再為秦所占。
史書記載,在趙成侯趙肅侯至趙武靈王統治時期,秦國屢次攻擊藺和離石。《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藺”。又載:趙肅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28年),“張儀相秦。趙疵與秦戰。敗,秦殺疵河西,取我藺、離石。”再後又記載:趙武靈王十三年(公元前313年),“秦拔我藺,虜將軍趙莊。”可見這個地區戰爭之頻繁。
在趙武靈王十三年秦攻藺時,正當秦惠文王十二年。《史記·六國年表》說:“樗里子擊藺陽,虜趙將。”《史記·秦本紀》也記載:“庶長疾攻趙,虜趙將莊。”這兩處記載與上述趙武靈王十三年秦攻藺都說的是同一事件,只是《史記·秦本紀》未提“擊藺陽”而已。
藺、離石因為距秦很近,因此一再受秦國的攻擊和占領,差不多十幾年就有一次。秦國在軍事上的不斷攻占,必然會對商貿活動產生影響。因此,也可以說藺、離石兩種圜錢是在直接受秦國圜錢的影響下鑄行的。也有人認為,它們是在公元前228年秦將破趙軍、入邯鄲、趙亡後所鑄。
趙國本來是刀、布幣並行的地區,曾出有“尖足布”、“方足布”、“圓肩圓足布”和幾種直刀。藺和離石兩種圜錢的形制——圓形圓孔,有外廓,也表現出嬗變於趙鑄的“圓肩圓足布”。
趙國的布、刀、圜錢都有帶“藺”字的。但是藺布較多,刀和圜錢則罕有。藺字,在布、刀、圜錢上都寫作“焛”,這個字在金文簡書和其他先秦文字中未見。錢幣上卻保留了此字,值得注意。
三晉和周地區的圜錢以“釿”為單位。已見的有:“共”、“共半釿”、“垣”、“漆垣一釿”、“藺”、“離石”、“安臧”、“西周”、“東周”等,重量不等,輕者5克左右,重者在15克以上。
齊、燕地區的圜錢以“化”為單位。齊地圜錢已見的有“化”、““四化”、““六化”等,““”為重量單位名稱,“化”為刀幣單位。“化圜錢,皆圓形方孔,幣面有郭。在齊地與齊刀幣並行流通,大額貨幣為“齊法化”刀幣,小額貨幣為各化單位的圜錢。燕國的圜錢已見的有“一化”、“明化”、“明四”等,以“明”字名幣,以“化”為貨幣單位,顯然是在燕明刀的基礎上產生的。多流通於燕國東北邊遠地方。
秦國圜錢以“兩”為單位。已見的有:“珠重一兩·十二”、“珠重一兩·十三”、“珠重一兩·十四”、“兩”、“半兩”等(“珠”即圓的意思;“十二”、“十三”、“十四”均為鑄錢的范次標識;“”即甾、錙字,一甾為六銖,兩甾十二銖,即半兩,秦俗尚“六”,故以甾為單位),秦圜錢基本分為“一兩”及“半兩”兩種,“一兩”圜錢皆圓形圓孔,背平素無文,“半兩”圜錢則體圓孔方,是圓孔圜錢的改進形式。秦國圜錢的明顯特點是形制統一,面文均無地名,且都以“兩”做貨幣單位,表明秦國鑄幣權相對集中統一,較其他諸侯國先進。
秦“半兩”圜錢,在我國貨幣發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史記·平準書》記載:“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改革幣制,選“半兩”圜錢作為全國統一貨幣,充分表明“半兩”圜錢作為下幣,即用於一般市場買賣、賦稅交納等與人民日常經濟生活直接相關的貨幣。其大小比較適中,便於授收,適應流通領域的需要,且又具有法定金屬含量和統一的形制與名稱,在當時的確稱得上是先進金屬鑄幣形式。鑄行以後,得到迅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經濟特別是商業的興旺與昌盛,極好地方便了人民生活。“秦半兩”圜錢為我國貨幣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藺”字

關於“藺”字圜錢,過去錢幣界有一段遺聞。民國八、九年時,錢幣學家鄭家相直隸省(今河北省)財政廳任職,寓居天津,與錢幣收藏家方若來往較密。有一次鄭家相在一個古玩店鋪里,見到一枚藺字圜錢,銹色已無,文字也不清晰。店主要價20元,鄭家相還價,用10元錢購得。他問店主:方若先生是否見過此錢?店主答:他早見過,但不願意購買,否則,10元你怎能買。第二天,鄭家相持錢去見方若。問他,見過此錢沒有?方說:我見過,是偽品,不然我早就買了。鄭家相說:我看此錢,綠色雖無,但銅色甚古。文字雖不清晰,但精神尚在,決非好事者能偽作。方若不信。過了一個月,方若去北京,回來時,得藺字錢左右文各一枚。訪鄭家相時,說,為此兩枚錢花了600元,叫賣主敲了竹槓。問鄭:你那一品還在嗎?可以拿出來比較一下。鄭家相揀出那枚藺字錢一看,與方若得的那一枚字在右者雖有精粗之別,而製作工藝則相同。這樣,才斷定鄭家相的那一枚也非贗品。
藺、離石兩圜錢,顯然比藺、離石布錢鑄行得晚,除離石沒有方足小布外,藺字在“方足”、“尖足”、“圓足”、“平首布”錢中都有,而以“方足”、“尖足小布”為最多。藺、離石圓足布錢為趙國邊邑所鑄,後被魏占有,所以又鑄行了方足小布,後被秦占領,先出現藺、離石圓足布,後鑄圓錢。藺與離石圜錢迄今發現不多,說明這種圜錢鑄行的時間短暫,並且在布錢之後鑄造。
與藺、離石圜錢相近的還有皮氏(本屬魏邑,公元前270年被秦占)、平原(河南濟源西北,本屬魏邑,大概公元前242年秦建東郡時已歸秦)、濟陰(公元前290年魏獻河東400里,濟陰歸秦,公元前257年魏國的信陵君與趙得勝,收復河東,秦再度取河東已在戰國末年)、封坪(今陝西浦縣境,本屬魏邑,與洛陽同時歸秦,鑄此錢應在戰國末年,沒過多久就停鑄了,所以後世遺存極少)、武安(河南武安西南,公元前259年秦派王義攻取,武安入秦)、黍垣一釿、漆垣一釿(為一地所鑄。戰國時漆垣為魏國的西河之外,公元前296年,齊韓魏聯軍攻秦,秦還魏河外二地。公元前290年,魏又獻秦河東地400里,漆垣又入秦)等圓孔圜錢
圜錢中還有安臧錢,安臧圜錢可能是受秦影響或秦占領王畿後出現的錢幣。此外尚有西周、東周兩種圓孔圜錢,錢直徑2.5厘米,為戰國時的小國東西周所鑄,也可能是秦吞併東西周以後出現的地方錢幣。
從以上論述的情況來看,有幾種跡象值得注意:一、除魏國的垣、共字圜錢外,其餘的圓孔圜錢均在戰國末一二十年內鑄行。二、上述圜錢上的文字多為城名,多在黃河中流以東的汾水流域,黃河以西的洛河流域,以及黃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恰是當年秦和周王畿及趙、魏接觸的地帶,看來在這個時候趙國已經把中山國占領。三、上列圜錢除垣、共兩種圜錢外,其餘很稀少,有的迄今還是孤品,可見距離秦國統一六國改革幣制的時間不會很長。四、出土最多的是垣、共字兩種圜錢,特別以垣字圜錢出土居多。圜錢總的出土量很少,在戰國時期的幣制中,僅是一個小小的體系,,但它是戰國中期以後各地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商品交換更為頻繁、貨幣日趨統一的主要發展標誌,它也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重要的貨幣形式

形狀

貝幣- 布幣 - 刀幣 -蟻鼻錢- 圜錢 - 皮幣 - 錢牌 - 制錢 - 王莽幣 - 方孔錢 - 銅元 - 鈔票 - 元寶

質地

銅錢- 鐵錢 - 銀幣 - 金幣 - 玉幣 - 陶幣 - 貝幣 - 皮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