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山西省運城市鹽池)

鹽池(山西省運城市鹽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鹽池又名鹽湖、銀湖,位於山西運城市南1公里,中條山下,涑水河畔。由鴨子池、鹽池、硝池、鎂池等組成。鹽池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它是中國著名的內陸鹽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池
  • 又名鹽湖、銀湖
  • 稱解解池
  • 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歷史記載,形成原因,主要景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史料記載,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鹽池又名鹽湖、銀湖,即古河東鹽池,亦稱解池。位於山西運城市南1公里,中條山下,涑水河畔。由鴨子池、鹽池、硝池、鎂池等組成。鹽池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它是中國著名的內陸鹽湖。

地形地貌

鹽池地處運城盆地之南,中條山北麓,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公里,寬3——5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是由鴨子池、鹽池、硝池等幾個部分組成,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初。

氣候特徵

到了夏季,由於太陽光的直射,氣溫最高可達到42℃,湖水蒸發使水位下降,湖裡大量生長出一種肉眼不易觀察到的藻類植物,在陽光映照下使湖水泛紅。
到了春秋兩季,湖水才又變回它的常態。由於鹽湖湖水的鹽度很大,已經超過了脊椎動物的耐鹽度,魚類肯定存活不了。而且由於鹽水的比重很大,人在湖中只能飄浮在水上。這樣的環境叫作鹽的極端環境。因此也被稱之為“中國死海”。

歷史記載

鹽池開發於傳說中的唐人,即堯舜時代或更早一些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已很有名,到漢已遠銷豫、魯、冀、甘、陝等地。運城的鹽,是水鹵經日光暴曬而成,色白味正,雜質少,是全國有名的產鹽地之一。以致“西出秦隴,南過樊鄧,北極燕代,東逾周宋”,成為國家賦稅的重要來源,譽為“國之大寶”。今之鹽池,已成為我省重要的多種化工原料產地,產品遠銷國外,元明粉、硫化鹼出口量占全國之首。
鹽池鹽池
唐大曆十二年(777)十月,唐代宗詔賜池神為“寶應靈慶公”,列入祀典,永遠奉祀。不久,禮部尚書崔縱在運城市南門外的臥雲崗建靈慶祠(今池神廟)。
宋崇寧四年(1105)鹽業大豐宋徽宗為謝池神佑護,詔封東池神為資寶公,西池神為惠康公。大觀二年(1108)又進爵為王,並對池神廟整修奉祀。明代不再亂加封號,且正號為“鹽池之神”,並開始了大規模的修葺擴建。清代雖也多次重修,但廟之規模仍然保留有明代形制。

形成原因

鹽池是由於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化,中條山北麓造成斷裂,出現了一個狹長的凹陷地帶,逐漸形成湖泊。天長日久,水中的鉀鹽石灰石、鎂鹽、硫酸鹽以及食鹽慢慢與早期淤積層結合,經過長期自然蒸發作用,鹽類沉澱,結成了很厚的礦石層,形成了鹽湖。
鹽池鹽池

主要景點

自然景觀

整個鹽池布局呈井田格分布。由於湖中積聚了大量鹽類物質,在冬季湖水會析出一種叫硫酸鈉的化學物質,也稱為芒硝,俗稱鹽花,形成“千古中條一池雪”的奇觀。
“死海”里的湖水在一年四季不斷變幻著色彩,由於氣溫異常鹽池出現大面積罕見的“硝凇”,在鹽池特有的暗紅色水面上飄浮的“硝凇”似天女散花。
環繞鹽湖的有數十平方公里濕地,水草豐富,蘆葦茂密,常年棲息著數十種候鳥。
常年不斷的硝堆,遠看如座座銀山,近看似扇扇玉屏,既有死海之神奇,又有死海無法比擬的景觀,長期以來鹽池以它獨有的景色吸引著眾多的人來此觀光、旅遊和科學考察。

人文景觀

鹽池邊有唐代建的池神廟,是著名的人文景觀之一,與鹽池交相輝映。
池神廟總面積2.6萬平方米,依據地形建在一個30°的斜坡上。殿宇錯落有致,規模壯觀,建築宏偉。臥雲崗最下端臨鹽池原建歌薰樓,往北即為舜帝彈琴木牌坊,相傳舜帝當年曾在此彈琴歌唱。《南風歌》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絕唱。過木牌坊,繞過日月井,穿過“地寶天成”牌坊,直達“海光樓”。置身此地,萬頃銀海盡收眼底,“縱大觀於奇幻兮,川原亥其矚望”,過海光樓,是規模宏大的連三戲台,戲台建在3米高的台基上,座南朝北,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台下開圓拱過道,既可供行人來往,又可擴大音響效果,可謂匠心獨運。 過了戲台,是建於2米台基上的獻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四周有石雕護欄。它不僅是官吏祭祀三殿諸神的場所,也是達官貴人看戲的地方。
獻殿後面是池神廟的主體建築,一字排列著三座大殿,規模相近,形制基本相同,均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平面為正方形,重檐九脊歇山頂,琉璃瓦脊獸構件。建築工藝高超,氣勢恢宏。據廟內碑刻載,明萬曆間,中殿奉東西鹽池之神,左殿奉條山、風洞之神,右殿奉忠義武安王之神。萬曆十五年(1591)御史蔣春芬修廟時,改左殿奉中條山之神,右殿奉風洞之神。在池神廟東另建武安王神廟。 過三大殿,東北角為雨神廟,西北角為甘泉廟。 池神廟屢遭天災兵禍,大部分建築已蕩然無存,僅遺存三大殿和連三戲台及東西廂房等建築。自1986年始,占用單位運城鹽化局自籌資金130萬元,已將三大殿修葺一新,並計畫將其餘古建築逐一修復原貌。
封建統治者認為鹽池歲收豐稔,“悉為神靈所賦”,很早就建廟祀典。宋羅泌《路史?後紀四》注云:“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呂忱雲,宿沙氏煮鹽之神,謂之鹽宗,尊之也。”可見早期的鹽宗祠是祭祀黃帝之臣宿沙氏的。據傳該祠建於三家莊鄉廟村,可惜早已沒有遺蹟。

史料記載

鹽池,在平陽府解州東三里。又安邑縣西南二十里,亦有鹽池,與解為兩池蓋一池而分東西二池也。《春秋》:成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之地,沃饒而近鹽。韓獻子曰:山、澤、林、鹽,國之寶也。杜預曰:鹽,鹽池也。《漢志》註: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鹽鹽池,長五十一里,廣六里,周一百一十四里。呂忱曰:宿沙氏煮海謂之鹽宿沙,炎帝時諸侯,始煮海為鹽,富溢他國,河東鹽池謂之鹽。今池水東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氵亭,渾而不流,水出石鹽,自然凝成,朝取夕復,終無減損。惟暴雨霖澍,潢潦奔軼,則鹽池用耗。故公私共曷水徑,防其淫濫,謂之曷水。其廣狹淺深,古今盈縮,時有不同。又有女鹽池,在解州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其西南為靜林等澗。服虔曰:土人引水沃畦,水耗,土自成鹽處也。亦謂之鹽鹺,味小苦,不及大池,或號為女鹽澤,亦曰鹽田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鹽則不生舊《志》:女鹽池在猗氏故城南。《水經注》:鹽水出東南薄山即中條之異名,西北流經巫鹹山北,又徑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於鹽池。自漢武元狩四年,用桑弘羊等言,興鹽鐵之利,天下鹽官凡二十八郡,而河東安邑為首。後漢元和三年,帝幸安邑觀鹽池《外紀》云:周穆王亦至安邑觀鹽池。初平中,放散鹽禁。建安四年,曹操從衛覬言,復遣謁者僕射監鹽官,以其利招服關中,其後皆設鹽官董之。晉亂,鹽利亦耗,後魏復立法征之。景明初,從中尉甄琛請,弛監池之禁,既而其利皆為富強所專。四年,復收鹽池利入公。神龜初,復申鹽池之禁。孝昌三年,蕭寶寅反長安,正平今聞喜縣民薛修義等聚眾河東,分據鹽池,攻圍蒲阪以應之。時長孫稚奉命西討,遣別將楊侃擊平修義等,會有詔廢鹽池稅。稚上言:鹽池,天產之貨,密邇京畿,惟應寶而守之,均贍以理。今四方多虞,府藏罄竭,以鹽稅準絹而言,一年不下三十萬匹。臣不先討關賊,徑解河東者,非緩長安而急蒲坂,恐一失鹽池,三軍乏食也。請依常收稅。從之。《唐·食貨志》:鹽池凡十八,井六百四十,惟安邑有池五,總謂之兩池,皆隸鹽鐵,置官榷之。貞觀十二年,幸柳谷觀鹽池,其小池曰女池。開元中,置女鹽監,後以水淡,監廢。大曆八年,兩池生乳鹽,十二年,賜名寶應靈慶池《唐紀》:大曆十二年,先是秋霖,河中府池鹽多敗。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恐鹽戶減稅,奏雨雖多不害鹽,仍有瑞鹽生。上疑其不然,遣諫議大夫蔣鎮往視之,鎮還妄對,果如言,因賜號寶應靈慶池。鹹通以後,藩鎮益強,河中帥得專鹽池之利。光啟初,宦者田令孜用事,以安邑、解縣兩鹽池為河中帥王重榮所專,歲止獻三十車供國用,請復舊制,隸鹽鐵,因自兼兩池榷鹽使《會要》:元和十五年,改稅鹽使為榷鹽使,收其利以贍軍,重榮不可。令孜因徙重榮鎮泰寧,重榮遂與李克用合謀舉兵犯闕討令孜。後唐同光二年,河中帥李繼麟請榷安邑、解兩池鹽,每季輸省課。從之。《宋志》:鹽之類有二,引池而化者,《周官》所謂散鹽也俗曰顆鹽。煮海、煮井、煮鹼而成者,《周官》所謂散鹽也亦曰末鹽。解州解、安邑兩鹽池,墾地為畦,引水沃之,水耗鹽成。每歲二月墾畦,四月引水,八月而止,得鹽百餘萬。又前代鹽皆自生,唐開元中池涸,河中尹姜師度始有畦夫管種之課,宋張席上言鹽漫生之利,遂罷畦夫。《鹽池考》:中條山在池南,自蒲州接於太行,形如臥弓,環池而繞之,山頂有桃花洞,水流入鹽池。池與安邑池為兩池,官置使以領之。又中池北百步許,有淡泉一區,味甚甘洌,俗謂鹽得此水方成也。又西北十五里有硝池六一曰賈瓦,二曰金井,三曰團,四曰熨斗,味皆淡。五曰夾凹,六曰蘇老,味皆鹹,天旱則生。自鹽池而南,層山牆立,天岩雲秀,地谷泉深,亦天下形勝之處矣《鹽池圖說》:今池東西長五十五里,南北闊七里,周百四十四里,宋分為東西兩池,各置鹽場二。明初並為東西二場,成化二十一年,增置中場,其池亦分為三,近安邑者為東池,近安邑西二十里路村者為中池,近解州者為西池。三場亦以是為次也。池底淤泥,滋生鹽根,形如水晶,夏月驕陽熏蒸,南風動盪,上結鹽板,光潔堅厚,可勝行立。板上水約三寸,翻騰浪花,落板即成顆粒,古謂之漫生鹽,今謂之斗粒鹽。更時小雨,則色愈鮮明,故曰顆鹽,宜及時撈采,若遇大雨,鹽復解散。秋冬地冷池枯,不能生鹽,間或有之,硝鹼相雜,味亦不正。其西北七里,即女鹽池,據地高阜,其鹽淡,或苦不可食,時或生硝,亦名硝池。而六小池及靜林諸澗,每水溢則奔趨女鹽池為鹽患。又安邑東有苦池,於鹽池亦切近,宋元符、崇寧間,觀察使王仲先於池東西南三面築七郎等十一堰衛之,所以拒溢水之入也。崔敖曰:鹽池乃黃河陰潛之功,浸淫中條,融為巨浸,蓋大河從西北來,至蒲州,折而東向,轉曲之間,漸漬蓄匯,有此奧衍,今陝西花馬池,亦近黃河折流派處也。然鹽藉主水以生,緣客水而敗,故治水即所以治鹽。鹽池南枕條山,雨水易迫,然非淵泉泉所出,且橫亘有護寶堤,為仞高厚依山,有桑園、龍王、趙家灣、大小李、西姚諸堰,縱有飛瀑,阻遏猶易。北面多曠壤平丘,與水隔絕,故二隅無足為慮。若東西盡處,則俱逼禁堰,一牆已外,即客水所鐘,次東禁堰者,有壁水、月堰及黑龍堰。次西禁堰者,有卓刀、七郎、硝池堰,各從東西自高而下,禁堰不能受,則入池矣。黑龍堰之受害,原於苦池,苦池乃姚暹渠蓄而複流之水也,渠出自夏縣,經巫鹹谷,北合洪洛渠,東合李綽渠,經苦池而迤邐西向,自安邑歷解州,抵臨晉,入五姓湖,由蒲州孟盟橋而注黃河。姚暹渠首及中股皆狹,至安邑,與李綽、洪洛之水,並注於苦池。苦池不能受,勢必東北泛溢於黑龍,入黑龍則壁水小堰、月堰不能支,而竟沖東禁堰矣。硝池即女鹽池也,其受害原於涑水,涑水在姚暹渠北,源出自絳縣,為絳水,西經聞喜縣,為涑水,又西受稷王、孤山、峨嵋坂諸水,經猗氏,抵臨晉,亦入五姓湖而注黃河。涑水中尾多窄,至臨晉,山溪諸水合注之,勢不能受,必自西北橫溢,破姚暹而奔騰於硝池。入硝池,則黃牛、七郎、卓刀不能支,而竟衝決西禁堰矣。況東北又有涌金泉,亦注於黑龍,西北又有長樂灘,亦注於七郎。故築東禁以及黑龍,筑西禁以及硝池,治其標者也。浚姚暹以道苦池,浚涑水並歸五姓湖,治其本者也。緩於南北,而急於東西,先於根本,而後於標末,則客水不浸,而主水無恙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