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濟南市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是濟南市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 制定時間:2009-2011年
  • 類別:規劃檔案
  • 實施地區:濟南市
濟南市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也是我市具有區域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柱產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對於拉動經濟成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勞動就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積極應對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基本情況。
1.產業規模擴展迅速。近年來,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全行業現有規模以上企業500多家,其中過百億元企業1家,過10億元企業5家,過億元企業33家。現有全國電子百強企業2家,全國軟體百強企業7家。2008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2億元,增長18.3%;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166億元,軟體業233億元(占全省軟體的61%);實現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28%。電子信息產業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逐漸成為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成長點。
2.產業特色漸趨鮮明。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基本形成以計算機/伺服器、通信網路設備、數字家電和半導體元器件為主要產品的產業集群。半導體照明、RFID(射頻識別)等新興產業起步良好,在省內具有一定發展優勢。軟體業優勢明顯,獨立軟體規模與實力居全省首位,信息服務外包和動漫遊戲產業發展迅速,“動漫泉城”初具規模,“濟南軟體”整體品牌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電子信息傳輸服務業穩定增長,以通信業為主、網際網路企業為輔的發展局面初步形成。電子信息產品流通業漸成規模,山大路科技商務區成為長江以北第二大電子信息產品交易市場。
3.產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市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2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4個),擁有市級以上名牌產品35項(其中,中國名牌3項,中國馳名商標3項,省名牌8項),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40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42項)。軟體產品自主智慧財產權率達到70%以上。
4.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成效顯著。信息技術在全市工業企業得到普遍套用,企業管理水平、技術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得到全面提升,新產品開發周期明顯縮短。重汽、濟鋼、山水等重點企業走上科技創新、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發展道路,先後有10家企業入選全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有30多個項目列入全國信息技術推廣套用“倍增計畫”。農業、商貿、物流、金融等行業信息技術改造取得重大進展,以信息流引導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的現代服務業新業態漸成規模,電子商務交易額近年來年均增長30%以上。
5.社會各領域信息技術套用深入推進。300多個單位接入市公用信息平台,全市75%的部門實現辦公自動化,100%的部門和縣(市)區政府建立入口網站,電子公文傳輸系統覆蓋所有部門和縣(市)區,25%以上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網上辦理。財稅增收、行政審批、政府資金網上結算、電子監察和聯網審計工程等重點工程取得顯著成效。文化、教育、衛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安全、公用事業等領域的信息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6.發展環境逐步最佳化。先後出台大力發展軟體產業、信息化工程建設管理、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一系列指導意見,軟體、動漫遊戲和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政策日益完善。產業載體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動漫遊戲產業基地相繼落戶我市,“山東(濟北)電子信息產業園”、“山東(長清)電子信息產業園”和“山東省軟體產業園”先後被認定為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差距是: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少,產業基礎薄弱,發展後勁不足;信息化對工業化的帶動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本地化產品配套能力較弱,產業鏈不完整;產業投入不足,缺乏新的增長點;信息產業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高層次、複合型人才短缺;信息化體制機制尚需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基礎網路整合和信息資源共享步伐不快,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圍繞建設區域信息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以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為重點,不斷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著力推動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用相結合,突出抓好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條的打造和完善,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最佳化,實現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力爭打造過千億產業,建設國內外“軟體名城”,加快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二)基本原則。
1.規劃引導與政策扶持相結合的原則。把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作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中之重,積極運用市場調節機制,以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發揮好市場對電子信息產業和信息化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
2.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原則。推進裝備類製造業信息化,加強對裝備類製造業企業產品設計、生產流程的信息技術再造,擴展成套設備及組合加工設備性能,增強裝備製造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基礎類製造業信息化,圍繞建材、石化、冶金等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有效降低基礎類製造業企業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深入貫徹國家、省、市有關人才政策,結合“泰山學者”、“泉城學者”和拔尖人才建設工程,堅持培養、引進、使用人才並重,進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環境與政策優勢,為電子信息產業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4.打造產業基礎與蓄勢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加強產業配套環境建設,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利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發展機遇,積極引進關鍵設備儀器,加大技術研發、引進和儲備力度,加快重點項目的策劃與建設,增強產業發展後勁和實力,實現信息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三)規劃目標。
1.經濟總量。到2011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0億元,年均增長27%,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500億元,年均增長44.2%。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年均增長34%。
2.產業布局。認真落實產業發展布局規劃,加快項目和載體建設。充分發揮重點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打造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區域集聚水平。建設全國信息產品集散地,構築匯集國內外生產類、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強勢流通業。構建全國數字創意產業先進城市,培育“動漫泉城”品牌。重點建設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動漫遊戲產業基地,突出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業與信息服務業,創建“軟體名城”,加快建設濟南軟體產業基地及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園,拉動省會城市圈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3.技術創新。大力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基本形成具有區域特色、運轉高效的創新體系。力爭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家。
三、產業調整和振興的重點任務
 (一)壯大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重點依託齊魯軟體園、浪潮科技園、浪潮產業園和光電子產業園,以山大碳化矽材料、華芯12英寸晶片、華光LED外延片、力諾光伏電池、晟朗多晶矽、同欣半導體及器件、寶世達LED全彩顯示屏、富美科技環保雷射硒鼓等大型項目為帶動,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製造和半導體產業,著力打造國內重要的電子信息和半導體產業基地。
壯大計算機與通訊設備製造業規模。圍繞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建設,以浪潮等骨幹企業為龍頭,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發機構入駐,努力建成全國最大的伺服器及計算機外圍設備生產基地。加快網路設備、通訊設備、專用電子設備開發生產。迅速壯大浪潮伺服器、特種計算機產業規模,創建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集群。推進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和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的關鍵技術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
大力發展積體電路產業。儘快尋求與國際積體電路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12英寸積體電路生產線項目建設,促進積體電路實現“設計—製造—封裝—檢測”產業鏈條延伸發展,建設形成積體電路產業園。
突出發展半導體照明與光伏產業。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積極推進光電子產業園建設,加快碳化矽襯底材料產業化,做好LED、LD外延片等上游產品研發生產,形成國內重要的光電子上游產品襯底和外延片生產基地。加快力諾300兆瓦電池片、晟朗2000兆瓦太陽能多晶矽和1000兆瓦電池片及光伏組件生產項目建設;重點發展太陽能集熱器、矽片、電池片、光伏發電等產品;跟蹤國際前沿技術,重點研發太陽能產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提高太陽能發電系統設備的研發製造能力,推動光伏產業發展。
迅速提升電子配套產業實力。加快電子元器件、零配件、印刷電路板等產業發展,建設電子產品生產資料市場,積極引進電子元器件、零配件、印刷電路板等配套產品生產企業,逐步形成設計、製造、測試、封裝、元件組裝、流通相配套的生產協作體系,為科技創新提供基礎條件。
加快發展消費電子產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家電產業,逐步擴大大螢幕、壁掛式、數位化液晶電視生產規模,建設國內重要的高檔彩電生產基地;加快數位電視機頂盒、數字多媒體終端產業化進程,發展壯大智慧型家電產業;加快生產基地、配套產業與物流中心建設,推進家電產品網路化、數位化升級。擴大半導體器件產業規模。在現有基礎上,整合半導體製造企業資源,積極引進功率半導體、新型元器件等生產線,提升半導體器件產業規模和整體實力。
做大做強自動化控制產業。圍繞我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加快儀器儀表、感測器、汽車電子、電力電子、智慧型機器人等產品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建設,吸引相關企業集聚,培植優勢企業。
(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套用。重點圍繞汽車、鋼鐵、石化、機械裝備、建材、電力、食品藥品等領域需求,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能力。加快重點行業產品研發、生產、行銷、管理四個環節的信息技術改造,推進設計研發信息化、生產裝備數位化、生產過程智慧型化和經營管理網路化,推進國產自主開發三維CAD/CAM軟體的套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推動“雙高一資”企業的改造,推廣節能降耗信息技術及產品套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鼓勵嵌入式軟體發展,支持嵌入式作業系統研發,提升產品技術含量,促進嵌入式軟體在信息家電、通信設備、自動控制、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廣泛套用。
推廣工業軟體套用,鼓勵和支持軟體企業與傳統套用行業合作,加強工業軟體開發力度,打造新的縱向行業套用軟體產業鏈。建立一批行業信息技術推廣套用中心,開通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公共服務平台,完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建設行業共用技術資料庫、解決方案和案例資料庫,為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供基礎支撐。
(三)突出發展軟體產業和動漫遊戲產業。
1.軟體產業。逐步形成以濟南高新區為核心,輻射周邊、星狀分布的三大軟體產業功能區。濟南高新區大力發展軟體及信息服務外包,打造成為全市軟體研發生產核心區。歷下區逐漸形成面向全省、輻射周邊的軟體市場,打造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市場開拓及推廣套用區。長清、市中、槐蔭、天橋區發揮城市中心和區域金融區功能,打造總部經濟、服務外包、投融資與產業配套服務區。
加強軟體產業載體建設,以部省共同推進濟南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發展為驅動,進一步完善軟體園區軟硬體建設,培植壯大核心基礎軟體,全力打造“軟體名城”;大力發展軟體及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抓好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軟體出口創新基地建設,完善軟體服務外包綠色通道,建設國家級“中日IT橋樑工程師示範交流基地”,培植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體出口外包企業;強化信息安全、中間件等基礎軟體研發,發展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信息安全產品,構建整體信息安全解決方案,加快信息安全保密平台等項目建設,打造我國高水平的中間件領域創新與產業化基地;做強行業套用軟體,推動全市各套用軟體聯盟的發展,整合資源,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形成發展合力。
2.動漫遊戲產業。圍繞建設“動漫泉城”的戰略目標,打造成熟的動漫遊戲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泉城風格和國際影響力的動漫遊戲品牌,形成全國一流的動漫遊戲產業集聚中心。建立健全動漫遊戲產業教育培訓中心、研究創作中心、產業孵化中心、產品展示和交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動漫遊戲體驗中心,形成集創意、研發、產品製造、市場推廣為一體的動漫遊戲市場運營體系。著力突破一批重大優秀動漫遊戲產業項目,帶動軟體開發、影視製作、教育出版、休閒娛樂等相關產業發展,使動漫遊戲產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四)加快發展信息服務業。建立健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協調處理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和聯合建設。重點推進離岸信息服務外包業務和3G、寬頻無線城域網路、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加快三網融合,全面提升全市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引導通信企業參與信息化建設,重點發展電信與網際網路增值業務,鼓勵企業把技術業務創新和套用重點放在傳統產業改造、社會服務領域套用上,開發面向大眾和企業的增值服務業務,積極推廣經濟實用的網路服務,讓全社會享受到信息產業發展帶來的便利和實惠。淨化網路環境,促進網際網路繁榮發展。發展數字內容服務業,鼓勵企業和社會中介機構從事信息資源公益性和商業性開發。加快“數字泉城”建設,不斷提高城市數位化管理服務水平。
四、政策措施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擴大內需的各項措施。全面落實國家、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各項措施,加快重點電子信息投資項目的建設進度,爭取更多相關投資項目得到國家、省支持。進一步拓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空間,抓住產業振興規劃實施、增值稅轉型、家電下鄉等有利時機,藉助國家推進第三代行動網路、下一帶網際網路、寬頻光纖接入網路的契機,找準切入點,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的振興和發展。
(二)拓展融資渠道,進一步破解資金難點。引導和支持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財團重組聯合,採取多種形式籌融資。加強部門協調,支持優勢企業上市融資。建立銀政企合作平台,完善資金需求項目庫,採取多種形式向金融機構推薦項目。各商業銀行應創新金融產品,擔保機構要有效發揮功能作用,為電子信息產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三)實施園區發展戰略,促進信息產業聚集發展。進一步最佳化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區域發展功能結構,明確產業定位,完善產業鏈條,壯大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規模。發揮高新區三大金字招牌和產業中心區的作用,重點培育設計研發、整機製造等功能;同時,加快濟陽、長清電子產品加工、自動控制產業等配套產業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支撐服務體系建設,最佳化產業積聚區發展環境,形成空間最佳化、分工有序、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四)加強技術創新和對外開放。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加強技術中心、研究中心、實驗室、產業聯盟和公共技術支撐平台建設。充分發揮駐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優勢,推動“政企產學研金”緊密結合。以重點園區和骨幹企業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利用外資規模,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五)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最佳化人才就業創業環境,大力扶持信息技術社會培訓機構發展,推進培訓機構與大專院校、骨幹企業合作,建設一批人才實習、實訓和交流示範基地。
(六)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大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工業經濟發展引導資金、園區發展資金要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落實技術進步優惠政策,對重點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制度,降低投資成本,指導企業用好進口設備減免關稅、節能減排國債補助等優惠政策,提高企業技術改造的積極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