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
一、發展環境和產業基礎
(一)發展環境。“十二五”時期,世界經濟將迎來加快轉型的時期。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選擇。為此,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重大任務、政策措施和相關規劃。山東省也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提出綜合運用財政、稅收、土地、金融信貸、政府採購等辦法,重點培植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醫藥及海洋科技開發等新興產業,並實現年均20%以上的增速。
當前,我市正處於城市建設跨越提升、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社會事業全面突破的關鍵時期。把握新一輪發展機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科學選擇適合我市的新興產業並實現新的突破,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結合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十二五”期間,我市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形成規模優勢,提升發展質量。同時,加快培育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
(二)產業基礎。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我市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具有雄厚實力,近年來一直保持持續穩定增長,被國家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和軟體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675億元,其中,軟體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5億元,占全省四分之三,獨立軟體規模實力居全省首位。技術研發能力強,擁有電力軟體、通信技術、動漫、交通軟體、服務外包、射頻識別等六大產業聯盟,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中國名牌3項,中國馳名商標3個。現已形成以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為核心,國家軟體產業基地(齊魯軟體園)、國家動漫產業發展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創新基地等多個國家級園區協調發展的產業布局。山大路科技商務區是長江以北第二大電子信息產品交易市場。電子信息製造方面,浪潮集團名列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11位,高效能伺服器和存儲技術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梭海量存儲器、伺服器和浪潮華光雷射二極體晶片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浪潮華芯擁有國際一流的積體電路技術團隊、研發測試設備和設計能力。軟體服務業方面,浪潮、中創等10家企業進入全國軟體企業百強,萬博科技躋身全國信息通訊技術(ICT)綜合服務商前十強。物聯網技術方面,射頻識別等物聯網套用技術起步良好,具備了加快發展物聯網產業的良好基礎。網路通訊方面,三網融合準備工作紮實推進,量子通訊研究院、寬頻無線接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三網融合聯合實驗室已投入運行。
2.新能源產業。我市新能源產業起步較早,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地熱能開發利用和生物質能發電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較快。2009年,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0億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產品2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優勢明顯,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太陽能熱水器年產能突破700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占據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前4強企業中的2強。力諾集團的高硼矽3.3玻璃管產量居世界第一,占據國內市場60%的份額;全玻璃真空鍍膜管生產規模居世界第一,占國內中高端市場的70%以上;太陽能中高溫利用研發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山東桑樂擁有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已形成了從多晶矽、矽片、電池片到組件、光伏工程及套用產品較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力諾300兆瓦電池片項目進展順利,晟朗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形成年產2000兆瓦太陽能多晶矽、1000兆瓦電池片的生產能力。新能源利用加快推進,太陽能發電孤網裝機容量1500千瓦,併網容量1200千瓦,大唐平陰風電場開工建設。生物質發電裝機0.12萬千瓦,垃圾填埋氣體收集發電項目日均發電量7萬千瓦時,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在建設。濟南聖泉集團是全國生物質能源十大重點企業之一。
3.生物醫藥產業。我市生物產業發展迅速,涉及生物醫藥、生物製造、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能源、生物服務等多個領域。2009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億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是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平台、國家級創新藥物孵化基地,省級生物產業基地。生物製藥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居全省前列,擁有生化產品60餘種、200餘個藥品規格。齊魯製藥在醫院用藥排序中已連續多年位列內資企業第一,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等抗腫瘤藥物國內市場占有率為30%和60%,是亞洲最大的頭孢菌素原料藥生產廠。宏濟堂是國內唯一擁有人工麝香酮生產技術的企業,市場占有率100%。福瑞達眼科用藥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透明質酸占據國內60%以上市場份額。元隆生物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血小板促生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物製造特色突出,濟南聖泉集團擁有亞洲最大的酚醛樹脂生產線,呋喃樹脂產銷量世界第一,以玉米芯為原料製備功能糖已實現產業化。勝利股份農藥獸藥居國內10強,泰妙菌素、黃黴素、恩拉黴素填補國內空白,海南黴素是國內唯一具有自主產權的動物專用抗生素。秸稈生物制炭裝備及生產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十方圓通占全國澱粉行業廢水處理業務50%以上,厭氧顆粒污泥懸浮床反應器等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濟南聖泉集團是全國生物質化工十大重點企業之一。
4.高端裝備製造業。經過多年發展,我市裝備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優勢明顯的產業體系,規模水平在全省居首位。2009年,規模以上高端裝備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4億元,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8個,國家級、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分別為1個、20個,中國名牌產品5個。在關鍵設備製造領域擁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數位化、集成化、自動化、成套化的新產品比重持續增長。濟南二工具機集團成為世界3大衝壓裝備製造商之一,國內市場占有率80%。巨能液壓5萬噸垂直黑色金屬擠壓機實現厚壁鋼管制造工藝和黑色金屬擠壓技術突破,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金屬擠壓機。濟南鑄造鍛壓研究所科研成果轉化率達到85%以上。濟柴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非道路用大功率柴油機製造企業。中型汽輪機、萬能試驗機、大型磨煤機、循環流化床鍋爐等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重汽集團已形成9大系列1700多個車型,產品技術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居全國重卡行業之首並成為世界重卡企業前3位。
5.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產業。
新材料產業。我市有機高分子材料、特種功能纖維、高性能金屬材料、光電子材料、環保節能節材建築材料等領域產業基礎較好,擁有一批市場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擁有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工程技術中心5個,建立了國家火炬計畫章丘有機高分子材料特色產業基地,擁有國內最完整的氟材料和氟化工產業鏈。
節能環保產業。生物質型鍋爐、輸配電網無功補償、燃煤鍋爐煙氣脫硫裝置、能源監測、環境線上監測、環保治理等方面產業優勢明顯,湧現出十方環保、濟鍋集團、迪生電子、大陸機電等一批優勢骨幹企業,配電網變電站電壓無功綜合控制及諧波治理技術居國內領軍地位。城市生物質垃圾厭氧消化關鍵技術等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在清潔生產技術、環保材料和環保處理方面擁有一批特色企業。濟鋼循環經濟走在行業前列,乾法熄焦、高爐乾法除塵、燃氣蒸氣聯合發電、中水回收利用等技術國內領先。
新能源汽車產業。我市是國家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目前已在整車製造、車用動力電池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山東大學、省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研發實力雄厚。山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成立運行。重汽集團、青年汽車、吉利汽車正在研究制定本企業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加強技術攻關。寶雅公司擁有電動車底盤傳動、驅動電機的適配最佳化、高速高扭直流變頻無刷電機、可換擋前驅變速箱等核心技術。耐特新能源公司與山東大學合作開發的磷酸鐵鋰車用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及電池成組已具備產業化條件。
綜上所述,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具備良好發展基礎。同時也應看到,與先進城市和省會發展要求相比,我市上述產業還存在著總量規模偏小、有龍頭無產業和有產業無龍頭並存、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型人才不足、扶持政策和投融資體系不健全等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著力加以解決。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按照“維護省城穩定、發展省會經濟、建設美麗泉城”的發展思路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要求,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推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產業集聚和資源整合戰略,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加快培育新材料、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向規模化、集聚化、高端化發展,努力將我市建設成為產業規模雄厚、特色優勢突出的全國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二)基本原則。
1.創新驅動,內生增長。充分發揮省會創新資源優勢,構建區域創新體系,提高創新能力建設水平,集中創新力量在套用領域實現突破,構建各層級以套用開發為主幹的創新平台,發揮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作用,實現以創新驅動新興產業發展。
2.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遵循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根據區域產業基礎、技術支撐、人力資源等條件和潛在優勢,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把握節奏、有序推進,在最有基礎、最有條件的領域和區域率先實現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發展。
3.政府扶持,市場主導。堅持市場化方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企業為主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大政府巨觀指導和政策引導扶持力度,健全工作機制,規範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環境。
4.統籌兼顧,引領發展。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加速新技術、新產品在社會建設各領域全面套用,推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三)發展目標。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1.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比2009年翻兩番,達到6500億元,年均增長26%左右。
2.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10家,努力培植千億元以上的超大型企業集團。
3.全市研究與開發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6%以上。突破100項關鍵核心技術,建立20個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增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培育100個省級以上名牌產品。
4.建成產業特色明顯、產業鏈比較完善、龍頭企業主導、創新能力突出、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
三、發展重點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高端軟體、高性能積體電路、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路、三網融合為重點,在鞏固現有伺服器及計算機外圍設備製造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電子製造產業水平,促進光電子技術發展,做大做強軟體產業,利用現有網路和技術資源,推進三網融合和物聯網跨越發展。到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00億元。
大力發展積體電路產業。以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為載體,加快積體電路晶片研發、設計和生產。依託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集聚國內外先進的積體電路研發和設計企業組建產業聯盟,搭建積體電路設計共用平台和實驗室,推動我市積體電路生產工藝、技術和產品設計套用實現突破。加快山東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12英寸積體電路生產線建設項目,形成年產晶片36萬片的生產能力,帶動200家的上下游企業,形成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完整的積體電路產業鏈。依託山東華芯動態隨機存儲晶片、華辰泰爾網路通信晶片和山東華翼射頻識別晶片、百利通亞陶晶體振盪器等企業,推進積體電路產業化,在孫村信息通訊技術產業園建設積體電路製造業集群,打造國家積體電路設計濟南產業化基地。重點發展計算機存儲晶片、數字音視頻處理晶片、移動通信專用晶片、信息安全晶片、嵌入式終端用系統級晶片、汽車電子專用晶片、數位化儀表專用晶片、射頻識別(RFID)晶片等通用和消費類晶片。
促進光電子產業發展。把握光電子套用市場快速膨脹的機遇,依託浪潮集團光電子產業園,聯合山東大學晶體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開展高端外延片、晶片和襯底材料研究開發,延伸壯大產業鏈,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重點支持碳化矽襯底、藍寶石襯底的研發和產業化,縮小與世界一流水平差距;加快基於碳化矽襯底、藍寶石襯底進行發光二極體外延片和晶片的研製和產業化,構建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支持國產化高端發光二極體晶片產業化和大規模套用推廣。支持半導體雷射器的技術發展和套用推廣,重點支持大功率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雷射顯示等方面的研究與套用,支持半導體雷射器外延、晶片和器件的規模化生產,建立雷射器模組研發和產業化基地,為構造雷射電視產業鏈奠定基礎。加快推進寶世達發光二極體全彩顯示屏基地、巨洋神州數字光處理大螢幕拼接顯示控制系統、宇科同茂發光二極體等一批建設項目,提升光電子套用產業整體規模。
做大做強高端軟體產業。圍繞培育國內最具競爭優勢的特色軟體產業集群,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軟體產業基地。加大對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的扶持,建立並完善以協同創新平台、標準化測試試驗室、綜合信息服務與決策支持平台及軟體測試公共服務平台為主要內容的軟體產業集群公共技術服務體系。以實施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為契機,推進中間件產業化,加快開源軟體、開發平台、面向服務的基礎平台、構件庫等支撐軟體開發。發揮浪潮ERP(企業資源計畫)品牌效應,以山大華天、易恆軟體、普聯軟體等優勢產品為重點,加快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工業軟體的研發和套用,建立國產工業軟體體驗中心和示範基地,提高面向工業節能和環保領域的軟體研發水平和推廣套用程度。積極開展基於物聯網環境和商務模式下的新型軟體業態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發展網路通信、信息安全、數字音視頻、智慧型控制、汽車電子等重點領域嵌入式軟體,積極發展嵌入式作業系統、嵌入式軟體開發平台等核心支撐軟體產品。圍繞打造“動漫泉城”的戰略目標,培育若干個規模較大、有自主開發能力和自創動漫遊戲品牌的創作主體,形成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動漫遊戲品牌。
推動網路通信產業發展。以引入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為契機,推進個性化音頻、視頻業務傳送等新型信息服務領域產業化套用。通過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三網融合和寬頻通信網路升級,大力推動相關套用以及互動式網路電視(IPTV)、手機電視等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基於綠色通信等先進網路技術的系統設備、套用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支持新一代網路通信相關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帶動相關產業鏈的快速發展並培育新的業務模式。支持個性化、專業化、差異化的信息服務技術研究,促進信息服務融入政府管理、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各類社會活動,帶動信息服務業全面發展。
積極發展物聯網、雲計算相關產業。推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伺服器、海量存儲等雲計算基礎設備和適用於雲計算的終端設備、高端伺服器和存儲管理軟體的產業化,開發計算能力千萬億次、存儲容量為PB級的高性能計算和存儲環境,建設高性能計算中心。加強感測網的集成與融合技術研發,加快發展高性能新型感測器。支持射頻識別(RFID)產業化和套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加強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條碼、生物識別等自動識別技術,以及與網際網路、通信、感測網路等信息技術融合。重點發展嵌入式系統設計、晶片設計、片上系統、智慧型感測、智慧型家電等物聯網相關產品,支持嵌入式系統終端設備、數據處理和監管分析平台軟體的研發與套用。支持物聯網相關的信息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推廣,解決關鍵數據的安全保密、物聯網數據採集和傳輸的安全控制、監管分析等信息安全問題。
(二)新能源產業。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重點,培植東部城區、商河、章丘3大太陽能產業基地,鞏固提升太陽能毛坯管、太陽能鍍膜管、太陽能熱水器國內市場優勢地位。積極開發利用風能資源,加快風電裝備產業園和風電場建設,逐步實現風電裝備本地化。推進非糧生物燃料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到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
鞏固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優勢。以力諾集團、山東桑樂、豪特公司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高效太陽能真空集熱管、高溫集熱金屬管、太陽能熱水器零部件等產品。加快太陽能中高溫技術產業化進程,積極研發光熱發電和系統集成技術,擴大光熱套用領域,促進產業鏈向高端延伸發展。在城市推廣普及太陽能一體化建築、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建設太陽能採暖和製冷示範工程;在農村和小城鎮推廣戶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房和太陽灶。“十二五”末,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約1200萬平方米。
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以力諾集團、晟朗公司、華藝集團為龍頭,加快發展光伏晶矽材料、晶矽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建築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光伏發電控制系統、LED太陽燈具等產業,構建較為完整的太陽能光電製造產業鏈。做大太陽能發電產業,做好太陽能技術的戰略儲備,建設若干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電站和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電站。到2015年,全市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兆瓦。
積極推進風電裝備和風能利用產業發展。依託北車風電、齊魯電機等風電裝備製造項目,建設濟南風電產業園。以電子信息、軟體開發和冶金、機加工優勢為依託,加快發展風力發電機、塔架、風葉、主軸、機械傳動、運行控制、風機變頻、輸變電機組等相關組件產品,推動濟南風電裝備產業集約化發展。積極推進大唐、國電、中廣核、國華等風電項目的建設進度,開展新的風電場測風工作,加快我市風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努力提高風電設備本地化配套能力。到2015年,全市風電裝機達到400兆瓦。
拓展新能源領域。加快建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平台,重點推進非糧生物燃料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發展以秸稈、林業三剩物和煤泥為燃料的生物質能電廠。鼓勵在宜林荒山、荒地、鹽鹼地建設能源林基地,種植甜高粱等能源作物,為發展生物質能提供原料。加快濟南海倫秸稈沼氣發電和濟陽第二垃圾場發電等一批農村秸稈氣化、垃圾發電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建設。積極研發推廣地源、水源和熱泵技術,合理擴大地熱資源利用領域。以歷城、商河、濟陽為重點,加快建設符合環保和水資源保護要求的地熱供暖、工業用熱、熱水供應等項目,大力發展熱泵空調、無機超導熱管和地熱測評軟體等地熱套用產品。
(三)生物醫藥產業。以生物醫藥及生物農業、生物製造為重點,加快建設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平台,推進省級生物醫藥基地建設,構建完善生物技術與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支持作物育種、畜牧胚胎工程、畜禽疫病診斷試劑和生物疫苗以及綠色高效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和酶製劑產業化。到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
做大生物醫藥產業。以生物製藥、現代中藥、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為重點,完善提高生物醫藥產業平台和整體發展環境,推進齊魯製藥生物技術藥物、福瑞達生物藥物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形成一批名牌產品和名牌企業,促進產業規模集聚擴大,推動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生物技術與藥物產業群。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和人才優勢,以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平台為載體,加大生物製藥投資力度,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生物製藥領域重大項目的研發、孵化和產業化進程。充分利用和借鑑現代科學技術及現代醫藥發展經驗,改造中藥傳統工藝,推進中藥理論和生產全過程的現代化,加強中藥品牌建設,大力發展規模化製藥企業,構築中藥高科技創新平台。積極開發創新藥物及藥物新劑型,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推進產業化進程。繼續實施“合理仿製”戰略,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減少消耗高、污染重、附加值低的原料藥,實現原料藥和製劑的互動發展。
培植生物產業新增長點。加強動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工程育種和疫苗、生物反應器和高效新型生物農藥、生物製劑等高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推廣具有明顯增產和改善品質的良種選育與快繁技術,重點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農業生物產品和企業。以農副產品深加工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為重點,加快微生物發酵、催化劑、工業酶製劑、天然產物有效成分分離提取等新技術的推廣套用,開發生產一批功能性、保健性的綠色環保食品和新型高檔食品添加劑,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四)高端裝備製造業。以高端智慧型裝備為重點,加快推動製造業信息化,研究現代設計技術、先進加工技術、先進制造模式等技術,提高大型成套裝備生產能力,帶動裝備製造業發展升級。支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在工程承包、系統集成、提供解決方案等方面開展增值服務,逐步實現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轉變,提升產業競爭力。到2015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00億元。
鞏固工具機行業優勢地位。以濟南二工具機集團為依託,實施國家重大專項,提升重型數控衝壓生產線成線、成套供應能力,著手開發新一代伺服壓力機,最佳化發展5000噸等大噸位重型系列多工位機械壓力機,開發完善全自動開卷剪下落料生產線,完善機械手、機器人設計生產。推進數控重型工具機高速動梁、超長行程技術研究,推動數控龍門落地鏜銑床、五軸聯動加工中心擴大生產規模,向高速、高效、高智慧型化技術方向發展,批量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以濟南一工具機集團為依託,發展具有國際水平的高速精密數控車床、加工中心、數控專機三大系列產品,提高數控工具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實施五軸聯動立式加工中心、車銑複合中心等國家級科技攻關項目,加快大型、精密、高速數控工具機的研發,促進數控工具機專業化、大型化發展。以濟南鑄鍛所、法因數控、巨能液壓、濟南四工具機集團等龍頭企業為依託,積極推進綠色成套鑄造設備、鋼結構數控加工設備、重型模鍛設備、高精度數控外圓磨床等高端裝備的產業化,形成新的增長點。
做強交通裝備製造業。堅持整車發展和零部件升級並舉,強化整車企業龍頭帶動,延伸打造汽車產業集群。載重車,以重汽集團為龍頭,充分發揮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重型汽車工程技術中心優勢,以與德國曼公司合作為契機,加快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提升大功率大噸位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節能環保性和舒適性。轎車,依託吉利、青年整車及配套項目建設,儘快形成20萬輛轎車生產能力,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電子技術、車載電子裝置及汽車電子元器件。機車,重點支持兵裝集團整合現有資源,建成濟南輕騎機車工業園。加快發展汽車零部件,圍繞整車配套,搞好發動機的升級換代,加快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功率發動機。
發展電力設備製造業。圍繞發展電力成套裝備,以濟鍋集團、齊魯電機為依託,聚集行業資源,促進電站鍋爐、汽輪機、發電機3大設備聯動發展,實現單機製造向市場成套供貨和工程總承包方向擴展。大力發展鍋爐集團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生物質鍋爐、電站鍋爐及其設備,儘快具備30萬千瓦以上鍋爐生產製造能力,做大燃生物質鍋爐國內第一品牌,擴大市場領先優勢。推進齊魯電機汽輪機生產技改項目,重點開發30萬千瓦等級以下引進技術產品和燃汽輪發電機,開發四極汽輪發電機產品,促進齊魯電機向國內大集團方向發展。以變壓器集團、西門子變壓器、電力設備廠為骨幹企業,加快研製開發500千瓦、750千瓦等特大型電力變壓器,提高變壓器研發技術和製造能力。以恩翼帕瓦、魯電電器、寶世達、華凌電纜等企業先進變電裝置、特種電纜製造,提升220千伏、110千伏和500千伏輸變電設備整套製造水平,服務於國家大型輸變電新建和改造工程。
加快發展特色機械產品。柴油機,加快濟柴集團140/260發動機產能建設、190發動機產能擴建質量提升項目建設,繼續鞏固國內非道路用大功率柴油機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針對海洋捕撈、河道、港口的疏浚工程、水上運輸、燃氣機市場陸用機組市場,繼續增強大功率陸用柴油機國內領先優勢。儀器儀表,以試金集團、金鐘衡器等為骨幹,形成品種齊全、功能先進的微機控制機電一體化試驗設備、儀器儀表、電子衡器等產品系列。通過搬遷改造,提高試驗機生產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發展電子萬能試驗機、微機控制伺服試驗機。發揮清華大學時代試金中試基地作用,以產學研帶動新產品研發,鞏固時代試金國內試驗機行業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行業排頭兵地位。
(五)新材料、節能環保和新能源汽車。
新材料產業。重點扶持中氟、華氟、華臨等氟化工企業,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加快新產品開發,做大氟矽化工產業鏈。以濟南聖泉集團為龍頭,研究開發滿足鑄造行業更高要求的各類樹脂。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五三研究所為依託,開展樹脂複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膠的改進與套用、特種粘劑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打造山東五三新材料產業基地。以天諾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為依託,加快建設國內最大的新型導電纖維產業化基地。以山大呂美熔體技術有限公司為龍頭,研製生產提高合金性能的特種中間合金,加快培植產業鏈。
節能環保產業。依託迪生電子、山東電力設備廠、濟鍋集團、大陸機電、濟柴集團等骨幹企業,加快發展輸配電網無功補償裝置、智慧型電網設備、非晶合金變壓器、氣體機、生物質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煤泥循環流化床鍋爐、節能監測設備等產業。依託十方環保、濟南重工、大陸機電、濟鍋集團、濟鋼集團、山水集團等企業,重點發展工業和生活廢水處理、環保脫硫磨機、環境線上監測系列產品、工業和生物質沼氣利用裝置、垃圾焚燒鍋爐等,積極做好中水回用、工業廢渣處理和粉煤灰綜合利用等工作。依託重汽集團、濟南重工、齊魯化纖集團、濟鋼集團等企業,重點發展發動機再製造、脫硫石膏乾燥機、再生滌綸短纖維,以及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的處置利用等工作。依託十方環保、大陸機電等企業,注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鏈兩端的技術研發和服務業,鼓勵和支持工程總包型、研髮型、服務型企業發展,提升產業價值。
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為重點,發展整車、汽車零部件以及相關檢測和管理系統。支持山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建設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和行業標準制定,擴大市場準入,聚合產業力量,不斷完善產業鏈。加強耐特與山大車用高能動力電池的研發合作,推進重汽2000台新能源汽車章丘生產基地、久兆5000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2萬套磷酸鐵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青年汽車、吉利汽車將新能源車輛生產項目落戶濟南,擴大寶雅低速車規模化生產,推動“國家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套用”試點城市建設,培育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負責擬定產業發展的戰略和任務,研究制定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成立市新興產業專家諮詢委員會,就新興產業發展提出諮詢意見。出台我市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作意見,結合國家和省里出台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政策,立足我市實際和未來發展要求,超前制定各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發展定位,最佳化產業布局,制定出台一攬子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計、監測、分析和發布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計畫和詳細工作方案。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的共同作用,把握產業規律,打通新興產業發展各環節間的障礙,把政策的著力點集中到支撐產品前端開發和後端推廣套用上,為打開創新產品市場做好服務。
(二)完善投入體系。在現有專項資金中整合設立濟南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集中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近期優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業,以及其它領域成長型企業發展。市級現有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要向新興產業傾斜,扶持新興產業快速做大做強。暢通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推動戰略性新興企業利用主機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直接融資,支持發行企業債券,利用境內外產權交易市場進行股權融資。推動金融資金扶持,建立擔保風險補償機制,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促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金融創新。積極落實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扶持政策。
(三)提升創新能力。在創新機制、融入市場上下大功夫,激發產、學、研各個方面合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科技成果瞄準市場、適應市場、融入市場,推動先進適用技術儘快轉變為產品,走出以市場套用引領科研開發、以要素融合促進成果轉化、以科研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層次和競爭力的發展道路。一是支持企業創新活動。建立健全企業研究開發體系,形成經營、創新、生產有機聯繫的創新鏈條;支持企業申報建立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科技計畫項目,健全技術諮詢、服務機構及專家庫系統。二是強化研發平台建設。大力建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新興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公共測試服務平台、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加快發展技術評估、諮詢、服務、專利代理、科技信息等技術創新中介服務機構,引進國內外重點研發機構,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企業爭取更多科研項目和重大課題。三是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在核心關鍵技術上超前部署、長期積累,將新興產業有關技術列入市科技重大專項,開發重點核心技術,注重配套技術的系統集成,提高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出能力。四是大力實施“專利、品牌、商標、標準”4大戰略。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提升自主智慧財產權名牌檔次,鼓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訂,積極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先進標準。五是抓好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推廣示範工程,積極支持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推廣套用。
(四)促進產業集聚。集中優勢資源,既把單個產業做大做強,又通過技術創新推動重點產業間相互融合、配套發展,實現產業集聚。一是加速培育中小企業發展。按照具備好的市場、好的機制、好的領軍人物的標準,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的新興科技型中小企業。鼓勵龍頭企業依託園區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擴展,圍繞主導產品開展專業化協作,打造區域特色優勢產業鏈。二是強化招商引資。制定新興產業發展招商計畫,著力引進關聯度大的龍頭型項目、帶動力強的基地型項目、產業鏈長的綜合性項目,重點引進大企業集團研發中心等總部經濟,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的增長點項目。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庫,有針對性地謀劃儲備一批高端產業、高新技術、高端環節領航的優勢產業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新興產業項目在濟布局。三是強化載體建設。按照產業集聚、企業集中、主業突出、特色鮮明的要求,以濟南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經濟開發區等為載體,加快推進山東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平台、浪潮高性能計算中心、山東量子技術研究院等重大源頭創新平台建設,加快引進和培育金融、信息、技術、工程等諮詢服務機構,構建配套完善的社會化諮詢服務體系,加強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引導重點產業和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集中,提升產業基地承載力和競爭力。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部分有實力的省級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
(五)實施人才戰略。堅持吸引與培育並舉的原則,在積極引進域外高端人才的同時,充分發揮本地人才資源優勢。一是加強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力實施“5150引才計畫”,推動“百千萬海內外人才引進工程”,完善柔性引才機制,重點引進海內外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引進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帶動新興學科和產業發展急需的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和以優秀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為核心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繼續實施泉城學者建設工程、青年科技明星計畫、留學人員創業計畫,對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創新人才,實行政府津貼、企業津貼制度。二是建立濟南籍域外人才庫。進一步健全和落實科研人員技術入股、研發人員持股、智慧財產權歸屬等激勵措施,鼓勵科技人員自主創業和從事科技成果產業化活動,吸引國內外濟南籍人才回濟創新創業。落實科技人員服務企業技術創新行動,動員高校院所科技人員帶技術帶成果進企業,開展技術服務。三是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開發力度。注重從教學、科研、生產和經營一線中發現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抓好創新團隊建設。加快實訓基地建設,依託項目和重點學科,通過聯合辦學、訂單式培訓等強化實用型技術人才培養。四是探索建立人才自由流動、自行擇業體制機制。切實解決好相關人才的住房、醫療、就業、子女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為我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