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濟南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 所屬地區:濟南市
濟南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2011年)
汽車工業是產業關聯度高、規模效益明顯、資金技術密集、消費拉動大、就業面廣的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也是我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十五”以來,我市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已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市汽車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為積極應對當前形勢,切實轉變發展方式,保持汽車工業平穩持續較快發展,實現我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特制定本規劃。
一、現狀及面臨的形勢
 (一)現狀。我市汽車工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初,目前已形成包括重型載貨汽車、專用車、客車、電動車、機車、發動機及零部件等門類較齊全的產業體系。2008年,全市共有80家汽車生產企業,其中整車生產企業5家(包括重汽子公司),專用車生產企業13家,電動車生產企業1家,機車生產企業5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56家。2008年,我市汽車生產企業共有職工5萬餘人,總資產665億元,生產汽車10.6萬輛、專用車2萬輛、機車118.1萬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7.5億元,利稅45.5億元,利潤28.9億元,增加值83.3億元,出口創匯7.3億美元。
我市重型汽車、專用車在全省乃至全國同行業的優勢地位突出。一是重型汽車具有突出競爭優勢。目前,重汽集團已形成九大系列1700多個車型,產品技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躍居全國重卡行業之首並進入世界重卡企業前5位。二是專用車具有相對優勢。產品品種繁多,主要有自卸車、牽引車、特種車、大中輕型客車及半掛、全掛車、貨櫃運輸車、城市環衛車、冷藏保溫車、罐式車、水泥攪拌車等幾十個品種,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三是部分汽車零部件配套能力、市場占有率具有一定的優勢。以沃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明水汽車配件和魯得貝車燈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汽配企業,已成為國內重要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和國外部分汽車企業的配件供應商。四是汽車產業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汽車生產企業50%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其中20%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研發能力不斷提高,新產品產值率達到20%以上。11家企業建有國家、省、市技術中心或研究院(所),擁有“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各1個,“山東名牌”8個,“山東馳名商標”2個。重汽集團在國家級技術中心基礎上,新創建了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中心。
我市汽車工業雖然具備了一定基礎和優勢,但也存在著一些結構性問題:一是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布局及整體協調發展。產業布局還比較分散、生產規模小、集中度較低,產業拉動作用發揮不充分。二是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重型車發展較快,而市場需求潛力大、增長速度快的轎車和客車才剛剛起步;代表汽車產業發展方向的新能源、節能型、環保型汽車比重不高;專用車產品工藝、車型存在趨同化,自主開發新產品能力不強。三是零部件配套能力滯後於整車發展。零部件生產企業在配套技術、質量、成本等方面實力不強,普通配件多、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關鍵零部件少,本地配套率偏低,跟不上整車發展需要。
(二)面臨的形勢。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汽車行業產品訂單減少、經濟效益下滑、產品出口增速放緩等問題逐步顯現。總體來看,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汽車市場正處在增長期,城鄉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汽車產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面對當前形勢,我市汽車產業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整合資源,促進汽車產業由速度發展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市場為導向,以現有汽車企業為依託,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產品結構最佳化、調整為主線,以國際化、市場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重點發展重卡、轎車和機車,大力推進零部件配套協作,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促進我市汽車行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二)基本原則。1.市場導向原則。以市場為導向,大力開拓、培育汽車消費市場,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和企業組織結構。2.科學調整原則。提高汽車產業集中度,拉長汽車產業鏈,實現專業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的產業新格局。集中力量優先扶持骨幹企業、重點產品,形成規模優勢,推進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3.技術創新原則。堅持技術創新,強化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強核心技術保護,自主創新研發汽車產品和新能源汽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規劃目標。
1.規模總量。到2011年,全市實現重型車和轎車整車年生產能力35萬輛,專用車6萬輛,機車260萬輛,汽車零部件150萬輛的配套能力。其中,重型汽車15萬輛,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在新車中所占比重達到5%。全市汽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00億元,年均增長21%以上;出口創匯11億美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40億元,年均增長22%。
2.產業布局。引導汽車產業向東部工業區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東部建成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產業園及孫村片區、臨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濟南高新開發區建成吉利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青年汽車生產基地和寶雅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專用車、機車生產向東部集聚,建成輕騎機車工業園。各類汽車、機車及零部件產業集中度爭取達到70%以上。
3.骨幹企業。優先培育重汽、吉利、青年、輕騎、中集、寶雅6家具有較強競爭力企業加快發展壯大,2011年,力爭重汽、吉利、青年、輕騎、寶雅、中集6家企業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0億元、100億元、70億元、60億元、20億元和15億元,形成以重點骨幹企業集團為核心,具有產業拉動作用的汽車工業園區及產業鏈條。4.產品結構。建成國內驅動形式和噸位覆蓋齊全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產品水平和技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高端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推進高端及小排量轎車生產,重點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規模化。注重開發適合農村市場需求的汽車、機車產品,加快形成重型車、轎車、新能源汽車、機車、專用車多品種同步發展的汽車產業格局。5.技術進步。形成與國際接軌並具有較強自主研發能力的汽車工業創新體系,新建4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新增2個以上中國名牌產品,4個以上山東名牌產品,形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重型車、轎車、專用車、機車、電動車自主品牌,提高國內外市場占有率。
三、調整振興的重點任務
 圍繞建設國內最大的重型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和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轎車、機車、電動車生產基地,實施龍頭企業帶動戰略,堅持整車發展與零部件配套並舉,著力構建協作配套體系,實現汽車產業整體競爭力明顯提升。
(一)重型車。加快發展中高檔重型汽車。以重汽集團為龍頭,充分發揮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中心的優勢,加大科技攻關,提升大功率大噸位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節能環保性和舒適性。積極開發套用重型汽車懸架系統、汽車驅動橋、盤式制動器系統等先進總成技術;做好12萬噸鍛造能力的提升改造;確保配套引進的汽車水箱、汽車儀錶盤生產線的投產運營;擴大具有自主產權的EGR國Ⅲ大功率發動機生產規模,加快國Ⅳ發動機的研製。全面提升重型車的技術水平,提高商用車的節能環保水平,發動機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5%以上。
(二)轎車與客車。加快發展轎車,不斷提高轎車自主創新和技術含量,提升機電一體化水平。重點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電子技術、車載電子裝置及汽車電子元器件。加快高端轎車和1.6L排氣量以下經濟型轎車的開發生產。堅持走合資合作的道路,加大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力度。加快吉利、青年轎車整車及配套項目建設,形成轎車規模化生產能力。
加快發展大中型豪華客車,開發生產混合動力、超級電容及天然氣客車。積極開發智慧型底盤系統,提升底盤匹配技術,提高汽車安全性、環保性和舒適性。擴大產業規模,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
(三)專用車。鼓勵專用車企業聯合、合作,最佳化資源配置,產品結構向“專、精、特、新”轉變,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加快專用車企業技術改造,推廣專用車輕量化技術,提升機、電、氣、液一體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實現專用車行業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新跨越。不斷開發新產品,拓寬和完善產品系列。重點發展高等級公路運輸車輛,提高貨櫃運輸車、廂式冷藏運輸車、公路維護車的產品規模;開發具有高附加值、滿足不同需求的城市環衛車、市政作業車、機場和油田用車、醫療衛生用車、軍用車等特種車和專用車,形成生產集中、特色突出、技術先進、用途廣泛的改裝車產業。重點支持中集車輛、重汽專用車、魯泉機械、普天通信、薩博特種汽車等企業的改造提升。
(四)機車。以高可靠性、低排放、低油耗為目標,研究開發新型發動機,生產滿足綠色環保要求的機車。擴大出口,大力發展寬領域多系列規模化的機車產品,實現機車產業的振興。重點支持兵裝集團整合現有資源,建成濟南輕騎機車工業園。
(五)發動機及零部件。圍繞整車配套,搞好發動機的升級換代。加快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功率發動機,使重汽成為國內外重型汽車發動機的重要生產基地。發揮重型汽車技術領先優勢,支持擁有自主產權的“中國重汽”EGR歐III發動機擴大規模和國IV發動機的成果轉化。加快推進吉利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骨幹企業建設,並形成與轎車同步的關鍵零部件網路。鼓勵零部件企業與主機廠的同步發展,提高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強化行業協作,增強龍頭企業對上下游和相關行業的帶動作用。鼓勵企業按照國際化標準組織生產,提高汽車零部件系統化配套、模組化供貨能力,提高零部件行業工藝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標準,提高零部件的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加快發展汽車電子產品,推動零部件產品結構最佳化和實現快速升級。
重點支持電動車再生髮電、電子制動、雙輪轂電機驅動及電子差速等技術的研發突破,支持研發汽車發動機系統EMS、電子隨動燈光系統及LED車燈系統、輪胎監測系統、電子穩定系統ESP等系統和總成。
(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抓住我市列入國家確定的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之一的有利時機,鼓勵具備條件的轎車、客車企業引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突破關鍵技術,爭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動權;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使之成為帶動我市產業升級、提升綜合實力的新增長點。
加快培育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重點支持寶雅新能源汽車在出口加工區建立生產中心,形成年產5萬輛外銷電動汽車的規模;在高新區建成集研發、生產、配套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園區,形成年產10萬輛、配套能力15萬輛的規模。積極推動寶雅公司已開發擁有的小型化新能源、環保、低速電動汽車儘快打開國內市場。
四、政策措施
 (一)強化政策導向。切實落實國家新稅法規定的增值稅轉型、稅收優惠等各項政策措施,做好財政專項資金和扶持資金的使用。認真執行國家對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減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推動實施汽車機車下鄉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完善二手車管理制度,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調整汽車產品品種結構,在發展重型汽車同時注重扶持其它產品的發展。以節能、環保和安全技術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重型汽車、轎車、新能源汽車、機車、專用車發展壯大,最佳化提升產品結構。鼓勵重汽集團進行區域化重組,爭取新組建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總部落戶濟南。嚴格執行國家公告管理制度,實行生產一致性管理。加大對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監督力度,嚴格執行產品合格證發放管理制度,堅決取締不合法生產行為,維護車輛生產經營秩序。
(二)最佳化布局結構。加快重點汽車、機車及零部件園區建設,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進園區發展創造條件。加大園區的招商引資力度,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引進項目。重點引進先進汽車生產技術和具有節能、環保型的汽車項目、零部件及零部件總成生產企業和技術,不斷提高汽車的整體生產水平。以中國重汽、吉利汽車為龍頭,形成重型車、轎車、專用車、機車、電動車等產品為骨幹的汽車產業集群。圍繞整車帶動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等行業同步發展,並向周邊城市延伸,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建成從整車設計、生產、零部件配套及銷售一體化的汽車產業體系。
(三)支持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列入省、市汽車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重點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加大財稅信貸支持力度,加強銀企溝通,積極引導企業充分用足用好財稅優惠政策,對重點企業和項目在信貸資金和擔保上給予重點支持。強化重點項目建設的協調服務,從發展規劃、項目投資、人才技術、生產經營、市場銷售等多方面提供支持,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
(四)大力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引導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積極支持企業建設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技術中心。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各項支持政策。鼓勵企業提高新產品開發資金占銷售額的比重,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投入所得稅前抵扣力度,企業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對重大科研成果、國內首創技術給予獎勵。支持重點企業突破瓶頸及關鍵技術,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全面提升汽車及配件技術開發水平,建立較強的新產品自主研發和創新體系。加大名牌產品的宣傳和保護力度,鼓勵企業爭創名牌,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五)積極開拓汽車消費市場。支持舉辦各種汽車展銷會,活躍汽車消費市場,引導理性科學消費。努力開拓國外市場,力爭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比例逐年提高。機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在性能、配置和價格滿足需要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列入政府目錄的自主創新汽車產品。充分利用在國內外已建立起來的銷售網路,完善汽車品牌銷售和售後服務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六)加快零部件配套與整車同步發展。充分發揮汽車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斷引進先進的汽車配套企業,大力提高零部件企業配套能力,逐步建成滿足整車發展需求的汽車、機車零部件配套生產基地,形成有機的產業鏈。注重對傳統汽配企業的產業改造提升,從整車到零部件,從總成件到結構件,從自製件到協作件的製造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七)進一步強化協調服務。加強對汽車工業發展的協調服務,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相關部門依據汽車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目標要求,建立項目審批、建設的“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為汽車工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